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组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瞿金龙 赵良 +4 位作者 王虑 王玺 李文放 林兆奋 刘雪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14,290,共5页
目的:探讨经上肢前臂背侧测得经皮组织氧分压( 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 tcpCO2)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情况评估与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06-01-2014-03-31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30例,动态监测诊断当天、2... 目的:探讨经上肢前臂背侧测得经皮组织氧分压( 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 tcpCO2)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情况评估与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06-01-2014-03-31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30例,动态监测诊断当天、24 h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tcpO2、tcpCO2、血乳酸,并计算出氧偏移度、二氧化碳偏移度等指标,选取即将出院的10例治愈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tcpO2和tcp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性休克死亡组二氧化碳偏移度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偏移度与血乳酸呈线性正相关(R2=0.538),诊断当天二氧化碳偏移度较血乳酸、APACHEⅡ评分能更好地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且最佳截断值为0.38。结论二氧化碳偏移度能与动脉血乳酸一样提示微循环情况,且二氧化碳偏移度能更好地早期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组织氧分压(tcpo2) 经皮组织二氧化碳分压(tcpC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动脉血乳酸 感染性休克 预后 Transcutaneous tissue PRESSURE of O2 and CO2(tcpo2 and tcpCO2) Arterial PRESSURE of O2 and CO2(PaO2 and PaCO2)
下载PDF
基于Defloor概念框架探讨经皮氧分压监测在预测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沅 吴蓓雯 +1 位作者 钱蒨健 陆树良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9期182-185,共4页
手术患者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国内研究显示,23%的院内压疮与手术有关;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发生率为5.0%~53.4%。有效识别高危人群并及时干预是预防IAPI的重要途径。以Defloor提出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机制理论模型为依据,... 手术患者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国内研究显示,23%的院内压疮与手术有关;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发生率为5.0%~53.4%。有效识别高危人群并及时干预是预防IAPI的重要途径。以Defloor提出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机制理论模型为依据,针对影响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压力、剪切力、组织对压力的耐受性以及对缺氧的耐受性4个关键因素,结合经皮氧分压(TcPO2)监测原理、技术及应用现状等,探讨TcPO2在预测IAPI发生风险中的应用前景,为术后及时甄别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客观、可靠的测量工具及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loor理论模型 皮氧分压(tcpo2)测量 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IAPI) 风险评估 高危人群
下载PDF
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重大比赛前不同训练阶段TcPO_2与TcPCO_2的变化特点及与机能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昊楠 高炳宏 《体育科研》 2013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经皮氧分压(Tc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以及机能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TcPO2和TcPCO2与机能状态的关系。方法:以国家赛艇队8名男子轻量级选手为研究对象,将3月5日—4月2日... 目的:观察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经皮氧分压(Tc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以及机能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TcPO2和TcPCO2与机能状态的关系。方法:以国家赛艇队8名男子轻量级选手为研究对象,将3月5日—4月2日作为运动员第一训练阶段(春季锦标赛前);将4月9日—4月28日作为运动员第二训练阶段(世界杯赛前)。在两个训练阶段,均在每周一早晨空腹状态下取血样。同一天用PERIMED激光多普勒PeriFlux 5000系统测试微循环相关指标。测试指标:TcPO2和TcPCO2,睾酮(T),皮质醇(C),血尿素(BU),血清肌酸激酶(CK),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结果:(1)世界杯赛前的两个训练阶段,Hb和RBC在第一阶段明显下降,在第二阶段逐步回升;BU和CK在第一阶段末期明显升高,在第二阶段保持平稳;T在第一阶段有所下降,在第二阶段回升至较高点,T/C保持平稳。(2)TcPO2与Hb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第二阶段第二周TcPO2与Hb相关系数为-0.882,P<0.05;TcPO2与BU相关系数为0.943,P<0.01。结论:(1)世界杯赛前运动员机体携氧能力及整体机能状态处于相对较好的状态。(2)TcPO2和TcPCO2与机能状态指标具有相关性,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评定运动员的机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运动 不同训练阶段 tcpo2 TcPCO2 机能监控
下载PDF
T_cPO_2、T_cPCO_2、SPO_2联合监测在危重新生儿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吕一平 《中国医刊》 CAS 2002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TcPO2 、TcPCO2 、SPO2 在危重症新生儿临床上的监测作用。方法 对 30例危重症新生儿进行TcPO2 、TcPCO2 、SPO2 监测 ,同时经桡动脉取血进行血气分析 ,测得PaO2 、PaCO2 和PaSO2 。分别对TcPO2 与PaO2 之间 ,TcPCO2 与PaCO2... 目的 探讨TcPO2 、TcPCO2 、SPO2 在危重症新生儿临床上的监测作用。方法 对 30例危重症新生儿进行TcPO2 、TcPCO2 、SPO2 监测 ,同时经桡动脉取血进行血气分析 ,测得PaO2 、PaCO2 和PaSO2 。分别对TcPO2 与PaO2 之间 ,TcPCO2 与PaCO2 ,SPO2 与PaSO2 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TcPO2 与PaO2 之间 ,TcPCO2 与PaCO2 之间 ,SPO2 与PaSO2 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TcPO2 、TcPCO2 和SPO2 监测作为一种无创手段 ,分别与PaO2 、PaCO2 和PaSO2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气分析 tcpo2 TcPCO2 SPO2 危重症 护理
下载PDF
经皮氧气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呼吸支持新生儿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巍巍 马建荣 邹丽颖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氧气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收治的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105... 目的评价经皮氧气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收治的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105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新生儿进行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TcPCO2)监测,并与PaO2及PaCO2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解TcP CO2监测的使用效果及作用特点。结果常规探头温度设置在42.5℃,TcPO2和TcPCO2监测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效果良好,均呈正相关(r=0.805,P<0.01;r=0.907,P<0.01);TcPCO2与PaCO2值相差≤3 mmHg(1 mmHg=0.133 kPa)的患儿比例为52.4%(55/105),相差≤5 mmHg的比例为80.95%(85/105),连续监测2 h,TcPO2、TcPCO2监测数据稳定。探头温度分别设定在40℃、41℃、42℃时,TcPCO2与PaCO2结果分别为(53.57±8.65)mmHg比(50.16±11.23)mmHg,(42.29±9.42)mmHg比(45.22±11.15)mmHg,(42.67±8.73)mmHg比(45.10±10.26)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cP CO2监测效果良好。但探头温度为40℃、41℃时,TcPO2显著低于PaO2[(41.81±13.31)mmHg比(52.70±11.03)mmHg,(41.96±9.06)mmHg比(45.10±10.92)mmHg,P均<0.05]。结论TcPCO2可连续获取二氧化碳分压结果,连续监测2 h结果稳定,尤其适用于高频振荡通气等模式呼吸支持的早产儿监测,且在探头温度40℃、41℃均可获得良好的二氧化碳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氧分压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新生儿 呼吸支持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龙建军 付强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35-536,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病人血流动力学、微循环的变化。方法应用血压计、毛细血管压测定仪分别对32例糖尿病病人测定肱动脉、指动脉、毛细血管压,同时应用显微镜、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经皮氧分压监测仪对其甲襞微循环、皮肤微区血流量以及组织... 目的研究糖尿病病人血流动力学、微循环的变化。方法应用血压计、毛细血管压测定仪分别对32例糖尿病病人测定肱动脉、指动脉、毛细血管压,同时应用显微镜、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经皮氧分压监测仪对其甲襞微循环、皮肤微区血流量以及组织氧分压进行观测。结果32例糖尿病病人甲襞毛细血管袢压力降低(P〈0.05)。LDF、TcPO2低于正常人(P〈0.05~0.001)。甲襞毛细血管形态、流态、袢周状态及总积分值均增高(P〈0.001)。结论糖尿病病人血流动力学、微循环存在显著改变,对组织血液灌流及氧供有着极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毛细血管压 激光多普勒 经皮氧分压 甲襞微循环
下载PDF
高血压微循环与体循环动力学临床研究系列(下)——Ⅷ.高血压病人经皮测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丽 骆秉铨 宓国伟 《微循环学杂志》 1993年第3期31-32,共2页
选择高血压病人、不同年龄正常人各30例进行Transcutaneous pressure-oxygen(TcPO_2)测定,结果发现正常青年组TcPO_2明显高于正常老年组,而高血压病人TcPO_2显著低于相同年龄正常组。结果提示:随着年龄增大,微血管将出现退行性改变,而... 选择高血压病人、不同年龄正常人各30例进行Transcutaneous pressure-oxygen(TcPO_2)测定,结果发现正常青年组TcPO_2明显高于正常老年组,而高血压病人TcPO_2显著低于相同年龄正常组。结果提示:随着年龄增大,微血管将出现退行性改变,而高血压病人则出现微循环灌注障碍,两者均影响组织O_2的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人 临床观察 tcpo2 经皮 退行性改变 不同年龄 灌注障碍 年龄增大 正常人 正常组 老年组 青年组 微循环 微血管 出现
下载PDF
A Disruptive Treatment to Prevent Amputation and Enhance Limb Salvage in an Elderly Patient
8
作者 Sarah Cristina Castillo Benitez Rosa Alduey Duran +2 位作者 Pilar Matos-Ruiz Madalene C. Y. Heng Thomas L. Vander Laan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9年第2期129-154,共26页
Background: Chronic wounds are a growing problem internationally, termed a silent epidemic. To combat this epidemic, it is not sufficient to rely on traditional wound care treatments alone, but to look to innovative a... Background: Chronic wounds are a growing problem internationally, termed a silent epidemic. To combat this epidemic, it is not sufficient to rely on traditional wound care treatments alone, but to look to innovative and alternative therapies. The indispensable role of oxygen in wound healing is well-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topical application of oxygen has shown promising results in the healing of chronic wounds. However, the toxic effects of oxygen are usually not appreciated and can often lead to wound necrosis and gangrene in wounds with compromised blood supply. While wounds with adequate blood supply contain free radical quenchers (catalase,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reduced glutathione) which neutralize the free radical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eleased as a by-product of the Krebs cycle, wounds with deficient blood supply are deficient in free radical quenchers and are further damaged by exposure to oxygen as a result of reperfusion injury/oxygen toxicity. Topical hyperbaric oxygen (THOT&#174) uses low oxygen tensions in the hyperbaric range to stimulate angiogenesis, while preventing excessive oxygen toxicity. The result is the induction of marked angiogenesis, with increasing capacity for quench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esulting in wound healing of ischemic wounds. Case Presentation: This case report describes a 95-year-old Caucasian female who presented with a stage IV chronic necrotic ulcer on her lower left leg. Surgical pathology results revealed calcifying vasculopathy, which is thought to be responsible for deficient blood supply to the leg, leading to a necrotic, chronic leg ulcer of her left leg. After traditional wound therapies were unsuccessful, she was considered for leg amput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adjunctive treatment with topical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saw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wound within 15 weeks. The wound remained closed,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scar tissue, with no signs of wound breakdown at three-month and six-month follow-ups. Conclusions: Chronic hypoxic wounds with vascular insufficiency are considered “unlikely to heal” and tend to lead to limb amputation. The use of THOT&#174 technology, with low hyperbaric oxygen tensions to neutralize free radicals released by the Krebs cycle when oxygen contacts the wound, prevents oxygen toxicity and results in angiogenesis necessary for wound healing. In this way, THOT&#174 treatment was able to convert the hypoxic “unlikely to heal” wound considered for limb amputation into one which healed, with limb salvage. The results of this case report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for complete healing of chronic hypoxic wounds even in complex cases with multiple confounding factors preventing wound healing, using a cost-effective treatment that is easily accessible to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b SALVAGE NECROTIC Leg ULCERS Topical HYPERBARIC Oxygen Angiogenesis Hypoxic WOUNDS tcpo2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氧分压测定结果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叶林芳 郑红英 巫丽萍 《临床护理杂志》 2016年第6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氧分压(TCPO_2)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寻找解决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TCPO_2测定,对照组责任护士接到医嘱后对患者进行床边测定。实验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同一组患者采取预...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氧分压(TCPO_2)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寻找解决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TCPO_2测定,对照组责任护士接到医嘱后对患者进行床边测定。实验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同一组患者采取预约式测定。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TCPO_2下降值<10mmHg 78例,10mmHg<TCPO_2下降值<15mmHg 83例,TCPO_2下降值>15mmHg 23例,TCPO_2下降值为负值16例;实验组TCPO_2下降值<10mmHg 71例,10mmHg<TCPO_2下降值<15mmHg 107例,TCPO_2下降值>15mmHg 17例,TCPO_2下降值为负值5例。两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检测结果比较后发现影响TCPO_2测定的因素包括仪器调试不当、电极膜使用不当、下肢抬高测定不当等。结论专人检测及规范的操作流程可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经皮氧分压检测
下载PDF
平衡针联合刺络放血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下肢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全 刘仁斌 王丽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2期85-87,96,共4页
目的:探讨平衡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70例CV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弹力袜治疗,治疗组予平衡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 目的:探讨平衡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70例CV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弹力袜治疗,治疗组予平衡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周径、静脉临床危重程度评分(VCSS)、经皮氧分压(TcPO2)。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周径、小腿周径及V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TcPO2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联合刺络放血可能通过改善患者下肢微循环来有效缓解CVI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微循环 平衡针 刺络放血 弹力袜 经皮氧分压
下载PDF
经皮氧分压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鹏 杨兵全 孙子林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经皮氧分压(tcpO2)测定是一项已被证实能够反映皮肤组织实际供氧量的技术。作为糖尿病下肢循环和皮肤获取氧能力的较早评估指标,增加tcpO2测量能够提高下肢缺血缺氧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经皮氧分压 下肢动脉病变 糖尿病
原文传递
经皮氧分压测定在糖尿病足和周围动脉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潘斌斌 马建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2-1143,共2页
经皮氧分压(TcPO2)作为一种无创、相对精确的检查方法,以其直接反应微循环情况、预测糖尿病足(DF)下肢缺血情况、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确定截肢平面等优势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但因其为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故在DF诊治上仍需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 经皮氧分压 糖尿病足 微循环
原文传递
经皮组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慧妍 王丹心 +4 位作者 杨远征 冼丽娜 陈伟 庄亚萍 王涛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组织氧分压(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TcPCO2)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HF住院患者91例为AHF组,同时选取本院生命体征平稳的即将治愈出院AHF患... 目的探讨经皮组织氧分压(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TcPCO2)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HF住院患者91例为AHF组,同时选取本院生命体征平稳的即将治愈出院AHF患者91例为对照组,入院2 h后收集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TcPO2、TcPCO2数值,对治疗后AHF组患者随访6个月,依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非心血管事件组。进一步分析AHF患者诊断2 h后TcPO2、TcPCO2与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2 h TcPO2、TcPCO2及二者联合诊断对AHF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诊断2 h后AHF组患者TcPO2较低,TcPCO2、动脉血乳酸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心血管事件组相比,心血管事件组TcPCO2、APACHEⅡ评分较高,TcPO2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HF患者TcPO2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负相关,TcPCO2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PO2预测不良预后的AUC为0.805,灵敏度为81.00%,特异度为71.40%,TcPCO2预测不良预后的AUC为0.803,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79.40%,二者联合诊断预测不良预后的AUC为0.865,灵敏度为74.00%,特异度为82.40%。结论 AHF患者入院2 h后TcPO2、TcPCO2对AHF患者预后状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经皮组织氧分压 经皮组织二氧化碳分压 APACHE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