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1
作者 古丽尼格尔·吾布力 夏木西娅·哈德尔 +1 位作者 印纹源 郭永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Pd)、T波峰-末(Tp-Te)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20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心肌缺血95例作为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108例作为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另取同...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Pd)、T波峰-末(Tp-Te)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20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心肌缺血95例作为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108例作为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Pd、Tp-Te间期情况。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心肌缺血组和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Pd、Tp-Te间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d、Tp-Te间期对CHD及CHD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Pd、Tp-Te间期大于对照组(均P<0.05)。Pd、Tp-Te间期联合诊断CHD的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的AUC(均P<0.05)。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Pd、Tp-Te间期大于心肌缺血组(均P<0.05)。Pd、Tp-Te间期联合诊断CHD患者心律失常的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的AUC(均P<0.05)。结论:CHD患者动态心电图Pd增加及Tp-Te间期延长,且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患者Pd增加及Tp-Te间期延长较心肌缺血患者更为明显,两者联合对CHD及CHD心律失常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P波离散度 t波峰-末间期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心电图Tp-Te/QT联合NLR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泽元 程兰平 齐治平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3期48-51,60,共5页
目的:分析Tp-Te/QT、NLR对AMI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Tp-Te/QT和NLR,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Tp-Te/QT、NLR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发生组高于未发生组(P<0.05);年龄、糖尿病、Killip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 目的:分析Tp-Te/QT、NLR对AMI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Tp-Te/QT和NLR,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Tp-Te/QT、NLR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发生组高于未发生组(P<0.05);年龄、糖尿病、Killip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血钾、Tp-Te/QT、NLR是AMI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P<0.05);Tp-Te/QT联合NLR预测术后心律失常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Tp-Te/QT、NLR是AMI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有助于预测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心律失常 t波峰末间期/Qt间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和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3
3
作者 郑莉凡 张振玉 王秀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38-543,共6页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状况,并分析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波峰-末(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其预测效能。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状况,并分析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波峰-末(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其预测效能。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与血压变异性检查,记录P波离散度、Tp-e间期值,观察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状况,并将其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分析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的预测效能。结果 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39例,占30.95%;室性心律失常组右心房横径(RAD)[(47.39±6.25)mm]长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40.37±6.74)mm],P波离散度[(42.82±8.14)ms]、Tp-e间期[(112.96±11.34)ms]、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 h DPB-SD)[(13.79±5.22)mmHg]、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 h SBP-SD)值[(18.75±5.76)ms]高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36.16±7.28)ms、(99.23±12.61)ms、(9.78±4.36)mmHg、(14.03±5.17)mmHg](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p-e间期、血压变异性(24 h DPB-SD、24 h SBP-SD)值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呈正相关(r=0.276、0.463、0.207、0.293,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P波离散度、高Tp-e间期、高24 h DPB-SD、高24 h SBP-SD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112、1.095、1.199、1.177,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波离散度、Tp-e间期、24 h DPB-SD、24 h SBP-SD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AUC分别为0.733(95%CI 0.635~0.830)、0.800(95%CI 0.723~0.877)、0.719(95%CI 0.621~0.817)、0.712(95%CI 0.614~0.810)、0.912(95%CI 0.863~0.961)。结论 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室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P波离散度 t波峰-末间期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基于心电图ST-T段的心肌缺血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晋忠 严洪 +1 位作者 姚宇华 张琳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心电图是一种经济、方便、无创的心肌缺血检测工具。心肌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电图ST-T段发生变化(即ST段和T波)。本文对基于心电图ST-T段的心肌缺血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其中ST段检测主要包括形态、大小(幅值和间期)两方面,而T波检测... 心电图是一种经济、方便、无创的心肌缺血检测工具。心肌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电图ST-T段发生变化(即ST段和T波)。本文对基于心电图ST-T段的心肌缺血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其中ST段检测主要包括形态、大小(幅值和间期)两方面,而T波检测包括形态、T波峰末间期、T波电交替等方面,最后对心肌缺血检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肌缺血 St-t t波峰末间期 t波电交替
下载PDF
一种新的T波终点定义方法及其在QT间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青 江依法 +2 位作者 叶含笑 刘师少 王海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6-460,共5页
T波终点识别是ECG信号QT间期检测中的关键技术。由于T波末端呈对数衰减及易受杂音叠加的影响,使得高精度的T波终点识别显得困难。定义T波末端衰减率至某一阈值δ的时刻为T波终点,并将此法应用于QT间期的自动检测。以T波顶点为标识,将其... T波终点识别是ECG信号QT间期检测中的关键技术。由于T波末端呈对数衰减及易受杂音叠加的影响,使得高精度的T波终点识别显得困难。定义T波末端衰减率至某一阈值δ的时刻为T波终点,并将此法应用于QT间期的自动检测。以T波顶点为标识,将其后的0.2 s数据叠加成一个平均信号φ(t),以函数φ^(t)=Aeαt拟合φ的末端,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其参数。将此φ函数作为模板去匹配心电图的T波可获得相应的A和α值,并通过微分运算得出T波终点的位置。利用此方法进行QT间期检测,显示出良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终点 Qt间期 模板匹配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变化观察
6
作者 盛静宇 孙卫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2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的变化特点,分析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人员40例为对照组。采用体表心电图Tp-e值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T...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的变化特点,分析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人员40例为对照组。采用体表心电图Tp-e值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Tp-e值差异性,并总结观察组Tp-e的表现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Tp-e平均值为(125.6±21.7)ms,对照组研究对象Tp-e平均值为(90.5±14.3)ms,两组Tp-e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p-e平均值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Tp-e指标较健康人员延长,且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Tp-e延长现象更为显著,临床可依靠Tp-e水平初步诊断冠心病并评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t波峰-末间期 临床作用
下载PDF
基于几何算法的T波终点检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娟 黄忠朝 刘正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751-1754,共4页
目的:用一种精确有效的方法实现T波终点检测。方法:对心电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定位R波后,通过准确地定位T波的检测区间,避免心率和P波的影响,在确定的区间上根据模极值检测出所有T波的顶点,用一种简单实用的几何方法检测出T波的终点。将... 目的:用一种精确有效的方法实现T波终点检测。方法:对心电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定位R波后,通过准确地定位T波的检测区间,避免心率和P波的影响,在确定的区间上根据模极值检测出所有T波的顶点,用一种简单实用的几何方法检测出T波的终点。将本文的算法用于QT数据库中,评价实验结果。结果:本文的算法标注能力为(-0.35225±18.5869)ms,达到甚至超过了QT数据库里专家手工标注的水平。结论:文中采用T波终点检测的方法在存在噪声和基线漂移以及T波形态多变的情况下鲁棒性都比较好,并且计算简单,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终点 小波变换 几何方法 检测区间
下载PDF
急诊PCI术对心肌梗死患者QTc、Tp-Te、Tp-Tec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坤 李广平 上官文锋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PCI)前后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指标(QTc、Tp-Te、Tp-Tec间期)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45例STEMI患者,其中行p PCI治疗(干预组)188例,未行p PCI(对照组)57例,采集...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PCI)前后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指标(QTc、Tp-Te、Tp-Tec间期)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45例STEMI患者,其中行p PCI治疗(干预组)188例,未行p PCI(对照组)57例,采集其入院即刻及入院第3天标准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1)干预组患者入院第3天和入院即刻比较,QTc间期无明显变化(P=0.277),Tp-Te间期、Tp-Tec间期均明显减小(P<0.001);对照组患者入院第3天和入院即刻比较,QTc间期较前增大,Tp-Te间期、Tp-Tec间期均较前减小(P分别为:0.018,0.003,0.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入院第3天Tp-Te、Tp-Tec间期减小更明显。(2)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急诊PCI术可使Tp-Te间期、Tp-Tec间期明显减小,比药物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使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t波峰末间期
下载PDF
心电图T波峰末(Tp-Te)间期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姝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Tp-Te)间期在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均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分为心律失常组90例(室速组65例,室早组25例),非心律失常组3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分为重构组42例和非重构组78例。根据...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Tp-Te)间期在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均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分为心律失常组90例(室速组65例,室早组25例),非心律失常组3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分为重构组42例和非重构组78例。根据临床结局的不同分为心血管事件组15例和非心血管事件组105例。比较各组间的Tp-Te、Tp-Te离散度。结果:各组间的Tp-Te、Tp-Te离散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Te间期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及其预后情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t波峰末(tp-te)间期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下载PDF
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Tp-Te变化分析
10
作者 李顿 吴燕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5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AMI(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Tp-Te(T波峰末间期)变化。方法纳入病例是2016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4例AMI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分组,将发生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未发生... 目的分析AMI(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Tp-Te(T波峰末间期)变化。方法纳入病例是2016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4例AMI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分组,将发生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未发生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104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在入院12 h内均接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均在术前以及术后7 d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Tp-Te间期,对比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急性期、恢复期Tp-Te间期。结果实验组Tp-Te间期明显高于参照组,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急性期Tp-Te间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诊断中Tp-Te间期监测,对疾病判断、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动过速 急性期 恢复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t波峰末间期
下载PDF
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复极离散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将萍 王红宇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第4期697-698,707,共3页
目的研究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复极离散指标QTd、Tp-e间期和Tp-e/QT的变化,探讨其原因。方法心电图记录有J波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分为2组。比较患者心电图复极指标。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 目的研究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复极离散指标QTd、Tp-e间期和Tp-e/QT的变化,探讨其原因。方法心电图记录有J波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分为2组。比较患者心电图复极指标。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3±12.3)岁;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平均年龄(51.8±10.1)岁,测量全部入选者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d、Tp-e间期并计算Tp-e/QT值。结果 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组比对照组Tp-e间期[(89.6±15.1)ms比(65.3±14.2)ms,P<0.001]和Tp-e/QT[(0.22±0.05)比(0.16±0.04),P<0.001]比值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Td间期在两组之间比较[(41.1±3.6)ms比(38.7±3.9)ms,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Tp-e间期和Tp-e/QT比值增高反映了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易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波 室性心动过速 Qt离散度 t波峰-末间期 tp-e Qt比值
下载PDF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与T波顶峰后宽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房莉 张建义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T波顶峰后宽度(TpTe间期)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0-10-2011-06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313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定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H组和非...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T波顶峰后宽度(TpTe间期)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0-10-2011-06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313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定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H组和非LVH(NLVH)组。比较两组TpTe间期、校正TpTe间期(TpTec)、QT间期、校正QT间期(QTc)、QRS时限、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比较不同血压水平对TpTe间期的影响;EH患者左心室不同构型TpTe间期改变的特点。结果与NLVH组比较,LVH组TpTe间期[(100.0±23.3)比(85.3±14.1)ms]、TpTec[(108.6±26.7)比(91.4±15.4)ms]、QTc[(435.0±23.6)比(420.0±23.5)ms]、QRS时限[(105.3±22.3)比(95.6±16.1)ms]均延长(均P<0.01),LVMI[(142.8±29.3)比(82.5±19.0)g/m2],LVEDD[(58.9±7.5)比(47.6±6.5)cm],IVST[(9.7±1.0)比(8.8±1.2)cm],LVPWT[(9.4±1.1)比(8.5±1.1)cm]明显增大(均P<0.01),QT间期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Te间期在不同左心室构型间的改变为:离心型肥厚>向心性肥厚>左心室游离壁肥厚>正常心室形态。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TpTe间期、TpTec与LVMI(r=0.43,0.44)、LVEDD(r=0.41,0.43)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VMI、LVEDD是TpTe间期重要的影响因素(β=0.026、0.280)。结论 TpTe间期可作为评价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靶器官损害程度的心电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顶峰后宽度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Qt间期 QRS时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