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ponse of lea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yringa oblata and Syringa 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 to chilling stress 被引量:10
1
作者 Xiaojia Liu Baiyi An +3 位作者 Na Gu Cainan Guo Xiaogang Sun He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21-530,共10页
Syringa species not only have good ornamental properties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andscaping and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of cities.To investigate the chill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Syringa oblata Lind... Syringa species not only have good ornamental properties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andscaping and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of cities.To investigate the chill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Syringa oblata Lindl.and Syringa 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rounds for the practical cultivation of Syringa species,in vitro leaves were used to study 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 parameter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After nine hours of chilling,decreasing rates of net photosynthesis,stomatal conductance,and transpiration in S.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 leave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oblata,while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s in S.oblata leav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The quantum yield of PSII reaction center(APSII)declined in S.reticulata and light capture efficiency(Fv 0/Fm 0)was stable.However,reduction percentages of Fv 0/Fm 0,APSII,and Fv/Fm in S.oblata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of S.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After nine hours of chilling,the relative variable fluorescence of VJ and VI of S.oblata increased and the increasing rate of VJ was greater than VI.In contrast,the change of VJ and VI in S.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 leaves was relatively small.This suggests that chilling primarily damaged the electron transport process of QA to QB at the receptor site of the PSII reaction center.Photosynthetic capacity of S.oblata was more sensitive to chilling stress compared to S.reticulate var.mandshurica,which the limitations were mainly due to non-stomatal factors such as the decrease in electron transport efficiency,activity in the PSII reaction center,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photodamage defens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ling stress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syringa oblate syringa 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
下载PDF
土壤理化性质对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var.amurensis)天然林林分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姚永刚 蒲凌奎 +2 位作者 朱媛君 鄢鹏 王前 《林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7期3-7,共5页
通过对处于不同坡位的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var.amurensis)天然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分因子的研究,探讨了暴马丁香天然林的林分特征及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对林分因子的影响。认为:在不同坡位样地中,处于坡中位置的暴马丁香林分... 通过对处于不同坡位的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var.amurensis)天然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分因子的研究,探讨了暴马丁香天然林的林分特征及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对林分因子的影响。认为:在不同坡位样地中,处于坡中位置的暴马丁香林分因子占优势地位;土壤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及有效磷含量对暴马丁香各林分因子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syringa reticulata var.amurensis 土壤理化性质 林分因子 天然林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暴马丁香种子质量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翟瑜 《山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1-23,共3页
在山西省暴马丁香的主要分布区内,选择13个种源的67棵单株,进行种子质量测定,并通过遥感数据和已有数据库获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环境因子数值,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暴马丁香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马丁香种子... 在山西省暴马丁香的主要分布区内,选择13个种源的67棵单株,进行种子质量测定,并通过遥感数据和已有数据库获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环境因子数值,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暴马丁香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马丁香种子质量为13.6 mg±2.7 mg,其变异系数CV为34.3±9.0。暴马丁香种子质量随着近地面CO_(2)浓度和土壤N含量增加而增加,随着年平均降水量增加和土壤P含量减少而增加,随着土壤N含量增加和土壤P含量减少而增加。暴马丁香种子质量CV随着近地面CO_(2)浓度提高而增加,随着近地面CO_(2)浓度增加和年平均降水量减少而增加。从影响程度来看,N和P的交互效应对种子质量影响最大,其次是CO_(2)和N的交互效应以及AP和P的交互效应。CO_(2)以及CO_(2)和AP的交互效应对种子质量CV的影响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种子质量 气候因子
下载PDF
暴马丁香抑菌活性、抗氧化作用研究及微量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崇禧 蔡恩博 +5 位作者 陈艳 李金平 黄坤 关键 薛长春 郑友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134,共4页
目的:对暴马丁香的抑菌活性、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并测定其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以暴马丁香茎皮80%乙醇提取物为材料,采用滤纸片法对5种常见细菌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并讨论温度、pH值及紫外线对提取物抑菌效果... 目的:对暴马丁香的抑菌活性、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并测定其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以暴马丁香茎皮80%乙醇提取物为材料,采用滤纸片法对5种常见细菌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并讨论温度、pH值及紫外线对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响。采用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作用;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微量元素Fe、Mn、Zn、Cu的含量。结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563mg/mL,对沙门氏菌和巴氏菌的MIC均为6.25mg/mL。高温、酸性环境等对抑菌作用均无明显影响。其提取物50%抑制浓度(IC50)为0.042mg/mL。微量元素含量Fe为880.5μg/g、Mn为26.03μg/g、Zn为60.9μg/g、Cu为10.13μg/g。结论:暴马丁香茎皮有着良好的抑菌效果及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抑菌 抗氧化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暴马丁香群落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杨兆静 张钦弟 +2 位作者 李豪 白玉宏 毕润成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8,共7页
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采用2×2列联表对五鹿山暴马丁香林中频度较高的34个木本植物优势种,561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34个优势种种间总体关联性呈现不显著负关联,表... 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采用2×2列联表对五鹿山暴马丁香林中频度较高的34个木本植物优势种,561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34个优势种种间总体关联性呈现不显著负关联,表明该群落处于不稳定的顶级状态。χ2检验结果中,有216个种对呈正相关,345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626;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为:149个种对呈正相关,412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362;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为:206个种对呈正相关,365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564;Spearman秩相关系数比Pearson相关系数的检验方法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群落 种间关联 方差比率 2×2联列表 相关检验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暴马丁香不同种源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34
6
作者 杨晓霞 冷平生 +4 位作者 郑健 胡增辉 刘学娅 杨晓红 窦德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9,共10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 (Rupr .) P. S. Green et M. C. Chang〕 种子和幼 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 气候因子的关系, 以来源于黑龙江、 河北、 北京、内蒙古、 青海和山西的... 为探究不同产地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 (Rupr .) P. S. Green et M. C. Chang〕 种子和幼 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 气候因子的关系, 以来源于黑龙江、 河北、 北京、内蒙古、 青海和山西的1 0个种 源( 包括6 个野生种源和4 个栽培种源)的种子和幼苗为实验材料, 对种子长和宽、 种翅长和宽、 百粒质量、 发芽率、 叶长和宽、 叶长与叶宽的比值、 叶柄长、 株高和地径1 2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方差分析、 变异系 数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暴马丁香不同种源间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均有极显著 差异(P = 0 . 01 ), 差异较大的表型性状为发芽率、 百粒质量、 种翅长和种翅宽.种源内和种源间各表型性状的变异 系数(CV)均差异较大, 种源内CV值为1 . 3 9 % -4 5 . 5 6 %, 种源间CV值为6 . 4 5 % -4 2 .7 6% ;其中, 种源内种翅长和 种翅宽的CV平均值较大, 发芽率和百粒质量的C V平均值均较小, 而种源间发芽率和百粒质量的CV值则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暴马丁香表型性状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种子长、 种子宽和叶长, 其次为株高、 发芽率、 地径、 叶宽和种翅宽.根据聚类分析结果, 供试的1 0个种源被划分为4 类, 其中, 来源于北京和内蒙古及3 个来源于河北的 种源聚为I 类, 来源于黑龙江哈尔滨的2 个种源聚为Ⅱ类, 来源于山西的2 个种源聚为Ⅲ类, 来源于青海的1 个种 源单独聚为Ⅳ类, 聚类结果与各种源的地理分布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间及表型性状与地理- 气候因子间均存在不同的相关性, 其中, 种子发芽率与种子的其他5 个表型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经度和纬度与各表型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 而海拔、 年均温和无霜期则是影响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子.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暴马丁香各种源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遗传分化, 地理隔离和生态因子的大幅变化导致其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 根据研究结果, 对暴马丁香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表型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地理变异
下载PDF
离体条件下暴马丁香切开种子的萌发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华英 沈海龙 +2 位作者 黄剑 王红梅 邢朝斌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5-247,共3页
分别以三种催芽处理 1 0、2 0、40d的暴马丁香种子进行离体培养试验 ,对种子做三种切割处理 ,中间切、两端切和完整种子。结果表明 :采用切开种子的方法进行离体培养可提高种子发芽率 ,中间切种子的萌发最好 ,且在培养 1 0d后发芽率即... 分别以三种催芽处理 1 0、2 0、40d的暴马丁香种子进行离体培养试验 ,对种子做三种切割处理 ,中间切、两端切和完整种子。结果表明 :采用切开种子的方法进行离体培养可提高种子发芽率 ,中间切种子的萌发最好 ,且在培养 1 0d后发芽率即达到最高值 ;经过 40d催芽处理的种子优于未经催芽和只进行 2 0d催芽处理的种子 ;切开种子以MS培养基附加 5mg/LBA或 5mg/LBA +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离体培养 种子 发芽率 催芽处理 培养基
下载PDF
不同处理条件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芹 徐学山 +2 位作者 李保会 李艳 朱玉菲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7,共4页
以暴马丁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间、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快速打破种子休眠及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GA3处理能快速打破暴马丁香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 以暴马丁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间、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快速打破种子休眠及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GA3处理能快速打破暴马丁香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差异显著(P<0.05),以200mg/L GA3浸种24h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在20℃/25℃(12h/12h)变温,12h/12h(光照/黑暗)光照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种子 GA3 温度 光照 萌发率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下载PDF
遮荫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闫兴富 方苏 +1 位作者 杜茜 周立彪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研究了不同光照梯度(55.4%NS、21.1%NS、3.5%NS和0.9%NS)的人工遮荫处理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4个遮荫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86.7%、74.4%、66.7%和16.7%;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萌发进程减慢... 研究了不同光照梯度(55.4%NS、21.1%NS、3.5%NS和0.9%NS)的人工遮荫处理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4个遮荫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86.7%、74.4%、66.7%和16.7%;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萌发进程减慢,萌发指数减小.幼苗主根长随光照的减弱而减小;不同遮荫处理幼苗的茎高和叶片数在试验开始时差异较大,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差异逐渐减小;幼苗总干重和根冠比随遮荫程度的增强而降低;单株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均在21.1%NS处理时最大(分别为14.65cm2和395.71cm2.g-1),而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分别在21.1%NS(28.66×10-3g.d-1)和55.4%NS(41.58×10-5g.cm-2.d-1)处理时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遮荫处理 暴马丁香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暴马丁香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抑菌及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恩博 陈秋连 +4 位作者 郭世杰 王红 刘享享 石少瑜 张晶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以暴马丁香树皮、叶、枝和花蕾的75%乙醇提取物为材料,研究其抑菌及抗氧化的活性。方法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暴马丁香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对2种常见细菌的生长抑制活性、最低抑菌浓度。采用DPPH自由基法,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部位乙醇... 目的以暴马丁香树皮、叶、枝和花蕾的75%乙醇提取物为材料,研究其抑菌及抗氧化的活性。方法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暴马丁香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对2种常见细菌的生长抑制活性、最低抑菌浓度。采用DPPH自由基法,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暴马丁香乙醇提取液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大小顺序为枝>花蕾>叶>树皮,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大小为叶>枝>树皮>花蕾。暴马丁香树皮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强,其余各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依次是花蕾>枝>叶。结论暴马丁香枝和叶的抑菌能力较好,其树皮、花蕾的抗氧化能力较强,确定枝和花蕾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乙醇提取物 抑菌 抗氧化 总酚含量
下载PDF
暴马丁香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立 邹庆军 +3 位作者 程晓楠 覃文婷 宋芸 乔永刚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32,36,共3页
利用压片法对暴马丁香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暴马丁香染色体数目2n=46,核型公式K(2n)=2x=46=20m+20sm+6st,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0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10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为3对,暴马丁... 利用压片法对暴马丁香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暴马丁香染色体数目2n=46,核型公式K(2n)=2x=46=20m+20sm+6st,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0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10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为3对,暴马丁香为二倍体,核型类型为2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暴马子皮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姚大雷 韩在刚 +3 位作者 贲亮 周微 具光梅 李镐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暴马子皮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灌胃给予实验动物暴马子皮提取物,用四氯化碳制作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研究暴马子皮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灌胃给予实验动物暴马子皮提取物,用四氯化碳制作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暴马子皮提取物可显著抑制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血清AST,ALT浓度的升高,同时可升高肝组织内SOD活性,降低肝组织内MDA含量.[结论]暴马子皮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子皮 创伤和损伤 小鼠
下载PDF
4种植物粗提物对金鱼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吉红 李海梅 +1 位作者 周继术 刘兰锋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0,共4页
选用4~7g金鱼60尾,以触球法进行4种植物(大蒜、陈皮、松针、丁香)粗提物诱食效果的试验。通过记录金鱼进入集鱼区及其触碰试剂球次数,结合统计学检验,比较和评价了4种植物粗提物对金鱼的诱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陈皮、大蒜、松... 选用4~7g金鱼60尾,以触球法进行4种植物(大蒜、陈皮、松针、丁香)粗提物诱食效果的试验。通过记录金鱼进入集鱼区及其触碰试剂球次数,结合统计学检验,比较和评价了4种植物粗提物对金鱼的诱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陈皮、大蒜、松针具有诱食效果,其强弱依次为:陈皮〉大蒜〉松针;丁香无诱食效果,且具有抑制其摄食的趋势。陈皮、大蒜和松针是金鱼天然植物诱食剂的优良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陈皮 松针 丁香 粗提物 金鱼 诱食
下载PDF
平茬对暴马丁香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齐瑞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2,共3页
通过对暴马丁香播种苗进行不同苗龄的平茬试验,研究平茬对暴马丁香高生长、粗生长、树形指数影响。结果表明,平茬对树干粗生长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树体高生长影响明显,5年间1年生平茬苗和2年生平茬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3.9%和33.8%。平茬... 通过对暴马丁香播种苗进行不同苗龄的平茬试验,研究平茬对暴马丁香高生长、粗生长、树形指数影响。结果表明,平茬对树干粗生长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树体高生长影响明显,5年间1年生平茬苗和2年生平茬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3.9%和33.8%。平茬可以显著提高树干枝下高,1年生平茬苗和2年生平茬苗分别比未平茬苗提高183.9%和279.7%;平茬处理可以培养出直立的主干,彻底解决了暴马丁香树形指数差的问题,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平茬 树形指数
下载PDF
辛癸基葡糖苷辅助提取暴马丁香中橄榄苦苷的工艺优化
15
作者 王化 周丽萍 +2 位作者 李梦莎 朱良玉 张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6-1531,共6页
橄榄苦苷是我国重要林下经济植物——暴马丁香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结合橄榄苦苷提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辛癸基葡糖苷(APG0810)辅助提取暴马丁香树枝中橄榄苦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橄榄苦苷是我国重要林下经济植物——暴马丁香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结合橄榄苦苷提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辛癸基葡糖苷(APG0810)辅助提取暴马丁香树枝中橄榄苦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80%的乙醇溶液中添加0.5%的APG0810,超声提取温度55℃,料液比为1∶20 g/m L,提取时间为46 min,此工艺条件下橄榄苦苷得率为4.41±0.11%。提取暴马丁香中橄榄苦苷的工艺优化研究既可以为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提供新的植物资源,又能为暴马丁香资源的精深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橄榄苦苷 APG0810
下载PDF
增加土壤温度对高寒地区暴马丁香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庆志 袁雅丽 赵萌君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33-36,共4页
为提高暴马丁香在高海拔冻土层地区生长量,采用陶瓷太阳能集热技术,进行人工土壤增温,试验设置2.0,3.0,4.0,5.0℃不同增温梯度,比较不同土壤增温下暴马丁香新生枝条数、冠幅、株高、胸径的变化,对比得出适宜暴马丁香生长的土壤增温范围... 为提高暴马丁香在高海拔冻土层地区生长量,采用陶瓷太阳能集热技术,进行人工土壤增温,试验设置2.0,3.0,4.0,5.0℃不同增温梯度,比较不同土壤增温下暴马丁香新生枝条数、冠幅、株高、胸径的变化,对比得出适宜暴马丁香生长的土壤增温范围。结果表明:土壤增温3.0℃时,暴马丁香的新生枝条数、平均胸径达到最大,为11.7条和1.29 cm;冠幅、株高增长量达到最大,总增长量分别为1.87 cm,1.83 cm。土壤增温3℃时有利于暴马丁香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暴马丁香 生长量
下载PDF
高寒地区增加土壤温度对暴马丁香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萌君 司剑华 +1 位作者 袁雅丽 乔建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29,共5页
为促进暴马丁香在高海拔冻土地区的生长,通过使用陶瓷太阳能集热增温措施,人工增加土壤温度,分别设置2.0℃(S_1)、3.0℃(S_2)、4.0℃(S_3)、5.0℃(S_4)4种增温梯度和1个CK对照组,分析不同土壤温度下暴马丁香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 为促进暴马丁香在高海拔冻土地区的生长,通过使用陶瓷太阳能集热增温措施,人工增加土壤温度,分别设置2.0℃(S_1)、3.0℃(S_2)、4.0℃(S_3)、5.0℃(S_4)4种增温梯度和1个CK对照组,分析不同土壤温度下暴马丁香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中,S_3、S_4的暴马丁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大,其增长率分别为13.16%和16.65%;S_4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其增长率分别为58.89%和9.17%,S_3、S_4的暴马丁香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较大,增长率分别为14.63%和20.43%。土壤温度与暴马丁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呈极显著相关,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相关。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土壤温度增加4.0~5.0℃,最适宜暴马丁香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土壤温度 暴马丁香 光合特性
下载PDF
高品质暴马丁香花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关清莲 张健 +1 位作者 王长胜 安文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26-4527,4529,共3页
[目的]研制高品质的暴马丁香花饮料。[方法]采用发酵法制备暴马丁香花原汁,以饮料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其制作参数。[结果]暴马丁香花饮料制作的最佳参数为原汁添加量20.0%,白砂糖添加量8.00 g,柠檬酸添加量0.7... [目的]研制高品质的暴马丁香花饮料。[方法]采用发酵法制备暴马丁香花原汁,以饮料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其制作参数。[结果]暴马丁香花饮料制作的最佳参数为原汁添加量20.0%,白砂糖添加量8.00 g,柠檬酸添加量0.75 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暴马丁香花发酵饮料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即无沉淀,流动性好,为橙黄色,均匀有光泽,酸甜柔和,有明显的清香味。[结论]该研究获得了高品质的暴马丁香花饮料,为暴马丁香花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花 发酵 饮料 参数优化
下载PDF
暴马丁香叶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馨慧 刘志明 王海英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19年第5期43-47,共5页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暴马丁香叶乙醇提取物。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暴马丁香叶乙醇提取物主要由烷烃类、酯类、醇类、芳香族化合物等组成,GC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十一烷(12.38%)、对二甲苯(6.58%)、乙苯(3.7...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暴马丁香叶乙醇提取物。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暴马丁香叶乙醇提取物主要由烷烃类、酯类、醇类、芳香族化合物等组成,GC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十一烷(12.38%)、对二甲苯(6.58%)、乙苯(3.72%)、4-O-甲基-d-阿拉伯糖(2.22%)、乙酸丁酯(0.55%)、柏木醇(0.07%)等。暴马丁香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清除50%DPPH自由基的暴马丁香叶乙醇提取物浓度(IC50)值为0.014 mg/mL,清除50%羟基自由基的暴马丁香叶乙醇提取物浓度(IC50)值为4.171 mg/mL。暴马丁香叶乙醇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优于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乙醇提取物 超声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暴马丁香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秋艳 郑宝江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425-427,共3页
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var. mandshurica)子房2室,每室2个倒生胚珠,中轴胎座,具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呈直线形排列,其中合点端的大孢子具备继续发育的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
关键词 暴马丁香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