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民国绥远地区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时空变革
1
作者 樊如森 李艳焱 《历史地理研究》 2023年第4期96-109,150,共15页
清代民国时期,地处塞北农牧交错带西段的绥远地区,因应国内外局势改观发生产业结构多元化变革,这成为当地经济地理的显著特征。清代中期以降农、工、商、交等非本地原生产业逐步渗透、叠加与变革,到20世纪30年代与当地原生游牧业初步整... 清代民国时期,地处塞北农牧交错带西段的绥远地区,因应国内外局势改观发生产业结构多元化变革,这成为当地经济地理的显著特征。清代中期以降农、工、商、交等非本地原生产业逐步渗透、叠加与变革,到20世纪30年代与当地原生游牧业初步整合为现代性的多元化地域经济结构,完成片段性量变向全局性质变的飞跃。清前期绥远地区全境牛羊遍野的游牧产业景观,也演变为民国后期稼穑弥望、工业企业众多、国内外商贸繁盛、公路铁路交错的多元产业新格局,成为区域经济繁荣、蒙汉关系融洽的多民族共同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绥远地区 多元化 清代民国时期
下载PDF
京绥铁路建成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2
作者 吴楚克 索音布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京绥铁路的建成对沿线地区的交通、城镇、文化、思想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交通运输方面,铁路的出现改变了沿线地区原有的出行方式,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在城镇发展方面,沿线城镇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商贸逐渐繁... 京绥铁路的建成对沿线地区的交通、城镇、文化、思想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交通运输方面,铁路的出现改变了沿线地区原有的出行方式,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在城镇发展方面,沿线城镇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商贸逐渐繁荣,近代工业开始兴起。在文化方面,京绥铁路建成后沿线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得到加深,地方文化呈现多元化,人民的文化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在社会思想领域,铁路在重塑沿线人民时空观的同时,传播了近代思想观念和革命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绥铁路 沿线地区 交通运输 城镇发展 文化变迁 社会思想
下载PDF
晋绥边区报刊对抗战的宣传
3
作者 李建权 李悦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3-38,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报刊成为中共和各抗日群体对外宣传沟通的重要媒介之一。为了将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动员起来共同抗日,晋绥边区的报刊以“抗战”为主题,巧妙利用宣传时机,塑造典型形象,通过发表文章、刊登图画、连载小说等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 抗日战争时期,报刊成为中共和各抗日群体对外宣传沟通的重要媒介之一。为了将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动员起来共同抗日,晋绥边区的报刊以“抗战”为主题,巧妙利用宣传时机,塑造典型形象,通过发表文章、刊登图画、连载小说等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及时传播抗战主张,报道抗战形势,揭露敌人的侵略行径,鼓励民众积极参军参战,并争取大批日伪军投降、反正。晋绥报刊的宣传实践推动了边区的建设发展和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其中所体现的坚持中共领导、走群众路线、重视队伍培养等工作经验也为当前的党报党刊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绥边区 报刊 抗战宣传
下载PDF
“走西口”与近代绥远地区的匪患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俊斌 赵震野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2,68,共6页
清末民国时期,走西口移民大量涌入绥远地区,给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带来很大冲击。近代以来历届政府出于移民实边、充裕国库的需要鼓励老百姓走西口,但并没有对整个移民活动进行统筹规划,也没有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移民的权益,使... 清末民国时期,走西口移民大量涌入绥远地区,给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带来很大冲击。近代以来历届政府出于移民实边、充裕国库的需要鼓励老百姓走西口,但并没有对整个移民活动进行统筹规划,也没有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移民的权益,使他们能够在移入地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因此,"走西口"移民活动完全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一种无序的状态进行的。加之近代绥远地区政局动荡不安、灾患频仍不断、基层控制能力薄弱以及移民自身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部分移民最终走上了匪盗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绥远地区 匪患
下载PDF
民国前期绥远地区汉族妇女由缠足到放足的嬗变 被引量:2
5
作者 陶继波 马晓辉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4,共5页
绥远地区汉族妇女的放足滥觞于清末,经过官府和一些官绅多年的大力提倡与劝禁,到民国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通过对放足过程的透视,我们可以看到,缠足与放足的冲突是曲折复杂的。这充分印证了妇女从缠足到天足的进程是渐变的,并非... 绥远地区汉族妇女的放足滥觞于清末,经过官府和一些官绅多年的大力提倡与劝禁,到民国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通过对放足过程的透视,我们可以看到,缠足与放足的冲突是曲折复杂的。这充分印证了妇女从缠足到天足的进程是渐变的,并非一蹴而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远 缠足 放足
下载PDF
1900年绥远地区教案经过——兼及相关史料的准确运用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薄艳华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86,共6页
1900年发生在绥远地区的教案是长城以北义和团运动中发生较早、伤亡较多、影响也较大的事件。根据史料,从教案大致可分为酝酿阶段、初级阶段、高潮阶段、失败阶段,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前人运用史料过程中存在不当之处。
关键词 绥远地区 教案 史料运用
下载PDF
试论抗战时期绥西土地整理运动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平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1940年绥远省政府在绥西河套地区进行了土地整理运动。其主要内容是清理整顿已放垦的土地和取缔包租转租土地。这一举措从当时来说,基本上反映了时代发展性和历史进步性的特点,然其运作依然是循着实物地租的轨道。从这个意义讲,抗战时... 1940年绥远省政府在绥西河套地区进行了土地整理运动。其主要内容是清理整顿已放垦的土地和取缔包租转租土地。这一举措从当时来说,基本上反映了时代发展性和历史进步性的特点,然其运作依然是循着实物地租的轨道。从这个意义讲,抗战时期绥远省政府在绥西河套地区推行和实施的土地整理运动,一方面反映出了时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由于阶级利益所导致的倒退性和落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西 土地整理 地商 傅作义
下载PDF
试述教会学校在绥远地区的演变历程
8
作者 丁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04-106,共3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学校在绥远地区的兴起和扩张,并非是一种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西方势力试图以基督教文化征服、改造绥远的历史产物。然其作为西方近代社会的教育模式,传播着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不仅造就出大量基督教信徒,也培养出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学校在绥远地区的兴起和扩张,并非是一种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西方势力试图以基督教文化征服、改造绥远的历史产物。然其作为西方近代社会的教育模式,传播着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不仅造就出大量基督教信徒,也培养出掌握近代科学知识的新型知识分子,因而它在绥远地区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远地区 教会学校 圣母圣心会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医防结合: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农村抗疫运动研究--以1942年《抗战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李建 沈志忠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38-41,共4页
晋绥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领导的重要根据地之一。面对抗战形势的发展和边区农村发展的需要,党领导的晋绥边区政府在晋绥农村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运动,抗疫运动就是针对边区农村地区的生命安全与卫生健康问题开展的运动。通过... 晋绥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领导的重要根据地之一。面对抗战形势的发展和边区农村发展的需要,党领导的晋绥边区政府在晋绥农村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运动,抗疫运动就是针对边区农村地区的生命安全与卫生健康问题开展的运动。通过抗疫运动的开展使边区农民加强了对日军细菌战危害的认识以及保持个人卫生健康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党领导的政府在处理基层公共卫生问题方面的应对能力。以《抗战日报》这一边区重要媒体文献为基础,对边区政府建立后抗战时期的抗疫运动进行探索是对党的基层治理经验的一个审视,对今天农村的公共卫生问题及新冠疫情的应对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晋绥边区 抗疫运动 《抗战日报》
下载PDF
晋绥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论析
10
作者 屈宏 梁闪闪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5-44,共10页
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千百年来晋绥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处境极为艰难。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进入晋绥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政府开展各种形式的妇女运动,主要包括引导妇女参政议政、组织妇女参加生产运动、动员... 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千百年来晋绥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处境极为艰难。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进入晋绥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政府开展各种形式的妇女运动,主要包括引导妇女参政议政、组织妇女参加生产运动、动员妇女支前参战、改造传统婚俗制度、开展冬学教育等,极大解放并提高了妇女地位。在晋绥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党从关注和解决妇女切身利益着手促进了妇女解放,强化了妇女组织建设,指出了民族团结是妇女运动开展的重要法宝,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妇女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晋绥抗日根据地 妇女运动 妇女解放
下载PDF
“中华菜谱学”视阈下的“中国菜”——2018郑州·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主题演讲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荣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是中国烹饪协会于2018年在郑州举办的"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的特邀主题演讲。文章强调"中国菜""菜谱学""中华菜谱学"等基本专业术语对于餐饮文化健康发展与烹饪学科规范建设的重要意义,... 本文是中国烹饪协会于2018年在郑州举办的"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的特邀主题演讲。文章强调"中国菜""菜谱学""中华菜谱学"等基本专业术语对于餐饮文化健康发展与烹饪学科规范建设的重要意义,主张大众和大趋势是中国菜品文化研究明确的理念和理论基点。袁枚的《随园食单》和杨步伟的《中国食谱》分别是中国古代与现代"菜谱"的经典范本。以"中华菜谱学"的理论视角审视"中国菜",城市是菜品文化的地域依托,任何一座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中心城市,都有相应发展或发达的餐饮与烹饪文化,该中心城市辐射的周边地区会与其自然而然地形成地域菜品文化覆盖的"饮食文化圈"。"以省市名菜"有族群食生产、食生活的历史依据,是市场存在与商业运行的客观存在,有从大众到政府的全社会需求,因此"以省市名菜"--甚至更小的区域与城市,都普遍有各自的"菜品文化"张扬与发展意愿,是"以地名菜"基本理论的必然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菜 菜谱学 中华菜谱学 《随园食单》 《中国食谱》
下载PDF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发展林业的举措——基于对植树造林活动的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5-38,共4页
绥远地区的植树造林活动在民国时期得到重视,成为该地区发展林业的最主要措施。尤其是20世纪20—30年代,通过宣传和规划,使植树造林成为全民性活动。由于各地区发达程度的差异性,植树造林的成效也呈现出不平衡性。因此,在总结经验的同时... 绥远地区的植树造林活动在民国时期得到重视,成为该地区发展林业的最主要措施。尤其是20世纪20—30年代,通过宣传和规划,使植树造林成为全民性活动。由于各地区发达程度的差异性,植树造林的成效也呈现出不平衡性。因此,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应该对绥远政府的积极宣传倡导、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及对林业人才的培养等行为给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绥远地区 林业举措 植树造林
下载PDF
晋绥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园园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9-52,共4页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晋绥革命根据地创建前文化教育的历史背景出发,以适应中国革命战争需要为目的,在晋绥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提出了关于文化教育建设的相关思想理论,采用了新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方式,探索和实行了新的...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晋绥革命根据地创建前文化教育的历史背景出发,以适应中国革命战争需要为目的,在晋绥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提出了关于文化教育建设的相关思想理论,采用了新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方式,探索和实行了新的教育模式,对晋绥根据地各项事业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绥根据地 文化教育 现代化
下载PDF
《绥远旅平学会学刊》的基本情况和时代价值探析
14
作者 李泠波 《阴山学刊》 2020年第1期91-98,共8页
在内蒙古民国时期创办的期刊中,《绥远旅平学会学刊》是持续时间最长、学术质量最高、知识层次亦最高的重要刊物,刊发文章极富深度和广度,能反映绥远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全貌,史料价值巨大。办刊人以传播文化、救济民生、改良社会为... 在内蒙古民国时期创办的期刊中,《绥远旅平学会学刊》是持续时间最长、学术质量最高、知识层次亦最高的重要刊物,刊发文章极富深度和广度,能反映绥远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全貌,史料价值巨大。办刊人以传播文化、救济民生、改良社会为宗旨,赋予刊物神圣崇高的使命,创造了绥远民国出版史上的一段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远旅平学会学刊》 民国期刊 绥远地区 抗日救亡
下载PDF
晋绥对陕北解放区的保障作用
15
作者 李建权 温鹏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5期75-81,共7页
晋绥与陕北解放区隔黄河相望,是延安的屏障。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解放区发扬老区革命传统,顾全大局,千方百计采取多种措施,在经济、军事、干部、兵源等方面给予陕北解放区大力支援,为陕北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为保卫党中央,粉碎国民党军对... 晋绥与陕北解放区隔黄河相望,是延安的屏障。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解放区发扬老区革命传统,顾全大局,千方百计采取多种措施,在经济、军事、干部、兵源等方面给予陕北解放区大力支援,为陕北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为保卫党中央,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晋绥解放区 陕北解放区 保障
下载PDF
晋绥革命根据地干部教育正规化研究
16
作者 牛天玉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7-41,共5页
抗战初期,晋绥革命根据地创办的干部学校,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根据地各个干部学校先后实施教育正规化,逐步向正规学校转变。改革后的晋绥干部教育,不仅为巩固和建设根据地输送了大批干部,而且为抗日战争的胜... 抗战初期,晋绥革命根据地创办的干部学校,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根据地各个干部学校先后实施教育正规化,逐步向正规学校转变。改革后的晋绥干部教育,不仅为巩固和建设根据地输送了大批干部,而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了大量人才。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总结晋绥革命根据地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绥革命根据地 干部教育 教育正规化
下载PDF
晋绥边区在职干部教育研究
17
作者 张发青 牛天玉 《吕梁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6-39,共4页
在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工作中,干部教育重于国民教育,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教育是重心。晋绥边区在在职干部教育的实践中,显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在职干部教育涉及面的广泛性与在职干部教育的制度化,由于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晋绥边区干部... 在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工作中,干部教育重于国民教育,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教育是重心。晋绥边区在在职干部教育的实践中,显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在职干部教育涉及面的广泛性与在职干部教育的制度化,由于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晋绥边区干部教育显示出极大的实用性和灵活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晋绥边区在职干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诸如厉行节约、艰苦奋斗、重视实践、密切联系群众等良好的传统和优良的作风,成为我党干部教育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绥边区 在职干部教育 优良作风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晋绥边区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文乐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12-124,共13页
晋绥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第120师和山西、绥远两省交界地区广大民众创立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在1940—1949年期间,晋绥边区不仅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是中共由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的实验基地。本文拟从... 晋绥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第120师和山西、绥远两省交界地区广大民众创立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在1940—1949年期间,晋绥边区不仅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是中共由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的实验基地。本文拟从史料整理与成果概况、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两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晋绥边区史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绥边区 革命根据地 改革开放 研究述评
原文传递
晋绥根据地展会及其作用
19
作者 薛金莲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2020年第2期161-167,共7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抗日根据地区、县、村通过不定期举办的各类展会,对根据地民众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宣传作用。一方面体现了党和边区政府重视根据地建设发展,另一方面把各条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呈现在公众面前,...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抗日根据地区、县、村通过不定期举办的各类展会,对根据地民众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宣传作用。一方面体现了党和边区政府重视根据地建设发展,另一方面把各条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呈现在公众面前,以激励更强的生产战斗热情。梳理晋绥根据地各种类别、级别的展览会,旨在借助展会反映边区的精神风貌、文化建设,旨在通过展会再现根据地党政军政策方针的宣传策略与效果,旨在为新时代的文物保护、展会、博物馆工作以及红色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绥根据地 展会 红色资源
原文传递
人民战争:晋绥民兵的反碉堡作战(1942—1945) 被引量:3
20
作者 耿殿龙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3-25,共13页
从1942年开始,针对日伪愈发疯狂地利用碉堡对晋绥根据地进行封锁、分割、蚕食与"扫荡"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晋绥分局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发起了攻势强大的"挤敌人"斗争。在斗争中,民兵作为重要的群众武装,在八... 从1942年开始,针对日伪愈发疯狂地利用碉堡对晋绥根据地进行封锁、分割、蚕食与"扫荡"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晋绥分局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发起了攻势强大的"挤敌人"斗争。在斗争中,民兵作为重要的群众武装,在八路军及武工队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军事训练、钻研作战技巧、研发制敌武器,以麻雀战、冷枪战、地雷战、劳武结合、联防战等多种灵活方式接连不断地对日伪碉堡进行骚扰、围困、破坏,并成功逼退、拔除了部分日伪碉堡、据点。1944年后,日军因大量抽调华北兵力南下作战,战斗力大不如前,此种情形为晋绥民兵发动更大规模、更灵活、更激烈的围困战并最终取得胜利创造了条件。作为不穿军装的队伍,民兵组织激发了群众的创造力,配合了主力军作战,涌现出大量的民兵英雄及战例战术。晋绥民兵在反碉堡作战中取得的大量战果,在充分印证中共"放手发动群众""只有人民战争,才能打败日本"的理论之准确性的同时,也宣告了日伪碉堡政策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中共 晋绥根据地 民兵 日伪 碉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