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成人完整骨盆CT三维重建及数字化测量,明确髋臼方形区骨质分布特点,为前路钢板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安全置钉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行CT检查的27例成人完整骨盆CT断层扫描数据,男13例,女14...[目的]通过对成人完整骨盆CT三维重建及数字化测量,明确髋臼方形区骨质分布特点,为前路钢板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安全置钉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行CT检查的27例成人完整骨盆CT断层扫描数据,男13例,女14例;平均54.9岁。应用Mimcs 10.01和Geomagic Studio 12.0软件对骨盆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抽壳"、"加厚"处理髋臼并与骨盆重组,根据髋臼方形区厚度将方形区分为不可置钉区、相对可置钉区和可置钉区,测量置钉危险区(包括不可置钉区和相对可置钉区)边界上特殊点(B、P点)与骨盆界线(ALP)、闭孔(OF)间的绝对距离(B-ALP、B-OF、P-ALP、P-OF)及其沿界线方向上、垂直界线方向上的分布范围(PA、BT),并将结果转换为相对方形区宽(w)和高(d)的相对数。比较左、右侧骨盆及男、女性别之间数据的差异。[结果]左右侧骨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形区表面不可置钉区平均位于距界线(33.80±4.32)mm以内、范围为(15.32±6.69)mm或距闭孔(29.09±4.05)mm以内、范围为(17.84±7.42)mm的区域,该区占方形区宽和高的比例分别约为1/3(0.27)、1/4(0.24);可置钉区平均位于距界线(39.75±4.53)mm以下或距闭孔(34.79±4.47)mm以远的区域;不可置钉区和可置钉区之间为相对可置钉区,该区占方形区宽和高的比例分别约为1/2(0.52)、1/2(0.45)。男、女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臼方形区置钉时,应考虑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并根据方形区骨质分布特点在不同的置钉区域选择合适的置钉方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对成人完整骨盆CT三维重建及数字化测量,明确髋臼方形区骨质分布特点,为前路钢板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安全置钉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行CT检查的27例成人完整骨盆CT断层扫描数据,男13例,女14例;平均54.9岁。应用Mimcs 10.01和Geomagic Studio 12.0软件对骨盆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抽壳"、"加厚"处理髋臼并与骨盆重组,根据髋臼方形区厚度将方形区分为不可置钉区、相对可置钉区和可置钉区,测量置钉危险区(包括不可置钉区和相对可置钉区)边界上特殊点(B、P点)与骨盆界线(ALP)、闭孔(OF)间的绝对距离(B-ALP、B-OF、P-ALP、P-OF)及其沿界线方向上、垂直界线方向上的分布范围(PA、BT),并将结果转换为相对方形区宽(w)和高(d)的相对数。比较左、右侧骨盆及男、女性别之间数据的差异。[结果]左右侧骨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形区表面不可置钉区平均位于距界线(33.80±4.32)mm以内、范围为(15.32±6.69)mm或距闭孔(29.09±4.05)mm以内、范围为(17.84±7.42)mm的区域,该区占方形区宽和高的比例分别约为1/3(0.27)、1/4(0.24);可置钉区平均位于距界线(39.75±4.53)mm以下或距闭孔(34.79±4.47)mm以远的区域;不可置钉区和可置钉区之间为相对可置钉区,该区占方形区宽和高的比例分别约为1/2(0.52)、1/2(0.45)。男、女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臼方形区置钉时,应考虑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并根据方形区骨质分布特点在不同的置钉区域选择合适的置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