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World to Discover——Grimm's Fairy Tales
1
作者 莫槟菱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5期182-183,共2页
Nowadays, the fairy tales have been on hot discussion. Some say that the very original Grimm's fairy tales is capricious that we may be more cautious whether it's suitable for children. With the rethinking of ... Nowadays, the fairy tales have been on hot discussion. Some say that the very original Grimm's fairy tales is capricious that we may be more cautious whether it's suitable for children. With the rethinking of fairy tales, many other scholars argue that the fairy tales can be valuable with its hidden German customs in the original version and the current versions are acceptable to children.The hot discussion raises our thinking. This new discussing wave may indicate something at a degree that the Grimm's Fairy Tales is worthy going deeper to study. We think that the Grimm's ferry tales is valuable for its pure essence and the German culture it hides that even adults should read it. Children can read the current version of Grimm's Fairy Tales with their innocence,getting the basic judging system of good and bad. The core question is that Adults also should pick it up. That's because usually people will find that all the experiences and reasons can be dated back to the simple truths in fairy tales. Meantime, the Grimm's Fairy Tales reflects lots of unthinkable customs and culture. The only thing we need to do is try to find new aspects and directions to explore the classic. With the spiritual and academic help, shouldn't the Grimm's fairy tales be necessary for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to r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IRY taleS German CULTURES LINGUIST brother Grimm
下载PDF
孙氏“正讹”与《姐妹易嫁》再评价
2
作者 刘利侠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7-41,共5页
蒲松龄的《姐妹异嫁》被认为是一篇根据孙扩图《姐妹易家附记》所载故事所成功改编的歌颂美好人格的优秀短篇。通过比较,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一篇抒发作者自身命运幽愤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由于受到作者思想局限的束缚,表现出人文精神的... 蒲松龄的《姐妹异嫁》被认为是一篇根据孙扩图《姐妹易家附记》所载故事所成功改编的歌颂美好人格的优秀短篇。通过比较,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一篇抒发作者自身命运幽愤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由于受到作者思想局限的束缚,表现出人文精神的缺失。此外,宿命论的观点贯穿小说始终,是作者对人生缺乏深层次思考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姐妹易嫁》 再评价
下载PDF
儿童与民族:《格林童话》缘何为德意志的民族叙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6,共9页
格林兄弟收集整理而成的童话集本名为《儿童与家庭童话》,这部举世闻名的著作常被划入儿童文学之列,但它最初却并不是为儿童而是为成人而作。原因可从格林兄弟对其进行意义建构的背景与过程中得知。对此原因的探讨有助澄清中文“童话”... 格林兄弟收集整理而成的童话集本名为《儿童与家庭童话》,这部举世闻名的著作常被划入儿童文学之列,但它最初却并不是为儿童而是为成人而作。原因可从格林兄弟对其进行意义建构的背景与过程中得知。对此原因的探讨有助澄清中文“童话”与德文“Märchen”的关系,从而也为理解《格林童话》为何是德意志民族之诗、教育之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兄弟 童话 神话 德意志 儿童
下载PDF
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春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3-56,共4页
《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在全世界家喻户晓,我国晚唐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所记载的叶限的故事,在情节上与灰姑娘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却鲜为人知。究其原因,是由作者搜集故事的目的和叙述故事的方式等多方面的差... 《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在全世界家喻户晓,我国晚唐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所记载的叶限的故事,在情节上与灰姑娘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却鲜为人知。究其原因,是由作者搜集故事的目的和叙述故事的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姑娘 叶限 《酉阳杂俎》 《格林童话》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人格的侨易之道——道家哲学与侨易学视角之下的《格林童话》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2,共8页
文章将以道家哲学与侨易学为基础,将格林兄弟的自然观融入与道家哲学相比较的视阈,依据两者的相似之处建构起关涉人格发展的三种基本行为模式。继之以四篇格林童话为例,用三种基本模式为蓝本,模拟出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图,并用侨易学透视... 文章将以道家哲学与侨易学为基础,将格林兄弟的自然观融入与道家哲学相比较的视阈,依据两者的相似之处建构起关涉人格发展的三种基本行为模式。继之以四篇格林童话为例,用三种基本模式为蓝本,模拟出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图,并用侨易学透视这一过程的规律,得出"合道"是人格发展与幸福的原因所在。这一分析一方面旨在打破西方文论对童话阐释的话语垄断,另一方面为探讨《格林童话》中的普世性行为原则提供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哲学 侨易学 人格 格林兄弟 童话
下载PDF
《聊斋志异·王六郎》之诗化书写:与本事渊源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许丽芳 《蒲松龄研究》 2019年第3期70-80,共11页
本文拟分析《聊斋志异·王六郎》与相关本事《迪吉录·松陵溪鬼忍淹泉下而不忍索代帝敕为神》间之叙事异同与情感取向,藉由观察彼此情节增删与书写目的之差异,探讨其间之可能意义。蒲松龄于《王六郎》着墨于许姓渔夫与王六郎之... 本文拟分析《聊斋志异·王六郎》与相关本事《迪吉录·松陵溪鬼忍淹泉下而不忍索代帝敕为神》间之叙事异同与情感取向,藉由观察彼此情节增删与书写目的之差异,探讨其间之可能意义。蒲松龄于《王六郎》着墨于许姓渔夫与王六郎之间的人鬼情谊,强调人与自然、人我之间的对待与感悟,实展现了相当的诗性与想象,使《王六郎》故事不限于既有本事之劝善格局,而另有清逸空灵与世俗温暖之融通,以期具体化《聊斋志异》之书写意识与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王六郎 迪吉录 感应类钞 诗性
下载PDF
《聊斋志异·王六郎》之本事考辨
7
作者 许丽芳 《蒲松龄研究》 2017年第2期52-59,共8页
既有研究以为,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一《王六郎》有其本事,本文则另考辨其他故事渊源,以书写年代先后为原则,据目前检索所得,明末颜茂猷(?-1637)《迪吉录·松陵溪鬼忍淹泉下而不忍索代帝敕为神》之故事当更接近《王六郎》本事,本文... 既有研究以为,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一《王六郎》有其本事,本文则另考辨其他故事渊源,以书写年代先后为原则,据目前检索所得,明末颜茂猷(?-1637)《迪吉录·松陵溪鬼忍淹泉下而不忍索代帝敕为神》之故事当更接近《王六郎》本事,本文同时分析王六郎故事与相关本事间之叙事异同与意义。《王六郎》描写许姓渔夫与王六郎之间的人鬼情谊,其间蒲松龄对于人与自然、人我之间的对待与感悟,展现相当的诗意与想象,使王六郎故事不限于劝善格局,而另有清逸空灵与世俗温暖之融通,透过本文对于相关本事渊源的探讨,或可提供更为具体阐释蒲松龄之书写意识与价值怀抱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王六郎 迪吉录 感应类钞 诗性劝善
下载PDF
民间话语的显影与借用——从影片《喜盈门》与《喜莲》看乡村电影
8
作者 杨岭花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八十年代初的《喜盈门》和九十年代中期的《喜莲》是两部成功的乡村电影,深受农村观众和城市观众的喜爱。它们都运用了民间话语结构"两兄弟的故事"(两姊妹的故事),在《喜盈门》中,这种民间话语结构是影片借以表现的内容,而《... 八十年代初的《喜盈门》和九十年代中期的《喜莲》是两部成功的乡村电影,深受农村观众和城市观众的喜爱。它们都运用了民间话语结构"两兄弟的故事"(两姊妹的故事),在《喜盈门》中,这种民间话语结构是影片借以表现的内容,而《喜莲》中却只是借用,没有展开。通过这两部影片,还分析了现在乡村电影不景气的一些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话语结构 两兄弟(两姊妹)的故事 喜剧 乡村电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