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纳赫》“毁灭”叙事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1
作者
莫铮宜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82-94,共13页
《塔纳赫》①中的大洪水灭世、降火所多玛和耶路撒冷倾覆都是典型的“毁灭”叙事,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看,这些叙事是伦理性的,它们共同的“罪-罚-恩典”的叙事结构传递出鲜明的神学伦理主题,旨在对古代以色列民族进行基于律法的道德...
《塔纳赫》①中的大洪水灭世、降火所多玛和耶路撒冷倾覆都是典型的“毁灭”叙事,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看,这些叙事是伦理性的,它们共同的“罪-罚-恩典”的叙事结构传递出鲜明的神学伦理主题,旨在对古代以色列民族进行基于律法的道德教诲和警戒。对两河流域相关神话的考察与比较表明,《塔纳赫》中的这些“毁灭”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并改造了前者,它们以一神论的视角消解了两河神话中多神的神谱体系,并引入了善恶的价值判断,从而构建了自身。这一构建促成了基于伦理特征的雅威②一神论及神人关系的确立,成为流放时期以色列群体支持和深化申命历史观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纳赫》
“毁灭”叙事
文学伦理学批评
两河流域神话
申命历史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同一个“摩西”,打开“等待”的方式不同——从跨文本对话角度评莫言新作《等待摩西》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平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年第4期684-711,共28页
本文从跨文本对话角度,将《等待摩西》与《希伯来圣经》中的摩西五经、《路得记》作跨时空的比照,探讨《等待摩西》中当代中国版浪子回头故事。《等待摩西》以“文革”初期更名《事件》为开篇,围绕《等待摩西》中的两个东北乡人摩西(“...
本文从跨文本对话角度,将《等待摩西》与《希伯来圣经》中的摩西五经、《路得记》作跨时空的比照,探讨《等待摩西》中当代中国版浪子回头故事。《等待摩西》以“文革”初期更名《事件》为开篇,围绕《等待摩西》中的两个东北乡人摩西(“东北乡人摩西”柳摩西与“东北乡女摩西”马秀美)六十多年的人生,揭示出当代中国两大典型性难题:如何安顿个体的灵魂?如何在今世今生完成个体以及一个民族-国家的出埃及壮举?以此来看,《等待摩西》中对“摩西”的“等待”构成21世纪新时代中国的母题:个体与民族-国家都在历史转折点上“等待”一位“摩西”。现实的中国依然不离这样的现实:正如《等待摩西》所揭示的,对于同一个“摩西”,有着不同的打开“等待”的方式。正如《等待摩西》所期许的,21世纪对同一个“摩西”,虽然打开“等待”的方式不同,但是东北乡女摩西为打开“等待摩西”提供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等待摩西》
《希伯来圣经》/《塔纳赫》
跨文本对话
柳摩西
马秀美
摩西
出埃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希伯来人的老年观对我国老年医学资源配置的启示
3
作者
王张生
唐增
傅华
《医学与社会》
2017年第6期49-51,75,共4页
古希伯来人的老年观充满神学的色彩,尊敬老人即为敬畏神灵。本文通过对《希伯来圣经》和《塔木德》中相关内容的解读,从身体虚弱、配得敬重、需要照顾、传承智慧、老当益壮和复活的盼望几方面,阐释古希伯来人的老年观。犹太文化影响着...
古希伯来人的老年观充满神学的色彩,尊敬老人即为敬畏神灵。本文通过对《希伯来圣经》和《塔木德》中相关内容的解读,从身体虚弱、配得敬重、需要照顾、传承智慧、老当益壮和复活的盼望几方面,阐释古希伯来人的老年观。犹太文化影响着犹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人际关系的处理、尊老爱幼美德的传承、勉励老年人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面对生死的哲学思辨等。古犹太人对老年人的尊崇不仅对犹太历史延续有重大影响,对于老龄化加速的当代中国合理配置老年医学资源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伯来圣经
塔纳赫
塔木德
犹太教
老年观
资源配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老政治的幽灵:希伯来先知文学中的占卜书写
4
作者
张若一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31,共12页
先知文学是希伯来经典《塔纳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编纂者是申命派作者。尽管占卜行为被摩西律法列为禁忌,但其本身源自以色列前王国时期的古老传统,在先知运动中被先知群体广泛使用。申命派作者以先知的占卜活动为书写对象,将其与...
先知文学是希伯来经典《塔纳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编纂者是申命派作者。尽管占卜行为被摩西律法列为禁忌,但其本身源自以色列前王国时期的古老传统,在先知运动中被先知群体广泛使用。申命派作者以先知的占卜活动为书写对象,将其与神谕直接挂钩,使先知在获取神意的有效性上胜过祭司,同时又以神谕为武器,对王国君权进行制约。究其原因,王国时期代表民间传统势力的长老阶层自君主制国家建立以来,便不断被边缘化,他们希望借助先知运动的潮流打破自身的政治与文化困局,因而支持申命派作者借助文学活动展开舆论攻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纳赫》
先知文学
长老政治
申命派作者
占卜书写
原文传递
《塔纳赫》汉译、释经与译不准原则
5
作者
刘平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7年第1期144-152,共9页
本文以《塔纳赫》为基础,将"新译本""恢复本"置于与原文以及与"和合本"的对比中,探讨圣经汉译运动试图回归或恢复原文的意义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达成。本文仅从正典以及宗教核心观念等两个方面给出自己的探讨和回答,认为就信仰对象...
本文以《塔纳赫》为基础,将"新译本""恢复本"置于与原文以及与"和合本"的对比中,探讨圣经汉译运动试图回归或恢复原文的意义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达成。本文仅从正典以及宗教核心观念等两个方面给出自己的探讨和回答,认为就信仰对象、释经以及实践而论,三个汉译本受到译不准原则的限制而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因此,本文认为每部汉译本都试图推陈出"新"或"恢复"原文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每部译本都是新译本,每部译本都是恢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纳赫》
释经
译不准原则
和合本
原文传递
题名
《塔纳赫》“毁灭”叙事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1
作者
莫铮宜
机构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
出处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82-94,共13页
文摘
《塔纳赫》①中的大洪水灭世、降火所多玛和耶路撒冷倾覆都是典型的“毁灭”叙事,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看,这些叙事是伦理性的,它们共同的“罪-罚-恩典”的叙事结构传递出鲜明的神学伦理主题,旨在对古代以色列民族进行基于律法的道德教诲和警戒。对两河流域相关神话的考察与比较表明,《塔纳赫》中的这些“毁灭”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并改造了前者,它们以一神论的视角消解了两河神话中多神的神谱体系,并引入了善恶的价值判断,从而构建了自身。这一构建促成了基于伦理特征的雅威②一神论及神人关系的确立,成为流放时期以色列群体支持和深化申命历史观的重要材料。
关键词
《塔纳赫》
“毁灭”叙事
文学伦理学批评
两河流域神话
申命历史观
Keywords
tanakh
destruction narrative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the myth of the Mesopotamia
view of Deuteronomic history
分类号
I0-05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同一个“摩西”,打开“等待”的方式不同——从跨文本对话角度评莫言新作《等待摩西》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平
机构
复旦大学
出处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年第4期684-711,共28页
文摘
本文从跨文本对话角度,将《等待摩西》与《希伯来圣经》中的摩西五经、《路得记》作跨时空的比照,探讨《等待摩西》中当代中国版浪子回头故事。《等待摩西》以“文革”初期更名《事件》为开篇,围绕《等待摩西》中的两个东北乡人摩西(“东北乡人摩西”柳摩西与“东北乡女摩西”马秀美)六十多年的人生,揭示出当代中国两大典型性难题:如何安顿个体的灵魂?如何在今世今生完成个体以及一个民族-国家的出埃及壮举?以此来看,《等待摩西》中对“摩西”的“等待”构成21世纪新时代中国的母题:个体与民族-国家都在历史转折点上“等待”一位“摩西”。现实的中国依然不离这样的现实:正如《等待摩西》所揭示的,对于同一个“摩西”,有着不同的打开“等待”的方式。正如《等待摩西》所期许的,21世纪对同一个“摩西”,虽然打开“等待”的方式不同,但是东北乡女摩西为打开“等待摩西”提供了典范。
关键词
莫言
《等待摩西》
《希伯来圣经》/《塔纳赫》
跨文本对话
柳摩西
马秀美
摩西
出埃及
Keywords
Mo Yan
“Waiting for Moses”
The Hebrew Bible/The
tanakh
cross-textual dialogue
Moses Liu
Xiumei Ma
Moses
the Exodus
分类号
B97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希伯来人的老年观对我国老年医学资源配置的启示
3
作者
王张生
唐增
傅华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伦理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疾病控制中心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处
《医学与社会》
2017年第6期49-51,75,共4页
基金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应对老龄社会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之子课题"整体性治理--应对老龄社会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编号为71490745
文摘
古希伯来人的老年观充满神学的色彩,尊敬老人即为敬畏神灵。本文通过对《希伯来圣经》和《塔木德》中相关内容的解读,从身体虚弱、配得敬重、需要照顾、传承智慧、老当益壮和复活的盼望几方面,阐释古希伯来人的老年观。犹太文化影响着犹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人际关系的处理、尊老爱幼美德的传承、勉励老年人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面对生死的哲学思辨等。古犹太人对老年人的尊崇不仅对犹太历史延续有重大影响,对于老龄化加速的当代中国合理配置老年医学资源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希伯来圣经
塔纳赫
塔木德
犹太教
老年观
资源配置
Keywords
Hebrew Bible
tanakh
Talmud
Judaism
View of Aging
Resource Allocation
分类号
R1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老政治的幽灵:希伯来先知文学中的占卜书写
4
作者
张若一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31,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流散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21&ZD277)。
文摘
先知文学是希伯来经典《塔纳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编纂者是申命派作者。尽管占卜行为被摩西律法列为禁忌,但其本身源自以色列前王国时期的古老传统,在先知运动中被先知群体广泛使用。申命派作者以先知的占卜活动为书写对象,将其与神谕直接挂钩,使先知在获取神意的有效性上胜过祭司,同时又以神谕为武器,对王国君权进行制约。究其原因,王国时期代表民间传统势力的长老阶层自君主制国家建立以来,便不断被边缘化,他们希望借助先知运动的潮流打破自身的政治与文化困局,因而支持申命派作者借助文学活动展开舆论攻势。
关键词
《塔纳赫》
先知文学
长老政治
申命派作者
占卜书写
Keywords
tanakh
prophetic literature
elders politics
the Deuteronomists
divinatory writing
分类号
I106.99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塔纳赫》汉译、释经与译不准原则
5
作者
刘平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出处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7年第1期144-152,共9页
文摘
本文以《塔纳赫》为基础,将"新译本""恢复本"置于与原文以及与"和合本"的对比中,探讨圣经汉译运动试图回归或恢复原文的意义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达成。本文仅从正典以及宗教核心观念等两个方面给出自己的探讨和回答,认为就信仰对象、释经以及实践而论,三个汉译本受到译不准原则的限制而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因此,本文认为每部汉译本都试图推陈出"新"或"恢复"原文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每部译本都是新译本,每部译本都是恢复本。
关键词
《塔纳赫》
释经
译不准原则
和合本
Keywords
tanakh
Hermeneutics
tile indeterminacy of translation
Chinese Union Version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纳赫》“毁灭”叙事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莫铮宜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同一个“摩西”,打开“等待”的方式不同——从跨文本对话角度评莫言新作《等待摩西》
刘平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古希伯来人的老年观对我国老年医学资源配置的启示
王张生
唐增
傅华
《医学与社会》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老政治的幽灵:希伯来先知文学中的占卜书写
张若一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5
《塔纳赫》汉译、释经与译不准原则
刘平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