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allow sub-lakes 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ing the successful wintering of waterbirds in Poyang Lake,China
1
作者 Mengjie Lu Zhen Zhang +3 位作者 Peng Chen Changxin Xu Bin Gao Luzhang Ruan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For migratory waterbirds,the quality of wintering habitat is related to spring migration and successful breeding in the next year.The availability of food resources in the habitat is critical and varies within water l... For migratory waterbirds,the quality of wintering habitat is related to spring migration and successful breeding in the next year.The availability of food resources in the habitat is critical and varies within water levels.Although the water-level fluctuations in Poyang Lake have been extremely variable interannually in recent years,the wintering waterbird populations have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Hence,the mechanism of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is worth exploring.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and herbivorous wa-terbirds in 2015-2016 and 2016-2017,focusing on three shallow sub-lakes and one main lake a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ergence of tubers and the growth of Carex spp.provided a continuous food supply and habitat for wintering waterbirds with a gradual decline in the water level.Shallow sub-lakes supported almost all of the tuber-eating waterbirds(1.42-1.62×10^(5))and most geese(1.34-1.53×10^(6)).However,the main lake area,covered with Persicaria hydropiper,did not provide adequate and accessible food.This resulted in almost no distribution of tuber-eating waterbirds,with only a few geese congregating in early winter.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hallow sub-lakes under human control provided a different environment from the main lake and are key to sustaining the successful wintering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migratory waterbirds in Poyang Lake.Therefore,we recommend refining the anthropogenic management of the shallow sub-lakes to regulate the water level to ensur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Poyang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ropogenic management Carrying capacity seasonal lake water level wintering habitat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Taihu water quality by the technology of immobilized nitrogen cycle bacteria 被引量:21
2
作者 LIZheng-Kui PUPei-Mi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purification of eutrophicTaihu Lake water by dynamic experiment using immobilized nitrogen cycle bacteria(INC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utrophic water of Taihu Lake c...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purification of eutrophicTaihu Lake water by dynamic experiment using immobilized nitrogen cycle bacteria(INC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utrophic water of Taihu Lake can be purifiedeffectively as it passes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reactor into which some immobilizednitrogen cycle bacteria were put.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for Total N (TN), NH4+-Nwith immobilized nitrogen cycle bacteria were 72.4% and 85.6%, respectively. It wasfound that the immobilized nitrogen cycle bacteria also have purificatory effect oneutrophic water of Taihu Lake at winter temperature (7°C), and that the removalmefficiencies for Total N (TN), NH4+-N were 55.6%, and 58.9%, respectively. Theremoval efficiencies for TN and NH4+-N depend on the time the water stays in theexperimental re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辐照聚合 动力实验 太湖水
下载PDF
水温和营养盐增加对太湖冬、春季节藻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吴攀 邓建明 +2 位作者 秦伯强 马健荣 张运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64-1071,共8页
为探讨水温和营养盐增加对冬、春季节太湖藻类生长和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水温(不增温、12.0、14.0、16.0、18.0、20.0℃)和不同营养盐浓度(低、中、高营养盐浓度)下藻类的生长及优势种群变化. 结果表明:藻类∑ρ(Chla)〔... 为探讨水温和营养盐增加对冬、春季节太湖藻类生长和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水温(不增温、12.0、14.0、16.0、18.0、20.0℃)和不同营养盐浓度(低、中、高营养盐浓度)下藻类的生长及优势种群变化. 结果表明:藻类∑ρ(Chla)〔蓝藻、绿藻及硅藻中ρ(Chla)总量,下同〕随着水温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在20.0℃下∑ρ(Chla)为0.19-12.94μgL,显著高于其他水温试验组(0.01-6.83μgL);与较低水温(不增温、12.0、14.0℃)相比,较高水温(16.0、18.0、20.0℃)更能显著促进藻类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利用. 添加营养盐后,硅藻、绿藻ρ(Chla)的日均值分别为0.52-4.07、0.17-0.52μgL;湖水中∑ρ(Chla)呈增长趋势,并且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优势种由绿藻转变为硅藻,硅藻ρ(Chla)所占比例从试验初始的50%升至75%-98%, 说明营养盐增加可加大硅藻的竞争优势;而绿藻的生长则可能同时受水温和营养盐共同作用的影响,因此太湖冬、春季节藻类的演替同时受到水温和营养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营养盐 太湖 春季节 浮游植物
下载PDF
净化湖泊饮用水源的物理-生态工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濮培民 胡维平 +6 位作者 逄勇 魏阳春 刘雪芬 张静仪 颜京松 李文朝 SvenEricJφrgensen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9-167,共9页
我国许多历史上水质优良的湖泊水源区已遭污染或严重污染,净化饮用水源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自1991年以来在太湖进行的物理-生态工程(PEE)的部分研究成果.着重介绍在太湖的重富营养湖湾──五里湖无锡中桥自来水厂水源区的静态和... 我国许多历史上水质优良的湖泊水源区已遭污染或严重污染,净化饮用水源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自1991年以来在太湖进行的物理-生态工程(PEE)的部分研究成果.着重介绍在太湖的重富营养湖湾──五里湖无锡中桥自来水厂水源区的静态和抽水动态实验.阐明了PEE净化水质的原理,示范工程结构,若干水生植物生长规律,螺对水的净化作用及工程效果等.PEE能有效地除藻和净化水质.工程对水的浊度、铵氮、亚硝酸氮和色度的降解效果较好,1994年8月-1995年6月间工程输出水比工程外原水分别平均削减82%,60%,69%和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饮用水 净化 物理-生态工程
下载PDF
太湖蓝藻水华的年度情势预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30
5
作者 朱广伟 施坤 +7 位作者 李未 李娜 邹伟 国超旋 朱梦圆 许海 张运林 秦伯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1-1431,共11页
在太湖、巢湖、滇池、洱海、三峡水库等我国重要湖泊和水库,蓝藻水华时常发生但年际之间藻情往往有较大差异,给蓝藻水华的防控物资及人员投入、湖库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带来较大的挑战,亟待探索周年尺度的蓝藻水华强度预测方法.本文收集... 在太湖、巢湖、滇池、洱海、三峡水库等我国重要湖泊和水库,蓝藻水华时常发生但年际之间藻情往往有较大差异,给蓝藻水华的防控物资及人员投入、湖库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带来较大的挑战,亟待探索周年尺度的蓝藻水华强度预测方法.本文收集了太湖连续15年的蓝藻水华情势观测数据和同步的气象、水文数据用于构建蓝藻水华预测模型,提出了利用遥感反演的蓝藻水华面积(ABL)及人工观测的水体浮游植物叶绿素α浓度([Chl.a]LB)共同表征的蓝藻水华强度指标(BI).分析了太湖年尺度的BI值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年初能够掌握的气象、水文、营养盐等综合环境指标进行年度BI预测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太湖年度BI值与冬季及初春(12-3月)日均水温(WT12-3)、冬春季有效积温(AT12-3)、前一年降雨总量(RFYB)等环境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冬季及初春的水体总氮(TN12-3)、溶解性总氮(DTN12-3)、总磷(TP12-3)及溶解性总磷(DTP12-3)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相关关系.此外,本研究开展了基于上述因子(BI为因变量,其余环境因子为自变量)的多元(或一元)回归分析,并遴选出最优模型.总体而言,最优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浓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本研究得出的模型对太湖蓝藻水华年际强度预测具有较高精度.本研究对太湖等富营养化湖库蓝藻水华的中长期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季度预测 水温 降雨量 营养盐 太湖
下载PDF
冬季净化湖水的效果与机理 被引量:33
6
作者 胡春华 濮培民 +1 位作者 王国祥 黄宜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1-565,共5页
为了做到全年改善饮用水水质,需要研究在冬季怎样有效净化水质的问题为此,在太湖重富营养化水域进行了人工生态系统工程改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若干措施后,能大大地改善水质;滞留时间<2d时,工程内净化效果不明显;滞留时间... 为了做到全年改善饮用水水质,需要研究在冬季怎样有效净化水质的问题为此,在太湖重富营养化水域进行了人工生态系统工程改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若干措施后,能大大地改善水质;滞留时间<2d时,工程内净化效果不明显;滞留时间延至7d左右时,水质指标能改善50%-80%;工程内水质净化的机理为高等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细菌的共同作用,使人工生态系统工程成为抵抗环境变化的稳定生态系统,使水质变化处于良性循环;而滞留时间<2d或在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态系统 净化 水质 冬季 湖水
下载PDF
PAC/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原水的除藻性能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跃军 赵晓蕾 +2 位作者 李潇潇 刘程 朱玲玲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年第5期807-815,共9页
采用由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聚合氯化铝(PAC)制成的系列稳定PAC/PDM复合混凝剂,用于冬季太湖原水的除藻性能研究.通过混凝除藻试验,考察了复合混凝剂加药量、PAC与PDM复配质量比例(20∶1—5∶1)、PDM特征黏度(0.55—3.99dL/g)... 采用由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聚合氯化铝(PAC)制成的系列稳定PAC/PDM复合混凝剂,用于冬季太湖原水的除藻性能研究.通过混凝除藻试验,考察了复合混凝剂加药量、PAC与PDM复配质量比例(20∶1—5∶1)、PDM特征黏度(0.55—3.99dL/g)对除藻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使用复合混凝剂替代预加氯工艺的可行性及深度处理时复合混凝剂的除藻性能.结果表明:(1)对原水使用PAC、PAC/PDM(0.55/20∶1—3.99/5∶1)复合混凝剂后的余浊达到2NTU的水厂沉淀出水浊度标准时,其加药量分别为3.05mg/L、2.91—2.24mg/L,除藻率分别为85.95%、87.26%—92.28%;加药量为3.05mg/L时,其除藻率分别为85.95%、88.03%—96.00%,余浊分别为2.00NTU、1.55—0.53NTU.(2)对加氯水的加药量为3.40mg/L时,PAC/PDM(1.53/10∶1)复合混凝剂对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PAC、PAC/PDM(0.55/20∶1)复合混凝剂对加氯水的处理效果;PAC/PDM(3.99/5∶1)复合混凝剂对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PAC、PAC/PDM(0.55/20∶1)、PAC/PDM(1.53/10∶1)复合混凝剂对加氯水的处理效果.(3)满足余浊<1NTU的深度处理要求时,PAC/PDM(0.55/20∶1—3.99/5∶1)复合混凝剂比PAC减少藻含量11.2%—59.2%,节省加药量6.7%—26.3%.因此,PAC/PDM复合混凝剂与PAC相比,余浊达标时节省加药量,加药量相等时提高处理效果.使用PAC/PDM复合混凝剂可以替代预氯化工艺中混凝除藻作用的部分功能,且是未来深度处理时有效的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 聚合氯化铝(PAC) 复合混凝剂 冬季太湖水 除藻
下载PDF
硫酸铝/PDM复合混凝剂对夏季太湖水的混凝脱浊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潇潇 张跃军 +2 位作者 赵晓蕾 孙彬 张巧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4-298,共5页
采用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硫酸铝(A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复合混凝剂的复合比例、PDM特征黏度对夏季太湖含藻水脱浊效果及絮团沉淀性能的影响,并与预加氯工艺条件下的混凝脱浊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浊度22-26NTU... 采用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硫酸铝(A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复合混凝剂的复合比例、PDM特征黏度对夏季太湖含藻水脱浊效果及絮团沉淀性能的影响,并与预加氯工艺条件下的混凝脱浊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浊度22-26NTU、温度28~30℃、藻含量2.5×10^7个几的太湖水,在与某市水厂混凝强度相近的搅拌强度下,PDM明显提高了AS的混凝脱浊效果与沉淀性能,且AS(以A12O3计)/PDM复合配比越低,PDM特征黏度越高,脱浊效果与沉淀性能越好.在达到2NTU沉淀出水剩余浊度的情况下,AS需4.27mg/L的投加量,而质量复合比例为20:1—5:1的AS/PDM的复合混凝剂需AS投加量3.99-2.07mg/L,减少6.56%~51.52%的AS投加量;在沉淀出水浊度要求提高至1NTU的情况下,AS需7.1lmg/L的投加量,而质量复合比例为20:1~5:1的AS/PDM复合混凝剂需6.61~3.38mg/L的投加量,减少AS投加量13.36%-52.46%.复合混凝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预加氯的助凝脱浊功能,尽可能地减少预加氯投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复合混凝剂 脱浊 太湖源水
下载PDF
太湖地区旱季、雨季水体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朱红霞 陈效民 方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96-2400,共5页
面源污染物越来越成为导致太湖地区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SPSS进行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太湖地区旱季和雨季水质污染状况的差异及其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总磷、总氮、铵态氮超标最为严重,其中总氮含量雨季... 面源污染物越来越成为导致太湖地区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SPSS进行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太湖地区旱季和雨季水质污染状况的差异及其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总磷、总氮、铵态氮超标最为严重,其中总氮含量雨季明显大于旱季;辛庄地区地下水中总磷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宜兴和王庄的地下水。研究区域内太湖的磷污染比灌溉水和城市河水严重,且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地表水水质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氮、磷营养盐以及CODMn,影响地表水质的主要氮盐为铵态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旱季 雨季 水体污染状况
下载PDF
预氯化下PAC/PDM对冬季太湖水的除藻脱浊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晓蕾 张跃军 +2 位作者 李潇潇 刘程 朱玲玲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77-80,84,共5页
研究了预氯化工艺下,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成的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水的除藻脱浊性能,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PAC与PDM的质量比、PDM特征粘度对除藻脱浊效果的影响,并与硫酸铝(AS)制成的AS/PDM复合混凝剂的除... 研究了预氯化工艺下,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成的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水的除藻脱浊性能,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PAC与PDM的质量比、PDM特征粘度对除藻脱浊效果的影响,并与硫酸铝(AS)制成的AS/PDM复合混凝剂的除藻脱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AC/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加氯水的除藻脱浊效果,比单独使用PAC时明显提高,具有余浊达标时节省投加量、投加量相等时提高处理效果的特点;PDM的复合比和特征粘度越大,则PAC/PDM复合混凝剂的除藻率越大、余浊越低,但使用PDM比例低但特征粘度高的PAC/PDM复合混凝剂是提高除藻脱浊效果的既经济又高效的手段;PAC、PAC/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加氯水的除藻脱浊效果分别优于AS、AS/PDM复合混凝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太湖水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聚合氯化铝 除藻脱浊 预氯化
下载PDF
预氯氧化下AS/PDM对冬季太湖水的混凝除藻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跃军 赵晓蕾 +2 位作者 李潇潇 刘程 朱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8-533,共6页
研究了预氯氧化工艺下硫酸铝(AS)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成的系列稳定AS/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加氯水的除藻效果。通过混凝除藻实验,研究了复合混凝剂加药量、AS与PDM复配质量比例(20:1、10:1、5:1)、PDM特征黏... 研究了预氯氧化工艺下硫酸铝(AS)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成的系列稳定AS/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加氯水的除藻效果。通过混凝除藻实验,研究了复合混凝剂加药量、AS与PDM复配质量比例(20:1、10:1、5:1)、PDM特征黏度(0.55、1.53、2.47、3.99dL/g)对除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使用AS、AS/PDM(0.55/20:1~3.99/5:1)复合混凝剂后的余浊达到2NTU的水厂沉淀出水浊度标准时,其加药量(Al2O3计)分别为4.50mg/L、4.00~2.00mg/L,除藻率分别为92.09%、93.91%~96.55%;加药量为4.50mg/L时,其除藻率分别为92.09%、95.22%-99.07%,余浊分别为2.00NTU、1.57—0.48NTU。(2)加药量为4.50mg/L时,4个特征黏度的低复配比例(5:1)药剂比高复配比例(20:1)药剂、3个复配比例的高特征黏度(3.99dL/g)药剂比低特征黏度(0.55dL/g)药剂平均提高除藻率2.41、1.40个百分点。因此,使用AS/PDM复合混凝剂可明显提高AS对冬季太湖加氯水的处理效果,与单独使用AS相比,余浊达标时节省加药量,加药量相等时提高处理效果。复配比例越低或特征黏度越大,AS/PDM复合混凝剂的处理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硫酸铝 复合混凝剂 除藻 预氯氧化 冬季太湖水
下载PDF
PPC强化去除太湖原水中稳定性铁、锰的生产性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士权 马军 +4 位作者 黄晓东 王旭东 郜玉楠 孙洪伟 蒋福春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6-28,33,共4页
太湖B支流河水属于低浊、高藻、高铁锰、高色度和高CODMn水质,其中铁、锰主要以溶解态和胶体态(铁、锰化合物胶体)存在。胶体态铁、锰被有机物膜包裹,和溶解态铁、锰形成了高稳定性铁、锰,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其难于去除。为此,在前期小... 太湖B支流河水属于低浊、高藻、高铁锰、高色度和高CODMn水质,其中铁、锰主要以溶解态和胶体态(铁、锰化合物胶体)存在。胶体态铁、锰被有机物膜包裹,和溶解态铁、锰形成了高稳定性铁、锰,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其难于去除。为此,在前期小试的基础上进行了高锰酸盐(PPC)预氧化强化去除该原水中稳定性铁、锰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盐预氧化工艺出水经混凝沉淀后对锰的平均去除率为99%(较2004年同期常规过滤对锰的去除率提高了42%);对铁的平均去除率为75%(高于2004年同期常规过滤的62%);2004年常规工艺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27.8%,而在2005年同期,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达43%。对于原水水质与B支流河水水质相近的水厂,采用PPC强化处理是保障其出水水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 预氧化 太湖原水
下载PDF
2000~2009年太湖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钱磊 陈方 高怡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1-43,172,共4页
为了解太湖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变化趋势,基于2000~2009年主要入湖河道相应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陈东港桥段、漕桥黄埝桥段和塘桥站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和氨氮等水质参数及流量调节的浓度变化趋势... 为了解太湖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变化趋势,基于2000~2009年主要入湖河道相应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陈东港桥段、漕桥黄埝桥段和塘桥站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和氨氮等水质参数及流量调节的浓度变化趋势,并根据水质分析结果获得了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为该区域面源污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 太湖 入湖河道 水质 趋势
下载PDF
太湖西岸水质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因子 被引量:10
14
作者 于东升 袁宏林 +2 位作者 张颖 李世超 孙中浩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3-1066,1070,共5页
基于2009—2015年太湖西岸10个监测断面的8个水质指标数据,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其指标的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相关分析评价历年水质状况,分析影响太湖西岸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09—2015年太... 基于2009—2015年太湖西岸10个监测断面的8个水质指标数据,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其指标的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相关分析评价历年水质状况,分析影响太湖西岸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09—2015年太湖西岸COD下降趋势显著,DO非显著上升,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TP和TN均表现为高度显著下降趋势。(2)主成分分析从原始信息中提取出两个主成分,共解释了73.645%的结果,分别代表水质氮磷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综合得分表明,2009—2015年太湖西岸水质呈逐年改善趋势。水质污染在空间上表现为北部向南部递减的趋势。(3)相关分析表明,氨氮和COD是影响该区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西岸 水质变化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 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
下载PDF
太湖梅梁湾、贡湖湾水质与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季节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温周瑞 谢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6期36-41,7-8,共6页
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对太湖梅梁湾和贡湖湾的水质、浮游甲壳类密度进行了为期一周年的采样调查,并分析了梅梁湾和贡湖浮游甲壳动物密度与水体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梅梁湾营养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贡湖湾;(2)梅梁湾和... 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对太湖梅梁湾和贡湖湾的水质、浮游甲壳类密度进行了为期一周年的采样调查,并分析了梅梁湾和贡湖浮游甲壳动物密度与水体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梅梁湾营养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贡湖湾;(2)梅梁湾和贡湖湾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数均为19种,浮游甲壳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数量最高出现在秋季,最低出现在冬季;(3)梅梁湾象鼻溞为绝对优势种,全年平均象鼻溞数量占枝角类总数量的70.24%。贡湖湾象鼻溞为优势种,全年平均象鼻溞数量占枝角类总数量的57.21%;(4)桡足类中无节幼体数量所占比例最大,梅梁湾、贡湖湾无节幼体年平均数量分别占桡足类总数量的65.39%和65.50%。枝角类、桡足类密度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浮游甲壳动物 季节变化 太湖
下载PDF
γ-辐照预处理太湖源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继彪 郑正 +2 位作者 赵永富 赵坦 钟云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5-738,共4页
γ-辐照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为考察γ-辐照对水华爆发时期太湖源水预处理的效果,采集了此时期水样进行了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水样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样直接进行γ-辐照,其中的微囊藻毒素-LR和微囊藻毒素-RR得到有效降解。在1... γ-辐照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为考察γ-辐照对水华爆发时期太湖源水预处理的效果,采集了此时期水样进行了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水样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样直接进行γ-辐照,其中的微囊藻毒素-LR和微囊藻毒素-RR得到有效降解。在10kGy的辐照剂量下,微囊藻毒素-LR和微囊藻毒素-RR的降解率均大于63%,降解后微囊藻毒素-LR质量浓度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碳酸钠的加入促进了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降解率提高最大幅度为7.8%。γ-辐照对源水中的其他有机物质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水样经辐照后,pH值的变化幅度最大为0.4,但pH仍在7.0-8.0之间。辐照技术在水华爆发时期水源地水预处理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照 太湖源水 预处理
下载PDF
太湖原水pH值季节性变化规律及突变成因探索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雪 周洵 +1 位作者 李琴 蒋福春 《供水技术》 2015年第5期13-17,共5页
pH值高低波动是影响水厂制水生产的一大难题。通过对金墅水源地pH值变化规律及特性研究发现,太湖水体中pH值变化与温度、藻密度呈正相关关系,温度、藻密度偏高的季节pH值相对较高;pH值与水中浊度、溶解氧、碱度、氮、磷等营养物质呈反... pH值高低波动是影响水厂制水生产的一大难题。通过对金墅水源地pH值变化规律及特性研究发现,太湖水体中pH值变化与温度、藻密度呈正相关关系,温度、藻密度偏高的季节pH值相对较高;pH值与水中浊度、溶解氧、碱度、氮、磷等营养物质呈反相关关系;pH值与水中耗氧量、氨氮的关联性不明显;水体中pH值的升高主要与水草、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有关,生长越好,pH值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原水 PH值 碱度
下载PDF
2009-2018年江苏省太湖西岸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变化趋势 被引量:8
18
作者 陆隽 孔繁璠 +1 位作者 张鸽 李骏 《江苏水利》 2020年第3期5-9,共5页
为了解太湖西岸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变化趋势,选取陈东港、殷村港、太滆运河、大浦港、漕桥河5条主要入湖河流2009—2018年水质监测资料,通过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质量浓度年际变化分析及季节性Kendall检验,分析5条主要入湖河... 为了解太湖西岸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变化趋势,选取陈东港、殷村港、太滆运河、大浦港、漕桥河5条主要入湖河流2009—2018年水质监测资料,通过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质量浓度年际变化分析及季节性Kendall检验,分析5条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河流 水质 趋势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 太湖
下载PDF
高pH值太湖原水应对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华伟 张雪 +1 位作者 蒋福春 董秉直 《供水技术》 2015年第3期36-40,共5页
高温季节原水p H升高是困扰浅水型湖泊水源水厂的一大难题,高p H值低碱度会引起混凝沉淀效果下降和出水p H波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预氯化、聚丙烯酰胺(PAM)助凝和碱度补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小试及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太湖水低... 高温季节原水p H升高是困扰浅水型湖泊水源水厂的一大难题,高p H值低碱度会引起混凝沉淀效果下降和出水p H波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预氯化、聚丙烯酰胺(PAM)助凝和碱度补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小试及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太湖水低碱度高p H原水,预氯化可以直接降低水体p H值,提高混凝沉淀效果,从而节约混凝剂投加量;投加PAM可以降低混凝剂投加量,控制沉淀出水的p H值;补充碱度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剂投加量,而且可以起到稳定沉淀池出水p H值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原水 预氯化 助凝 pH 碱度
下载PDF
太湖水体溶解营养盐(N、P、Si)的冬、夏二季变化特征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军 刘丛强 +3 位作者 王仕禄 周志华 朱兆洲 肖化云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7,共5页
先后于冬季(2003年1月)和夏季(2003年7月)对太湖水体溶解营养盐的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营养盐在湖水中的分布规律,初步探讨了太湖浮游植物营养盐限制因子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太湖溶解无机氮、磷、硅夏季比冬季略高一点,主要来自... 先后于冬季(2003年1月)和夏季(2003年7月)对太湖水体溶解营养盐的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营养盐在湖水中的分布规律,初步探讨了太湖浮游植物营养盐限制因子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太湖溶解无机氮、磷、硅夏季比冬季略高一点,主要来自流域外源输入和湖泊内源释放,分布趋势受人为活动大小和湖泊自身特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夏季 太湖 水体 溶解营养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