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股骨粗隆间骨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且严重影响健康的问题。防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是目前临床应用最普遍的手术治疗方法,其可以降低植入物并发症,并且能够提供角度稳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股骨粗隆间骨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且严重影响健康的问题。防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是目前临床应用最普遍的手术治疗方法,其可以降低植入物并发症,并且能够提供角度稳定和旋转稳定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输血治疗是否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并为是否需要输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手术的17...目的探讨输血治疗是否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并为是否需要输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手术的1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依据是否接受输血治疗将患者分为输血组(56例)及未输血组(120例),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指标以及根据Gross线性方程计算得到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进行分析,比较输血治疗对隐性失血量的影响。结果输血组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53.0 mL,占平均总失血量比例为83.1%,未输血组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为427.0 mL,占总失血量比例为84.6%。两组平均隐性失血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比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治疗能减少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但并不能降低老年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术后应根据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及血红蛋白量(hemoglobin,Hb)的变化,合理选择输血治疗,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展开更多
目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存在高比例的隐性失血,具有隐蔽性而易被临床忽视,可造成严重贫血,是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 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动...目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存在高比例的隐性失血,具有隐蔽性而易被临床忽视,可造成严重贫血,是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 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为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显性、隐性失血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老年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间采用PFNA及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及42例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骨折类型、术前和术后血常规、术中和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使用Gross方程计算围术期隐性失血量,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影响因素。结果:2组病例平均失血总量为951mL,其中平均显性失血量仅186mL,平均隐性失血则为765mL,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占失血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9.61%和80.4%,隐性失血量远多于显性失血量。影响因素分析:高龄、不稳定的复杂骨折类型对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和DHS为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均存在高比例的术后隐性失血量,是围手术期出血主要原因。高龄、不稳定的复杂骨折类型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加强临床医生对隐性失血的认识。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时补充血容量,预防和及时治疗术后严重的贫血。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指导依据.方法对54例采用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的变化进行回顾性...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指导依据.方法对54例采用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记录出血量135 mL,平均失血量(平均围手术期失血量)为698.31 mL.结论手术记录出血量并不反应围手术期失血量(包括创伤后手术前、术中、术后的失血),以此作为围手术期患者的补液治疗并不可靠.展开更多
目的加强对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探讨,分析其原因并提高对隐性失血的重视。方法选择2008—2012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的6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Gross方程,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及手术前后血...目的加强对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探讨,分析其原因并提高对隐性失血的重视。方法选择2008—2012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的6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Gross方程,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及手术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变化计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结果围手术期未输血的患者6例(占9.5%),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共380~740 m L,平均596 m L。患者术前平均Hb为119.6 g/L,术后为92.4 g/L,平均下降了27.2 g/L;术前平均Hct为34.84%,术后为27.36%,平均下降了7.48%,患者手术前后Hb、Hc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隐性失血量为680.25~1 105.74 m L,平均(814.43±4.95)m L;总失血量为620~1 190 m L,平均(962.34±5.74)m 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84.63%。采取输血支持的患者57例(占90.5%),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共350~740 m L,平均554.5 m L。患者术前平均Hb为108.2 g/L,术后为103.3 g/L,平均下降了4.9 g/L;术前平均Hct为32.34%,术后为30.87%,平均下降了1.47%。由于采取输血治疗,补充围手术期失血,输血量为400~1 600 m L,平均740 m L,手术前后Hb、Hc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隐性失血量为792.48~1 384.62 m L,平均(891.15±5.23)m L;总失血量为620~1 710 m L,平均(1 078.35±5.74)m 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82.64%。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较多,临床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展开更多
目的对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术期隐性出血量进行分析,为临床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采取PFNA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43例,女3...目的对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术期隐性出血量进行分析,为临床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采取PFNA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77.8岁。使用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比容(HCT)变化,计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结果 80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未输血的62例,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78.2岁;平均手术时间43.71 min;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量116.30 m L。术前血红蛋白(Hb)平均111.3 g·L-1,术后84.6 g·L-1,降低了26.7 g·L-1;术前红细胞比容(HCT)平均36.27%,术后27.13%,降低了9.14%。采取输血支持的18例,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76.5岁;平均手术时间46.42 min;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11.24 m L;平均输血量574.22 m L。术前Hb平均98.2 g·L-1,术后95.7 g·L-1,降低了2.5 g·L-1;术前HCT平均29.87%,术后29.15%,降低了0.72%。按Gross方程计算,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分别为763.07 m L和631.68 m L,其中隐性失血量分别占84.76%和82.39%。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较多,临床上应特别重视并严格注意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存在高比例的隐性失血,具有隐蔽性而易被临床忽视,可造成严重贫血,是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 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为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显性、隐性失血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老年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间采用PFNA及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及42例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骨折类型、术前和术后血常规、术中和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使用Gross方程计算围术期隐性失血量,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影响因素。结果:2组病例平均失血总量为951mL,其中平均显性失血量仅186mL,平均隐性失血则为765mL,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占失血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9.61%和80.4%,隐性失血量远多于显性失血量。影响因素分析:高龄、不稳定的复杂骨折类型对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和DHS为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均存在高比例的术后隐性失血量,是围手术期出血主要原因。高龄、不稳定的复杂骨折类型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加强临床医生对隐性失血的认识。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时补充血容量,预防和及时治疗术后严重的贫血。
文摘目的加强对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探讨,分析其原因并提高对隐性失血的重视。方法选择2008—2012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的6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Gross方程,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及手术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变化计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结果围手术期未输血的患者6例(占9.5%),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共380~740 m L,平均596 m L。患者术前平均Hb为119.6 g/L,术后为92.4 g/L,平均下降了27.2 g/L;术前平均Hct为34.84%,术后为27.36%,平均下降了7.48%,患者手术前后Hb、Hc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隐性失血量为680.25~1 105.74 m L,平均(814.43±4.95)m L;总失血量为620~1 190 m L,平均(962.34±5.74)m 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84.63%。采取输血支持的患者57例(占90.5%),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共350~740 m L,平均554.5 m L。患者术前平均Hb为108.2 g/L,术后为103.3 g/L,平均下降了4.9 g/L;术前平均Hct为32.34%,术后为30.87%,平均下降了1.47%。由于采取输血治疗,补充围手术期失血,输血量为400~1 600 m L,平均740 m L,手术前后Hb、Hc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隐性失血量为792.48~1 384.62 m L,平均(891.15±5.23)m L;总失血量为620~1 710 m L,平均(1 078.35±5.74)m 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82.64%。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较多,临床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文摘目的对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术期隐性出血量进行分析,为临床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采取PFNA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77.8岁。使用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比容(HCT)变化,计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结果 80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未输血的62例,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78.2岁;平均手术时间43.71 min;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量116.30 m L。术前血红蛋白(Hb)平均111.3 g·L-1,术后84.6 g·L-1,降低了26.7 g·L-1;术前红细胞比容(HCT)平均36.27%,术后27.13%,降低了9.14%。采取输血支持的18例,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76.5岁;平均手术时间46.42 min;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11.24 m L;平均输血量574.22 m L。术前Hb平均98.2 g·L-1,术后95.7 g·L-1,降低了2.5 g·L-1;术前HCT平均29.87%,术后29.15%,降低了0.72%。按Gross方程计算,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分别为763.07 m L和631.68 m L,其中隐性失血量分别占84.76%和82.39%。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较多,临床上应特别重视并严格注意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