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彩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6期163-166,共4页
目的 研究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急诊急救护理改善患者抢救效率及医护配合度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我院急诊科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在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模式阶段收治的45例病例纳入对照组,在实施改良后分工定位... 目的 研究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急诊急救护理改善患者抢救效率及医护配合度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我院急诊科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在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模式阶段收治的45例病例纳入对照组,在实施改良后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急诊急救护理模式阶段收治的45例病例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医护配合度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疾病确诊时间、开始抢救时间和抢救治疗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护配合度各维度(配合流畅性、操作速度、处置准确性、配合效果)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急救护理中采取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工作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抢救效率和医护配合度,进而提升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定位抢救 急诊急救护理 抢救效率 医护配合度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吴国新 关紫云 +1 位作者 梁日明 叶朗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00例心搏骤停应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机械通气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00例心搏骤停应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机械通气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容量控制模式(capacity control mode,V-A/C),观察组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比较两组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_(2))、氧分压(oxygen partial pressure,PO_(2))、昏迷指数评分、抢救结果。结果:观察组潮气量、分钟通气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0.5 h、1.0 h、2.0 h后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0.5 h、1.0 h、2.0 h后PCO_(2)低于对照组,P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24 h后,两组睁眼反应、肢体运动评分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2 h后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C、PSV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过程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V-A/C可提高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氧合指数、PO_(2)、昏迷指数、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 潮气量 容量控制模式 压力控制模式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基于护理团队配合的应急代码模式在院内心搏骤停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3
作者 何爱惠 陈华娟 张可 《全科护理》 2024年第6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应急代码模式下护士快速反应和明确角色分工配合院内心搏骤停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70例心搏骤停病人,根据是否采用应急代码进行院内心搏骤停救治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 目的:探讨应急代码模式下护士快速反应和明确角色分工配合院内心搏骤停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70例心搏骤停病人,根据是否采用应急代码进行院内心搏骤停救治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病人复苏成功率、支援人员到位时间、首次除颤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首次给药时间,以及干预前后护士工作压力及抢救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医院院内病人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率由11.4%上升至22.8%;支援人员到位时间由(10.06±1.56)min缩短至(1.68±0.47)min(P<0.05),首次除颤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首次给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护士工作压力减轻,抢救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取应急代码模式能有效缩短心搏骤停急救时支援人员到位时间,明确参加抢救护士的角色和职责,促进心搏骤停病人的有效复苏,提高了医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团队 应急代码 心搏骤停 复苏成功率 支援人员到位时间
下载PDF
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在急诊猝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4
作者 何秀 李批努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0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救治急诊猝死患者过程中,采用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急诊科猝死患者80例,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实施规范... 目的:探究临床救治急诊猝死患者过程中,采用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急诊科猝死患者80例,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实施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分析收缩压水平、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收缩压水平比对照组收缩压水平高,P<0.05;研究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75.00%)比对照组抢救成功率(50.00%)高,P<0.05;研究组患者急救时间(9.24±1.35)min比对照组急救时间(15.26±2.54)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在急诊猝死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收缩压水平、血氧饱和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猝死患者 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院前使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脏停搏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梁国良 方军 +1 位作者 莫东儒 香瑞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8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脏停搏院前急救中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横沥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0月急诊救治的85例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肾上腺素使用剂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n=42)采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n=...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脏停搏院前急救中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横沥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0月急诊救治的85例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肾上腺素使用剂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n=42)采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n=43)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比较2组复苏情况、抢救质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93.02%、自主循环恢复率为95.35%、自主呼吸恢复率为95.35%、急救后存活率为97.67%,均高于对照组的73.81%、76.19%、71.43%、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S100蛋白(recombinant 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B型尿钠肽、血清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2 h,2组指标下降,且观察组S100为(0.32±0.06)μg/L、B型尿钠肽为(172.12±6.32)pg/mL、血清降钙素原为(23.51±4.28)ng/mL,低于对照组的(0.57±0.11)μg/L、(203.14±52.24)pg/mL、(28.36±6.1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能够提高心脏停搏患者复苏率,改善自主循环及自主呼吸,并且能够快速提高患者抢救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院前急救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肾上腺素 心脏停搏 院前急救 不良反应 复苏成功率
下载PDF
气管插管与球囊面罩辅助通气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6
作者 张相婷 冯超 宋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面罩辅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心搏骤停(SCA)心肺复苏(CPR)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寿光和信医院收治的80例SCA行CPR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通气方法不同分为A组(37例)及B组(43例)。A组... 目的探讨球囊面罩辅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心搏骤停(SCA)心肺复苏(CPR)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寿光和信医院收治的80例SCA行CPR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通气方法不同分为A组(37例)及B组(43例)。A组采用球囊面罩辅助通气,B组采用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比较两组通气及心跳相关指标、复苏成功率及生存率、心功能及血氧饱和度指标、血气指标。结果A组建立通气时间及心跳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生存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脑钠肽水平低于B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救前、后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救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均高于急救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低于急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与球囊面罩辅助通气均可有效用于SCA患者CPR院前急救,但后者使用能够更好地缩短心跳恢复时间及通气建立时间,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气管插管 球囊面罩辅助通气 复苏成功率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杜崇军 陈亚斌 +2 位作者 王卫强 严齐备 周慧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7期1036-1037,1040,共3页
目的 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心搏骤停(SCA)患者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SCA患者2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5例),采用常规心肺复苏(CPR)的同时分别予PEEP,观察组:6 cmH_(2)O,对照组:0 cm H_(2... 目的 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心搏骤停(SCA)患者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SCA患者2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5例),采用常规心肺复苏(CPR)的同时分别予PEEP,观察组:6 cmH_(2)O,对照组:0 cm H_(2)O,分别检测CPR期间血气分析、建立人工气道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水平、ROSC成功率、7 d和28 d生存率及28 d CPC评分。结果 CPR 20 min后,观察组pH值、PaO_(2)、PaCO_(2)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etCO_(2)在5~30 min、自主循环恢复(ROSC)成功率及ROSC时间和7 d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EP在CPR期间能改善通气,提高患者的ROSC成功率与7 d存活率,但不能改善长期存活率及神经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呼气末正压 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
下载PDF
呼吸支持阶梯化管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院前转运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王小容 倪瑜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5期986-990,996,共6页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阶梯化管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院前转运救治中的应用价值,为治疗该类型病症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实施院前转运救治的老年急危重症患者86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阶梯化管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院前转运救治中的应用价值,为治疗该类型病症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实施院前转运救治的老年急危重症患者86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呼吸支持阶梯化管理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呼吸支持方式、复苏情况、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指标[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值和气道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选择呼吸支持方式最常见是气管插管,其次是复苏体位,其中观察组复苏体位方式选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气管切开选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复苏时间及呼吸平稳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R、MAP、PaCO_(2)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PaO_(2)较治疗前显著性升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和气道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支持阶梯化管理应用于老年急危重症患者院前转运救治,可降低气管切开选择率,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危重症救治 院前转运 呼吸支持阶梯化管理 复苏成功率 生命体征指标 气道并发症
下载PDF
425例心肺复苏不同时机气管插管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7
9
作者 曹义战 罗荣高 +5 位作者 晋兴 王伯良 仲月霞 陆将 何保健 付国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 总结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 对 4 2 5例心肺复苏患者分为由急诊科医护人员气管插管 (即刻插管 )与由麻醉科医师插管 (延时插管 )两组。通过观察复苏成功率与成活率 ,比较即刻插管与延时插管的疗效。结果 即刻插... 目的 总结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 对 4 2 5例心肺复苏患者分为由急诊科医护人员气管插管 (即刻插管 )与由麻醉科医师插管 (延时插管 )两组。通过观察复苏成功率与成活率 ,比较即刻插管与延时插管的疗效。结果 即刻插管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 4 1 8% ,存活率为 2 1 6 % ,延时插管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 9 4 % ,存活率为 1 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应提倡急诊科医生在心肺复苏时紧急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心脏骤停 成功率 成活率
下载PDF
1007型萨勃心肺复苏机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颜鲲 唐国茂 李亚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比较萨勃1007型心肺复苏机与传统的人工心肺复苏效果,以评价萨勃机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使用萨勃机心肺复苏患者和223例采用人工心肺复苏的患者,排除原发病、就诊时间影响因素后比较两种方法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存... 目的比较萨勃1007型心肺复苏机与传统的人工心肺复苏效果,以评价萨勃机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使用萨勃机心肺复苏患者和223例采用人工心肺复苏的患者,排除原发病、就诊时间影响因素后比较两种方法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并比较两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萨勃心肺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较人工心肺复苏高,P<0.05,前者分别是34%、14%,后者为21%和5%,P<0.05;两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萨勃机是目前理想的一种完全可替代以往人工心肺复苏的新型仪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1007型萨勃机 复苏成功率
下载PDF
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吴莹 濮娜 张彩萍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4期2859-2861,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气管插管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44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插管的不同时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取早期气管插...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气管插管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44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插管的不同时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取早期气管插管,对照组采取及时气管插管。观察比较两组气道开放时间和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意识改善时间),复苏前后体内血气指标水平[p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气道开放时间早于对照组[(36.5±2.6)s比(61.3±3.7)s],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和意识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92±11)min比(126±12)min,(5.2±1.1)min比(8.9±1.6)min,(36±8)min比(5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后,观察组p H值和Pa O2高于对照组[7.9±1.2比7.0±1.1,(88±8)mm Hg(1 mm Hg=0.133 k Pa)比(68±8)mm Hg],Pa CO2低于对照组[(39±5)mm Hg比(46±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恢复窦性心律、复苏成功和出院存活率高于对照组[87.4%(54/72)比53.6%(38/72),78.2%(56/72)比52.0%(37/72),67.3%(48/72)比43.1%(3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救治,早期气管插管能增加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及成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心肺复苏 不同时机 气管插管 成功率
下载PDF
一医三护协作模式与心肺复苏专用车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国敏 徐杰 +4 位作者 戚振红 马明远 赖慧晶 许永豪 伦明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60-1864,共5页
目的探讨一医三护协作模式与心肺复苏专用车在临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方法将81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一医三护协作模式与心肺复苏专用车进行心肺复苏,对照组采用一医二护协作模式与传统急救车... 目的探讨一医三护协作模式与心肺复苏专用车在临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方法将81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一医三护协作模式与心肺复苏专用车进行心肺复苏,对照组采用一医二护协作模式与传统急救车。比较两组患者入科时APACHEⅡ评分和原发病因、心肺复苏开始和完成时间、完成气管插管和心脏电除颤时间、复苏成功率、24 h存活率、14 d存活率、复苏成功后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乳酸(Lac)等指标,同时比较分析实施救治的医务人员对两种抢救方案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科时APACHEⅡ评分及病因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心肺复苏开始和完成时间、完成气管插管和心脏电除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复苏成功率及14 d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复苏成功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pH值和PaO2高于对照组(P<0.01),但PaCO2和Lac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医务人员对观察组抢救方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医三护与心肺复苏专用车的协助复苏方案较传统复苏模式可缩短抢救措施的实施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改善复苏后患者的酸碱失衡及氧合,更易为医护人员所接纳及实施,适合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医三护 心肺复苏专用车 心肺复苏术 复苏成功率 存活率
下载PDF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霖敏 王国涛 +3 位作者 王海虹 陈金良 林妙青 卢中秋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院前心肺复苏各因素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为院前心肺复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心脏骤停患者157例,对比各因素对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在157例纳入研究的患者中,男性占较大比例(66.2%),... 目的探讨院前心肺复苏各因素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为院前心肺复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心脏骤停患者157例,对比各因素对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在157例纳入研究的患者中,男性占较大比例(66.2%),不明原因心脏骤停、多发性损伤、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脑血管病导致心脏骤停的患者占绝大部分,约占病例总数的85.6%,现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率比未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率为54.2%比45.8%(P=0.01),现场复苏后存活率比未复苏存活率为26.7%比11.3%(P=0.013)。结论第一目击人员马上实施有效的CPR是提高院前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推广普及心肺复苏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 心肺复苏 因素 成功率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加护心通用于心肺脑复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许荣廷 宋慧玲 +3 位作者 倪一虹 隋文娟 胡俊霞 何旭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心肺复苏后延续生命支持阶段对维护心脏和循环功能、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6 9例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心搏恢复患者 ,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 35例和对照组34例 ,两组均按“2 0 0 0年国际心肺复...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心肺复苏后延续生命支持阶段对维护心脏和循环功能、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6 9例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心搏恢复患者 ,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 35例和对照组34例 ,两组均按“2 0 0 0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进行积极心肺复苏 ,常规使用抢救措施和急救药物 ;中西医结合组在上述救治基础上 ,在心搏恢复后即刻或延续生命支持阶段早期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和护心通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用 3~ 7d。结果 :1两组≤ 5 min开始心肺复苏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最高 ,6~ 10 min次之 ;中西医结合组各时间段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 ;11~ 15 min对照组无复苏成功者。 2各种原因所致的心搏骤停中 ,中西医结合组心肺脑复苏成功率为 6 3% (2 2 / 35例 ) ,明显高于对照组 32 % (11/ 34例 ) ,P <0 .0 1。3心律、平均动脉压、最大氧耗指数、心肌酶谱、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等项指标达稳定 (或 )平衡时间 ,中西医结合组较对照组明显提前 (P<0 .0 5 )。结论 :在延续生命支持阶段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和护心通注射液 ,有维护心脏和循环功能、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脑复苏 中西医结合治疗 成功率
下载PDF
中西药联用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荣廷 宋慧玲 +5 位作者 何旭东 胡俊霞 隋文娟 李丽 王芦敏 赵志伦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方法:随机将69例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心脏复律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和急救药物均按常规应用。试验组在心脏复律后即刻或进一步在生命支持阶段早期联合应...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方法:随机将69例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心脏复律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和急救药物均按常规应用。试验组在心脏复律后即刻或进一步在生命支持阶段早期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磷酸肌酸针剂静脉滴注,1次/d,一般应用3~7d。结果:①两组病例≤5min开始心肺复苏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最高,6~10min次之,虽11~15min仍有可能复苏成功,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种原因所致的心搏骤停中,试验组心肺脑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62.9%vs32.4%,P<0.01);③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各个时间段的心肺脑复苏成功病例数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间心率/节律、mBp、O2max、心肌酶谱、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WBC与N%等项指标达到稳定/或者平衡的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搏骤停即刻或者进一步生命支持阶段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针剂,确有维护心脏和循环功能、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磷酸肌酸 心肺脑复苏 成功率
下载PDF
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价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英杰 陈运立 +2 位作者 林秋萍 吴贤仁 陈小华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价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危重症医学科2010-2011年心脏骤停患者78例,其中分为紧急气管插管组38例,延时气管插管组40例,通过对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对照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价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危重症医学科2010-2011年心脏骤停患者78例,其中分为紧急气管插管组38例,延时气管插管组40例,通过对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的差异。结果:紧急气管插管组患者与延时气管插管组患者比较,心脏骤停时(0min)pet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etCO2水平在成功气管插管后2、5、10、2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始复苏成功率及最终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骤停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明显提高了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气管插管时机 复苏成功率
下载PDF
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对医院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葛小敏 孙建华 +2 位作者 孙艳萍 顾红军 李玲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8期6176-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后,对医院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2008年7月进行规范化的心肺复苏培训,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3月20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以及2008年8月~2011年8月200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分别为培训前... 目的:探讨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后,对医院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2008年7月进行规范化的心肺复苏培训,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3月20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以及2008年8月~2011年8月200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分别为培训前组和培训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模拟考核心肺复苏抢救流程,采集固定的200名医护培训前后实施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的时间,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统计学差异。结果:培训后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培训前组,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的心肺复苏抢救流程使抢救工作更加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医院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抢救流程 成功率 医护配合
下载PDF
心脏骤停急诊复苏96例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侯任昉 李和莅 +3 位作者 唐勇 黄丽 杜建容 夏雅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心肺复苏早期电击除颤合理用药对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复苏成功率的意义。方法 2007~2013年我院急诊科收治心脏骤停患者96例,所有病例均立即持续心脏外按压,开放气道,球囊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及时建立通道补液,肾... 目的探讨持续心肺复苏早期电击除颤合理用药对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复苏成功率的意义。方法 2007~2013年我院急诊科收治心脏骤停患者96例,所有病例均立即持续心脏外按压,开放气道,球囊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及时建立通道补液,肾上腺素静脉推注。结果室颤5分钟以内除颤42例,抢救成功21例,成功率50%;5~10分钟32例,抢救成功10例,成功率31.2%,10分钟以上22例,抢救成功1例,成功率4.5%。结论在发现室颤的情况下,应立即电击除颤,同时持续心肺复苏及尽快气管插管,建立通道,使用复苏药物,越早除颤成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电击除颤 持续心肺复苏 气道建立 成功率
下载PDF
成功心肺复苏的合适急救团队人数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敖其 列才华 +4 位作者 沈开金 木坦力甫 马莉 李新宇 甘继宏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5期20-20,27,共2页
探讨成功心肺复苏中合适的急救团队人数。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4例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的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医生3人~4人组完成高质量胸外按压(46.9%)、气管插管(42.2%)的比率高于1人~2人组(P〈0.05),护... 探讨成功心肺复苏中合适的急救团队人数。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4例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的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医生3人~4人组完成高质量胸外按压(46.9%)、气管插管(42.2%)的比率高于1人~2人组(P〈0.05),护士4人~5人组高质量完成相关操作优于2人~3人组(P〈0.05)。医师3人~4人、护士4人~5人可较高质量完成新指南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操作要领,有利成功心肺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急救人员 成功率
下载PDF
喉罩替代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昝强 郭新成 +7 位作者 宋祖军 黄仁春 何俊杰 蒲燕 杨志伟 郭学斌 刘波 赵定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时盲插喉罩通气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3—06~2007—05所接诊的心跳骤停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应用盲插喉罩通气;另选同期所接诊的心跳骤停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气管内插管通气。结果插管所需...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时盲插喉罩通气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3—06~2007—05所接诊的心跳骤停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应用盲插喉罩通气;另选同期所接诊的心跳骤停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气管内插管通气。结果插管所需时间:观察组(28.1±12.6)s;对照组(130±56)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一次插管成功率:观察组盲探下插入喉罩一次成功47例(成功率92%);对照组气管内插管一次成功19例(成功率4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成功率:观察组复苏成功25例(成功率49%);对照组复苏成功12例(成功率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PR时,盲插喉罩通气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复苏成功率高的优点,可以代替气管内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内插管 心肺复苏 成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