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靳松 崔世民 +5 位作者 张蕾莉 刘梅丽 阎世鑫 戴伟英 高满 刘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6-288,共3页
目的:研究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指导外科修补手术。方法:选择32例颅底骨折病人,采用螺旋CT的SSD和MPR重建方法,立体和多方位显示颅底骨折,并且选择外科手术修补治疗颅底骨折所致脑脊液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 目的:研究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指导外科修补手术。方法:选择32例颅底骨折病人,采用螺旋CT的SSD和MPR重建方法,立体和多方位显示颅底骨折,并且选择外科手术修补治疗颅底骨折所致脑脊液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可清晰地显示颅底骨折的部位和范围。结论:SSD和MPR在影像显示上有独特的优势,可直观地了解颅底骨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对颅底骨折修补手术前制定治疗计划和术前、术后对比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颅底骨折 诊断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形态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春生 张子琦 +2 位作者 杨佩 王坤正 王伟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9期788-791,共4页
目的 :观察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术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分析是否存在差异及其表现形式。方法:2014年1月至12月同一手术组连续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行THA治疗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22例,... 目的 :观察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术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分析是否存在差异及其表现形式。方法:2014年1月至12月同一手术组连续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行THA治疗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44~83岁,平均(66.18±11.47)岁;股骨头坏死患者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19~68岁,平均(51.91±11.76)岁。测量THA术后股骨高度,Offset,截骨位置和调整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患者获得测量,行THA治疗后,股骨颈骨折病例较股骨头坏死病例有更低的股骨高度,更小的Offset,更低的截骨位置,并发现了3种低位截骨后的调整方式。结论 :股骨颈骨折行THA手术,有产生低截骨、较小Offset的可能,因低位截骨而进行的调整可能会对近远期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保中 常晓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1期973-976,共4页
近10年来,创伤骨科医生面临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交通意外、伤害、工伤事故等高能量损伤造成的严重创伤病例正在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低能量损伤导致、以老年人群为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骨折是其中发生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一类... 近10年来,创伤骨科医生面临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交通意外、伤害、工伤事故等高能量损伤造成的严重创伤病例正在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低能量损伤导致、以老年人群为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骨折是其中发生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一类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选择策略与进展 被引量:94
4
作者 张英泽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9期781-783,共3页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交通事故的增加,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目前,股骨颈骨折已占全身骨折的3.6%,占髋部骨折的48%~54%[1-2]。由于既往股骨颈骨折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股骨颈骨...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交通事故的增加,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目前,股骨颈骨折已占全身骨折的3.6%,占髋部骨折的48%~54%[1-2]。由于既往股骨颈骨折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股骨颈骨折一度被称为"尚未解决的骨折"[3]。自1827年法国医生Brulatour[4]报道了股骨颈骨折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内外一体式吸引器头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峰 周学颖 +1 位作者 王萃 张弘玮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内外一体式吸引器头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普通外科手术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吸引器头,观察组采用自制内外一体式吸引器头。结果观察组术中吸引器外套筒掉落率为0,对照组为9.5%... 目的探讨内外一体式吸引器头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普通外科手术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吸引器头,观察组采用自制内外一体式吸引器头。结果观察组术中吸引器外套筒掉落率为0,对照组为9.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对吸引器头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式吸引器头操作方便,可避免手术中吸引器外套筒脱落,降低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吸引器 手术中护理
下载PDF
闭孔疝20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倪帮高 张跃天 刘震 《腹部外科》 201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经手术明确诊断的20例闭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术前行腹部CT检查的12例分为A组,未行腹部CT检查的8例分为B组。结果A组中术前确诊率为91.7%(11/12),B组术前确诊率为25.0%(2...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经手术明确诊断的20例闭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术前行腹部CT检查的12例分为A组,未行腹部CT检查的8例分为B组。结果A组中术前确诊率为91.7%(11/12),B组术前确诊率为25.0%(2/8);A组无死亡病例,治愈率为100%;B组术后死亡3例,治愈率为62.5%(5/8),病死率为37.5%(3/8)。A组术前确诊率高于B组(P〈0.05),A组病死率低于B组(P〈0.05)。结论提高对闭孔疝的认识,对不明原因的肠梗阻病人尤其是老年体弱女性病人行腹部CT检查有助于闭孔疝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手术,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 早期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手术患者手术认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伏迎春 张慧锦 +1 位作者 黄敏捷 康学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3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手术患者手术认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手术患者手术认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认知情况、遵医行为,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认知各指标得分均更高,术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手术患者手术认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循证护理 手术认知 术中不良反应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8
作者 李英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18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以下护理措施:①术前进行疾病康复知识的指导、行为的规范及心理护理。②术后及时细致观察病情,高度重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进行及早预防、及早诊治。 结果184例...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18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以下护理措施:①术前进行疾病康复知识的指导、行为的规范及心理护理。②术后及时细致观察病情,高度重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进行及早预防、及早诊治。 结果184例颅内动脉患者瘤中,行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颈夹闭术171例。孤立术3例,动脉瘤包裹术5例,动脉瘤切除术5例。治愈170例,遗有神经系统损害12例.死亡2例. 结论术前、术后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原发病的治愈率、减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老年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其亮 李军孝 +2 位作者 许军利 崔渊博 王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57-861,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手术对老年结核性脓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外科接受治疗,年龄≥65岁的85例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传统手术组(40例)和改良手术组(45... 目的探讨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手术对老年结核性脓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外科接受治疗,年龄≥65岁的85例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传统手术组(40例)和改良手术组(45例),其中传统手术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改良手术组在常规手术方式的基础上于术中游离肺叶裂,扩大肺裂间隙。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手术组的手术时间[(109.76±9.14)min]长于传统手术组[(82.93±8.04)min],住院时间[(14.42±2.42)d]短于传统手术组[(18.37±3.12)d],术中出血量[(235.85±18.22)ml]多于传统手术组[(172.46±15.3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29、6.46、-17.22,P值均〈0.01);改良手术组治疗6个月有效率(97.78%,44/45)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0,P=0.016);治疗后,改良手术组患者的IL-12[(8.68±0.43)pg/ml]、TNF-α[(8.22±2.06)pg/ml]和CRPE(22.2618.45)mg/L5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分别为(11.92±0.54)pg/ml、(14.25±2.25)pg/ml和(28.17±11.6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5、12.90、2.70,P值均〈0.01);改良手术组患者的FVC[2.32±0.65)L]、FEV,U2.13±0.52)L]和FEV1/FVCE(48.26±8.26)%]水平均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分别为(1.83±0.48)L、(1.68±0.34)L和(43.45±6.85)%](t值分别为-3.91、-4.66、-2.90,P值均〈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结核播散和复发)发生率[分别为17.50%(7/40)、6.6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9,P=0.122)。结论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老年结核性脓胸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结核性 外科手术 诊断技术和方法 治疗结果 评价研究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燕君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8期19-20,共2页
目的对围术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择选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收治的8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特殊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 目的对围术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择选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收治的8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特殊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围术期普通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特殊组患者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展开统计与对比。结果经结果统计得出,对照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要明显长于特殊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开展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使患者的血糖值指标保持稳定,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术中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患者术后能尽早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外科手术 围术期
下载PDF
手术内固定与手法复位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迟令品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8期16-17,共2页
目的:研究手术内固定与手法复位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内固定治疗;试验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 目的:研究手术内固定与手法复位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内固定治疗;试验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较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手术内固定 手法复位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志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22期3384-338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的123例行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123...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的123例行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123例患者行外科手术后,4例发生ARDS,其中1例发生呼吸衰竭后抢救无效死亡。平均静脉滴注量为4 601 mL,最多7 800 mL;平均手术时间为5.32 h;平均静脉滴注普通胰岛素为31.5 U;发生休克者3例(2.44%);术后均有肺部感染及胃肠减压留置。结论静脉滴注过多、术后肺部感染、内毒素血症等原因是引起ARDS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手术过程及术后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及时去除感染病灶、控制静脉滴注量等,对术后ARDS的发生及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胆囊炎 急性 糖尿病 2型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0
13
作者 孟尽海 王文娟 +2 位作者 刘斐 吴燕 王春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筛选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骨科手术病人5133例,性别不限,年龄18~89岁。术前1d访视病人,记录性别、年龄、体重、疾病诊断、吸烟史、合并症、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采用全身... 目的筛选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骨科手术病人5133例,性别不限,年龄18~89岁。术前1d访视病人,记录性别、年龄、体重、疾病诊断、吸烟史、合并症、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区域神经阻滞。术后第7天采用超声法诊断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非DVT组和DVT组。记录麻醉方法、手术种类、手术时间、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后开始下地时间。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类病人DVT的危险因素。结果212例患者术后发生DVT,发生率为4.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4岁、体重指数≥25kg/m2、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既往静脉曲张病史,甘油三酯≥1.7mmol/L、D-二聚体≥500μg/L、手术时间〉4h、全身麻醉、术后开始下地时间≥5d是骨科手术病人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龄、肥胖、静脉曲张病史、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和D.二聚体水平、长时间手术、全身麻醉、术后卧床时间长是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骨疾病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的争议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志伟 张培瑞 张绍庚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23-826,共4页
肝硬化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症,后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主要的治疗目的。但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内镜治疗、断流术还是分... 肝硬化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症,后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主要的治疗目的。但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内镜治疗、断流术还是分流术,都不能完全解决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虽然肝移植是最佳治疗手段,由于供肝、医疗条件等所限,断流术仍是我国比较可靠的防止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段,而对于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以及术式选择等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手术 断流术
原文传递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苏昭杰 李文岗 +5 位作者 陈福真 肖林峰 黄军利 黄枢 王博亮 林茜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PLS)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收治的1例64岁PRPLS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将患者术前腹部cT图像进行三维重...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PLS)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收治的1例64岁PRPLS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将患者术前腹部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通过观察肿瘤与腹腔器官、腹部大血管之间的关系及测量肿瘤体积、手术模拟进行术前评估。术前手术方案拟采用分步减瘤逐步完全切除肿瘤的方法。术中沿着脂肪肉瘤的包膜分离粘连,精细操作,依次将肿瘤从右肾、下腔静脉、肝脏剥离,最终通过分步减瘤的方法将肿瘤完全切除。术后对患者行cT检查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9月。结果三维可视化重建后图像清晰立体地显示肿瘤组织、腹腔实质器官、腹腔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术中证实三维重建肿瘤的解剖关系与实际基本一致。患者手术时间为5.5h,术中出血量为1500mL,切除的肿瘤质量为7.512kg。患者术后2周痊愈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cT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在PRPLS切除术前可行精确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订,减少术中的盲目性,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 三维可视化技术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癌的外科综合治疗 被引量:18
16
作者 沈锋 张汉 +1 位作者 杨田 王葵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218,共6页
肝内胆管癌(ICC)是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的原发性肝癌.近20年来ICC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显著增高。肝切除术是该病目前唯一可能获得远期生存的有效治疗方式,但可切除肿瘤的比例较低,仅少部分患者可能获得根治性切除机会。ICC具... 肝内胆管癌(ICC)是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的原发性肝癌.近20年来ICC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显著增高。肝切除术是该病目前唯一可能获得远期生存的有效治疗方式,但可切除肿瘤的比例较低,仅少部分患者可能获得根治性切除机会。ICC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其病灶常呈多灶性及肝内浸润,伴极高的淋巴结转移及血管侵犯概率,因此.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长期生存率不理想。肝移植在ICC中的治疗价值仍有争议,其他局部和全身化疗对无法切除的中晚期ICC的疗效尚待积累更多有效性证据,且缺乏具有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药物。近年来以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可能为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笔者就1CC的流行病学、分期方法、手术治疗、全身化疗、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主要关注点为手术治疗及其预后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肝内胆管癌 外科手术 肝移植 化疗 免疫治疗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微创外科技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17
作者 徐文鑫 徐广全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7,共4页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尽管食管癌的药物及放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相继开展了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以及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食管...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尽管食管癌的药物及放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相继开展了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以及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食管癌微创治疗技术。本文就食管癌微创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选择、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情况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以探讨微创外科技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微创治疗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短肠综合征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志华 黄南祺 +1 位作者 李超 汪建平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近年来随着小肠疾病发病率及诊断率的升高,短肠综合征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重要方法,其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治疗短肠综合征并发症、促进肠动力、延长食物停留时间、小肠缩窄与延长以及小肠移植术。
关键词 短肠综合征 外科手术 小肠移植
原文传递
感染性胰腺坏死的腹腔镜手术及治疗展望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非 曹锋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56-1159,共4页
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多需手术干预。以视频辅助清创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成为IPN治疗的主流,腹腔镜是重要的视频辅助工具。腹腔镜辅助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可有效控制IPN患者感染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微创手术时... 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多需手术干预。以视频辅助清创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成为IPN治疗的主流,腹腔镜是重要的视频辅助工具。腹腔镜辅助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可有效控制IPN患者感染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微创手术时代,IPN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与策略是值得重新思考的话题。随着IPN治疗的中心化及多学科团队协作诊断与治疗模式的广泛开展,IPN患者预后有望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感染性胰腺坏死 感染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熹 林昶 张榕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术后上颌窦黏液纤毛传输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9月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31例(52侧),对照组29例(50侧)。采用功能性鼻内... 目的观察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术后上颌窦黏液纤毛传输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9月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31例(52侧),对照组29例(50侧)。采用功能性鼻内镜的常规术式,在切除钩突开放上颌窦口时,研究组采用经前囟钩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根据术后1年时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黏液纤毛传输时间(MTT)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术后1年研究组VAS评分为0.93±0.69,对照组为1.91±0.99(t=-3.21,P<0.01);研究组Lund-Kennedy评分为0.89±0.67,对照组为2.03±0.91(t=-3.76,P<0.01);两组窦口开放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94%,P>0.05)。研究组52侧(100%)的活性炭均从上颌窦口下缘流出;对照组47侧中,有8侧(17.02%)活性炭颗粒滞留于窦腔,不能从窦口排出,15侧(38.46%)从窦口下缘排出,20侧(51.28%)从后缘和(或)上缘排出,4侧(10.25%)从前缘排出。研究组平均黏液纤毛传输时间为(21.87±4.76)min,对照组为(34.21±3.96)min(P<0.01)。结论采用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有利于上颌窦纤毛传输功能的恢复,较传统的M esserklinger术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囟 钩突切除术 黏液纤毛传输 鼻窦炎 鼻内镜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