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嘲》中的“阳”与“阴”——扬雄对西汉末年士人困境的思考与突围
1
作者 沈相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扬雄《解嘲》前半部分重在比较“上世”与“当今”,指出世异事变之下士人遭遇之变迁;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自身,解释其作《玄》的原因,为其拟经提供合法性。扬雄表面上是在歌颂汉王朝的文治武功,实际却对时政提出了严厉批评。扬雄在古今对比... 扬雄《解嘲》前半部分重在比较“上世”与“当今”,指出世异事变之下士人遭遇之变迁;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自身,解释其作《玄》的原因,为其拟经提供合法性。扬雄表面上是在歌颂汉王朝的文治武功,实际却对时政提出了严厉批评。扬雄在古今对比中,传递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所以《太玄》被定位为“俟后世”之书。就消极层面而言,守《玄》是扬雄对现实的被动逃避;从积极角度来说,则是其对天人合一创作环境的主动追求。因此,《解嘲》一方面固然反映了扬雄遭遇现实困境时的失望和怯懦,但同时也体现出其触底反弹式的精神突围与超越。较之东方朔《答客难》,《解嘲》不仅揭示了士不遇的深刻原因,也为士人安顿身心提供了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解嘲》 《太玄》 《答客难》 士人文化
下载PDF
武周《阎泰墓志》考证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炯炯 郑炳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90,共11页
阎泰墓志,近年来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地区,志主阎泰为阎立德第三子。有关其人,传世文献中并不见记载,但是在敦煌藏经洞所出唐代宫廷写经中却有他的记录,曾经在上元至仪凤中,武则天为其已逝父母追福的抄经活动中担任使职,监督此项工程。结... 阎泰墓志,近年来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地区,志主阎泰为阎立德第三子。有关其人,传世文献中并不见记载,但是在敦煌藏经洞所出唐代宫廷写经中却有他的记录,曾经在上元至仪凤中,武则天为其已逝父母追福的抄经活动中担任使职,监督此项工程。结合出土墓志、敦煌遗书、传世文献等的记载,我们大致可以考证阎泰的世系、仕宦履历、家族沉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氏家族 阎立德 阎泰(玄道) 抄经 抄经使
下载PDF
《太玄》的筮法和天道观略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兆立 于成宝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28,共6页
《太玄》是西汉社会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下的一个学术产物,也是继孟喜、京房易学之后推阐天道的又一数术工具。扬雄创作《太玄》,既是一次对《周易》经传的模拟与改造,也是对易卦筮法的一次再创造。《太玄》筮法的出现,是对先秦西汉数术之... 《太玄》是西汉社会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下的一个学术产物,也是继孟喜、京房易学之后推阐天道的又一数术工具。扬雄创作《太玄》,既是一次对《周易》经传的模拟与改造,也是对易卦筮法的一次再创造。《太玄》筮法的出现,是对先秦西汉数术之学、尤其是对象数易学的一次大整合;扬雄以"玄"为宇宙本体的天道观,正是在对筮法进行重新构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玄》 《川易》 筮法 天道
下载PDF
以《玄》准《易》两乾坤——司马光、王安石易学精神之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天保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32,70,共7页
北宋易学史上,司马光、王安石皆以扬雄之学为切入点,因《太玄经》而准《周易》,反映了儒学复兴进程中,中国学术转向"内在"的总需求。但是,二人尊扬之造次深浅、易学旨趣之远近,各有差异:温公治学,行贵于知,经由"《周易... 北宋易学史上,司马光、王安石皆以扬雄之学为切入点,因《太玄经》而准《周易》,反映了儒学复兴进程中,中国学术转向"内在"的总需求。但是,二人尊扬之造次深浅、易学旨趣之远近,各有差异:温公治学,行贵于知,经由"《周易》—《太玄经》—《太玄注》"的思路,"心学"未见规模而"笔学"已成,"天人之论"未通而《资治通鉴》已大行于世,结果让易学做成了"涑水史学"的注脚。相反,"王学"建构,先知后行,力主回归原儒"乐天知命"、"天人合一"的易学精神,并经由"《周易》—《太玄经》—《孟子》"这一逻辑,贯通"五经"、"四书",为脱离佛道、重建心性道德之学,寻出了"内在性"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扬雄 易学 以《玄》准《易》
下载PDF
从《太玄》看扬雄的人性论思想 被引量:5
5
作者 问永宁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31,共9页
一般讲扬雄的人性论,都以《法言》为依据,认为他是“善恶混”派的代表.并认为他的人性论缺乏内在超越的根据,比较接近于荀子。本文认为《太玄》中蕴涵丰富的人性论思想,研究扬雄的人性论,应以《太玄》为基础。扬雄的人性论本于其天道观... 一般讲扬雄的人性论,都以《法言》为依据,认为他是“善恶混”派的代表.并认为他的人性论缺乏内在超越的根据,比较接近于荀子。本文认为《太玄》中蕴涵丰富的人性论思想,研究扬雄的人性论,应以《太玄》为基础。扬雄的人性论本于其天道观,有很强的超越性,扬氏以五行为架构,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超越途径,其思想接近于性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人性论 《太玄》 五行
下载PDF
《太玄》是一部“谤书”——“刺莽说”新证 被引量:3
6
作者 问永宁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80,共5页
宋代以来,不少学者提出刺莽说,认为《太玄》是一部讥刺新莽的著作。但这些学者的方法,都是从《太玄》中找出只言片语,比附西汉末年的事实以成其说。对于其论据何以成立,缺乏进一步论证,其主张遂多不能成立。本文结合西汉末年盛行的五德... 宋代以来,不少学者提出刺莽说,认为《太玄》是一部讥刺新莽的著作。但这些学者的方法,都是从《太玄》中找出只言片语,比附西汉末年的事实以成其说。对于其论据何以成立,缺乏进一步论证,其主张遂多不能成立。本文结合西汉末年盛行的五德终始之说,以《太玄》传文为根据,认为《太玄》确实是刺莽之作,刺莽说的成立,在《太玄》中可以找到内证,并结合《剧秦美新》、《解嘲》、《法言》等文章,对此加以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太玄 刺莽 五德终始
下载PDF
《太玄》研究史浅论 被引量:5
7
作者 金生杨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6-18,27,共4页
扬雄准《易》而作《太玄》,在历史上引发《太玄》研究之学。汉末三国时期,《太玄》研究形成第一次高潮,推动和促进了魏晋玄学的形成和发展。晋范望《太玄解赞》成为象数学的代表之作。唐王涯注《太玄》,引入王弼解《易》方法,《太玄》... 扬雄准《易》而作《太玄》,在历史上引发《太玄》研究之学。汉末三国时期,《太玄》研究形成第一次高潮,推动和促进了魏晋玄学的形成和发展。晋范望《太玄解赞》成为象数学的代表之作。唐王涯注《太玄》,引入王弼解《易》方法,《太玄》义理学张显。宋代的《太玄》研究极为兴盛,对宋学尤其是象数学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明清两代,《太玄》研究转入低谷,但仍有值得关注的著作传世。现代的《太玄》研究更有兴起发展之势。《太玄》研究与传统学术发展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太玄》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论扬雄《太玄·莹》中福、祸、乐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韶军 张婷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14,91,共9页
扬雄《太玄》把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分为思、福、祸三段,福居三段的中心地位,是《太玄》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在《太玄》中结合各种情况加以论述。文章分析了《莹》篇中关于福与祸、福与乐的关系问题,并与弗洛伊德以及康德有关思想进... 扬雄《太玄》把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分为思、福、祸三段,福居三段的中心地位,是《太玄》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在《太玄》中结合各种情况加以论述。文章分析了《莹》篇中关于福与祸、福与乐的关系问题,并与弗洛伊德以及康德有关思想进行比较。同时,通过扬雄的身世及个性,分析他产生此类思想的根源。福与祸、福与乐的关系,是《太玄》思、福、祸三段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加以专题论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扬雄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太玄》 福乐 思福祸
下载PDF
符号动力学、易经、太玄和思维空间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一方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2-75,共4页
在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易经应用的是类比型的高维空间。它是一种完全符合现代科学的古老的符号动力学。结合作为现代重要数学工具的符号动力学,可以方便地揭示易经中的各种规律,并开拓对传统文化,如太玄、五行等的研究。古今中外方法的... 在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易经应用的是类比型的高维空间。它是一种完全符合现代科学的古老的符号动力学。结合作为现代重要数学工具的符号动力学,可以方便地揭示易经中的各种规律,并开拓对传统文化,如太玄、五行等的研究。古今中外方法的比较、结合,不仅可以极大扩展我们的思维领域,而且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可能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动力学 易经 思维空间 太玄 现代科学
下载PDF
《太玄》的撰著旨趣及儒道兼赅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福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4-59,共6页
扬雄创作《太玄》有其深刻的社会人生和历史文化背景。《太玄》仿象《周易》,吸收秦汉以来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并与当时社会所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结合,构建了一个无比庞杂而又自成条贯的哲学思想体系。扬雄继承并发展... 扬雄创作《太玄》有其深刻的社会人生和历史文化背景。《太玄》仿象《周易》,吸收秦汉以来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并与当时社会所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结合,构建了一个无比庞杂而又自成条贯的哲学思想体系。扬雄继承并发展了其师严君平"引《易》入《老》"的学术特点,他的《太玄》兼赅儒道,对后来的魏晋玄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玄 撰著旨趣 儒道兼赅 哲学思想
下载PDF
综参古《易》:《太玄》的易学渊源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丽霞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3,共7页
沿着班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的思路,后人就会寻求《太玄》与《周易》的对应关系,结果却发现二者有诸多不合。以此回溯汉代《易》经存在的实际情况:三《易》并存、《周易》尚未定型,说明《太玄》不仅仅是模仿《周易... 沿着班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的思路,后人就会寻求《太玄》与《周易》的对应关系,结果却发现二者有诸多不合。以此回溯汉代《易》经存在的实际情况:三《易》并存、《周易》尚未定型,说明《太玄》不仅仅是模仿《周易》,而是综合参照了当时存在的古《易》。本文通过分析《太玄》与《连山》、《河图》、《洛书》的具体关系,揭示《说卦》是《太玄》与古《易》联结的纽带,明晰三《易》发展的实际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 《太玄》 《连山》 《河图》 《洛书》 《说卦》
下载PDF
同象数别义理:《太玄》与孟京易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解丽霞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8,共8页
易学史上对《太玄》与孟京易学关系的探究,受到两个有争议问题的影响:一是《易纬.稽览图》和孟京《易》的先后关系,一是《太玄》源于孟京《易》还是源于《易纬》。本文以《太玄》为基点,在尝试解决"争议"的基础上,具体探究《... 易学史上对《太玄》与孟京易学关系的探究,受到两个有争议问题的影响:一是《易纬.稽览图》和孟京《易》的先后关系,一是《太玄》源于孟京《易》还是源于《易纬》。本文以《太玄》为基点,在尝试解决"争议"的基础上,具体探究《太玄》象数构建如何取于孟、京卦气说,其义理阐释又如何别于孟、京灾异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玄》 《易纬》 孟京《易》 卦气说 灾异说
下载PDF
朱熹论《太玄》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小中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3,共7页
本文梳理了《朱子语类》中对《太玄》的评价。朱子基于儒学正统立场,对扬雄的拟《易》之作《太玄》的主要方面都进行了评说。朱子认为扬雄的模仿不足道,《太玄》高处乃是道家之学;其以三起数,失《易》之本义;《太玄》只是在作历,其数零... 本文梳理了《朱子语类》中对《太玄》的评价。朱子基于儒学正统立场,对扬雄的拟《易》之作《太玄》的主要方面都进行了评说。朱子认为扬雄的模仿不足道,《太玄》高处乃是道家之学;其以三起数,失《易》之本义;《太玄》只是在作历,其数零星凑补得可笑,而其卦气有气无朔,是没有道理的;且《太玄》的“爻位”吉凶太笃定,把《易》变动不居之理说死了。总之,朱子认为,扬雄虽费力安排,但《太玄》的内容和形式都不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语类 道统 太玄 黄老
下载PDF
取道宗儒:《太玄》的义理诠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解丽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9,共7页
扬雄《太玄》与汉代官方易学偏重象数不同,它既重象数构建,又重义理诠释。本文以判别战国末年至秦汉时的"儒道互补"类型为基础,认为《太玄》与《易传》一样,属于"象数解释吸取道家思想,由经衍生的义理诠释归宗儒家思想&q... 扬雄《太玄》与汉代官方易学偏重象数不同,它既重象数构建,又重义理诠释。本文以判别战国末年至秦汉时的"儒道互补"类型为基础,认为《太玄》与《易传》一样,属于"象数解释吸取道家思想,由经衍生的义理诠释归宗儒家思想"的"儒道互补"类型,具体分析《太玄》兼具"玄万类"的道家思想和"玄为仁义"的儒家伦理,可发现《太玄》"以《易》、《老》形式言儒"的著作体例体现了"取道宗儒"的思想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儒道思想 扬雄 《太玄》 取道宗儒
下载PDF
论《太玄》研究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生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扬雄准《易》而作《太玄》,在历史上引发《太玄》研究之学。汉末三国时期,《太玄》研究形成第一次高潮,推动和促进了魏晋玄学的形成和发展。晋范望《太玄解赞》成为象数学的代表之作。唐王涯注《太玄》,引入王弼解《易》方法,《太玄》... 扬雄准《易》而作《太玄》,在历史上引发《太玄》研究之学。汉末三国时期,《太玄》研究形成第一次高潮,推动和促进了魏晋玄学的形成和发展。晋范望《太玄解赞》成为象数学的代表之作。唐王涯注《太玄》,引入王弼解《易》方法,《太玄》义理学张显。宋代的《太玄》研究极为兴盛,对宋学尤其是象数性命之学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明清两代,《太玄》研究转入低谷,但仍有值得关注的著作传世。现代的《太玄》研究更有兴起发展之势。《太玄》研究与传统学术发展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太玄》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太玄》与汉代易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问永宁 《唐都学刊》 2006年第5期13-15,共3页
《太玄》与汉易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一直没有解决的易学难题。比较《太玄》与各家易说,认为孟氏易与《太玄》有密切的关联,《太玄》和京氏易有关,但关系不大,《太玄》未受《易林》影响,《太玄》和《易纬》没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太玄》 汉代易学 考征
下载PDF
杨慎杂剧创作之文献述评与文本考辨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绍皇 《武陵学刊》 2014年第2期93-98,共6页
杨慎杂剧作品自明代以来就存在着诸多争议。根据历代文献书目和学界研究成果对存在较大争议的杨慎《太和记》与许潮《泰和记》进行考述发现:杨慎《太和记》作为由24种剧本组成的杂剧合集,极有可能出自一人手笔;其题材选择具有明显的历... 杨慎杂剧作品自明代以来就存在着诸多争议。根据历代文献书目和学界研究成果对存在较大争议的杨慎《太和记》与许潮《泰和记》进行考述发现:杨慎《太和记》作为由24种剧本组成的杂剧合集,极有可能出自一人手笔;其题材选择具有明显的历史化倾向;《太和记》形式体制的独特性和开创性,在戏剧史上具有典型的意义。从具体文本考辨杨慎《洞天玄记》与陈自得《太平仙记》之间文字的差异看出:杨慎创作《洞天玄记》一剧不容置疑,陈自得《太平仙记》实乃改编自杨慎《洞天玄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杂剧 《太和记》 《洞天玄记》
下载PDF
《太玄平议》商兑
18
作者 问永宁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31,共6页
《太玄平议》一文,在《太玄》研究中影响甚大。但错误不少。原文共59条,其中不乏卓见,然而值得商榷者,逾二十条。本文即对俞说可商者,在分析之后,提出己说。
关键词 太玄 太玄平议 俞樾
下载PDF
经传一体还是经传分立?——《太玄》仿《易》的经传问题
19
作者 解丽霞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5,共6页
《汉书·扬雄传》中"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的说法导引了后人"以《易》求《玄》"的研究思路,以此得出扬雄仿照《易》经、传一一而作《太玄》经、传的偏失结论。分析扬雄作《太玄》时《易》的实际情况,... 《汉书·扬雄传》中"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的说法导引了后人"以《易》求《玄》"的研究思路,以此得出扬雄仿照《易》经、传一一而作《太玄》经、传的偏失结论。分析扬雄作《太玄》时《易》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扬雄的解《易》理路是"《玄传》-《玄经》-《易经》",《太玄》是经、传分立的。扬雄采用"经自经、传自传"的方式释《易》,在于倡导"简而要"地追寻经典本义,对东汉古文经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玄》 《易》 “经、传一体” “经、传解《易》” “经、传分立”
下载PDF
取《易纬》驳谶符:扬雄与谶纬学说
20
作者 解丽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8-64,共7页
扬雄与谶纬学说关系复杂纠葛,之所以如此,源于"谶、纬相同还是相异"的历代学术公案。重新清理"谶、纬论辩"的史料依据,就会发现这一公案的真实面相:争论双方只是立足点不同,其实结论一致,即"谶、纬"内容... 扬雄与谶纬学说关系复杂纠葛,之所以如此,源于"谶、纬相同还是相异"的历代学术公案。重新清理"谶、纬论辩"的史料依据,就会发现这一公案的真实面相:争论双方只是立足点不同,其实结论一致,即"谶、纬"内容有异、名称互杂。以此为前提,扬雄与谶纬关系的梳理就会比较清晰,扬雄是"取纬驳谶",吸取《易纬》的宇宙生成理论、"数字生成次序"、"易数的方位排列"、"卦气说"等汉代学术资源,批驳"欺世罔俗"具有灾异性质的"谶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太玄》 《易纬》 谶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