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 Color Features of Painting in the Tang Dynasty
1
作者 Xu Li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19年第2期34-36,共3页
In the Tang Dynasty, all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painting, and promoted its development, which formed a unique painting charm of Tang Dynasty. For the painting thoughts and aesthetic ... In the Tang Dynasty, all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painting, and promoted its development, which formed a unique painting charm of Tang Dynasty. For the painting thoughts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the foreign religious art has brought the fresh blood for the painting of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the open & diverse culture exchanging between foreign and China broadened people’s horizons, enriched the integration and collocation of color. At the same time, the Tang Dynasty's own social fashion made people purchase the luxury, comfortable life, while the noble & elegant and rich & colorful color style were shown in the painting. Therefore, the changes of painting thoughts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in Tang Dynasty enriched the painting color and developed the painting natur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painting painting of tang dynasty COLOR EMOTION
下载PDF
英法藏唐宋敦煌遗画地藏菩萨袈裟纹样研究
2
作者 蓝津津 刘元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7,共14页
地藏信仰在汉地兴起后,其造像形式逐渐脱离印度佛教原典,并在唐宋时期进一步中原化。在该时期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画中,绘有大量地藏菩萨图像,其所穿着的袈裟纹样丰富,色彩绮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刊录的英法藏唐宋时期敦煌遗画... 地藏信仰在汉地兴起后,其造像形式逐渐脱离印度佛教原典,并在唐宋时期进一步中原化。在该时期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画中,绘有大量地藏菩萨图像,其所穿着的袈裟纹样丰富,色彩绮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刊录的英法藏唐宋时期敦煌遗画,以穿着绘有袈裟纹样的地藏菩萨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层袈裟、外层袈裟所绘袈裟纹样进行梳理,分为两类:袈裟沿用的常见纹样,如贴金菱形纹、同心圆联珠纹、团花纹;袈裟专属纹样,如云水纹与线迹纹。同时,对比同时期敦煌石窟中佛陀、弟子及地藏像所穿着袈裟的纹样,结合传世袈裟实物与出土的唐宋时期纺织品,从纹样内容、布局、工艺、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纹样分布及变化规律,可以一窥唐宋时期地藏信仰流变对其袈裟纹样的影响,并形成互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佛教美术 敦煌遗画 地藏菩萨 袈裟纹样 云水纹
下载PDF
唐代卷轴画中人物服饰的色彩搭配研究
3
作者 李莹 肖红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23-125,共3页
唐代卷轴画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生活,深入梳理人物服饰的色彩搭配,发现人物服饰色彩搭配注重对比色与点缀色的运用,善于用明艳的色彩如红、黄、青、绿等色与黑白搭配,在色相、色彩明度和纯度上对比明显,使人物服饰的色彩搭配更加丰富。
关键词 唐代卷轴画 人物服饰 色彩搭配
下载PDF
论唐代题画诗题材、体裁创制的多样性特征
4
作者 赵婵媛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一般认为,宋代是中国传统题画诗发展的高峰,历来研究者众多,实际上唐代题画诗已多有创制。立足于唐代题画诗创作文本,着力于从题材、体裁两方面探讨唐人在唐诗繁荣基础上的题画诗开创之功,题材方面涉及山水、人物、花鸟、鞍马、鳞虫等... 一般认为,宋代是中国传统题画诗发展的高峰,历来研究者众多,实际上唐代题画诗已多有创制。立足于唐代题画诗创作文本,着力于从题材、体裁两方面探讨唐人在唐诗繁荣基础上的题画诗开创之功,题材方面涉及山水、人物、花鸟、鞍马、鳞虫等诸多类别,体裁方面呈现四言、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杂言、歌行、组诗等多种形式。宋人继承了唐人衣钵,范式大体无出其外。唐代题画诗为即将到来的宋代题画诗的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成就值得进一步重视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题画诗 题材 体裁 特征
下载PDF
唐代诗词中屏风的性别化研究
5
作者 孟雅婧 张玉勤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2,共6页
屏风是古代常见的家居物品,其各项特征界定了使用者的身份,在传统家庭内部则表现出男女两性之间的等级差异。唐代文学中,屏风意象同样呈现出典型的性别化特征。女性闺房中屏风上的图案多隐喻女子的感情状态,此类屏风还参与了观者对女性... 屏风是古代常见的家居物品,其各项特征界定了使用者的身份,在传统家庭内部则表现出男女两性之间的等级差异。唐代文学中,屏风意象同样呈现出典型的性别化特征。女性闺房中屏风上的图案多隐喻女子的感情状态,此类屏风还参与了观者对女性的窥视。文人书斋中的屏风则往往会升格为一种特殊的象征性文化符号,呈现出男性特质和精英色彩。比较两者,女性之身份建构是在他人的窥视下、想象中被动完成的,男性文人作为享有政治和文化特权的精英,则积极利用屏风这一媒材来彰显文人群体的精神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风 屏风画 唐诗 五代词 性别化
下载PDF
唐代宫廷仕女画中的红色
6
作者 乔一俭 《色彩》 2024年第6期83-85,共3页
唐朝宫廷绘画中的仕女画是唐代人物画中极其重要的篇章,本文主要通过图像分析法来探讨红色在唐代宫廷仕女画中的运用。具体阐述了唐代宫廷仕女画中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大红、赭红、绯红、深红等在画面中的运用;具体分析了唐代宫廷仕女... 唐朝宫廷绘画中的仕女画是唐代人物画中极其重要的篇章,本文主要通过图像分析法来探讨红色在唐代宫廷仕女画中的运用。具体阐述了唐代宫廷仕女画中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大红、赭红、绯红、深红等在画面中的运用;具体分析了唐代宫廷仕女画中红色和补色以及同类色的色彩搭配。这些鲜明的色彩特征,形成了唐代宫廷仕女画的独特面貌,其中红色也成为唐代宫廷仕女画中最醒目的色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宫廷仕女画 红色
下载PDF
唐代画家张璪生平行迹摭考
7
作者 周珩帮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唐代画家张璪的绘画和画论影响很大,但其生平行迹历来鲜为人知。在确切资料发现以前,文章依据画史材料、相关碑刻、诗文及人物史事,梳理其生平行迹中的基本史实和疑点,廓定张璪生于730年前后,约唐肃宗上元前入仕,763年任侍御史、秘书郎,... 唐代画家张璪的绘画和画论影响很大,但其生平行迹历来鲜为人知。在确切资料发现以前,文章依据画史材料、相关碑刻、诗文及人物史事,梳理其生平行迹中的基本史实和疑点,廓定张璪生于730年前后,约唐肃宗上元前入仕,763年任侍御史、秘书郎,764年补通汴河判官,大历中任检校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与先后任相的刘晏、元载、王缙关联密切,同期于长安佛寺作画,确立绘画声誉;建中前后坐贬,任衡州、忠州、江陵郡司马,足迹多在荆楚,综合符载、陆璪等人的行迹可知,他在江陵郡活动时间较长,元和初仍有行迹,卒于807年后。张璪是唐人推崇而后世不断简化的一个文人画家,重审其史实和疑点,对唐代画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张璪 绘画 生卒 行迹
下载PDF
文与诗的合而分:论唐代写真赞之文体承变
8
作者 陈文芝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4期102-114,共13页
唐代写真赞遵守赞文四言韵语之体制,延续前代像赞赋笔颂美的传统,亦有所创变:以比兴手法引入物象,使礼仪性、功能性的赞体文具备审美性;创造人物风神品德的隐喻空间,具有“以象照像”的意趣,与诗歌接近。此外,唐代写真赞写到了观画的感... 唐代写真赞遵守赞文四言韵语之体制,延续前代像赞赋笔颂美的传统,亦有所创变:以比兴手法引入物象,使礼仪性、功能性的赞体文具备审美性;创造人物风神品德的隐喻空间,具有“以象照像”的意趣,与诗歌接近。此外,唐代写真赞写到了观画的感受,使之有别于人物赞;抒发像主功业美德不朽的希冀,而非写真诗中成住坏空的感叹。这都使得这一文体具有了独立的意义。写真赞在唐代的文体承变,折射出画史转捩时期文学文本的复杂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写真赞 人物画 诗赞关系 语图关系
下载PDF
从唐代人物画中看哲学色彩观
9
作者 姚力溶 《色彩》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观孕育在东方文化精神之中,建立在哲学思想之上,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品格。本文遵循历史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从唐代人物画的角度入手,探究唐朝人物画哲学基础、赋色风格及历史价值,并结合当... 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观孕育在东方文化精神之中,建立在哲学思想之上,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品格。本文遵循历史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从唐代人物画的角度入手,探究唐朝人物画哲学基础、赋色风格及历史价值,并结合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在保持中国画色彩审美特点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人物画 五行五色 佛教绘画 色彩 传承转型
下载PDF
唐、五代至宋、元时期传统仕女画设色方法和主要样式
10
作者 宋蕊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74,共6页
唐代是中国传统仕女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仕女画设色方法和主要样式为后代所延续,并有所突破和发展,宋、元时期形成了仕女画的新技法、新风貌。从仕女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开始,通过分析仕女画名家圣手和经典作品的方式,归纳唐、五代至宋、... 唐代是中国传统仕女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仕女画设色方法和主要样式为后代所延续,并有所突破和发展,宋、元时期形成了仕女画的新技法、新风貌。从仕女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开始,通过分析仕女画名家圣手和经典作品的方式,归纳唐、五代至宋、元时期仕女画的设色方法和主要样式,进而了解传统仕女画设色的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至宋、元 传统仕女画 设色方法 主要样式
下载PDF
从唐代仕女画看唐代女性服饰
11
作者 朱强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唐代女性服饰在继承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还从一些少数民族和西域文化中汲取了灵感,构成了独特的服饰样式。其中,唐代仕女画最能直观展示其服饰特点,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款式新颖,开放包容;色彩艳丽,细节精美。文章通过仕女画的视角去... 唐代女性服饰在继承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还从一些少数民族和西域文化中汲取了灵感,构成了独特的服饰样式。其中,唐代仕女画最能直观展示其服饰特点,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款式新颖,开放包容;色彩艳丽,细节精美。文章通过仕女画的视角去考察唐代女性服饰,探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服饰 唐代 仕女画
下载PDF
唐宋之际文人画中的寒林意象探析
12
作者 周奕希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8-91,共4页
寒林意象源于山水题材的林木意象,在历经唐五代,直至北宋的文人画发展中,成为极具阶段特征和文人审美趣味的经典意象。它保留着唐五代的绘画传统,继承林木意象的表现技巧与认知价值,呈现出基于法度谨严、笔墨精妙的自然山林样态。与此同... 寒林意象源于山水题材的林木意象,在历经唐五代,直至北宋的文人画发展中,成为极具阶段特征和文人审美趣味的经典意象。它保留着唐五代的绘画传统,继承林木意象的表现技巧与认知价值,呈现出基于法度谨严、笔墨精妙的自然山林样态。与此同时,它又试图摆脱设色巧丽的装饰特性,以“运墨五色具”替代色彩,从外在世界回到内在的精神表现与人格寄兴,彰显“寒”的多样生姿,传递寒而不冷、寒而生趣的比类与喻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 北宋 文人画 寒林意象
下载PDF
唐代西域女装研究及对当代女装设计的思考——以新疆出土文物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红 闫文君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4,共7页
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唐代西域女子服饰,以新疆出土的唐代彩绘俑、绢画、壁画上绘制的服饰为线索,探讨当时西域的服饰文化特色。通过对唐代女装造型款式、色彩、图案纹样的分析,发现由于当时西域特殊的地理气候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 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唐代西域女子服饰,以新疆出土的唐代彩绘俑、绢画、壁画上绘制的服饰为线索,探讨当时西域的服饰文化特色。通过对唐代女装造型款式、色彩、图案纹样的分析,发现由于当时西域特殊的地理气候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女性多戴帽,汉服与胡服兼容并收的服装风格,且女扮男装甚是盛行。襦裙装款式修身,高腰、阔领、多褶裥,回鹘装翻领、腰间系带。女子服装色彩艳丽,尤爱红色和对比色,图案多为花、草、虫、鱼等自然事物图。依据这些特征,提出了对现代女装设计与开发的一些思考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俑 绢画 女子服饰 西域 服装设计 唐代 新疆
下载PDF
馆藏唐墓壁画病害综合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文宗 张蜓 王佳 《文博》 2017年第5期90-95,共6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墓壁画种类多、数量大,珍藏了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发现的近30座不同身份、级别墓主人墓葬中出土的唐墓壁画。由于壁画自身制作工艺水平及保存状况不一,加之后续揭取保护及保存方式方法不同,馆藏唐墓壁画出现了各种...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墓壁画种类多、数量大,珍藏了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发现的近30座不同身份、级别墓主人墓葬中出土的唐墓壁画。由于壁画自身制作工艺水平及保存状况不一,加之后续揭取保护及保存方式方法不同,馆藏唐墓壁画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病害状况,主要分为画面病害、地仗病害、支撑体病害等几个方面。馆藏唐墓壁画综合研究即是在对其病害进行调查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分析、探讨,以期为唐墓壁画的保护修复提供基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病害研究 壁画保护
下载PDF
从甘博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看唐、宋洗儿风俗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发强 刘再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8-81,共4页
"三日洗儿"是我国育儿风俗之一,包含洗浴、赠赏、宴乐等内容,主要是为小儿祈福,保健因素较多,对于体质弱小的婴儿来说,则是一种考验。这一风俗至迟在唐贞观初年就已出现,到开元时已基本定型,此后盛行不衰。甘肃省博物馆藏敦... "三日洗儿"是我国育儿风俗之一,包含洗浴、赠赏、宴乐等内容,主要是为小儿祈福,保健因素较多,对于体质弱小的婴儿来说,则是一种考验。这一风俗至迟在唐贞观初年就已出现,到开元时已基本定型,此后盛行不衰。甘肃省博物馆藏敦煌所出的《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部分再现了唐、宋时期的洗儿情景,为研究唐、宋洗儿及其仪式提供了极为丰富可靠的形象资料。洗儿风俗的盛行有其合理因素,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渗入了一些消极、落后因素,比如奢侈、夸富之风等,渐渐背离了洗儿礼的本质,也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父母恩重经变 洗婴图 唐宋洗儿 洗儿钱 夸富之风
下载PDF
唐代和五代墓室壁画中的花鸟画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星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文通过将具有墓志纪年的唐代和五代墓室壁画中独立性的花鸟画与文献所述花鸟画家的风格进行比照,试图进一步认识唐代和五代花鸟画形式风格和审美取向。
关键词 唐代 五代 墓室壁画 花鸟画
下载PDF
论唐墓壁画中反映的宗教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旭 王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5,共5页
唐代儒、释、道相互融合、发展并趋归一,这种情况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反映,墓葬中亦未例外。唐墓壁画中的宗教题材,既体现了唐代社会的宗教信仰观,也反映了各种宗教融合的情况,并反映出宗教融合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既丰富了唐... 唐代儒、释、道相互融合、发展并趋归一,这种情况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反映,墓葬中亦未例外。唐墓壁画中的宗教题材,既体现了唐代社会的宗教信仰观,也反映了各种宗教融合的情况,并反映出宗教融合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既丰富了唐代丧葬文化内容和艺术,又以直观的图像艺术形式弥补了唐史的不足;不同墓葬出现不同的宗教因素既说明了墓主人的宗教信仰,也反映了唐代比较宽松的宗教信仰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道三教融合 丧葬文化 图像艺术 宗教信仰
下载PDF
论唐宋的绘画思想与题材之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乔彬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0-86,共7页
由唐至宋,绘画思想转变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从客观转向了主观,尤重画家的人品;(2)由赞美动态、热烈、浪漫的美,提倡天才论、灵感说,转为静态、平和、现实的美,强调日积月累,得外物触发而作画;(3)唐人重情,宋画进而追求“理”;... 由唐至宋,绘画思想转变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从客观转向了主观,尤重画家的人品;(2)由赞美动态、热烈、浪漫的美,提倡天才论、灵感说,转为静态、平和、现实的美,强调日积月累,得外物触发而作画;(3)唐人重情,宋画进而追求“理”;(4)唐人的画论,具有总结中古的意义,宋人作了新的开辟,有近古的色彩,(5)由唐至宋,绘画从宗教化转为文学化,宋代的文人画理论全面兴起、发展;(6)除个别著作外,唐代多零散的绘画思想,宋人则构建起系统的理论。唐宋文化之别造成了绘画题材与风格的三方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绘画思想 题材风格 变化
下载PDF
“空白”的疑惑与解读——宋代以前福建漆艺的发展状况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鑫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5,112,共5页
对宋代以前的福建漆艺研究,因实物难觅踪迹、直接的相关资料残缺,素来乏人问津。梳理战国至唐末五代时期的闽地漆艺发展概况,并对闽地出土的战国时期漆器遗迹的来源、战国秦汉时期闽地漆艺概况的成因、唐代"纻胎漆像"兴盛的... 对宋代以前的福建漆艺研究,因实物难觅踪迹、直接的相关资料残缺,素来乏人问津。梳理战国至唐末五代时期的闽地漆艺发展概况,并对闽地出土的战国时期漆器遗迹的来源、战国秦汉时期闽地漆艺概况的成因、唐代"纻胎漆像"兴盛的原因等问题作初步探讨,这对福建漆艺在文献资料、考古出土文物和海外遗存漆器的综合研究方面,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福建 战国秦汉 隋唐五代 漆艺发展
下载PDF
苏轼“诗中有画”语境论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兰翠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7-171,共5页
我国的诗歌和绘画创作在唐代都进入繁盛时期,并且这两类艺术的互相渗透与影响也日渐突出。到了北宋,诗画融合趋势更加明显,以苏轼为代表的文坛宿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随着文人画、写意画主体地位的确立,诗歌和绘画在... 我国的诗歌和绘画创作在唐代都进入繁盛时期,并且这两类艺术的互相渗透与影响也日渐突出。到了北宋,诗画融合趋势更加明显,以苏轼为代表的文坛宿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随着文人画、写意画主体地位的确立,诗歌和绘画在表现作者人格精神的最终指向上趋于统一。苏轼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因此而产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诗歌 “诗中有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