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NKT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1
作者 陈丹 胡丽 王彬阶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3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cell,NKT)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观察... 目的分析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cell,NKT)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观察组,均施予流式细胞术检测,将血小板(platelet,PLT)<20×109/L患者分为观察1组(30例),将PLT≥20×109/L患者分为观察2组(30例);纳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上述受试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NKT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3组CD3^(+)、CD3^(+)CD4^(+)、CD3^(+)CD8^(+)、CD3-CD19^(+)、CD3-CD16^(+)CD56^(+)、CD4^(+)/CD8^(+)、NK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CD3+)=16.806,F_(CD3+CD4+)=24.271,F_(CD3+CD8+)=4.880,F_(CD3-CD19+)=34.955,F_(CD3-CD16+CD56+)=11.051,F_(CD4+/CD8)=13.014,F_(NKT)=38.576,P<0.001);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CD3^(+)、CD3^(+)CD4^(+)、CD3-CD16^(+)CD56^(+)、CD4^(+)/CD8^(+)、NKT与PLT计数为正相关关系(P<0.001);CD3^(+)CD8^(+)、CD3-CD19^(+)、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素、干扰素-γ与PLT计数为负相关关系(P<0.001)。结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亚群、NK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紊乱,且病情进展与T、B淋巴细胞亚群与NKT细胞为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淋巴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TH1/TH2细胞因子
下载PDF
放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或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梅 程旭 钱晓涛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究放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及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患者化疗方案选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放疗联... 目的探究放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及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患者化疗方案选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40例)和观察组放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方案(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用药安全性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食管癌患者补充量表(QLQ-OES18)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中予以放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可明显提升患者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生存质量,同时用药具有较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食管癌 放疗 替吉奥 卡瑞利珠单抗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74
3
作者 韩晓红 石远凯 +3 位作者 冯奉仪 梁建明 邱耀 王然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和发展阶段的关系。方法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 F C M)分析正常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 N H L)、乳腺癌和肺癌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 N K 细胞、...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和发展阶段的关系。方法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 F C M)分析正常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 N H L)、乳腺癌和肺癌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 N K 细胞、 C D19 B淋巴细胞含量变化。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 C D4 含量、 C D4/ C D8 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005), C D8 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05), N K 细胞含量无统计学差异。在各种恶性肿瘤中, N H L患者 C D19 含量显著降低( P< 0.0005),同时伴有 C D4、 C D4/ C D8 显著降低( P< 0.0005)和 C D8 显著升高( P< 0.0005),乳腺癌患者各种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肺癌患者 C D3、 C D4、 C D4/ C D8 均显著降低( P< 0.0005), N K 细胞含量升高,肺癌发生转移组比未发生转移组 C D4/ C D8 比值显著降低( P< 0.005)。结论 肿瘤的不同发生部位、不同发展阶段与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流式细胞术可作为检测免疫功能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辐射损伤后T细胞亚群的免疫重建特点及中药山茱萸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晓丹 郭钰琪 +6 位作者 张洪海 王雷 王丽 李霞 张巧凤 郝钰 姚成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辐射损伤后T细胞亚群免疫重建特点及山茱萸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X射线2.6 Gy单次全身照射建立小鼠辐射损伤模型及山茱萸实验模型,分别在辐射前后,检测小鼠血常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和CD8+T细胞及其Th1、Tc... 目的:探讨小鼠辐射损伤后T细胞亚群免疫重建特点及山茱萸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X射线2.6 Gy单次全身照射建立小鼠辐射损伤模型及山茱萸实验模型,分别在辐射前后,检测小鼠血常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和CD8+T细胞及其Th1、Tc1、Th2、Th17和Treg亚群的比例。结果:辐射后第3天,外周血和脾脏中淋巴细胞总数及T细胞(包括CD4+、CD8+)比例显著降低(P<0.05);T细胞在辐射后第5天开始重建,其中以CD8+T细胞为主,CD4+T细胞在第8天恢复重建。但T细胞分泌IFN-γ能力(Th1/Tc1)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反,Th2、Th17、Treg亚群比例显著增高(P<0.05)。与照射组相比,山茱萸处理小鼠Th1亚群比例明显上调(P<0.05),Th2、Th17、Treg亚群的比例或数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X射线单次照射后,CD8+T细胞免疫重建早于CD4+T细胞,但IFN-γ分泌能力较弱。山茱萸可显著上调Th1比例,抑制Th2、Th17、Treg增殖,改善辐射诱导T细胞亚群失衡,增强辐射损伤后Th1类细胞亚群的免疫重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免疫重建 山茱萸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不同时期卡介苗免疫治疗对结核病大鼠疗效和CD4^+CD8^+双阳(DP)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雷建平 彭燕 +9 位作者 熊国亮 张玉珍 周军 刘翼军 邢娟娟 李光明 雷铭宙 袁小亮 涂荣耀 涂少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04-407,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给予卡介苗(BCG)免疫治疗对结核病化疗效果和T细胞严群的影响。方法80只PPD皮试阴性SD大鼠随机分成(1)化疗开始同步加BCG治疗组;(2)化疗1月后加BCG治疗组;(3)单纯化疗对照组;(4)模型效果判断组。各组于实验开始接受结...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给予卡介苗(BCG)免疫治疗对结核病化疗效果和T细胞严群的影响。方法80只PPD皮试阴性SD大鼠随机分成(1)化疗开始同步加BCG治疗组;(2)化疗1月后加BCG治疗组;(3)单纯化疗对照组;(4)模型效果判断组。各组于实验开始接受结核杆菌(Mtb)攻毒;第1个月末处死模型效果判断组全部大鼠作病理学和结核杆菌细菌学检查,其他各组于第1个月末接受抗结核化疗,其中第1组化疗开始加用BCG治疗,第2组化疗1个月后加用BCG治疗。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检测各组大鼠于Mtb攻毒前和Mtb攻毒后1、2、3、5个月末的外周血中CD3+、CD4+、CD8+、DPT细胞含量,第2、5个月末加查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结果(1)Mtb感染后1个月内1、3、4组各死亡2只大鼠,第2组死亡1只大鼠。化疗开始后4个月治疗期死亡率:化疗一开始即同步加BCG治疗组22.2%(4/18)高于化疗1月后加BCG治疗组(0/19),P<0.05;化疗对照组为5.6%(1/18),(2)结核病鼠表现为CD4/CD8比值(可伴CD4+细胞)降低、CD8+(可伴DP)细胞升高,P<0.05或P<0.01;这种改变可在化疗后1~2个月内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3)化疗开始同步加用BCG组治疗1个月时表现为T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8+、DP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或P<0.01;治疗2个月后CD3+、CD4+T细胞恢复到正常范围而仍保持CD8+、DPT细胞较高水平。(4)化疗1个月后再加用BCG组在加用BCG后表现为CD3+、CD4+细胞百分率不降低而CD8+、DP细胞升高。结论淋巴细胞总数显著升高而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是化疗开始同步加BCG治疗组第一个月死亡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DP细胞是抗结核保护性免疫相关细胞。BCG作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应在化疗1个月后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细胞免疫学 T细胞亚群 BCG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经综合微创治疗后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灌注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6
作者 周启明 吴沛宏 +5 位作者 赵明 王其京 黄丽惜 李永强 陈诗萍 夏建川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4-1418,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微创治疗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而肿瘤免疫治疗也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治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防止肝癌复发...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微创治疗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而肿瘤免疫治疗也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治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防止肝癌复发的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后,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无活性且无远处转移),随机选45例为研究组,其余4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微创治疗后联合CIK细胞经肝动脉回输,对照组患者不进行CIK细胞回输;CIK细胞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抽研究组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变化;研究组和对照组每2~3个月进行CT检查,了解肿瘤变化情况。结果:CIK细胞回输后CD3+、CD4+、CD56+(NK)效应细胞的比例和CD4+/CD8+比值显著上升,由最初的(68.6±11.0)%、(31.0±9.0)%、(15.6±7.8)%和1.1±0.5上升至(70.7±10.1)%(P<0.05)、(33.5±8.0)%(P<0.05)、(18.4±9.4)%(P<0.05)和1.3±0.6(P<0.05);CD8+和CD3+CD56+效应细胞比例下降,由回输前的(31.1±7.8)%和(6.4±3.5)%下降至回输后的(28.6±8.3)%(P<0.05)和(5.2±3.3)%(P<0.05)。研究组1年和18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8.89%和15.56%,而对照组为30.00%和40.00%(χ2值分别为4.87和6.41,P<0.05)。结论:微创治疗后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对降低肝癌的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CIK治疗后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段秀梅 谭岩 +2 位作者 方艳秋 许淑芬 熊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讨CIK(CellInductionKiller)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肿瘤患者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而CD8... 目的:探讨CIK(CellInductionKiller)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肿瘤患者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而CD8+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CIK生物治疗后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都升高,其中CD4+、CD3-/CD16+56+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CD8+细胞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结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CIK生物治疗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对于评价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肿瘤 T细胞亚群 NK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天花粉蛋白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广宇 毕黎琦 +1 位作者 高申 郑德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9-290,共2页
目的 :探讨天花粉蛋白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天花粉蛋白对人外周血 CD4+ 、CD8+ 和 CD2 0 + 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结果 :天花粉蛋白可使正常人外周血 CD4+... 目的 :探讨天花粉蛋白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天花粉蛋白对人外周血 CD4+ 、CD8+ 和 CD2 0 + 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结果 :天花粉蛋白可使正常人外周血 CD4+和 CD2 0 + 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 ,CD8+ T细胞百分比下降 ,从而使 CD4+ /CD8+ 比值增大。结论 :天花粉蛋白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 免疫学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功能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邓永超 莫丽亚 +2 位作者 陈艳萍 蒋玉莲 张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与恢复期免疫功能的变化,并与体检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分别在患儿急性期入院后2 h内(抗感染治疗前)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2~4周后且临床及影像学症状均显著好转时采集外周静...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与恢复期免疫功能的变化,并与体检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分别在患儿急性期入院后2 h内(抗感染治疗前)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2~4周后且临床及影像学症状均显著好转时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MPP组急性期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NK细胞比例以及补体C3、C4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恢复期患儿和正常对照组(P<0.05);CTLA-4+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恢复期患儿(P<0.05);CD8+T细胞、B细胞以及IgA、IgM、IgE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和正常对照组(P<0.05)。MPP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D3+T细胞比例及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MPP急性期免疫功能明显紊乱,恢复期免疫功能仍存在一定问题,对MPP患儿对症治疗的同时应进行适度的免疫调节治疗,以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康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婴幼儿 肺炎支原体 免疫反应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者与治疗后阴转者的免疫功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隽华 韩建德 +2 位作者 陈木开 廖绮曼 陈小红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4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固定者的免疫功能是否异常。方法对58例经规范治疗后出现血清固定的梅毒病人,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并与60例治疗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转阴的梅毒病人的检测结果相对照,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梅毒血清固...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固定者的免疫功能是否异常。方法对58例经规范治疗后出现血清固定的梅毒病人,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并与60例治疗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转阴的梅毒病人的检测结果相对照,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梅毒血清固定者的IgM水平高于治疗后转阴者(P<0.01),补体C3、C4水平低于治疗后转阴者(P<0.01);CD4+T细胞数低于治疗后转阴者(P<0.01),CD8+T细胞数高于治疗后转阴者(P<0.01)。结论梅毒血清固定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固定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白果清蛋白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邓乾春 唐瑛 +2 位作者 黄文 段玉清 谢笔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白果清蛋白(GAP)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体内分别进行了对正常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实验,非特异性的碳粒廓清作用实验,体液免疫的血清半数溶血值(HC50)实验以及细胞免疫的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DTH)实验;采... 目的:探讨白果清蛋白(GAP)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体内分别进行了对正常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实验,非特异性的碳粒廓清作用实验,体液免疫的血清半数溶血值(HC50)实验以及细胞免疫的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DTH)实验;采用MTT法测定体外T、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乳酸脱氢酶法(LDH)测定NK细胞对肿瘤靶细胞杀伤作用,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GAP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GAP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GAP能增加正常小鼠免疫器官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能显著的增强正常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DTH反应,促进血清溶血素的形成;GAP能促进活化和未活化的T、B淋巴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刺激脾淋巴细胞IL-2的分泌;提高L3T4+细胞百分率(%)、Lyt2+细胞百分率(%)及L3T4+/Lyt2+细胞比值。结论:白果清蛋白能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清蛋白 免疫调节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2 T细胞亚型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胸液T淋巴细胞亚群、黏附分子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尹洪云 肖和平 +2 位作者 史祥 吴福蓉 粟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时胸膜腔局部的免疫反应和炎症状态。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胸液中表面标记CD3、CD4、CD8I、CAM-1、23、、VCAM-1的淋巴细胞、进行比较。结果胸液中CD3、CD4...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时胸膜腔局部的免疫反应和炎症状态。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胸液中表面标记CD3、CD4、CD8I、CAM-1、23、、VCAM-1的淋巴细胞、进行比较。结果胸液中CD3、CD4类淋巴细胞及亚群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外周血,而CD8淋巴细胞则明显低于外周血。黏附分子ICAM-12、3、、VCAM-1在外周血和胸液中淋巴细胞表面表达比例并无差异。黏附分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以上分布情况在病程不同的患者中无差异性。结论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中以CD4淋巴细胞反应为主,而淋巴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则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免疫学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患者免疫功能及神经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沈文 陈兰英 +4 位作者 谷婕 李芳 郜静 赵鹏 唐进松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IE)患者部分免疫功能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IE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托吡酯和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左乙拉西坦,两组均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IE)患者部分免疫功能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IE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托吡酯和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左乙拉西坦,两组均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取两组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ELISA法测定S-100β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并于治疗6个月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gA、IgG、IgM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IgA、IgG、IgM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CD3^+、CD4^+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3个T细胞亚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同期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100β、MBP、NSE、GFAP降低(P<0.05),IGF-1、BDNF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S-100β、MBP、NSE、GFAP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IGF-1、BDNF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可显著改善IE患者外周血T细胞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脑组织神经保护因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癫痫 药物疗法 免疫功能 神经细胞因子 免疫球蛋白类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对ITP模型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邢丽娜 任金海 +3 位作者 王颖 王福旭 温树鹏 郭玉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的水平,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ITP的机制。方法:将40只ITP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低剂量组(3 mg/kg)和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的水平,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ITP的机制。方法:将40只ITP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低剂量组(3 mg/kg)和孟鲁司特钠高剂量组(12 mg/kg)。成功造模后第8天开始,连续14 d给药后,计算血小板数量(PLT)、胸腺、脾脏指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AOPP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的PLT、脾脏指数、CD8^+、IL-6、TNF-α、AOPP水平显著升高(P<0.05),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孟鲁司特钠低、高剂量组小鼠脾脏指数、CD8^+、IL-6、TNF-α、AOPP水平显著降低(P<0.05),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能够通过调节免疫功能紊乱,消除AOPP积累,降低IL-6、TNF-α水平,对ITP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紫癜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文明 邱赛红 +4 位作者 程纬民 卢芳国 胡志光 曾序求 李定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20-21,共2页
为了研究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T细胞亚群的影响 ,将 10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对照组、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和牛角地黄冲剂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 ,其余 4组均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 (APS... 为了研究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T细胞亚群的影响 ,将 10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对照组、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和牛角地黄冲剂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 ,其余 4组均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 (APS)造模 ,分别灌药和蒸馏水 ,每日 1次 ,连续 11d ,第 11天测T细胞亚群 ,并做骨髓涂片检查。结果 :牛角地黄冲剂高、低剂量组和强的松对照组CD4、CD8、CD4 CD8均显著高于模型组 ,以中药高剂量组作用明显 ,优于强的松组和低剂量组 ,说明中药牛黄地黄冲剂具有改善ITP大鼠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角地黄冲剂 大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化疗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吉 顾玮 +2 位作者 孙颖 李健 胡梅洁 《胃肠病学》 2008年第9期540-543,共4页
背景:化疗药物可杀灭或抑制胃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同时亦影响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分析胃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状态的变化有助于准确实施化疗和综合治疗。目的:探讨化疗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共63例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入选,化疗... 背景:化疗药物可杀灭或抑制胃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同时亦影响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分析胃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状态的变化有助于准确实施化疗和综合治疗。目的:探讨化疗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共63例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入选,化疗前后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设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胃癌患者化疗前CD3+、CD4+T细胞数以及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sIL-2R水平显著升高(P<0.05)。化疗后1周胃癌患者CD3+、CD4+T细胞数、CD4+/CD8+比值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sIL-2R水平显著升高(P<0.05);化疗后3周,上述指标逐渐恢复,与化疗前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68.3%)和骨髓抑制(46.0%)。结论:胃癌患者在短期化疗后出现的免疫功能抑制需3周以上才能明显恢复。应于化疗早期使用免疫增强调节剂,以利于实施有效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受体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移植肾功能恢复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钰 肖漓 +9 位作者 何秀云 黄海燕 樊文梅 魏玉香 马锡慧 孔祥瑞 韩永 许晓光 王新颖 石炳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移植肾功能恢复状况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术后2周未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的肾移植受者,术后7 d血肌酐值仍>400μmol/L的病例为延迟恢复组(n=12),其余为功能稳定组(n=...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移植肾功能恢复状况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术后2周未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的肾移植受者,术后7 d血肌酐值仍>400μmol/L的病例为延迟恢复组(n=12),其余为功能稳定组(n=28)。分别采术前、术后3、7、14 d静脉血,监测T、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绝对计数。结果 T、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百分比及绝对计数在功能稳定组与延迟恢复组中有不完全相同的变化趋势;CD4+/CD8+比值变化也不明显。与功能稳定组相比,延迟恢复组术后3 d外周血CD3+百分比明显下降,NK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术后7 d CD3+和CD4+百分比及绝对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4 d CD4+和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监测肾移植受者T、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绝对计数有助于指导免疫抑制药物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B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亚群 监测 免疫学
下载PDF
头孢地嗪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鹏 阚全程 余祖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观察头孢地嗪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卡介苗联合脂多糖诱导法建立免疫性肝损伤的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随机分为胸腺肽组、头孢地嗪大、中、小剂量组、头孢曲松组和生理盐水组,连... 目的观察头孢地嗪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卡介苗联合脂多糖诱导法建立免疫性肝损伤的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随机分为胸腺肽组、头孢地嗪大、中、小剂量组、头孢曲松组和生理盐水组,连续给药7d,同时以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对小鼠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性肝损伤合并败血症小鼠的CD3+(%)、CD4+(%)和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小鼠,而头孢地嗪可有效地提高免疫性肝损伤合并败血症小鼠的CD3+(%)、CD4+(%)和CD4+/CD8+。结论头孢地嗪可通过调整CD4+和CD8+之间的平衡,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地嗪 免疫性肝损伤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薛静 刘志明 +6 位作者 吴永锋 董凯峰 王庆丰 祖金美 张海静 骆彬 孔祥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痰热清注射液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低、中及高剂量痰...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痰热清注射液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低、中及高剂量痰热清注射液组大鼠循环给予氮气和氧气(舱内最低氧浓度达6%~8%,维持40 s,然后恢复至21%,维持80 s,每天8 h),采用间歇性低氧方法建立OSAHS大鼠模型。低、中和高剂量痰热清注射液组大鼠分别静脉注射给予0.9、1.8和3.6 mL·kg^-1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后,测定各组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MTT法检测各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ELA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痰热清注射液组大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脾脏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痰热清注射液组比较,高剂量痰热清注射液组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中和高剂量痰热清注射液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对OSAHS大鼠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痰热清注射液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在丹参酮ⅡA抗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覃筱燕 唐丽 +1 位作者 严莉 戴景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为了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SN)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丹参酮ⅡA大、中、小剂量组(30、20、10mg/kg)预防性给药15天,尾静脉注射20mg.kg-1刀豆蛋白A(Co-nA)损伤小鼠肝脏。采用自动生... 目的:为了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SN)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丹参酮ⅡA大、中、小剂量组(30、20、10mg/kg)预防性给药15天,尾静脉注射20mg.kg-1刀豆蛋白A(Co-nA)损伤小鼠肝脏。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通过FACSCalibur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CD3+、CD4+、CD8+T细胞亚群,并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小鼠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各剂量组均能降低ConA介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ST、ALT的水平,以大剂量(丹参酮ⅡA30mg/kg)最为显著,(P<0.01);丹参酮ⅡA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肝损伤模型组中已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含量,(P<0.05,P<0.01);丹参酮ⅡA各剂量组均能提高肝损伤模型组中已降低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比率,(P<0.05,P<0.01),其中以大剂量(丹参酮ⅡA30mg/kg)最为显著,(P<0.01)。结论:丹参酮ⅡA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通过调整T细胞亚群的活性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免疫性肝损伤 T细胞亚群 刀豆蛋白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