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温胆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痰热内扰型颈源性失眠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冯蕾 刘帅 蔡之幸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4期4790-4793,共4页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痰热内扰型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来自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痰热内扰型颈源性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埋线组各30例。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联合组给予...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痰热内扰型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来自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痰热内扰型颈源性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埋线组各30例。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联合组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2组均治疗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8周后,比较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颈痛量表(NP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埋线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埋线组(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可以明显改善颈部不适引起的睡眠障碍,且疗效优于单纯穴位埋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颈源性失眠 痰热内扰证 黄连温胆汤 穴位埋线
下载PDF
微创穴位埋线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马燕 曹晓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863-1867,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穴位埋线法对痰热内扰型不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25例,针刺组24例,口服药物组26例,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价疗效。结果:埋线组、针刺组及口服药物组均可... 目的:探讨微创穴位埋线法对痰热内扰型不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25例,针刺组24例,口服药物组26例,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价疗效。结果:埋线组、针刺组及口服药物组均可明显改善不寐患者的睡眠。埋线组在总分改善方面及提高睡眠质量方面优于针刺组(P<0.05),在总分改善方面与口服药物组相当,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方面优于口服药物组(P<0.05),但在改善睡眠时间方面不及口服药物组(P<0.05);埋线组改善中医症状效果与针刺组相当,均优于口服药物组(P<0.05);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低于埋线组与口服药物组,后2者接近。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PSQI计分改善及中医症状改善均以埋线组最佳,针刺组次之(P<0.05),并且2者的总有效率也优于口服药物组(P<0.01),即2组维持疗效优于药物组。结论:对于痰热内扰型不寐,微创穴位埋线疗效与口服艾司唑仑片近似,优于针刺法,在改善中医症状及疗效维持方面有一定优势,少见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针刺 药物疗法 痰热内扰型 不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6例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夜 许辉 《河南中医》 2016年第9期1603-160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0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0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有效率为7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ANA、抗ds-DNA、抗RNP、CIC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激素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疗法 热毒炽盛证 阴虚内热证 热郁积饮证 热阻经络证 气阴两虚证 肝郁血瘀证 邪毒攻心证 脾肾阳虚证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述评 被引量:8
4
作者 闫香桂 熊旭东 吴国芳 《河南中医》 2018年第4期644-648,共5页
中医药治疗肺炎有着较大的优势,但对其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目前缺乏关于肺炎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的系统研究,特别是缺乏肺炎证候病机的流行病学调查。(2)目前试验的选择、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疗效的判定缺乏统一标准;证候... 中医药治疗肺炎有着较大的优势,但对其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目前缺乏关于肺炎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的系统研究,特别是缺乏肺炎证候病机的流行病学调查。(2)目前试验的选择、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疗效的判定缺乏统一标准;证候诊断多以宏观症状为依托,缺少特异性微观指标与证候相关的研究;缺乏客观的能体现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的量化标准。(3)研究发现中药治疗肺炎其作用靶点很可能不是针对病原体起作用,而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力,抵御病邪入侵,但其作用机理研究尚不够系统、全面,特别是关于免疫炎症调节机理研究较少。针对以上的问题,应制定统一、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在研究中应采用多中心、盲法、大样本研究,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现代免疫学技术,结合中医学理论,进一步阐明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对于中药复方抗细菌或病毒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中医药在肺炎治疗中的疗效优势,减少抗生素使用,减轻医疗负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风热犯肺证 外寒内热证 痰热壅肺证 痰湿阻肺证 肺脾气虚证 气阴两虚证 热陷心包证 邪陷正脱证
下载PDF
降气平哮方治疗儿童哮喘外寒内热证1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尤焱南 任丽顺 赵霞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33-438,450,共7页
[目的]观察降气平哮方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外寒内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哮喘发作期患儿120例,给予降气平哮方并根据病情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2周。采用证候... [目的]观察降气平哮方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外寒内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哮喘发作期患儿120例,给予降气平哮方并根据病情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2周。采用证候量表评价哮鸣、气喘等症状改善情况,并如实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87.5%,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97.5%。降气平哮方治疗1周后,哮鸣、喘息、咳嗽、痰液、胸闷等主症单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效果更佳;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次症中鼻塞流涕、咽喉充血、夜寐等评分差异显著,治疗2周后,大便、舌苔评分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气平哮方能改善哮喘发作期哮鸣、喘息、咳嗽、咳痰、胸闷等主要症状,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气平哮方 哮喘发作 外寒热内证 痰气相搏 疗效观察 伏风 中医药 儿童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论治妇科病术后发热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巧利 周小琳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99-1702,共4页
妇科病术后发热主要由气、血、痰、湿等郁滞化热,以及气、血、阴、阳亏虚,阴阳失衡发热而致,此类发热往往伴有气郁、血瘀、湿停、痰凝及气虚、血虚、阴虚等证侯。中医药治疗妇科病术后发热,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并根据证候泻实补虚... 妇科病术后发热主要由气、血、痰、湿等郁滞化热,以及气、血、阴、阳亏虚,阴阳失衡发热而致,此类发热往往伴有气郁、血瘀、湿停、痰凝及气虚、血虚、阴虚等证侯。中医药治疗妇科病术后发热,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并根据证候泻实补虚,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滋阴清热等为治疗大法。湿热内阻证、阴(血)虚发热证及正虚邪侵证等为临床常见证型。湿热内阻证药用苍附导痰汤加减,阴(血)虚燥热证药用一阴煎加补中益气汤加生化汤加减,正虚邪侵证药用参苏饮加减,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病 术后发热 湿热内阻证 阴(血)虚发热证 正虚邪侵证
下载PDF
健脑豁痰开窍法治疗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痰火内扰证)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纪宁 蒋锴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8期108-109,共2页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本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发病率较高,同时难治难愈.蒋锴教授总结全国名老中医刘玉书教授治疗该病经验,提出应用健脑豁痰开窍法治疗本病证,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也为广大医者提供...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本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发病率较高,同时难治难愈.蒋锴教授总结全国名老中医刘玉书教授治疗该病经验,提出应用健脑豁痰开窍法治疗本病证,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也为广大医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痰火内扰证 健脑豁痰开窍法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青霞 《河南中医》 2019年第3期392-395,共4页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确诊的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温...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确诊的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5%,对照组有效率81.25%,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痰热内扰证 黄连温胆汤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艾司唑仑片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治疗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临床体会
9
作者 孟伟 刁娟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2期132-133,共2页
β受体功能亢进症以心慌、心率增快等为主症,西医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及治疗标准,而中医,将此类病症归属于"心悸"范畴,心悸的证型多种,其中痰热内扰证多见。临床上黄连温胆汤治疗心悸之痰热内扰证效果显著。
关键词 Β受体功能亢进 心悸 痰热内扰证 黄连温胆汤 儿科
下载PDF
三七安神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痰热内扰型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晏晶 《辽宁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三七安神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气滞血瘀型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究三七安神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气滞血瘀型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三七安神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Pitts⁃burgh sleeo quality index,PSQI)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11.76%(χ^(2)=4.220,P=0.039)。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为8.82%略低于对照组11.76%,但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159,P=0.689)。结论三七安神汤能有效缓解急性脑梗死痰热内扰患者睡眠障碍、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安神汤 急性脑梗死 痰热内扰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与TCD及MRI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琳 刘晓英 +2 位作者 叶海翠 谷文萍 杨期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 探讨TCD和MRI在颈内动脉系统TI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6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临床与TCD及MRI的结果作对比分析 ,采用 χ2 检验。结果 发现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发作间期 60例 ( 90 9%)脑内动脉存在着广泛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 目的 探讨TCD和MRI在颈内动脉系统TI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6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临床与TCD及MRI的结果作对比分析 ,采用 χ2 检验。结果 发现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发作间期 60例 ( 90 9%)脑内动脉存在着广泛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2 4例 ( 4 2 4%)症状相应侧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 ,头颅MRI检查发现 5 0例 ( 75 8%)有梗塞灶 ,3 5例 ( 5 3 5 %)有脑白质疏松症 ,病灶多呈双侧分布 ,较对称 ,症状与病灶无明显相关性。MRI有无梗塞灶与TCD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性 (P >0 0 5 ) ,MRI有无梗塞灶的症状相应侧动脉狭窄改变情况亦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结论 TCD能了解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血管情况 ,可作为常规和初筛检查。脑MRI对颈内动脉系统TIA可能无特别临床意义 ,但对TIA临床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经颅多普勒超声波 磁共振成像 内囊警示综合征
原文传递
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卑红喆 佟丹 +4 位作者 王东 王世霞 杨月明 黄维星 李晓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符合CWS临床表现起病形式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根据颅脑弥散加权成像结果分为脑梗死...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符合CWS临床表现起病形式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根据颅脑弥散加权成像结果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通过比较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确定CWS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9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64.1%),女性14例(35.9%),年龄(58.9±10.3)岁;脑梗死组21例,非脑梗死组18例。与非脑梗死组比较,脑梗死组年龄较大[(62.5±9.3)岁对(54.8±10.2)岁;t=2.470,P=0.018],既往卒中或TIA史构成比较高(33.3%对5.6%;P=0.049),空腹血糖水平较高[(8.2±3.2)mmol/L对(6.0±1.3)mmol/L;t=2.748,P=0.009],ABCD。评分较高[(5.2±1.1)分对(3.5±1.1)分;t=4.734,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CD。评分是CWS患者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4.529,95%可信区间1.233~16.627;P=0.023)。结论ABCD。评分较高是CWS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CWS患者脑梗死风险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内囊 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