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代文武二舞述论
1
作者 蔡菲 田可文 《北方音乐》 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
文武二舞是在周代礼乐制度下形成的雅乐舞,自周代“六代乐舞”始分文武二舞至历代相沿,虽历经秦汉时期的嬗变又陷于魏晋南北朝时的更迭却一直成为宫廷雅乐舞的主体与典范。隋代作为结束南北战乱和分裂局面,进而使国家走向大一统的朝代,... 文武二舞是在周代礼乐制度下形成的雅乐舞,自周代“六代乐舞”始分文武二舞至历代相沿,虽历经秦汉时期的嬗变又陷于魏晋南北朝时的更迭却一直成为宫廷雅乐舞的主体与典范。隋代作为结束南北战乱和分裂局面,进而使国家走向大一统的朝代,在恢复汉魏旧俗重塑礼乐制度的治国理念下开展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乐议,这场被称为“开皇乐议”的音乐讨论直接促成了隋代文武二舞的建制。隋代文武二舞的构建虽追溯周礼之源,但在规制上寻求了一种兼容南北文化传统又经世致用的路径,使得唐代乃至后世文武二舞的发展皆是在其舞制规范和理念上的延伸与创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雅舞 文舞 武舞
下载PDF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的得与失 被引量:4
2
作者 詹杭伦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9-35,共7页
纪昀批评方回《瀛奎律髓》有《瀛奎律髓刊误》一书,虽然在全书之总序中,对方书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但是在书中之具体评语中,却承认方回有大量“精确之论”。本文对纪评之得失作出详尽分析,揭示纪评由一概之抽象否定到大量之具体肯定的... 纪昀批评方回《瀛奎律髓》有《瀛奎律髓刊误》一书,虽然在全书之总序中,对方书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但是在书中之具体评语中,却承认方回有大量“精确之论”。本文对纪评之得失作出详尽分析,揭示纪评由一概之抽象否定到大量之具体肯定的深刻矛盾现象,指出研读《瀛奎律髓》,既不能存《瀛奎律髓刊误》先入之见,以妨碍对方回原评的正确理解,也不能置纪昀之卓论精识于不顾,需要仔细判别,参酌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回 纪昀 《瀛奎律髓刊误》 清代诗学
下载PDF
论古典诗学中的内外辩证及尊古传统——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序》“古淡”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跞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79,120,共5页
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序》中的"古淡"论为例进行深度分析和扩展观审,可以管窥到中国古代诗学发展中一些诗学批评的普遍现象,这包括对内含矛盾和辩证统一关系的诗学风格、范畴或者表述常予肯定;以是否内含诗学精神,是否"... 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序》中的"古淡"论为例进行深度分析和扩展观审,可以管窥到中国古代诗学发展中一些诗学批评的普遍现象,这包括对内含矛盾和辩证统一关系的诗学风格、范畴或者表述常予肯定;以是否内含诗学精神,是否"言志""缘情",如有"温柔敦厚之旨""风骨""性灵"等为评判标准,无有则予否定;以及普遍而形成传统的尊古风气,如尊崇古人述作及《骚》《雅》汉魏诗风等。中国古代的诗歌和诗学批评整体上体现着某些基本的美学原理,即好的诗歌必须要有成就其艺术生命的精神内容;诗歌的"情""志"内容与语言形式需要辩证的统一;诗歌产生初期的古诗大多具有诗情与诗形辩证统一的特点,而诗学尊古的传统背后又有陌生化原理和文化心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瀛奎律髓刊误序》 古淡 诗论 内外辩证 尊古
下载PDF
为容已得南威论——《木兰花慢》疑案前奏曲 被引量:2
4
作者 沈治钧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5-31,共7页
据《吴宓日记续编》记载,1954年2月17日,《红楼梦新证》的作者曾赴重庆北碚谒见老一辈红学家吴宓,五天后"临行赋诗,留谢宓与此间诸先生"。实际上,此诗原本是去年(1953)的12月上旬赠送给老师顾随的作品。半个世纪后,作者将此... 据《吴宓日记续编》记载,1954年2月17日,《红楼梦新证》的作者曾赴重庆北碚谒见老一辈红学家吴宓,五天后"临行赋诗,留谢宓与此间诸先生"。实际上,此诗原本是去年(1953)的12月上旬赠送给老师顾随的作品。半个世纪后,作者将此诗与顾词《木兰花慢》(石头非宝玉)联系起来,却颠倒了它们产生的顺序,使读者误以为顾词乃因《新证》而作。此举已导致学术纷乱,诗者"为容已得南威论"遂成了《木兰花慢》疑案的前奏曲。由此可知,某些回忆文字是比较容易失真的,除非寻得可靠的旁证材料,否则不可轻易采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 顾随 凌道新 《吴宓日记续编》 《红楼梦新证》
下载PDF
《广通报》考:陕西近代新闻事业的开端 被引量:3
5
作者 裴晓军 《唐都学刊》 201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陕西近代新闻事业的开端肇始于1896年创办的《广通报》,而不是诸多研究者认为的《时务斋随录》。根据新发现的史料,考察了《广通报》创刊的背景、创刊宗旨以及《广通报》的主要内容。《广通报》的诞生对陕西新闻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它不... 陕西近代新闻事业的开端肇始于1896年创办的《广通报》,而不是诸多研究者认为的《时务斋随录》。根据新发现的史料,考察了《广通报》创刊的背景、创刊宗旨以及《广通报》的主要内容。《广通报》的诞生对陕西新闻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使我们对陕西近代新闻事业的最初形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使我们对陕西省近代新闻事业的最初发展水平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通报》 陕西近代新闻事业 《时务斋随录》 味经书院
下载PDF
试析刘濞所谓燕王“抟胡众入萧关”说——兼论汉初赵国与匈奴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宋超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10,2,共6页
西汉初年,刘邦对于领有北边郡及边兵的诸侯王与将领,既希望他们能担负防范匈奴的重任,又猜忌他们可能因此坐大,这种矛盾的心态无疑是促使韩王信、赵相国陈豨、燕王卢绾叛入匈奴,并与匈奴连兵侵扰北边的一个主要原因。正由于朝廷与燕、... 西汉初年,刘邦对于领有北边郡及边兵的诸侯王与将领,既希望他们能担负防范匈奴的重任,又猜忌他们可能因此坐大,这种矛盾的心态无疑是促使韩王信、赵相国陈豨、燕王卢绾叛入匈奴,并与匈奴连兵侵扰北边的一个主要原因。正由于朝廷与燕、赵及匈奴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吴王刘濞在"敬问"诸侯书中,刻意强调"燕王、赵王故与胡王有约",并为无意反汉的燕王刘嘉杜撰出"抟胡众入萧关,走长安"的进军路线,希冀通过燕、赵将匈奴卷入七国之乱中。然而,不论战国时燕还是汉初卢绾之燕,即使与匈奴连兵,也只是"往来苦上谷以东",并没有波及代地以西地区,更遑论远在今甘肃固原东北的萧关。自文帝后七年匈奴入侵上郡与云中后,汉廷缘边严密布防,应是匈奴不愿"与赵合谋入汉",卷入汉廷内乱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汉廷则汲取七国之乱的教训,诸侯国不再领有北边郡,其后诸侯国虽偶有"叛逆"与"不轨",却再无联合匈奴为害北边郡之"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赵国 赵王刘遂 燕王刘嘉 吴王刘濞 七国之乱 匈奴 萧关
下载PDF
从南北朝到隋唐——唐代的南朝化倾向再论 被引量:16
7
作者 牟发松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7-24,共8页
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南朝化"命题,关注的是南北分裂结束之后唐代的历史走向,前提则是南北朝的政治统一不等于南北历史发展的完全衔接。这一命题关系到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所在,南北朝历史发展的相互影响及其对隋唐历史的... 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南朝化"命题,关注的是南北分裂结束之后唐代的历史走向,前提则是南北朝的政治统一不等于南北历史发展的完全衔接。这一命题关系到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所在,南北朝历史发展的相互影响及其对隋唐历史的影响等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化 历史主流 梁武帝改革 隋唐制度渊源
下载PDF
六朝后期及隋唐三吴地区的道教信仰——以栝州叶氏家族为例
8
作者 王大良 《阅江学刊》 2013年第5期89-94,共6页
六朝时期,三吴地区的宗教信仰有些受外来移民的影响,有些则是由自身激发、转化、延续、继承而来,其中道教文化信仰的源头便可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此后又潜流涌动,到齐梁之际,在其西南部边陲地区孕育诞生了直到隋唐时期还有广泛影响的... 六朝时期,三吴地区的宗教信仰有些受外来移民的影响,有些则是由自身激发、转化、延续、继承而来,其中道教文化信仰的源头便可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此后又潜流涌动,到齐梁之际,在其西南部边陲地区孕育诞生了直到隋唐时期还有广泛影响的著名道教世家栝州叶氏家族。叶氏家族在六朝及隋唐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三吴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受到内外双重因素的推动,如果单纯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便很难反映当时的历史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隋唐 三吴地区 道教 栝州叶氏
下载PDF
毋煚目录学思想新探
9
作者 陈林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84-86,共3页
毋煚是唐中期著名的目录学家,其目录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古今书录·序》中。毋不仅开始系统地探讨书目的功用,而且开始从理论上总结图书分类与著录的方法。从而扩大了隋唐时期目录学研究的范围,丰富了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的内容,表... 毋煚是唐中期著名的目录学家,其目录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古今书录·序》中。毋不仅开始系统地探讨书目的功用,而且开始从理论上总结图书分类与著录的方法。从而扩大了隋唐时期目录学研究的范围,丰富了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的内容,表明了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步入成熟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毋煲 目录学 隋唐 书目功用
下载PDF
走马楼吴简所见“士伍”、“岁伍”、“月伍”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黎石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96,共3页
走马楼吴简中有许多"士伍"(仕伍、士五)、"岁伍"、"月伍"的记录,此类均为户籍身份。"士伍"籍具有世袭性,但只限于家庭中的男性成员,且可通过赐爵或立功等途径改变身份。"岁伍"和&qu... 走马楼吴简中有许多"士伍"(仕伍、士五)、"岁伍"、"月伍"的记录,此类均为户籍身份。"士伍"籍具有世袭性,但只限于家庭中的男性成员,且可通过赐爵或立功等途径改变身份。"岁伍"和"月伍"可能与文献之"更"有关,"岁伍"系指戍边"一岁一更"者,戍边完毕、返回原籍后,仍以"岁伍"著籍。"月伍"则指"给郡县一月而更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马楼吴简 士伍 岁伍 月伍
下载PDF
卞孝萱先生对《柳文指要》的学术贡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蹇长春 雷恩海 +1 位作者 乔长富 朱天曙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11-321,325,共12页
卞孝萱先生学识渊博 ,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史专家。虽年届耄耋 ,著作等身 ,而犹精神矍铄 ,笔耕不辍。为恭贺先生八十华诞 ,我们编选一组文章 。
关键词 卞孝董 对《柳文指要》的学术贡献 主编《中华大典·隋唐五代文学分典》 刘禹锡 研究 郑板桥研究
下载PDF
吴氏潜阳封髓丹在失眠阳虚证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脱缰 于洪洋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65-66,70,共3页
目的:对吴氏潜阳封髓丹在失眠阳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吴氏潜阳封髓丹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失眠且属中医阳虚证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吴氏潜阳封髓丹治疗,统计分析吴氏潜阳封髓丹治疗失眠阳虚证的临床疗效。结果:治... 目的:对吴氏潜阳封髓丹在失眠阳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吴氏潜阳封髓丹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失眠且属中医阳虚证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吴氏潜阳封髓丹治疗,统计分析吴氏潜阳封髓丹治疗失眠阳虚证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匹斯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失眠严重程度(ISI)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应用吴氏潜阳封髓丹治疗4 w后达到治疗有效者50例,达到治疗显效者40例,达到治疗痊愈者21例,总有效率可达92.50%。结论:吴氏潜阳封髓丹在失眠阳虚证患者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氏潜阳封髓丹 失眠 阳虚证
下载PDF
《随园食单》方言词语札记
13
作者 郜彦杰 《新余高专学报》 2009年第5期48-49,共2页
《随园食单》一书所用语言口语化程度极高,书中使用了许多方言词语,大多是吴方言,也有一些江淮官话,例如"飞面"、"干面"、"郁"、"走油"、"秋油"等。
关键词 《随园食单》 方言 吴语
下载PDF
“晋灭吴”与“隋灭陈”之战比较研究
14
作者 李昆 刘锡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7-12,25,共7页
六朝历史,以孙吴集团开创江东基业伊始,至陈朝后主亡于隋而终,这一首一尾两朝同样在来自北方政权的灭国战争中作古。虽时隔300余年,但两次战争在诸多方面存在异同:在人力军力上,晋与吴、隋与陈之差距毕竟世殊时异,这也使得时人对整个战... 六朝历史,以孙吴集团开创江东基业伊始,至陈朝后主亡于隋而终,这一首一尾两朝同样在来自北方政权的灭国战争中作古。虽时隔300余年,但两次战争在诸多方面存在异同:在人力军力上,晋与吴、隋与陈之差距毕竟世殊时异,这也使得时人对整个战争的态度和舆论大相径庭;对比交战双方的战略与战术博弈,晋军自长江上游而下破吴,隋军自长江下游强渡亡陈,方式不同,但实则是上下游齐进,以达到使江左政权首尾难顾的目的。两者都是在相似的大战略部署下采取因敌制宜策略进而获得成功。凡此种种讨论,有助于加深对六朝历史以及古代军事研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灭吴”之战 “隋灭陈”之战 长江 军事
下载PDF
《隋书·律志》中的古佚乐书辑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晓晖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8,42,共8页
本文从史源学的角度考察了《隋书·律志》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引书 。
关键词 《隋书·律志》 辑佚 《隋书·经籍志》 梁武帝《钟律纬》 沈重《钟律议》 信都芳《乐书》 毛爽《律谱》 萧吉《乐谱》 苏夔《乐志》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发覆
16
作者 杨仕君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3期119-124,共6页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书序”,且此“书序”后入《隋书·经籍志》成其“总序”,但魏徵并未参与编修《五代史志》,魏徵与《五代史志》经籍部分转变为《隋书·经籍志》无直接联系。今本《隋书·经籍志》分四部四十类,附道、佛两部及其大纲,与魏徵贞观初年整理图书典籍时的规划不同,是因《五代史志》对“五十五篇”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道、佛两部之细目,究其缘由,则是《五代史志》的官修史志性质以及对前代旧例的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 经籍志 五十五篇 魏徵 五代史志
下载PDF
新出《隋吴女英墓志铭》初探
17
作者 张京华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年第1期408-414,共7页
隋开皇九年(589年)所刻《隋吴女英墓志铭》,2003年由陕西华阴出土,转至河南洛阳,旋收藏入京。墓志铭为楷书小字,书写风格秀弱妩媚,乍看极似《隋董美人墓志铭》,而书写时间早于《隋董美人墓志铭》8年,字数多出64字,且保存完好,几近全新... 隋开皇九年(589年)所刻《隋吴女英墓志铭》,2003年由陕西华阴出土,转至河南洛阳,旋收藏入京。墓志铭为楷书小字,书写风格秀弱妩媚,乍看极似《隋董美人墓志铭》,而书写时间早于《隋董美人墓志铭》8年,字数多出64字,且保存完好,几近全新。在《隋董美人墓志铭》原碑已失的情况下,《隋吴女英墓志铭》不啻为珍稀的隋代楷书小字新增了一件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吴女英墓志铭》 《隋董美人墓志铭》 书法艺术 楷书 新出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