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of different life forms submersed plants on biomass allocation in shallow lakes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Xiu-feng 《Ecological Economy》 2010年第3期295-299,共5页
Plant competi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lake ecosystems. Competition from plants of dissimilar growth form may have profound effects on shal... Plant competi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lake ecosystems. Competition from plants of dissimilar growth form may have profound effects on shallow lakes.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of submersed plants with dissimilar growth forms on the biomass allocations. Hydrilla verticillata and Vallisneria natans were selected and were planted in a single-species monoculture and a mixed-species patter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V. natans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H. verticillata and caused a sharp reduction of biomass, but the root:shoot ratio of V. natans was not affected significantly and there was a minimal increase in mixture; while for H. verticillata, the biomass and the root:shoot ratio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by the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of V. natans, there was minimal increase of biomass and minimal decrease of the root:shoot ratio. These results may indicate that the plant which can develop a dense mat or canopy at the water surface would be a stronger competitor relative to the plant that depends more on light availability near the sed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分配 沉水植物 浅水湖泊 相互作用 竞争性 生命形式 生态系统功能 生长形态
下载PDF
6种阔叶树种幼苗生物量分配特征及模型构建
2
作者 张非凡 李雪琴 +3 位作者 武盼盼 钟全林 胡丹丹 程栋梁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2,共8页
以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闽楠、南岭栲、米老排、青冈、云山青冈和木荷2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株收获法获取6种树种幼苗根、茎、叶及整株的生物量,比较其分配特征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异速生长关系,建立不同树种幼苗各器官及整株... 以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闽楠、南岭栲、米老排、青冈、云山青冈和木荷2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株收获法获取6种树种幼苗根、茎、叶及整株的生物量,比较其分配特征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异速生长关系,建立不同树种幼苗各器官及整株生物量的回归估测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幼苗整株生物量差异显著,依次为青冈>米老排>南岭栲>云山青冈>木荷>闽楠。(2)不同树种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差异显著,其中青冈根生物量占比最大(39.9%),米老排茎生物量占比最大(45.0%),闽楠叶生物量占比最大(49.2%)。(3)不同树种幼苗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值均小于1,表明幼苗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茎和叶。除木荷外,其余树种地上、地下生物量均遵循显著的等速生长关系。(4)不同树种幼苗生物量回归估测模型多为幂函数模型,其次为三次多项式模型。6种树种幼苗整株生物量在不同器官分配上存在差异,同时幼苗地上、地下生物量间呈现出等速生长规律。各树种幼苗生物量回归估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在相同或相似立地条件下估算不同树种幼苗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模型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 根冠比 阔叶树幼苗
下载PDF
黄山松林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3
作者 刘新圣 蔡路路 +1 位作者 张亦赟 张林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6-522,共7页
为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亚热带山地森林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及固碳潜力,探究庐山黄山松林生物量及其在不同器官中分配格局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以不同海拔(922、1170、1405 m)黄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异速生长方程相结合的方法,估算... 为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亚热带山地森林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及固碳潜力,探究庐山黄山松林生物量及其在不同器官中分配格局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以不同海拔(922、1170、1405 m)黄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异速生长方程相结合的方法,估算单木不同组分生物量。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黄山松林的林分特征、林分总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以及根冠比在不同海拔的差异。随海拔升高,黄山松林各林分参数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黄山松林总生物量在47.22~131.55 t·hm^(-2)之间,且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剧减的单峰海拔格局,海拔1405 m黄山松林的总生物量显著地低于海拔922与1170 m黄山松林(P<0.05),不同海拔各器官生物量对总生物量的贡献基本一致(树干>树根>树枝>树叶);黄山松林平均根冠比为0.23,且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大,1405 m黄山松林的根冠比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海拔黄山松林(P<0.05)。林分总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单峰海拔分布格局,表明中海拔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利于黄山松林生物量累积。相反,根冠比随海拔升高持续增大,暗示高海拔黄山松通过向地下分配更多资源以应对不利的生长环境。亚热带山地黄山松林生物量及其在不同器官中分配格局的海拔分异特征综合体现了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和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林 生物量分配 根冠比 亚热带 庐山
下载PDF
Changes in individual plant traits and biomass allocation in alpine meadow with elevation variation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20
4
作者 MA WeiLing SHI PeiLi +4 位作者 LI WenHua HE YongTao ZHANG XianZhou SHEN ZhenXi CHAI SiYue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0年第9期1142-1151,共10页
Plant traits and individual plant biomass allocation of 57 perennial herbaceous species,belonging to three common functional groups (forbs,grasses and sedges) at subalpine (3700 m ASL),alpine (4300 m ASL) and subniva... Plant traits and individual plant biomass allocation of 57 perennial herbaceous species,belonging to three common functional groups (forbs,grasses and sedges) at subalpine (3700 m ASL),alpine (4300 m ASL) and subnival (≥5000 m ASL) sites were examin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at high altitudes,plants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aboveground parts and allocate more biomass to belowground parts,especially storage organs,as altitude increases,so as to geminate and resist environmental stress.However,results indicate that some divergence in biomass allocation exists among organs.With increasing altitude,the mean fractions of total biomass allocated to aboveground parts decreased.The mean fractions of total biomass allocation to storage organs at the subalpine site (7%±2% S.E.) were distinct from those at the alpine (23%±6%) and subnival (21%±6%) sites,while the proportions of green leaves at all altitudes remained almost constant.At 4300 m and 5000 m,the mean fractions of flower stems decreased by 45% and 41%,respectively,while fine roots increased by 86% and 102%,respectively.Specific leaf areas and leaf areas of forbs and grasses deceased with rising elevation,while sedges showed opposite trends.For all three functional groups,leaf area ratio and leaf area root mass ratio decreased,while fine root biomass increased at higher altitudes.Biomass allocation patterns of alpine pla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reduction in aboveground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enlargement of fine roots,while the proportion of leaves remained stable.It was beneficial for high altitude plants to compensate carbon gain and nutrient uptake under low temperature and limited nutrients by stabilizing biomass investment to photosynthetic structures and increasing the absorption surface area of fine roots.In contrast to forbs and grasses that had high mycorrhizal infection,sedges had higher single leaf area and more root fraction,especially fine ro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an Plateau climate stress biomass allocation shoot/root ratio plant traits fine roots
原文传递
多枝柽柳和疏叶骆驼刺幼苗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分布特征 被引量:44
5
作者 曾凡江 郭海峰 +3 位作者 刘波 曾杰 邢文娟 张晓蕾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4,共6页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上两种主要建群种植物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疏叶骆驼刺(Alhagi.sparsifolia SHAP.)的一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壕沟全根挖掘法,研究同一生境条件下两种植物幼苗在生物量分配、根冠...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上两种主要建群种植物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疏叶骆驼刺(Alhagi.sparsifolia SHAP.)的一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壕沟全根挖掘法,研究同一生境条件下两种植物幼苗在生物量分配、根冠比、根系分布特征对极端干旱环境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1)两种植物幼苗生物量分配策略明显不同。多枝柽柳幼苗把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上,其根冠比为0.75;而疏叶骆驼刺幼苗把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下,其根冠比为1.73。(2)两种植物幼苗地上/地下生物量属于典型的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异速生长模型的相关系数都在0.83以上。(3)两种植物幼苗根系分布各异。多枝柽柳幼苗根系多由垂直的主根和水平扩展的侧根组成,根长在垂直剖面上近似"丰"字形分布;骆驼刺幼苗根系在土壤中呈网状分布,根长在垂直剖面上近"古"字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枝柽柳 疏叶骆驼刺 生物量分配 根冠比 异速生长 根系分布
下载PDF
羊草种群生物量分配动态模拟 被引量:19
6
作者 平晓燕 贾丙瑞 +5 位作者 袁文平 王风玉 王玉辉 周莉 许振柱 周广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699-2704,共6页
基于4种密度羊草种群的温室模拟试验,分析了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羊草种群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随生长期呈增加的趋势,且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密度间羊草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相对生长速率... 基于4种密度羊草种群的温室模拟试验,分析了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羊草种群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随生长期呈增加的趋势,且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密度间羊草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相对生长速率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密度羊草种群的根冠比随生长进程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表明环境因子是影响羊草种群根冠比变化的主导因素;单株羊草及羊草种群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但幂函数指数与系数随羊草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表明资源竞争引起的微环境差异导致了羊草种群根冠比的动态变化,可为定量研究光合产物分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种群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根冠比 模拟
下载PDF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12个树种生物量分配规律 被引量:15
7
作者 何怀江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3 位作者 张春雨 左强 邳田辉 高海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62,共10页
研究生物量分配是了解植物结构与功能的有效手段,对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天然次生混交林内12个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各树种生物量器官(叶、枝、干、根)分配特征及其与个体... 研究生物量分配是了解植物结构与功能的有效手段,对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天然次生混交林内12个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各树种生物量器官(叶、枝、干、根)分配特征及其与个体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1)12个树种各器官的相对生长遵循异速生长理论,相对生长关系并不一致。枝与干(1.091~1.254)、枝与根(1.012~1.158)、根与干(1.015~1.202)以及地下与地上部分(0.991~1.070)近于等速生长,叶与枝(0.655~0.757)、叶与干(0.777~0.931)和叶与根(0.718~0.859)呈现为异速生长。2)12个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分配遵循异速生长分配理论,叶、枝、干和根生物量分配比例的范围依次为1.80%~6.54%、13.87%~27.09%、51.12%~65.03%和15.76%~25.52%,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的均值大小表现为:干(57.09%)〉根(21.46%)〉枝(18.59%)〉叶(2.86%)。根茎比(R/S)范围为0.189~0.355,均值为0.279。3)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以及R/S均与树种有关,不同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以及树种间R/S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各器官分配比例均与个体大小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具体表现为随个体增大,叶和干生物量分配比例显著降低、枝生物量分配比例显著增加(P〈0.05)的趋势。研究表明:植物各器官在其生长过程中并非都是等速生长,异速生长广泛存在于各器官的生长过程中,同时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遵循异速生长分配理论。为了获得更多的空间和营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遵循最优化分配理论,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有利于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器官,以达到具有更强竞争力和生产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理论 最优化分配理论 根茎比(R/S)
下载PDF
青海省海北地区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和生物量对短期休牧的响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田伟 赵炯昌 +4 位作者 毛绍娟 耿远月 刘宏金 赵新全 徐世晓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为揭示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特征和生物量对短期休牧的响应,为高寒草甸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于2017年9月上旬采用样方法对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的连续放牧、生长季休牧和禁牧1年的高寒草甸样地进行调查、取样和分析,研究了短期休牧对高寒草甸植... 为揭示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特征和生物量对短期休牧的响应,为高寒草甸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于2017年9月上旬采用样方法对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的连续放牧、生长季休牧和禁牧1年的高寒草甸样地进行调查、取样和分析,研究了短期休牧对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结构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长季休牧和禁牧1年较连续放牧极显著提高了高寒草甸的群落高度、群落盖度和样方物种丰富度(P<0.01),极显著提高了异针茅、矮嵩草、异叶米口袋和青海苜蓿等代表性牧草高度(P<0.01);2)生长季休牧和禁牧1年较连续放牧极显著提高了枯落物量和半腐殖质量(P<0.01),极显著提高了禾本科、豆科和阔叶类植物生物量(P<0.01),极显著提高了总地上生物量和优质牧草产量(P<0.01);3)生长季休牧和禁牧1年较连续放牧极显著提高了表层地下生物量(0~10 cm)和总地下生物量(0~30 cm)(P<0.01)。对于青海海北地区的未退化高寒草甸,可以采用短期休牧技术优化其群落结构,提高生物量和优质牧草产量,促进天然草地资源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短期休牧 植被群落特征 生物量 根冠比
下载PDF
不同育成年份冬小麦苗期根冠生物量分配 被引量:7
9
作者 郑爱泉 范学科 +1 位作者 冯帆 秦晓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1-859,共9页
为探讨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苗期根冠生物量分配的演变趋势,以历年来黄淮海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22个冬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的方法进行幼苗培养,分析小麦种子萌发后不同时间根、冠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种... 为探讨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苗期根冠生物量分配的演变趋势,以历年来黄淮海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22个冬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的方法进行幼苗培养,分析小麦种子萌发后不同时间根、冠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种子萌发后第3天幼苗根数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第9天、第15天随着品种更替的进行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现代品种初生根数目显著低于早期品种。在第3天、第9天、第15天,小麦苗期幼苗生长随品种更替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芽长显著下降,但根长无显著差异。可见,冬小麦苗期芽干质量在品种改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冬小麦苗期现代品种地上部分分配到更多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更替 生物量分配 根冠比
下载PDF
放牧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个体和群落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景慧 祁瑜 +1 位作者 王艳 黄永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0-275,共6页
通过对贝加尔针茅草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严重放牧样地、中度放牧样地、天然草地以及放牧后围封样地的群落水平与个体水平根冠比的差异,以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得出以下结论:1)严重放牧样地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小于天然草地,过度放... 通过对贝加尔针茅草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严重放牧样地、中度放牧样地、天然草地以及放牧后围封样地的群落水平与个体水平根冠比的差异,以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得出以下结论:1)严重放牧样地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小于天然草地,过度放牧后植物的根冠比显著高于天然草地;2)中度放牧样地的地下生物量与天然草地相差不大,群落水平的地下生物量最高;3)放牧样地受到破坏后围封,个体植株较天然草地小,但生物量略高于天然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资源分配 根冠比 构件生物量
下载PDF
荒漠草原人工草地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生物量分配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阳 刘秉儒 韩丛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利用荒漠草原人工草地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根长数据,分析并建立生物量分配比例模型.结果表明:两种牧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模型明显不同,豆科牧草单株生物量明显高于禾本科牧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利用荒漠草原人工草地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根长数据,分析并建立生物量分配比例模型.结果表明:两种牧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模型明显不同,豆科牧草单株生物量明显高于禾本科牧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拟合参数R2优于禾本科牧草,符合等速生长模型,而禾本科牧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呈幂数异速生长关系,异速生长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在0.368 0以上,与WBE预测模型3/4次幂函数出现偏差;豆科牧草根冠比(R/S)为0.75,接近于中国草地R/S均值0.78,禾本科牧草R/S(1.73)明显高于中国草地R/S均值,表明豆科牧草倾向于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上,禾本科牧草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下;不同大小个体的两种牧草R/S均存在明显的可塑性,表现出种内和种间差异,均未出现最优分配理论调节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模式;豆科牧草随个体的增大R/S逐渐变小,禾本科牧草随个体的增大R/S逐渐变大;利用牧草根长拟合其生物量模型,最优预测模型为三次曲线,相关系数在0.511 2~0.90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人工草地 牧草 地上—地下生物量 R S 分配模型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芽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施成晓 陈婷 +2 位作者 王昌江 秦晓梁 廖允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3-490,共8页
为探讨冬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与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关系,以小麦抗旱型品种长旱58和干旱敏感型品种漯麦18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和分析了干旱胁迫后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等16个指标的... 为探讨冬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与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关系,以小麦抗旱型品种长旱58和干旱敏感型品种漯麦18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和分析了干旱胁迫后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等16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长旱58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变化,漯麦18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干旱胁迫下长旱58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干物质转移量显著大于漯麦18,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小于漯麦18,长旱58幼苗根、芽的长度和干重及总干重均显著高于漯麦18。干旱胁迫显著增加漯麦18幼苗根冠比,对长旱58萌发第五和第七天的幼苗根冠比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显著降低漯麦18幼苗叶绿素含量,对长旱58无显著影响。由于小麦萌发期幼苗干物质累积取决于种子中营养物质的转移和呼吸消耗,因此推测种子营养物质的快速转移和低呼吸消耗有助于提高小麦萌发期的抗旱能力,促进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生物量分配 根冠比 干物质转移
下载PDF
陆生植物生物量分配对模拟氮沉降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33
13
作者 毛晋花 邢亚娟 +1 位作者 闫国永 王庆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83-3194,共12页
分析了陆生植物地上、地下各组织中生物量分配对氮沉降的响应,为研究大气氮沉降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及植物生物量分配、立木收获、定向培育等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共收集整理了国内外63篇论文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 分析了陆生植物地上、地下各组织中生物量分配对氮沉降的响应,为研究大气氮沉降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及植物生物量分配、立木收获、定向培育等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共收集整理了国内外63篇论文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Meta-analysis),用以定量评估氮沉降对植物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并通过亚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植物种类、氮肥形式、施氮水平和持续时间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施氮会显著促进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植物叶生物量和茎生物量在施氮条件下均显著增加;然而地下生物量所受促进作用要低于地上部分,表现为植物细根生物量和粗根生物量在氮输入下并没有显著变化;植物根冠比在氮沉降下显著降低;叶重比、茎重比和根重比在氮沉降下没有显著变化。此外,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系统类型和植物类型会显著影响植物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对氮沉降的响应,草本植物在氮沉降下的生物量累积明显优于木本,这说明短期氮沉降可能会增加草本的覆盖面积;施肥形式对根冠比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于尿素,硝酸铵对植物根冠比的作用更显著;不同施氮水平显著影响地上生物量分配,中氮水平(本研究为60—120 kg hm-2a-1)促进作用最大,高氮水平(本研究为≥120 kg hm-2a-1)促进作用明显减弱,这与总生物量的变化一致,表明过高的氮沉降量将抑制植物生长;氮沉降处理时间长短对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当施氮时间高于3年,氮沉降对地上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几乎消失。总之,短期氮沉降会使植物分配更多生物量给地上部分,且氮沉降对草本植物生物量的累积作用明显优于木本,这些发现可为未来大气氮沉降背景下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碳存储、植物群落结构、植被动态等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植物 META分析 氮沉降 植物生物量分配 根冠比 根重比
下载PDF
不同氮磷添加浓度对豆科3种树木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解亚鑫 许涵 +2 位作者 陈洁 陆俊锟 李意德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2-671,共10页
选取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功能类群的豆科树木幼苗(代表低氮需求的长脐红豆 Ormosia balansae Drake、中氮需求的荔枝叶红豆 Ormosia semicastrata Hance f. litchifolia How和高氮需求的猴耳环 Archidendron clypearia (Jack) ... 选取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功能类群的豆科树木幼苗(代表低氮需求的长脐红豆 Ormosia balansae Drake、中氮需求的荔枝叶红豆 Ormosia semicastrata Hance f. litchifolia How和高氮需求的猴耳环 Archidendron clypearia (Jack) I. C. Nielsen)为对象,设置5个浓度梯度的氮(N)添加和2个浓度梯度的磷(P)添加养分控制实验,研究苗木的生长表现。结果显示:(1)氮添加条件下,3个树种幼苗的苗高、总叶面积、根长、根表面积、生物量5个指标对中高浓度氮添加的敏感性大小均为长脐红豆>猴耳环>荔枝叶红豆;其中,叶总面积对氮肥浓度变化的响应最敏感,长脐红豆的根长、根表面积以及猴耳环根长的响应敏感性次之。(2)长脐红豆和猴耳环幼苗的根冠比受氮肥添加浓度的影响不显著;荔枝叶红豆幼苗的根冠比则随氮肥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这种适应策略反映出荔枝叶红豆幼苗对添加中高浓度氮肥有较强的耐受能力。(3)磷添加条件下,长脐红豆和猴耳环幼苗的生长速率为低磷>高磷,表明这2个树种在幼苗阶段为低氮、低磷需求;荔枝叶红豆在低氮处理下的生长速率为高磷>低磷,表明该树种幼苗阶段为低氮、高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树木 土壤氮添加 苗木生长 生物量分配 根冠比
下载PDF
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山嵩草繁殖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红艳 王倩 +3 位作者 于成 庞晓攀 金少红 郭正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66-573,共8页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干扰会引起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生境的改变,而植物繁殖分配是其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山嵩草繁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干扰显著增加了...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干扰会引起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生境的改变,而植物繁殖分配是其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山嵩草繁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干扰显著增加了高山嵩草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生殖枝与营养枝比和根冠比(P<0.05),但降低了地上生物量(P<0.05)。高原鼠兔干扰区内,高山嵩草总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随干扰强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态势,生殖枝与营养枝比呈先降低后增加态势,说明高原鼠兔干扰强度从低增加到适宜干扰强度阈值的过程中,高山嵩草将更多资源分配给营养生长,以进行种群扩张,而当干扰强度超过适宜干扰阈值时,高山嵩草将资源更多的分配给生殖生长,以保证基因延续和种群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高山嵩草 繁殖分配 生物量 生殖枝与营养枝比
下载PDF
不同株高对醉马草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赛米拉克孜·台外库力 靳瑰丽 +3 位作者 安沙舟 董乙强 岳永寰 韩万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3-868,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株高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器官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了解其整体的生存策略,本试验以生长在草原生境下的醉马草为对象,测定大株、中株、小株3种株高的醉马草生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株高醉马草除了叶... 为了研究不同株高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器官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了解其整体的生存策略,本试验以生长在草原生境下的醉马草为对象,测定大株、中株、小株3种株高的醉马草生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株高醉马草除了叶和根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穗和茎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醉马草株高越高穗和茎生物量分配越多,叶生物量分配越少(P<0.05),对根生物量分配没有影响(P>0.05);3种株高醉马草生殖构件与营养构件生物量比例大小顺序依次为大株>中株>小株,其值分别为1.202、0.486和0.373,不同株高醉马草种群根冠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醉马草株高的增加,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和根生物量/穗生物量的比值显著减小(P<0.05),叶生物量/穗生物量、叶生物量/根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和茎生物量/穗生物量的比值均不受株高大小变化的影响(P>0.05)。醉马草各构件间除了穗生物量和茎生物量,总生物量与茎、叶、根生物量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外(P<0.01),其他构件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见,不同株高下醉马草的生物量分配及各构件之间的关系,显示了其灵活的生长和资源分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马草 株高 生物量分配 根冠比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三种优势植物生物量分配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九峦 马玉寿 陈立同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8-775,798,共9页
该研究利用4个由高到低不同海拔的同质园实验,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优势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为对象,分析了植物个体根、茎、叶生物量分配及根冠比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 该研究利用4个由高到低不同海拔的同质园实验,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优势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为对象,分析了植物个体根、茎、叶生物量分配及根冠比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植物个体根、茎、叶质量比和根冠比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与垂穗披碱草和珠芽蓼相比,矮嵩草具有显著较高的根质量比而叶、茎质量比较低,所以其根冠比较高。(2)在向低海拔移栽的过程中,珠芽蓼叶质量比保持不变,茎质量比显著降低而根质量比显著升高,根冠比表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垂穗披碱草则相反,即叶、茎质量比显著升高而根质量比显著降低,根冠比表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矮嵩草根、茎、叶质量比和根冠比则无显著变化。(3)随着海拔降低,年均气温明显升高而年均降雨量明显降低,且在植物个体种源地和土壤基质保持一致的条件下,向低海拔移栽过程中温度是导致珠芽蓼根、茎、叶生物量分配及根冠比变化的重要因素,而水分是垂穗披碱草根、茎、叶生物量分配及根冠比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矮嵩草根、茎、叶生物量分配及根冠比受其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将来暖干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生物量的分配将会发生改变,导致它们对资源(光照、水分和土壤养分)获取和利用的变化而改变它们的种间关系,从而影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组成,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分配 叶质量比 茎质量比 根质量比 根冠比 高寒草地 同质园
下载PDF
大兴安岭蒙古栎生物量分配格局与可加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阳帆 孟盛旺 +3 位作者 王威 常广军 彭道黎 刘秦笑芝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92-300,共9页
为探讨大兴安岭林区蒙古栎地上生物量分配模式,并构建可加性生物量模型,采用破坏性取样法共采集了78株蒙古栎的干材、树皮、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其中31株通过全挖法收集根系生物量,计算地上各组分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分析其随胸... 为探讨大兴安岭林区蒙古栎地上生物量分配模式,并构建可加性生物量模型,采用破坏性取样法共采集了78株蒙古栎的干材、树皮、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其中31株通过全挖法收集根系生物量,计算地上各组分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分析其随胸径的变化趋势。以胸径、树高、冠幅为自变量,探讨各组分的最优生物模型;采用似乎不相关模型构建地上各组分生物量的可加性模型,采用留一交叉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干材占地上生物量的51%;随胸径的增加,干材生物量占比较为稳定,树枝生物量占比呈上升趋势,树皮和树叶则相反,根茎比表现为先急、后缓的下降趋势,均值为0.36;所有生物量模型均表现出良好的拟合效果(调整决定系数R2Adj为0.907~0.984),采用胸径为自变量的根系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基于胸径和树高组合变量的干材和树皮生物量模型可取得较好结果,而以胸径和冠幅为自变量的树枝和树叶生物量模型效果最佳。本研究得出的生物量模型对大兴安岭蒙古栎生物量的核算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生物量分配 可加性模型 根茎比
下载PDF
不同梯度硫酸铵和尿素添加对碱韭(Allium polyrhizum)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兴丽 宋彦涛 乌云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31-35,共5页
氮沉降是近年来草地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试验以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优势植物碱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样时间[9月1日(T1),9月16日(T2)]不同梯度(0,5,10,20g·m^-2)硫酸铵和尿素添加对碱韭根、鳞茎、叶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的... 氮沉降是近年来草地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试验以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优势植物碱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样时间[9月1日(T1),9月16日(T2)]不同梯度(0,5,10,20g·m^-2)硫酸铵和尿素添加对碱韭根、鳞茎、叶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施氮处理相比较,添加硫酸铵和尿素两种氮素化合物均有助于提高碱韭根、鳞茎、叶生物量,但仅9月16日(T2)时尿素梯度处理对根、鳞茎、叶生物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两种氮素化合物、氮梯度及二者相互作用对碱韭各构件生物量比例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采样时间的延迟,碱韭根比例显著增加(P<0.05),叶比例显著降低(P<0.05),根冠比显著增加(P<0.05),但鳞茎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综合说明,在氮沉降环境下,碱韭无性繁殖分配比例保持恒定,主要通过叶片和根系的权衡,提高自身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碱韭 根冠比 生物量分配 鳞茎
下载PDF
西鄂尔多斯地区5种荒漠优势灌丛生物量分配格局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党晓宏 高永 +6 位作者 蒙仲举 高君亮 王珊 包蕾 余新春 王祯仪 王则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以西鄂尔多斯地区5种荒漠优势灌丛(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golicus)、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标准灌丛全部... 以西鄂尔多斯地区5种荒漠优势灌丛(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golicus)、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标准灌丛全部收获法测定灌丛各营养器官(枝条、叶片、根系)生物量,并分别以丛高(H)和冠幅(C)的复合因子(CH)及基径(D)和丛高(H)的复合因子(D2 H)为自变量建立单株灌丛生物量预测模型。通过决定系数(R2)、估计值的标准误差(SEE)和F检验显著水平筛选出各灌丛种最佳生物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5种荒漠灌丛单株总生物量干鲜比差异性显著(P<0.05),各营养器官间差异性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灌丛根冠比种间差异显著(P<0.05),红砂(1.05)>霸王(1.01)>半日花(0.92)>沙冬青(0.90)>四合木(0.49);(2)根系和枝条是荒漠灌丛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其生物量占灌丛总生物量比例之和均在80%以上,根系生物量分配随根系径级的增加而增加;(3)5种荒漠优势灌丛单株灌丛生物量预测模型R2值均在0.85以上,且在0.05水平上显著,生物量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茎比 生物量模型 分配格局 荒漠灌丛 鄂尔多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