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for ulcerative colitis and activity assessments 被引量:8
1
作者 Meng-Hui Zhang Han Wang +2 位作者 Hong-Gang Wang Xin Wen Xiao-Zhong Y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2期334-343,共10页
BACKGROUND The inverse association between systemic immune-inammation index(SII)and overall survival in tumors has been studied.AIM To evaluate the hematological indexes for assessing the activity of ulcerative colit... BACKGROUND The inverse association between systemic immune-inammation index(SII)and overall survival in tumors has been studied.AIM To evaluate the hematological indexes for assessing the activity of ulcerative colitis(UC).METHODS In this case-control study,172 UC patients and healthy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Comparisons were made among groups of white blood cells,hemoglobin,platelets,neutrophils,lymphocytes,monocytes,SII,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and 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The relationship with hematological inflammation was verified by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es.The efficiency of SII,NLR,and PLR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UC and severe disease status was assessed by the receiver operator curve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RESULTS The values of SII,NLR,and PLR were higher in UC patients than in controls(P<0.001)an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ayo endoscopic score,extent,Degree of Ulcerative Colitis Burden of Luminal Inflammation(DUBLIN)score,and Ulcerative Colitis Endoscopic Index of Severity(UCEIS).The cut-off NLR value of 562.22 predicted UC with a sensitivity of 79.65%and a specificity of 76.16%.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atients with SII and NLR levels above the median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of UC(P<0.05).Risk factor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DUBLIN≥3 included SII≥1776.80[odds ratio(OR)=11.53,P=0.027]and NLR value of 2.67-4.23(OR=2.96,P=0.047)on multivariate analysis.Compared with the first quartile,SII≥1776.80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UCEIS≥5(OR=18.46,P=0.012).CONCLUSION SII has a certain value in confirming UC and identifying its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cerative colitis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Endoscopic score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disease activity
下载PDF
Effect of Rituximab Versus Mycophenolate Mofetil or Cyclophosphamide as Control in Lupus Nephritis:A Meta-Analysis
2
作者 Mina Nicola Mohamed EA Abdelrahim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3年第3期39-47,共9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rituximab versus mycophenolate mofetil or cyclophosphamide as control in lupus nephritis by meta-analysis.Methods:A systematic search was carried out up to January 2022,obtaining 7...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rituximab versus mycophenolate mofetil or cyclophosphamide as control in lupus nephritis by meta-analysis.Methods:A systematic search was carried out up to January 2022,obtaining 7 studies involving 645 participants with lupus nephritis at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investigation;198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rituximab,while 447 were treated with mycophenolate mofetil or cyclophosphamide.We determined the odds ratio(OR)and mean difference(MD)with 95%confidence index(CI)to compare rituximab’s efficacy to that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or cyclophosphamide as control in lupus nephritis using random-or fixed-effects model by dichotomous or continuous techniques.Results:The rituximab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lete renal remission rate(OR=2.52;95%CI 1.30-4.91,P=0.006)and total renal remission rates(OR=2.22;95%CI 1.36-3.63,P=0.001)than the control group.However,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e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score(MD-1.16;95%CI-2.88-0.57,P=0.19),proteinuria(MD-0.31;95%CI-0.70-0.09,P=0.013),and serum creatinine(MD 0.01;95%CI-0.04-0.07,P=0.64)between the rituximab group and the control.Conclusion:Rituximab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complete renal remission rate and total renal remission rates,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shorter-end SLEDAI,proteinuria,and serum creatinine,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in individuals with lupus nephr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TUXIMAB Mycophenolate mofetil CYCLOPHOSPHAMIDE lupus nephritis Complete renal remission rate Total renal remission rates E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PROTEINURIA Serum creatinine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颜云霞 张卓亚 +1 位作者 黄赛赛 耿林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8-93,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γδT1、γδT17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SLE患者(SLE组)、16例健康对照患者(HC组)外周血γδT细胞、γδT1细胞、γδT17细胞的比例及...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γδT1、γδT17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SLE患者(SLE组)、16例健康对照患者(HC组)外周血γδT细胞、γδT1细胞、γδT17细胞的比例及绝对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外周血γδT细胞、γδT1细胞、γδT17细胞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为(2.30±1.10)%,低于HC组的(3.30±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δT1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为(0.93±0.67)%,低于HC组的(2.09±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γδT17细胞占淋巴细胞比率为(1.53±2.82)‰,与HC组的(0.18±0.12)‰比较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绝对数为(2.88±2.18)×10^(4)/mL,低于HC组的(7.96±3.96)×10^(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SLE患者外周血γδT1细胞绝对数为(1.20±1.17)×10^(4)/mL,低于HC组的(5.05±3.04)×10^(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SLE患者外周血γδT17细胞绝对数为(1.03±1.08)×103/mL,高于HC组的(0.40±0.24)×10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17细胞比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r=0.59,P<0.01)、红细胞沉降率(r=0.65,P<0.01)呈正相关,γδT17细胞绝对数与SLEDAI(r=0.59,P<0.01)呈正相关,与补体C3水平(r=-0.53,P<0.05)呈负相关。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数量显著下降主要由其γδT1细胞亚群减少所致,γδT17细胞在SLE发病及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ΓΔT细胞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7A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Mg^(2+)转运蛋白1水平表达及临床价值研究
4
作者 孔滔 饶舜 +2 位作者 朱伟 玉坎哈 余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目的探讨Mg^(2+)转运蛋白1(magnesium transporter protein 1,MagT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 目的探讨Mg^(2+)转运蛋白1(magnesium transporter protein 1,MagT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79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index,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中重度组(SLEDAI≥10,n=32)和轻度组(SLEDAI<10,n=47),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临床生化和血清免疫相关指标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PCR,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与生化免疫相关指标表达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表达对SLE及其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MagT1 mRNA[0.65(0.36,0.99),0.23(0.07,0.36)vs 1.20(0.83,1.37)]和MagT1蛋白[0.35(0.22,0.42),0.22(0.15,0.27)vs 0.53(0.40,0.6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247,7.078;5.128,7.257,均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169,3.599,均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及补体3(complement 3,C3)和补体4(complement 4,C4)水平呈正相关(r=0.496,0.637,0.588,均P<0.05);与红细胞沉降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和SLEDAI呈负相关(r=-0.598,-0.476,-0.646,-0.514,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表达水平诊断SLE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838~0.94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67.1%,诊断SLE严重程度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0.631~0.84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4%,84.4%。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在SLE患者中表达下调,且与SLE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对SLE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Mg^(2+) 转运蛋白1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外周血T 淋巴细胞
下载PDF
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变化
5
作者 喻晨 刘庆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究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0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 目的:探究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0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15分患者为A组(n=41),SLEDAI评分10~14分患者为B组(n=41),SLEDAI评分5~9分患者为C组(n=41),SLEDAI评分0~4分患者为D组(n=41),体检健康者为E组(n=41)。比较五组的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之和/淋巴细胞比值(NMLR)及衍生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及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与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的关系。结果:A组、B组、C组及D组的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均显著高于E组,A组、B组及C组均显著高于D组,A组及B组均显著高于C组,A组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及D组的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均显著低于E组,A组、B组及C组均显著均低于D组,A组及B组均显著低于C组,A组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NLR、PLR、NMLR、dNLR与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4(B7-H4)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异常,且上述指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 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和安全性
6
作者 王军霞 孔祥慧 胡海建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贝利尤单抗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30例。单一组采取标准治疗方式,联合组在单一...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贝利尤单抗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30例。单一组采取标准治疗方式,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采取贝利尤单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免疫指标、激素剂量、疾病活动度指数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高于单一组的36.67%(χ^(2)=5.164,P<0.05)。治疗后,联合组补体C3、补体C4水平高于单一组,IgG水平、激素剂量、疾病活动度指数评分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贝利尤单抗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免疫指标,减少患者的激素剂量,降低疾病活动度指数,且这种联合治疗方式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贝利尤 激素剂量 免疫指标 疾病活动度指数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血清降解单糖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7
作者 林毅 王志亮 +2 位作者 赵海燕 张丽娟 常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292-298,共7页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儿血清降解单糖水平变化特征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首次确诊并住院治疗的SLE患儿及同期体检且年...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儿血清降解单糖水平变化特征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首次确诊并住院治疗的SLE患儿及同期体检且年龄、性别与SLE患儿按1∶1比例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临床资料。以健康儿童为对照,分析SLE患儿血清甘露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半乳糖5种降解单糖水平变化,并对不同疾病活动度SLE患儿进行组内比较。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法分析血清降解单糖水平与SLE患儿疾病活动度及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SLE患儿45例(轻度疾病活动13例、中度疾病活动15例、重度疾病活动17例),健康儿童50名。相较于健康儿童,SLE患儿血清甘露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半乳糖水平均升高(P均<0.05),且血清甘露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半乳糖水平随疾病活动度增加而逐渐升高(P均<0.05),不同疾病活动度SLE患儿的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降解单糖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多种免疫指标存在正相关。结论SLE患儿血清降解单糖水平升高且部分降解单糖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免疫功能紊乱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 降解单糖 疾病活动指数 儿童
下载PDF
贝利尤单抗治疗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春叶 邢钧 龚宝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1-775,共5页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初发SLE患者60例,分为标准治疗组和贝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治疗组(贝利尤单抗组),每组30例。标准治疗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贝利尤单抗组在标准...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初发SLE患者60例,分为标准治疗组和贝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治疗组(贝利尤单抗组),每组30例。标准治疗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贝利尤单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0个月后的指标,包括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G(IgG)、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白球比(AGR)、双链DNA(ds-DNA)、抗核抗体(ANA)滴度、24 h尿蛋白定量、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醋酸泼尼松用量,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WBC、Hb、PLT、C3、C4、AGR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贝利尤单抗组WBC、C3、AGR高于标准治疗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gG、ESR、ds-DNA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贝利尤单抗组均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LEDAI-2000、醋酸泼尼松剂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贝利尤单抗组治疗后均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肾脏受累者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贝利尤单抗组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治疗后贝利尤单抗组总有效率高于标准治疗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贝利尤单抗可协助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控制疾病活动,且未增加不良事件,建议用于初发轻中度病情活动的狼疮患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泼尼松 治疗结果 贝利尤单抗 初发 疾病活动指数
下载PDF
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张洪峰 肖卫国 侯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29例连续服用TGP5年以上的SLE患者(TGP1组)及47例连续或间断服用TGP1~5年的SLE患者(TGP2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年龄、患病时间、尿蛋白及SLE活动性指数(SLEDAI)...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29例连续服用TGP5年以上的SLE患者(TGP1组)及47例连续或间断服用TGP1~5年的SLE患者(TGP2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年龄、患病时间、尿蛋白及SLE活动性指数(SLEDAI)与TGP1组及TGP2组匹配的SLE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TGP1组、TGP2组及对照组治疗5年后3组间的日平均泼尼松用量、环磷酰胺(CTX)总量、尿蛋白、SLEDAI评分、复发例数及感染事件。结果 TGP1组日平均泼尼松用量、CTX总量及SLEDAI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日平均泼尼松用量、CTX总量及SLEDAI评分明显小于TGP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P2组日平均泼尼松用量和CTX总量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减少(P<0.05)。3组间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中复发情况,TGP1组有1例,TGP2组有9例,对照组有7例。5年中TGP1组发生感染事件3例,GTP2组17例,对照组18例。3组间均未发现与TGP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TGP治疗SLE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可减少日平均泼尼松用量及CTX总量,减少复发例数及感染事件的发生,尤其是连续服用5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芍总苷 蛋白尿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 感染 复发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细胞与补体C3比值在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0
作者 余建林 吴洋 +4 位作者 曾婷婷 田永建 谭立明 段新旺 余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比值(NC3R)在评估SLE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SLE初诊患者共189例,包括高疾病活动度组42例、低疾病活动度组147例。电阻抗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比值(NC3R)在评估SLE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SLE初诊患者共189例,包括高疾病活动度组42例、低疾病活动度组147例。电阻抗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免疫比浊法检测IgG、IgA、IgM、C3、C4水平;比较高、低疾病活动度组间NLR、NC3R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评价其与SLE活动度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高、低疾病活动度SLE的价值。结果高疾病活动度组与低疾病活动度组间的NC3R、NLR、C3、N、NC4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度评分与NC3R(rs=0.367,P<0.01)、NLR(r_s=0.281,P<0.01)、NC4R(r_s=0.273,P<0.01)具有相关性。NC3R、NLR、NC4R诊断高活动度SLE的AUC分别为0.726、0.718、0.678;敏感性分别为0.690、0.500、0.619,特异性分别为0.741、0.857、0.755。结论 NC3R、NLR可以作为评估SLE疾病活动度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潮清 熊礼佳 +8 位作者 贺红光 刘芸芳 李瑾瑜 王浩宇 唐盛 叶琨 彭小梅 黄玲 唐业莹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2例重度活动期SLE患者,采用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免疫吸附治疗共3次,每次2.5 h,间隔24~48 h进行随后的2次免...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2例重度活动期SLE患者,采用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免疫吸附治疗共3次,每次2.5 h,间隔24~48 h进行随后的2次免疫吸附。治疗前及吸附治疗结束2周后观察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生理功能(PF)和精神健康(MH)评分〕、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变化;并检测抗双链DNA抗体(dsDNA)、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和C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变化。结果联合用药治疗2周后,患者SLEDAI评分、BUN、SCr、dsDNA、IgA、IgG、IgM、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LEDAI评分(分):14.38±3.85比15.69±1.40,BUN (mmol/L):11.22±4.78比16.31±7.90,SCr(μmol/L):127.02±38.17比167.25±45.63,dsDNA(U/L):1.36±0.12比1.43±0.18,IgA(g/L):2.41±0.73比2.59±0.86,IgG(g/L):16.82±4.83比21.01±4.84,IgM(g/L):1.64±0.45比1.75±0.58,hs-CRP(mg/L):14.41±2.20比14.94±2.60,P<0.05或P<0.01〕;PF评分、MH评分、C3均升高〔PF评分(分):71.19±17.53比56.66±22.41,MH评分(分):74.01±15.72比61.50±17.98,C3(g/L):0.56±0.09比0.52±0.10,均P<0.05〕;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重度活动期SLE近期疗效显著,能降低dsDNA、IgA、IgG、IgM、hs-CRP水平,升高补体C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健康状况评价 抗双链DNA抗体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补体
下载PDF
血清腺苷脱氨酶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冠华 郜赵伟 +1 位作者 李自越 张惠中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275-1276,12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的SLE住院患者(57例)的血清标本,并选取同时期体检的健康成人血清标本(57例)作为对照,检测血清标本中ADA活性并对SLE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的SLE住院患者(57例)的血清标本,并选取同时期体检的健康成人血清标本(57例)作为对照,检测血清标本中ADA活性并对SLE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SLE活动指数(SLEDIA)作为判断疾病活动程度的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缓解组(SLEDAI:0~4分),轻度活动组(SLEDIA:5~9分),中重度活动组(SLEDIA≥10分),分析SLE患者血清ADA活性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回顾性研究记录SLE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分析二者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的ADA活性水平均值分别为(14.58±6.50)U/L和(8.26±2.05)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SLE患者血清中的ADA活性均值为(10.94±5.27)U/L,轻度活动组SLE患者血清中的ADA活性均值为(13.69±4.36)U/L,中重度活动组SLE患者血清中的ADA活性均值为(17.75±7.09)U/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DA活性水平与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361,P=0.006)。ESR、hs-CRP与SLEDAI积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中ADA活性检测可作为监测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重要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腺苷脱氨酶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活动指数
下载PDF
Th22细胞及血清IL-22水平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疾病活动度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宇 赵佰桥 +2 位作者 张谊雯 张娜 曹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8-32,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的表达,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纳入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10例,LN组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但肾脏未受到侵袭... 目的初步探索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的表达,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纳入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10例,LN组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但肾脏未受到侵袭)SLE组20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2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IL-22水平,并分析LN患者IL-22与Th22的相关性,以及两项指标与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LN组和SLE组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免疫球蛋白高于HC组(P<0.05),血清补体C3和C4低于HC组(P<0.05)。3组Th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组和SLE组Th22、IL-22水平高于HC组(P<0.05),但LN组与SLE组的Th22、IL-2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患者Th22与IL-22水平呈正相关(r=0.804,P=0.002),且Th22、IL-22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342和0.448,P=0.032和0.016)。结论Th22、IL-22参与SLE和LN的发病,同时LN患者Th22与IL-22水平呈正相关,且均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淋巴细胞亚群 Th22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评分
下载PDF
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杨夏 李焕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SLE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SLE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白芍总苷(TGP)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免疫功能,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LEDA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全血中CD4^+比例及观察组CD4^+比例和CD4^+/CD8^+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TGP治疗SLE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疗效 免疫功能 症状积分 活动指数
下载PDF
免疫异常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受累的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许瑜佳 吴华香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学指标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觟gren's syndrome,pSS)系统受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256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与系统受累的关系。结果 256例患者中系统受累共203例(79.3%),... 目的探讨免疫学指标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觟gren's syndrome,pSS)系统受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256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与系统受累的关系。结果 256例患者中系统受累共203例(79.3%),血液系统受累最多见,占64.9%。抗SSA抗体阳性组、高IgG血症组、补体C4降低组更容易发生血液系统受累。此外,抗SSA抗体阴性组的C反应蛋白增高更多见,IgG升高组的抗SSA/SSB抗体阳性率更高;C4水平与IgG水平呈负相关;男性抗SSB抗体阳性率低于女性。3种pSS疾病活动度评分系统互相相关,其中ESSDAI与ESR、IgG相关。结论免疫异常与pSS系统受累相关,抗SSA抗体阳性、IgG升高和C4降低的患者,容易出现血液系统受累。ESSDAI能更全面、更真实地评价疾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免疫指标 系统受累 疾病活动度评分
下载PDF
集中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泼尼松在初治SLE患者中的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洪峰 肖卫国 +5 位作者 侯平 王晓菲 李舒帆 蒋力 张晓莉 鲁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观察集中环磷酰胺(CTX)冲击联合泼尼松在初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初诊且未经治疗的SLE48例。CTX每2周冲击1次。每次第1dCTX0.4g,第2dCTX0.6g。泼尼松0.8mg/kg体质量。对SLE患者进行SLE活动性指数(SLEDAI)... 目的:观察集中环磷酰胺(CTX)冲击联合泼尼松在初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初诊且未经治疗的SLE48例。CTX每2周冲击1次。每次第1dCTX0.4g,第2dCTX0.6g。泼尼松0.8mg/kg体质量。对SLE患者进行SLE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将总分数(SLEDAIT)分成临床评分(SLEDAIc)、实验室评分(SLEDAIL)。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进行SLEDAIT、SLEDAIc、SLEDAIL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定尿蛋白、血清补体、血清抗双链DNA抗体(ds-DNA)。结果:共有41例随访至12周。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SLEDAIT、SLEDAIc及SLEDAIL均明显下降(P<0.01),在8周时SLEDAIc继续下降(P<0.05),而SLEDAIL下降不明显。12周时SLEDAIT变化不明显。1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补体C3、C4及ds-DNA均显著下(P<0.01)降,尿蛋白下降不明显。结论:集中环磷酰胺冲击方案有效。在12周时CTX总量可达6~8g,能迅速缓解病情,而不增加CTX的不良反应,可减少泼尼松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D-二聚体、补体C3、清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病情活动度的关联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坤 赵玉荣 +3 位作者 陈瑞 冀肖健 高艳红 燕文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DD)、补体C3、清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活动度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153例SLE患者(SLE组)及同期60例健康查体人... 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DD)、补体C3、清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活动度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153例SLE患者(SLE组)及同期60例健康查体人员(对照组)的残余血清标本,检测血清DD、补体C3、Alb、SOD水平,比较SLE组和对照组血清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轻度活动组(74例)和中重度活动组(79例),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SLE组血清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3、Alb,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LE中重度活动组患者血清DD水平高于轻度活动组(P<0.05),补体C3、Alb、SOD水平低于轻度活动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血清DD水平升高,补体C3、SOD水平降低是患者中重度活动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10(95%CI 0.866~0.955,P<0.05),灵敏度为0.785,特异度为0.892。结论 血清DD、补体C3、Alb、SOD与SLE患者病情进展有关,且在患者病情活动度上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D-二聚体 补体C3 清蛋白 超氧化物歧化酶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前后外周血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齐宏 张学光 +5 位作者 於葛华 周照华 李进芳 冯雪梅 王江方 周静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表面的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①与正常人相比,SLE患者CD2...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表面的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①与正常人相比,SLE患者CD28分子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双标记CD4+CD28+、CD8+CD28+T细胞均显著减少(P<0.01),4-1BB分子表达显著增高(P<0.01);②患者CD28分子、CD4+CD28+及CD8+CD28+T细胞与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呈负相关(分别为P<0.01、P<0.01、P<0.05),4-1BB分子与SLEDAI呈正相关(P<0.01);③患者治疗后CD28分子、CD4+CD28+及CD8+CD28+T细胞随病情缓解而上升(P<0.01),4-1BB分子随病情缓解而下降(P<0.01)。结论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在SLE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CD28分子、4-1BB分子、CD4+CD28+及CD8+CD28+T细胞对监测病情活动和判断疗效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共刺激分子 病情活动指数
下载PDF
红细胞1型补体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蓉晖 赵绵松 +2 位作者 左晓霞 张舸 王玉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红细胞1型补体受体(CR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红细胞CR1表达的水平,并对SLE患者病情活动程度行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分为活动期... 目的通过检测红细胞1型补体受体(CR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红细胞CR1表达的水平,并对SLE患者病情活动程度行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分为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同时将活动期组红细胞CR1表达与稳定期组相比较;并分析SLE活动度指标与CR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SLE患者组红细胞CR1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LE患者活动期组红细胞CR1表达明显低于稳定期组,两组间CR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SLE患者SLEDAI积分与CR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71,P<0.01)。结论 SLE患者红细胞CR1表达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判SLE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1型补体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疾病活动指数积分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赋能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病情活动性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迎春 郑剑英 +3 位作者 林慧燕 谢英 陈玉梅 林水秀 《全科护理》 2017年第33期4112-4115,共4页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病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SLE病人9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案;观察组采用赋能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与管理。干预前后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病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SLE病人9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案;观察组采用赋能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与管理。干预前后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AQ)、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及病情活动度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一般资料、服药依从性、SLE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χ~2=8.31,P<0.05)及SLEDAI评分t=2.25,P<0.05)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赋能教育方式对SLE病人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与管理,更有利于提高SLE病人服药依从性,进而更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病情,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赋能教育 健康教育 服药依从性 病情活动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