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T、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王晓东 白雪蕾 +1 位作者 王喜欢 陈鹏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443-2447,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6个月患者的预...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6个月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18)和预后良好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ST-T段回落情况、术前Tp-e/QT比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T段回落、术前Tp-e/QT比值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ST-T段<50%、术前Tp-e/QT比值分别为77.78%、0.34±0.05,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13.73%、0.27±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T段<50%、术前Tp-e/QT比值均是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T-T段回落、术前Tp-e/QT比值对AMI患者PCI术后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0.747,特异度分别为61.50%、81.42%,敏感度分别为80.00%、85.31%。结论AMI患者心电图ST-T段回落不良、Tp-e/QT比值增加是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干预,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St-t段回落 t波峰末间期/Qt间期比值 预后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2
作者 古丽尼格尔·吾布力 夏木西娅·哈德尔 +1 位作者 印纹源 郭永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Pd)、T波峰-末(Tp-Te)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20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心肌缺血95例作为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108例作为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另取同...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Pd)、T波峰-末(Tp-Te)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20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心肌缺血95例作为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108例作为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Pd、Tp-Te间期情况。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心肌缺血组和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Pd、Tp-Te间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d、Tp-Te间期对CHD及CHD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Pd、Tp-Te间期大于对照组(均P<0.05)。Pd、Tp-Te间期联合诊断CHD的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的AUC(均P<0.05)。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Pd、Tp-Te间期大于心肌缺血组(均P<0.05)。Pd、Tp-Te间期联合诊断CHD患者心律失常的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的AUC(均P<0.05)。结论:CHD患者动态心电图Pd增加及Tp-Te间期延长,且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患者Pd增加及Tp-Te间期延长较心肌缺血患者更为明显,两者联合对CHD及CHD心律失常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P波离散度 t波峰-末间期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Tp-Te与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
3
作者 李晴 刘玄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48-1551,155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与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3月该院收治的2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其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电图指标...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与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3月该院收治的2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其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电图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的危险因素。结果达标组有53例患者,未达标组有168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分级、降压治疗规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达标组Ⅰ导联Tp-Te、Ⅰ导联校正的Tp-Te(Tp-Tec)短于达标组,V1导联Tp-Te、V1导联Tp-Tec长于达标组,V1导联Tp-Te/QT比值大于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Ⅰ导联Tp-Te缩短、V1导联Tp-Te延长、V1导联Tp-Tec延长、V1导联Tp-Te/QT比值增大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Ⅰ导联Tp-Te缩短、V1导联Tp-Te延长、V1导联Tp-Tec延长、V1导联Tp-Te/QT比值增大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的危险因素,可为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心电重构与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电描记术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控制 心电重构 t波峰末间期
下载PDF
心电图Tp-Te/QT联合NLR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泽元 程兰平 齐治平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3期48-51,60,共5页
目的:分析Tp-Te/QT、NLR对AMI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Tp-Te/QT和NLR,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Tp-Te/QT、NLR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发生组高于未发生组(P<0.05);年龄、糖尿病、Killip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 目的:分析Tp-Te/QT、NLR对AMI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Tp-Te/QT和NLR,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Tp-Te/QT、NLR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发生组高于未发生组(P<0.05);年龄、糖尿病、Killip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血钾、Tp-Te/QT、NLR是AMI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P<0.05);Tp-Te/QT联合NLR预测术后心律失常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Tp-Te/QT、NLR是AMI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有助于预测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心律失常 t波峰末间期/Qt间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和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3
5
作者 郑莉凡 张振玉 王秀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38-543,共6页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状况,并分析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波峰-末(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其预测效能。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状况,并分析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波峰-末(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其预测效能。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与血压变异性检查,记录P波离散度、Tp-e间期值,观察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状况,并将其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分析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的预测效能。结果 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39例,占30.95%;室性心律失常组右心房横径(RAD)[(47.39±6.25)mm]长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40.37±6.74)mm],P波离散度[(42.82±8.14)ms]、Tp-e间期[(112.96±11.34)ms]、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 h DPB-SD)[(13.79±5.22)mmHg]、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 h SBP-SD)值[(18.75±5.76)ms]高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36.16±7.28)ms、(99.23±12.61)ms、(9.78±4.36)mmHg、(14.03±5.17)mmHg](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p-e间期、血压变异性(24 h DPB-SD、24 h SBP-SD)值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呈正相关(r=0.276、0.463、0.207、0.293,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P波离散度、高Tp-e间期、高24 h DPB-SD、高24 h SBP-SD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112、1.095、1.199、1.177,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波离散度、Tp-e间期、24 h DPB-SD、24 h SBP-SD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AUC分别为0.733(95%CI 0.635~0.830)、0.800(95%CI 0.723~0.877)、0.719(95%CI 0.621~0.817)、0.712(95%CI 0.614~0.810)、0.912(95%CI 0.863~0.961)。结论 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室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P波离散度 t波峰-末间期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的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汉丽 李易 杨菲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577-158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的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心律类型将患者分为室性...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的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心律类型将患者分为室性心动过速组66例(室速组)、室性早搏组91例(室早组)和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43例(正常组),比较三组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的校正QT间期(QTc)、T波峰末间期Tp-Te及Tp-Te间期离散度Tp-Ted水平。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重构组61例和非重构组139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的QTc、Tp-Te及Tp-Ted水平。记录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的死亡情况以及介入手术治疗前的梗死程度、左心室重构、室性心律失常等,比较不同预后结果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的Tp-Te、校正心率后Tp-Te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p-Te、校正心率后Tp-Te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室速组、室早组患者的Tp-Te、校正心率后Tp-Te、Tp-Ted及校正心率后Tp-Ted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室速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室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构组患者的Tp-Te、校正心率后Tp-Te、Tp-Ted及校正心率后Tp-Ted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重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的患者中,死亡、多支梗死、发生左心室重构以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的Tp-Te、校正心率Tp-Te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未死亡、单支梗死、未发生左心室重构以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Te、校正心率后Tp-Te是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Tp-Te、校正心率后Tp-Te水平越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死亡、多支梗死、左心室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越高。结论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Tp-Te及Tp-Ted均显著升高,上述心电图指标与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关系密切,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t波峰末-间期 室性心律失常 左心室重构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心电图ST-T段的心肌缺血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宋晋忠 严洪 +1 位作者 姚宇华 张琳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心电图是一种经济、方便、无创的心肌缺血检测工具。心肌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电图ST-T段发生变化(即ST段和T波)。本文对基于心电图ST-T段的心肌缺血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其中ST段检测主要包括形态、大小(幅值和间期)两方面,而T波检测... 心电图是一种经济、方便、无创的心肌缺血检测工具。心肌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电图ST-T段发生变化(即ST段和T波)。本文对基于心电图ST-T段的心肌缺血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其中ST段检测主要包括形态、大小(幅值和间期)两方面,而T波检测包括形态、T波峰末间期、T波电交替等方面,最后对心肌缺血检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肌缺血 St-t t波峰末间期 t波电交替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电图Tp-Te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树涵 程劲松 +2 位作者 刘艳宾 韩明磊 王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曲美他嗪60 mg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Tp-Te间期的影响。方法:94例拟行PCI手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最终完成本研究的为曲美他嗪组34例和对照组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曲美他嗪60 mg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Tp-Te间期的影响。方法:94例拟行PCI手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最终完成本研究的为曲美他嗪组34例和对照组42例,共7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于PCI术前0.5~1.0 h一次性口服60 mg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后Tp-Te间期变化及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术中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后Tp-Te间期均较术前缩短,但曲美他嗪组术后Tp-Te间期较对照组进一步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前Tp-Te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2.52%)高于曲美他嗪组(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CK、CK-MB、cTnI水平在术后6 h、24 h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曲美他嗪可缩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Tp-Te间期、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对PCI相关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肌钙蛋白I 曲美他嗪 不稳定性心绞痛 tp—te间期
下载PDF
T波峰-末间期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林晓明 杨希立 +1 位作者 刘鹤龄 赖玉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PCI)对其影响。方法分析187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观察不同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的患者行PCI治疗前后Tpe的变...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PCI)对其影响。方法分析187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观察不同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的患者行PCI治疗前后Tpe的变化。结果重度狭窄组Tpe(138.9±16.2ms)高于中度狭窄组(116.5±13.7ms),中度狭窄组Tpe高于轻度狭窄组(86.4±12.9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Tpe(140.7±17.8ms)高于双支病变组(118.6±14.9ms),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100.5±13.2ms),单支病变组高于无病变组(84.3±12.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52、0.46,P<0.05)。重度狭窄组行PCI术后2、24h和术后1周Tpe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e可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成功的PCI术可明显缩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Tpe,Tpe可以成为判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末间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正常人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晓敏 王红宇 +1 位作者 郭娜 肖传实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10期31-33,共3页
目的测定正常人标准心电图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正常人标准心电图,分别测量12个导联的Q-T间期、Q-Tp间期,按(Q-T间期)-(Q-Tp间期)的差值计算Tp-Te间期,按Tp-Te间期/Q-T间期计算其比率,并比较12... 目的测定正常人标准心电图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正常人标准心电图,分别测量12个导联的Q-T间期、Q-Tp间期,按(Q-T间期)-(Q-Tp间期)的差值计算Tp-Te间期,按Tp-Te间期/Q-T间期计算其比率,并比较12个导联的测定值。结果 (1)Tp-Te/QT比率和Tp-Te间期均为V2最长(分别为0.24±0.04,93.20±16.07ms),avL最短(分别为0.16±0.03,58.06±13.70ms)。(2)Tp-Te间期在Ⅱ、Ⅲ、avR、V2~V6导联男性比女性长(P<0.05);Tp-Te/QT比率在Ⅱ、Ⅲ、avR、avF、V2~V6导联也是男性比女性长(P<0.05)。(3)全体V2导联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0.01,96.39)(ms)和(0.23,0.25)(ms)。男女V2导联Tp-Te间期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3.67,103.07)(ms)和(85.13,93.46)(ms)。男女V2导联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4,0.26)(ms)和(0.21,0.24)(ms)。结论提供正常人Tp-Te间期值和Tp-Te/QT比率可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tp—te/Qt比率 tp—te间期
下载PDF
465名正常成人QT peak离散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慕璇 蔡晓英 +2 位作者 朱维琪 李丽 周晓澜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QTpeak离散度(QTpd)的正常范围及不同测量者之间的测量误差。方法:对465名正常成人以25mm/s纸速记录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QTpd及QTd并比较不同测量者之间QTpd的测量误差。结果:最小QTpeak79%出现于V2导联,最大QT...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QTpeak离散度(QTpd)的正常范围及不同测量者之间的测量误差。方法:对465名正常成人以25mm/s纸速记录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QTpd及QTd并比较不同测量者之间QTpd的测量误差。结果:最小QTpeak79%出现于V2导联,最大QTpeak43%出现于V6导联、37%出现于aVF导联。465名正常成人QTpd为10ms~55ms(30±10)ms,不同测量者之间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QTpd与QTd结果的相关性好。结论:465名正常成人QTpd为10ms~55ms(30±10)ms。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QTpd具有简单、准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锚记术 Q-t间期 Qtpeak间期 Qtpeak离散度 Qt离散度
下载PDF
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检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旷蓉 徐春芳 +2 位作者 冷永群 卢佳佳 叶静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9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检测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及心率校正的Tp-Te/(R-R)~(1/2)间期,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正常组和左室肥大组。比较正常组与高血压左室肥大组Tp-Te间期... 目的:检测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及心率校正的Tp-Te/(R-R)~(1/2)间期,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正常组和左室肥大组。比较正常组与高血压左室肥大组Tp-Te间期及Tp-Te/(R-R)~(1/2)间期的差异。结果:正常组男性Tp-Te间期及Tp-Te/(R-R)~(1/2)间期长于女性(P<0.05);左室肥大组男、女性Tp-Te间期及Tp-Te/(R-R)~(1/2)间期均比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P<0.01)。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患者的Tp-Te间期及Tp-Te/(R-R)~(1/2)间期比正常人明显延长,可能成为预测此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事件的临床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t波峰-末间期 左心室肥大 高血压
下载PDF
儿童心肌致密化不全Tp-Te、Tp-Tec、Tp-Te/QT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东明 张勇 +1 位作者 王瑞耕 蒋小梅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87-189,192,共4页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儿童T波峰末间期(Tp-Te)、校正的Tp-Te间期(Tp-Tec)、Tp-Te与QT间期的比值(Tp-Te/QT)等心肌复极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4例住院NVM患儿作为NVM组,随机...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儿童T波峰末间期(Tp-Te)、校正的Tp-Te间期(Tp-Tec)、Tp-Te与QT间期的比值(Tp-Te/QT)等心肌复极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4例住院NVM患儿作为NVM组,随机选取健康儿童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12导联体表心电图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Tp-Te、Tp-Tec及Tp-Te/QT等指标。结果 34例NVM患儿中5例(14.7%)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4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NVM组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8±21.8)次/min vs.(113.1±17.5)次/min,P<0.05]。两组QTc、Tp-T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4.8±30.9)ms vs.(402.6±21.4)ms,(76.1±17.3)ms vs.(72.1±13.9)ms,P均>0.05]。NVM组与对照组比较,Tp-Tec明显延长,Tp-Te/QT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2.7±26.8)ms vs.(98.6±16.6)ms,(0.27±0.06)vs.(0.23±0.04),P均<0.05]。结论儿童NVM存在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异常,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由于心率等因素的影响,Tp-Tec、Tp-Te/QT对儿童NVM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高于Tp-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t波峰末间期 儿童
下载PDF
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特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燕 杨延宗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0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作为反映心室复极离散的指标,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e)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特点。方法收集20例于2003~2010年入住本院的已确诊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正常对照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39份体表心电图的T... 目的探讨作为反映心室复极离散的指标,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e)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特点。方法收集20例于2003~2010年入住本院的已确诊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正常对照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39份体表心电图的Tp-e和QT间期离散度(dispersion of QT interval,QTd),并计算校正后的Tp-e平均值、Tp-e最大值,以及V1、V5、Ⅱ导联的Tp-e,分别记为Tp-e-AVEC、Tp-e-MAXC、Tp-e-V1C、Tp-e-V5C、Tp-e-ⅡC。比较上述各参数在扩张型心肌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结果经比较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组Tp-e-AVEC(95.7±14.3vs82.7±10.0,P<0.05)、Tp-e-MAXC(148.5±28.8vs119.2±11.6,P<0.05)、Tp-e-IIC(90.8±19.7vs72.5±13.5,P<0.05)、QTd(53.3±19.8vs39.7±17.0,P<0.05)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而两组Tp-e-V1C(96.6±19.1vs87.2±21.2,P>0.05)、Tp-e-V5C(99.5±25.1vs86.9±12.7,P>0.05)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1)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p-e较正常人明显延长,提示Tp-e可能可以作为该类患者预后评价的无创性指标之一。(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组的Tp-e-AVEC、Tp-e-MAXC和Tp-e-ⅡC明显延长,而Tp-e-V1C、Tp-e-V5C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间接提示Tp-e反映心室整体复极离散度的可能性大。(3)关于Tp-e测量的方法学建议选用Tp-e-AVE、Tp-e-MAX和Tp-e-Ⅱ,可能更适用于评价该类患者的心室复极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末间期 心室复极离散度 扩张型心肌病 心电图
下载PDF
Tp-e间期,Tp-e/QT与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庭延 滕树恩 +3 位作者 陈燕玉 刘深荣 孟素荣 彭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及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的比值(Tp-e/QT)与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因严重慢性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35%,纽约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且既...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及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的比值(Tp-e/QT)与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因严重慢性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35%,纽约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且既往从未发生过室速或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接受ICD(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一级预防的患者68例,对所有的患者随访18~38个月(平均26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高危组及低危组;本研究以SCD或室颤、室速作为终点事件。术前对所有的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心脏彩超、24 h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并分析Tpeak-Tend间期及(TpeakTend)/QT。结果随访过程中,因ICD识别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而引发恰当放电的患者共11例,由ICD发现非持续性室速而不需治疗的患者共7例,故高危组患者共18例。从未发生室速或室颤者共50例为低危组。高危组患者的(Tp-e)105±15 ms明显高于低危组90±17 ms(P=0.003);(Tpeak-Tend)/QT比值在高危组与低危早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27±0.04 vs 0.22±0.05,P=0.002).Tp Te/QT≥0.255预测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2%和65.9%;Tp Te≥103 ms预测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67.9%。结论 Tp-e间期、Tp-e/QT比值与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密切,Tpeak-Tend间期及Tp-e/QT比值越大,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t波峰-末间期 Qt间期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猝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变化观察
16
作者 盛静宇 孙卫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2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的变化特点,分析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人员40例为对照组。采用体表心电图Tp-e值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T...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的变化特点,分析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人员40例为对照组。采用体表心电图Tp-e值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Tp-e值差异性,并总结观察组Tp-e的表现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Tp-e平均值为(125.6±21.7)ms,对照组研究对象Tp-e平均值为(90.5±14.3)ms,两组Tp-e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p-e平均值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Tp-e指标较健康人员延长,且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Tp-e延长现象更为显著,临床可依靠Tp-e水平初步诊断冠心病并评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t波峰-末间期 临床作用
下载PDF
室性心律失常与Tp-e间期、Tp-e/Q-T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翁梅芳 吴子珍 +1 位作者 周春华 唐继志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与T波峰-末间期(Tp-e间期)、Tp-e/Q-T比值的相关性。方法将199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Lown分级分为Lown 1级组(43例)、2级组(40例)、3级组(35例)、4A级组(39例)和4B级组(42例),再将所有患者分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组(107...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与T波峰-末间期(Tp-e间期)、Tp-e/Q-T比值的相关性。方法将199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Lown分级分为Lown 1级组(43例)、2级组(40例)、3级组(35例)、4A级组(39例)和4B级组(42例),再将所有患者分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组(107例)和器质性心脏病组(92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各组的Q-T、Q-Tc、Tp-e和Tp-ec间期及Tp-e/Q-T比值。结果 Q-Tc、Tp-e、Tp-ec、TPe/Q-T各测值随Lown级别的增高而增高,与Lown分级呈正相关(rs=0.29-0.62,P<0.01)。Q-Tc、Tp-e、Tp-ec测值心脏病组与无心脏病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脏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Q-T测值心脏病组与无心脏病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心脏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e/Q-T比值心脏病组及无心脏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脏病组与无心脏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e间期、Tpe/Q-T比值与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有关,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LOWN分级 t波峰-末间期 Q-t间期
下载PDF
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p-e间期、Tp-e/Q-T比值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翁梅芳 吴子珍 唐继志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Tp-e间期、Tp-e/Q-T比值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器质性心脏病患者85例,分为两组,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43例,并进一步按LOWN分级分为两个亚组,A1组(LOWN2-3级)20例,A2组(LOWN3级以上)23例;... 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Tp-e间期、Tp-e/Q-T比值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器质性心脏病患者85例,分为两组,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43例,并进一步按LOWN分级分为两个亚组,A1组(LOWN2-3级)20例,A2组(LOWN3级以上)23例;器质性心脏病无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42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比较各组的Q-T间期、Q-Tc间期、Tp-e间期、Tp-ec间期和Tp-e/Q-T测值。结果 A组Q-T间期、Q-Tc间期、Tp-e间期、Tp-ec间期、Tp-e/Q-T测值比C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Tc间期、Tp-e间期、Tp-ec间期、Tp-e/Q-T比B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测值A2组比A1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p-e间期、Tp-e/Q-T等心电学指标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室性心律失常 t波峰—末间期 Q-t间期
下载PDF
急诊PCI术对心肌梗死患者QTc、Tp-Te、Tp-Tec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坤 李广平 上官文锋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PCI)前后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指标(QTc、Tp-Te、Tp-Tec间期)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45例STEMI患者,其中行p PCI治疗(干预组)188例,未行p PCI(对照组)57例,采集...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PCI)前后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指标(QTc、Tp-Te、Tp-Tec间期)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45例STEMI患者,其中行p PCI治疗(干预组)188例,未行p PCI(对照组)57例,采集其入院即刻及入院第3天标准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1)干预组患者入院第3天和入院即刻比较,QTc间期无明显变化(P=0.277),Tp-Te间期、Tp-Tec间期均明显减小(P<0.001);对照组患者入院第3天和入院即刻比较,QTc间期较前增大,Tp-Te间期、Tp-Tec间期均较前减小(P分别为:0.018,0.003,0.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入院第3天Tp-Te、Tp-Tec间期减小更明显。(2)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急诊PCI术可使Tp-Te间期、Tp-Tec间期明显减小,比药物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使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t波峰末间期
下载PDF
Tp-Te间期、Tp-Te/QT比值预测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静 曾珉 +1 位作者 王仲华 钟丹丹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期53-56,59,共5页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Tp-Te间期与QT间期的比值(Tp-Te/QT比值)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30例,分为CSF组(n=118)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Tp-Te间期与QT间期的比值(Tp-Te/QT比值)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30例,分为CSF组(n=118)和对照组(n=112),记录患者基础数据;通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计帧法计算溶栓帧数(TFC),定量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量,使用心电工作站测定Tp-Te间期、QT间期、Tp-Te/QT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对Tp-Te间期、Tp-Te/QT比值与TFC关系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预测影响CSF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探究Tp-Te间期、Tp-Te/QT比值对CSF的预测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F组患者的心电图Tp-Te间期、QT间期均显著延长,Tp-Te/QT比值显著增大(P均<0.05),Tp-Te间期和Tp-Te/QT比值均与TFC呈显著正相关(r=0.426和0.363,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Te间期、Tp-Te/QT比值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以120.5 ms作为预测CSF的临界值,Tp-Te间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灵敏度为71.5%,特异度为75.6%;以0.20作为预测CSF的临界值,Tp-Te/QT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2,灵敏度为76.4%,特异度为80.2%。结论:心电图Tp-Te间期、Tp-Te/QT比值与CSF显著相关,可作为预测CSF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末间期 tp-te/Qt比值 冠状动脉 慢血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