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常识的建构——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北宋台谏“风闻言事”特权化 被引量:7
1
作者 杨雄威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162,共10页
北宋台谏风闻言事的特权,是指皇帝对台谏的进言不可问由来,也不可追究不实之罪。该特权在北宋并非由真宗年间天禧诏书确立,而是在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实践中确立的。台谏在论说中反复借助"故事"这一托辞促其形成北宋的一个政... 北宋台谏风闻言事的特权,是指皇帝对台谏的进言不可问由来,也不可追究不实之罪。该特权在北宋并非由真宗年间天禧诏书确立,而是在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实践中确立的。台谏在论说中反复借助"故事"这一托辞促其形成北宋的一个政治常识。尽管北宋台谏和执政双方针对台谏职守问题进行过持续的争论,但关于台谏"许风闻"一事却无人置疑,表明它已成为北宋士大夫的一个常识性存在。风闻言事特权的形成以及履践过程,体现了北宋政治实践中事实与言说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揭示了北宋士大夫通过汲取历史资源完成政治常识建构的独特机制。以此管窥唐宋变革,可知它的历史断裂可能恰恰来自于宋人对历史资源的利用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闻言事 台谏 天禧诏书 故事
下载PDF
陈宣帝太建北伐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光照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22,共6页
陈氏太建北伐 ,系东晋南朝北伐史上的绝响之作。陈宣帝太建北伐的政治策略 ,是联周击齐 ;战争进程是先取江淮 ,而后强争黄淮交战于周。就南北对峙军事要地与江左国土安全关系论 ,太建北伐是内含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的双重底蕴的。但陈氏... 陈氏太建北伐 ,系东晋南朝北伐史上的绝响之作。陈宣帝太建北伐的政治策略 ,是联周击齐 ;战争进程是先取江淮 ,而后强争黄淮交战于周。就南北对峙军事要地与江左国土安全关系论 ,太建北伐是内含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的双重底蕴的。但陈氏起于南朝末造 ,经济武备均不及北朝 ,陈宣帝不能审此而失之烛远 ,穷兵远略将不可避免最终的失败。太建北伐始胜于周齐交争之隙 ,终败于北周统一北方之际 ,要在“合纵图齐”政略选择的失误 ;太建北伐最终归于失败 ,要在不仅折兵阃外再失淮泗 ,而影响亦及于南北统一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建北伐 政略选择 南北对峙 军事地理
下载PDF
岳飞冤狱与监察制度的异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建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岳飞与高宗、秦桧、张俊等的政见,尤其对战和的分歧,积怨甚深,成为冤案的根源。绍兴十一年,秦桧等利用台谏,制造岳飞冤狱,主要分四步走:一、四月份解除岳飞军事实权;二、八月份免去枢密副使;三、十月份送入大理寺监狱;四、十二月份杀害... 岳飞与高宗、秦桧、张俊等的政见,尤其对战和的分歧,积怨甚深,成为冤案的根源。绍兴十一年,秦桧等利用台谏,制造岳飞冤狱,主要分四步走:一、四月份解除岳飞军事实权;二、八月份免去枢密副使;三、十月份送入大理寺监狱;四、十二月份杀害岳飞等。在岳狱的形成中,台谏成为君相利益共同体下的工具,既是君主的耳目,也是宰相的鹰犬,背离了台谏纠察规谏的基本职能,是宋代台谏运作的一种特殊形式,更是台谏制度的异化。这种异化最为可怕的结局是,君相同流合污,居心叵测,手段残忍,后果悚然。这也是专制体制下台谏运作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权力合污,监察异化!可谓是传统政治智慧的妖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飞 冤狱 台谏 南宋
下载PDF
金朝宰执与台谏关系略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孝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金朝时期,台谏监察宰执,宰执控制台谏。朝廷有台谏回避宰执的规定,但台谏依附宰执的现象仍然存在。皇帝既鼓励和支持台谏,又信任和袒护宰执。金朝台谏与宰执的对立和斗争,形成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最终集权于皇帝。
关键词 宰执 台谏 制约 集权
下载PDF
论宋代台谏特点及对文人贬谪的影响
5
作者 张英 《武陵学刊》 2018年第4期96-101,共6页
宋代贬谪文人众多,在他们获罪被贬的过程中,台谏势力起了很大作用。这与宋代台谏制度的特殊性相关。宋代台谏具有"风闻言事"的特权,无须持有真凭实据,只要依传闻便可以立案纠劾;台谏官员又习惯从道德角度开展人身攻击,擅长以... 宋代贬谪文人众多,在他们获罪被贬的过程中,台谏势力起了很大作用。这与宋代台谏制度的特殊性相关。宋代台谏具有"风闻言事"的特权,无须持有真凭实据,只要依传闻便可以立案纠劾;台谏官员又习惯从道德角度开展人身攻击,擅长以模糊的道德罪名弹劾大臣。这两个特点使其成为党争时攻击异党最有效的手段,直接催化了两党之争,造成大批文人贬谪。在皇权式微、权臣当政的时候,台谏又不可避免地沦为权臣手下的鹰犬,成为权臣们打压贬逐异己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台谏 文人贬谪
下载PDF
皇权再论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瑞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5,共23页
通过以士大夫政治形成的宋代为基点,透过大量史料,分别从思想史与政治史的视角对中国历史上的皇权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在思想史视野内的考察,主要阐述了王朝政治的参与者士大夫的皇权观与君主的自律意识。"君"或"君主&q... 通过以士大夫政治形成的宋代为基点,透过大量史料,分别从思想史与政治史的视角对中国历史上的皇权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在思想史视野内的考察,主要阐述了王朝政治的参与者士大夫的皇权观与君主的自律意识。"君"或"君主",在先秦的指归为诸侯国君,自秦始皇开始则专指皇帝。然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形成后的士大夫,则有意无视了这种不同,在儒学国教化以及理学的社会普遍化的强势背景下,大量发掘先秦政治言说中对君主限制的内容,作为限制君主制政体下绝对君权的理论武器。"君德成就责经筵",通过对皇子和皇帝进行的为君之道的正常制度化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士大夫的皇权观到君主的自律意识,成功地完成了理论位移。让多数君主在为君之道的框架内,难越雷池一步。在政治史视野内的考察,主要考察了在实际政治运作中的君臣关系。在君臣互相依存合作的前提下,历代士大夫为了防止名义上绝对君权的暴走脱轨,苦心积虑,对皇权实施了种种规范,本文归纳形容为"天"、"道"、"法"三个紧箍咒和"不文律"、"公议"、"留名的青史"三堵墙。本文还通过具体的政治实态揭示出,谏官、御史在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完成天子法官的使命,却基本沦为政治集团的鹰犬。笔者视派系政治是理解中国政治史的一把钥匙。具体的考察显示,中国历史上的皇权经历了一个由人格化向非人格化转化的过程。尽管皇权在各个历史时期、甚至在同一王朝的不同时期消长都有不同,但实质性皇权由于政治制度的日臻完备等因素,发挥作用的余地愈来愈小,而显示权威的象征性因素却愈来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权 自律 相互制约 派系政治 台谏
下载PDF
王友仁主任医师治疗肩周炎的思路介绍 被引量:1
7
作者 郝会功 王友仁(指导)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0期78-79,82,共3页
目的:介绍王友仁主任医师治疗肩周炎的思路。方法:通过王老平时的讲解和临床治疗肩周炎患者时采用按摩手法的学习和观察,总结出王老治疗肩周炎的思路,并在临床治疗中得到验证。结果:王老治疗肩周炎的思路如下:治肩先治颈;先解决疼痛,后... 目的:介绍王友仁主任医师治疗肩周炎的思路。方法:通过王老平时的讲解和临床治疗肩周炎患者时采用按摩手法的学习和观察,总结出王老治疗肩周炎的思路,并在临床治疗中得到验证。结果:王老治疗肩周炎的思路如下:治肩先治颈;先解决疼痛,后解决功能障碍;在治疗肩周炎后伸摸棘困难时应欲求高,先求远;点按穴位;既注重治疗局部,又注重治疗整体。结论:在王老治疗肩周炎思路的指导下按照其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按动疗法 颈椎微调法 抬肩穴 王友仁
下载PDF
论太建北伐陈与北齐在淮南的攻守——兼释“他家物,从他去” 被引量:4
8
作者 汪舒桐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49,共8页
太建北伐是南朝政权最后一次大规模征讨北朝的战事,文章关注的即是太建五年陈与北齐在淮南的军事表现。陈军多线并进、各部互相策应,展现出严密的战略部署,最终占领寿春、攻取淮南。北齐的军事指挥混乱、地方军与中央援军合作不协是其... 太建北伐是南朝政权最后一次大规模征讨北朝的战事,文章关注的即是太建五年陈与北齐在淮南的军事表现。陈军多线并进、各部互相策应,展现出严密的战略部署,最终占领寿春、攻取淮南。北齐的军事指挥混乱、地方军与中央援军合作不协是其丧师失地的主要原因。寿春失守后,北齐掌权者韩长鸾的“他家物,从他去”一语道出了其不认同淮南的态度,也是北齐主体人群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对淮南疏离感的体现。不过,陈朝却对淮南颇为重视,将收复淮南视作要务。这说明,陈与北齐虽然长时间划江而治,但双方在心理上的分界线仍是淮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建北伐 淮南 军事战略 心理认同 分界线
下载PDF
台谏在仁宗朝的发展及其言风的变化
9
作者 蒋启俊 范立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6-120,共5页
台谏作为中国古代特殊的监察制度,虽早已有之,但其完备成熟并在政治上产生重大之影响则是宋朝,而宋朝又以仁宗朝最为关键和典型。因为仁宗过于重用台谏,“唯言官是听”,纵容风闻弹劾,使以言事为职责的台谏逐渐蜕变为以攻讦捃人之阴私为... 台谏作为中国古代特殊的监察制度,虽早已有之,但其完备成熟并在政治上产生重大之影响则是宋朝,而宋朝又以仁宗朝最为关键和典型。因为仁宗过于重用台谏,“唯言官是听”,纵容风闻弹劾,使以言事为职责的台谏逐渐蜕变为以攻讦捃人之阴私为能事,这给仁宗朝乃至整个宋朝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谏 宋朝 庆历
下载PDF
台谏对北宋仁宗年间党争的危害
10
作者 郭欣欣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2-66,共5页
朋党之争与宋代政治息息相关,且贯穿了整个大宋王朝的政治发展史。仁宗时期的党争是宋朝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党争,对后来熙、丰时期的党争产生了较大影响。两宋时期,随着中央专制主义集权的加强,监察制度也进一步发展。宋真宗时御史台与谏... 朋党之争与宋代政治息息相关,且贯穿了整个大宋王朝的政治发展史。仁宗时期的党争是宋朝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党争,对后来熙、丰时期的党争产生了较大影响。两宋时期,随着中央专制主义集权的加强,监察制度也进一步发展。宋真宗时御史台与谏院合二为一的趋势逐渐形成,这使得宋朝台谏的职能远远超过了唐朝,面对党争——宋朝政局动荡的最直接反映,台谏在党争中的作用亦不能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争 台谏 谏官 宋仁宗 危害
下载PDF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唐诗的作用及其小说史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志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06-114,共9页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征引了73首唐诗,这些唐诗在小说中具有分回的体制功能、情节上承上启下的过渡功能,以及写人、写景、咏物、场景描写等叙事功能。在章回小说史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征引大量唐诗,可以提高小说地位、...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征引了73首唐诗,这些唐诗在小说中具有分回的体制功能、情节上承上启下的过渡功能,以及写人、写景、咏物、场景描写等叙事功能。在章回小说史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征引大量唐诗,可以提高小说地位、丰富小说审美内涵;标志着章回小说体制由韵散分离走向韵散融合;显示了章回小说中韵文创作的另一种路向,即不是依赖说话技艺与话本小说,而是从唐诗、宋诗乃至明诗中选取主题相似的诗歌来写人、写景、咏物、描写场景,诗歌的来源由民间的说书表演及话本小说转向文人的诗歌总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唐诗 写人 写景 小说史意义
下载PDF
北宋台谏官的进奏渠道
12
作者 祁红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北宋士大夫参政议政之风高涨,其中以专司言职的台谏势力尤为突出。北宋前期台谏的言事方式多为章疏,至仁宗朝台谏逐渐取得了上殿面奏的权力,台谏的进奏渠道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随着政治环境、人事变动、派系斗争、权力格局的变化,北宋... 北宋士大夫参政议政之风高涨,其中以专司言职的台谏势力尤为突出。北宋前期台谏的言事方式多为章疏,至仁宗朝台谏逐渐取得了上殿面奏的权力,台谏的进奏渠道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随着政治环境、人事变动、派系斗争、权力格局的变化,北宋台谏的进奏渠道和权限也在不断调整。上殿面奏这一言事方式的获得,一方面有利于君主更有效地了解朝政得失、民间疾苦,另一方面也可以纠弹百官违纪、净化政治风气。然而台谏势力过于强大,进而左右朝廷言论,既有损君主威权,又会给朝局带来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台谏官 进奏渠道 相权 皇权
下载PDF
明代司礼监提督太监小考
13
作者 赵晶 《故宫学刊》 2023年第1期144-151,共8页
明代司礼监提督太监地位清贵,但不及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诸太监,其职权主要是管理宫廷书籍和书画收藏,兼掌内书堂及经厂。其地位清贵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掌管了明代宦官教育机构内书堂。《明史》纂修者误解了《酌中志》中有关司礼监提... 明代司礼监提督太监地位清贵,但不及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诸太监,其职权主要是管理宫廷书籍和书画收藏,兼掌内书堂及经厂。其地位清贵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掌管了明代宦官教育机构内书堂。《明史》纂修者误解了《酌中志》中有关司礼监提督的叙述,将司礼监监官、典簿误为其手下,并将监官、典簿的职能植入司礼监提督名下,拔高了司礼监提督的地位。提督被列入司礼监特定职级序列之一种,其时间当不早于嘉靖时期。除了司礼监提督外,其他太监带“提督”之称的均系使职差遣,其职务高低需看提督者本身所带职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酌中志》 司礼监提督 司礼监掌印
原文传递
宋代士人阶层重组与言论清明格局的形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云泽 董翊宸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45,117,共17页
宋朝是帝制时代唯一不杀言官的朝代,也是古代社会中言论最为清明的一个时期,这与宋代士人阶层的重组和言官制度设计有密切关系。宋确立了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大量庶族及贫民入仕后替代了原来门阀作为官僚和知识阶层的构成主体,加之... 宋朝是帝制时代唯一不杀言官的朝代,也是古代社会中言论最为清明的一个时期,这与宋代士人阶层的重组和言官制度设计有密切关系。宋确立了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大量庶族及贫民入仕后替代了原来门阀作为官僚和知识阶层的构成主体,加之对台谏、太学、邸报等制度的改善及对文官优渥待遇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士人阶层从内心修为到实践济世的家国主体意识,达到了帝制时代士大夫治国的一个巅峰。士人阶层的重组不仅对当世舆论生态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大量士人下沉民间,理学鼎盛,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人阶层 台谏制度 官报制度 太学生运动 民间歌谣
原文传递
宋代国家治理中的监察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本顺 《兰台世界》 2022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宋代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严密监察网络体制,其监察官群体具有较高的法律文化、政治素养和监察能力,已呈现出职业化趋向。宋代监察权在对行政、司法权形成有效制衡的同时,自身亦受到反察监督。宋代监察权根源于君权和公议之间,成为国家长治... 宋代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严密监察网络体制,其监察官群体具有较高的法律文化、政治素养和监察能力,已呈现出职业化趋向。宋代监察权在对行政、司法权形成有效制衡的同时,自身亦受到反察监督。宋代监察权根源于君权和公议之间,成为国家长治久安、政治清明和官民和谐的元气所在。宋代监察权运作机制中蕴涵的相对独立性、权威性、制衡性以及民本性、权责一致性等诸多内源性法理,均可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能够为构筑“中国之治”提供本土监察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台谏 监司 公议 制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