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唐太宗的雅正文学观及其对贞观诗坛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顺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4期71-77,共7页
唐太宗的雅正文学观以“雅正”为中心,在文学理想上“师古”,在文学主体上“尚德”,在文学内容上“求雅”,在文学风格上要求“切直”,在文学作用上强调“裨政”。其主张直指南朝文风,具有鲜明强烈的时代性。由于唐太宗及其大臣的... 唐太宗的雅正文学观以“雅正”为中心,在文学理想上“师古”,在文学主体上“尚德”,在文学内容上“求雅”,在文学风格上要求“切直”,在文学作用上强调“裨政”。其主张直指南朝文风,具有鲜明强烈的时代性。由于唐太宗及其大臣的共同提倡和实践,在贞观时期形成了一个以雅志为中心、以酬唱奉和与展现个性、抒发情怀为两翼的雅正诗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雅正 诗歌 范式
下载PDF
从政治统治转向书学审美:唐太宗书法理论钩沉及其文化渊源诠释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0-216,共7页
唐太宗具有多维身份,亦被世人冠以书家标签。其即位后万机之暇习书,书法颇佳。虽书名被政绩所掩,然有关阐释书艺的言语却颇有深意并福泽后世。其书论如《笔法诀》《论书》《指法论》《王羲之传论》和《笔意论》等可谓"发前人所未发... 唐太宗具有多维身份,亦被世人冠以书家标签。其即位后万机之暇习书,书法颇佳。虽书名被政绩所掩,然有关阐释书艺的言语却颇有深意并福泽后世。其书论如《笔法诀》《论书》《指法论》《王羲之传论》和《笔意论》等可谓"发前人所未发,定千古之是非",尽显帝王风范。文章从历史文献角度对其书法理论进行钩沉,从文化渊源角度对其书论思想进行释义,从而揭橥其间的文史关联,期冀对于唐太宗的综合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史 唐太宗 文化政策 南朝文艺 书论思想 书学观念
下载PDF
魏征诗文对五帝的颂赞及其政治兴寄 被引量:1
3
作者 陶广学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魏征赋诗作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上古圣王的崇敬之情,其盛赞五帝并借以颂扬唐太宗,同时也体现了自身对太平盛世的执着追求。魏征《五郊乐章》20首,按宫、角、商、徵、羽五音,分别礼赞黄、青、赤、白、黑五帝,体现了顺应天地之气祭祀五帝... 魏征赋诗作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上古圣王的崇敬之情,其盛赞五帝并借以颂扬唐太宗,同时也体现了自身对太平盛世的执着追求。魏征《五郊乐章》20首,按宫、角、商、徵、羽五音,分别礼赞黄、青、赤、白、黑五帝,体现了顺应天地之气祭祀五帝之神的特色以及祈祷“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的目的;其奉和唐太宗之作,以黄帝等为题来颂扬明主,也蕴含着对唐太宗的深切厚望;其进谏之疏、论政之文,以三皇五帝为帝王最高标准,为唐太宗树立效法楷模,并借以批评其执政得失。魏征的政治理想就是期望唐太宗和贞观重臣励精图治,圣贤相遇开创盛世太平,直至超越古人,为后世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征 五帝 唐太宗 五郊 奉和 谏疏
下载PDF
李勣事迹辨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冬梅 《殷都学刊》 2008年第3期46-49,共4页
李勣归唐时的统治区只有黎阳一带,不像两《唐书》说的那样广大。李勣与唐太宗的关系总起来看比较亲近,《通鉴》记载的太宗临终前嘱咐太子"(李勣)若徘徊顾望,当杀之"的材料不可信。李勣前去平定高丽时的官职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李勣归唐时的统治区只有黎阳一带,不像两《唐书》说的那样广大。李勣与唐太宗的关系总起来看比较亲近,《通鉴》记载的太宗临终前嘱咐太子"(李勣)若徘徊顾望,当杀之"的材料不可信。李勣前去平定高丽时的官职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不是■江道大总管;时间是乾封元年十二月己酉,不是总章元年,两《唐书》中所记有舛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勣 唐太宗 黎阳 高丽
下载PDF
隋炀帝和唐太宗的“暴君、明君”之辨 被引量:1
5
作者 白云扬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07-110,共4页
多年来,国内史学界普遍认为隋炀帝"暴",而唐太宗"明"。但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详实梳理,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他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对于他们的"暴"或者"明"不能简单地以传统观点加以定论... 多年来,国内史学界普遍认为隋炀帝"暴",而唐太宗"明"。但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详实梳理,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他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对于他们的"暴"或者"明"不能简单地以传统观点加以定论,应从多个角度辩证地探究隋炀帝的"暴"和唐太宗"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炀帝 唐太宗 历史人物 评价
下载PDF
唐太宗的管理思想
6
作者 王忠伟 宋香谒 李禹辰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10-313,318,共5页
唐太宗是超迈古今的千古一帝,其管理思想体现在行政改革、税赋制度、爱民、重贤和克己纳谏等方面,尤其在树立帝范方面成为历代皇帝的楷模。
关键词 唐太宗 管理思想 贞观之治
下载PDF
试析唐太宗“崇王”之缘由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娣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7-50,共4页
唐太宗推崇王羲之书法,从而奠定了王书的独尊地位。唐太宗“崇王”,有下列缘由:统一的大唐帝国呼唤刚健有力并折中南北的书风,这也符合太宗的文治之需;太宗书法受精通王羲之书法的虞世南浸染,太宗爱屋及乌,增加了对王羲之书法的感情;另... 唐太宗推崇王羲之书法,从而奠定了王书的独尊地位。唐太宗“崇王”,有下列缘由:统一的大唐帝国呼唤刚健有力并折中南北的书风,这也符合太宗的文治之需;太宗书法受精通王羲之书法的虞世南浸染,太宗爱屋及乌,增加了对王羲之书法的感情;另外,又凭借道教的影响,王羲之书法终于被唐太宗推上了第一把交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王羲之 南北朝书风 折衷相济 骨力 道教
下载PDF
刘文静之死与初唐党争之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程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30,共5页
刘文静被杀是初唐政治中的一件大事,由于史官对武德朝历史多有篡改,因此旧史对这一事件的记载非常含混。刘文静作为李世民集团的核心人物,他的被杀是李世民集团与李建成集团斗争即将公开化的标志,以后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如玄武门之变等,... 刘文静被杀是初唐政治中的一件大事,由于史官对武德朝历史多有篡改,因此旧史对这一事件的记载非常含混。刘文静作为李世民集团的核心人物,他的被杀是李世民集团与李建成集团斗争即将公开化的标志,以后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如玄武门之变等,均和此事有一定的联系。武德朝的党争从刘文静被杀逐渐开始,至贞观三年裴寂罢卒结束。两党的斗争只是为了拥立谁为未来的皇帝,没有阶级本质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刘文静 裴寂 太宗集团 党争
下载PDF
唐前五代史与唐初政治
9
作者 岳纯之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25-28,36,共5页
中国古代 ,政治与史学恒相依相赖 ,互为利用。政治为历史编撰和史学研究提供动力和保障 ,史学则为政治欢呼、论证、鼓噪。政治刮什么风 ,史学就下什么雨。唐前五代史是唐朝初年官方组织编撰的正史 ,它因政治而作 ,倚政治而成 ,具有强烈... 中国古代 ,政治与史学恒相依相赖 ,互为利用。政治为历史编撰和史学研究提供动力和保障 ,史学则为政治欢呼、论证、鼓噪。政治刮什么风 ,史学就下什么雨。唐前五代史是唐朝初年官方组织编撰的正史 ,它因政治而作 ,倚政治而成 ,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色彩 ,突出地反映了古代史学与政治的这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前五代史 政治 令狐德莱 唐太宗
下载PDF
论唐太宗公平与诚信的治国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10
作者 钟世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1-16,共6页
唐太宗以儒学治国,在其构建的德治体系中,公平和诚信是两块最重要的基石。唐太宗奉"公平"为理国要道,以"诚信"为国之大纲,把中国社会推向了贞观盛世。从其执政理念及实践来看,公平与诚信还存在着因果关系。探讨唐... 唐太宗以儒学治国,在其构建的德治体系中,公平和诚信是两块最重要的基石。唐太宗奉"公平"为理国要道,以"诚信"为国之大纲,把中国社会推向了贞观盛世。从其执政理念及实践来看,公平与诚信还存在着因果关系。探讨唐太宗执政过程中因推崇公平及诚信而产生的社会治理效果,对完善当下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方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公平 诚信 公平行政 公信力
下载PDF
论唐太宗的散文创作
11
作者 陶广学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36-39,65,共5页
唐太宗的散文创作不仅数量丰富,而且文体多样,尤其是在赋、史论、政论、序文等方面的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整体上看,太宗散文具有气魄雄伟,饱含深情,用词优美,行文潇洒,又长于论辩说理的特色,既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成就,又充分体现出一... 唐太宗的散文创作不仅数量丰富,而且文体多样,尤其是在赋、史论、政论、序文等方面的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整体上看,太宗散文具有气魄雄伟,饱含深情,用词优美,行文潇洒,又长于论辩说理的特色,既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成就,又充分体现出一代明君的胸怀与才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散文 史论 《帝范》 序文
下载PDF
唐太宗的军事艺术
12
作者 郭绍林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6-19,41,共5页
唐太宗尚未成年即开始了戎马生涯 ,多次平定地方割据叛乱 ,抵抗突厥入侵 ,每每大获全胜 ,为唐朝的缔造、巩固和国威远扬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他的军事艺术十分高超 ,诸如知彼知己、兵不厌诈、欲取故纵、骄寇夺志、虚实相兼等 。
关键词 唐太宗 军事艺术 割据势力 突厥
下载PDF
唐太宗的氏族政策及其影响
13
作者 雷艳红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7-80,共4页
为推进国家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唐太宗制定了一系列氏族政策,如皇室婚姻中,“王妃、主婿皆取当世勋贵名臣家,未尝尚山东旧族”;同时组织官员修撰《氏族志》,并颁布《诫励氏族婚姻诏》等。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以李唐皇族为中... 为推进国家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唐太宗制定了一系列氏族政策,如皇室婚姻中,“王妃、主婿皆取当世勋贵名臣家,未尝尚山东旧族”;同时组织官员修撰《氏族志》,并颁布《诫励氏族婚姻诏》等。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以李唐皇族为中心、并联合朝中大臣的氏族新秩序,藉此扭转山东士族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不过,这些氏族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取得理想的直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山东士族 氏族政策 氏族新秩序
下载PDF
纵囚新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淑芳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60-63,共4页
比较唐宋两代录囚制度和赦免制度,可知:唐太宗贞观六年的录囚尚存理狱之意,还是不同于宋代类似纵囚的录囚的,太宗此举也不是为邀名;欧阳修《纵囚论》一文只是欲借太宗录囚之题来反对宋代的大赦而已。
关键词 唐太宗 欧阳修 录囚 纵囚 刑狱 录囚制度 赦免制度
下载PDF
从藏文史料对唐太宗的记载看藏族史学观
15
作者 韩腾 石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96-196,共1页
唐太宗是唐蕃交往史上一位重要的皇帝,在藏文文献中有着众多的记载。文章以后宏期的部分藏文史料为主,对唐太宗的四种不同称谓和“文成公主入蕃传说”中有关唐太宗人物特点的记载进行分析和探讨,透过文学化的史料追溯历史真实,并由... 唐太宗是唐蕃交往史上一位重要的皇帝,在藏文文献中有着众多的记载。文章以后宏期的部分藏文史料为主,对唐太宗的四种不同称谓和“文成公主入蕃传说”中有关唐太宗人物特点的记载进行分析和探讨,透过文学化的史料追溯历史真实,并由此总结出藏族独特的史学观,即:投射作者主观愿望、历史人物的标签化、加入大量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等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 藏文 史学 藏族 历史人物 神话传说
下载PDF
从藏文史料对唐太宗的记载看藏族史学观
16
作者 韩腾 石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66-73,共8页
唐太宗是唐蕃交往史上一位重要的皇帝,在藏文文献中有着众多的记载。文章以后宏期的部分藏文史料为主,对唐太宗的四种不同称谓和"文成公主入蕃传说"中有关唐太宗人物特点的记载进行分析和探讨,透过文学化的史料追溯历史真实,... 唐太宗是唐蕃交往史上一位重要的皇帝,在藏文文献中有着众多的记载。文章以后宏期的部分藏文史料为主,对唐太宗的四种不同称谓和"文成公主入蕃传说"中有关唐太宗人物特点的记载进行分析和探讨,透过文学化的史料追溯历史真实,并由此总结出藏族独特的史学观,即:投射作者主观愿望、历史人物的标签化、加入大量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等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宏期 藏文史料 唐太宗 史学观
下载PDF
论唐太宗在骈文上的创新
17
作者 褚为强 李寅生 《唐都学刊》 2006年第5期23-26,共4页
唐太宗不但在政治方面开创了有名的贞观盛世,更是当时的文坛盟主,在文章方面亦颇多创新之举。他不但以实践者的身份在题材、内容、句式骈偶、用典等方面对六朝骈文旧习有所突破,并且提出了新的文风标准,其个人作品也颇有文采,这些情况... 唐太宗不但在政治方面开创了有名的贞观盛世,更是当时的文坛盟主,在文章方面亦颇多创新之举。他不但以实践者的身份在题材、内容、句式骈偶、用典等方面对六朝骈文旧习有所突破,并且提出了新的文风标准,其个人作品也颇有文采,这些情况均标示了唐初文学的渐变趋势,也表明了唐太宗在骈文发展史上的一席重要地位。李世民的文章题材广泛,内容充实,情感真切自然;为文骈散兼用,事典熟悉,使文章更为通脱流畅;反对六朝绮艳文风,倡导为文要庄和典丽,文章颇富文采。这些都对当时骈文乃至整个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骈文 创新
下载PDF
浅析唐太宗赦宥的政治功用和背景
18
作者 邵志国 《唐都学刊》 2006年第5期20-22,共3页
赦宥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常用的一种政治手段,唐太宗在位期间,赦宥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和工具,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安定政局、巩固统治的功用,赦宥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比较明显。太宗对待赦宥的态度也十分慎重,每次赦宥均有着特定的政治和社... 赦宥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常用的一种政治手段,唐太宗在位期间,赦宥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和工具,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安定政局、巩固统治的功用,赦宥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比较明显。太宗对待赦宥的态度也十分慎重,每次赦宥均有着特定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对巩固太宗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赦宥 背景 特点
下载PDF
The Four Pillars of Emperors and Generals in Chinese History
19
作者 Raymond L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5年第10期537-545,共9页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支柱 皇帝 相互作用 历史人物
下载PDF
“贞观之治”所谓“治世”质疑
20
作者 戚文闯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9-95,共7页
"贞观之治"历来为后世所称道,认为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实则不然。通过对唐太宗时期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考证,以及对吴兢编撰《贞观政要》的背景考察,可以发现贞观时期的真实状况与太平治... "贞观之治"历来为后世所称道,认为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实则不然。通过对唐太宗时期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考证,以及对吴兢编撰《贞观政要》的背景考察,可以发现贞观时期的真实状况与太平治世并不相符,诚如顾颉刚先生"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所言,实有后世夸大溢美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贞观之治 《贞观政要》 质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