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嗣本与唐贞观时期北疆经营探究
1
作者 赵海军 王庆昱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郭嗣本墓志近年出土于陕西西安,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郭嗣本墓志记载了郭嗣本家族的相关情况以及其相关仕宦。郭嗣本在传世史书中记载有限,墓志的出土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对于研究郭嗣本的仕宦以及唐初史事都起到了补遗的作用,... 郭嗣本墓志近年出土于陕西西安,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郭嗣本墓志记载了郭嗣本家族的相关情况以及其相关仕宦。郭嗣本在传世史书中记载有限,墓志的出土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对于研究郭嗣本的仕宦以及唐初史事都起到了补遗的作用,特别是郭嗣本曾参与了唐初与突厥的战争和交往等,对于研究唐初与突厥的关系也起到作用,志文还记载了郭嗣本曾担任鸿胪寺卿,对于了解和认识唐初的对外交往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嗣本墓志 突厥 贞观 鸿胪寺
下载PDF
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壁画墓M1373发掘简报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爱东 贾蓉(照相/绘图) +4 位作者 王洋(照相/绘图) 王曾 李鑫 李莎 王昕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1,I0001,共13页
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白杨寨村南发掘了一座晚唐时期砖室壁画墓。该墓破坏严重,但其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时代特征明显。该墓所处位置为刘弘规家族墓地,根据墓葬形制及位置关系,推测墓主应为刘弘规家族第二代成... 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白杨寨村南发掘了一座晚唐时期砖室壁画墓。该墓破坏严重,但其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时代特征明显。该墓所处位置为刘弘规家族墓地,根据墓葬形制及位置关系,推测墓主应为刘弘规家族第二代成员,即晚唐时期权宦刘行深或其夫人。该墓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座刘弘规子辈成员墓葬,为研究晚唐时期家族墓地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而出土的精美壁画,为近年来所罕见,对研究唐宋之际壁画题材及风格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壁画墓 宦官 刘行深 家族墓
下载PDF
陕西西安唐戴至德夫妇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昕 +2 位作者 张小丽 吴晓璇 张星(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0,F0002,共14页
2019年7月至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郭杜街道任家寨村南发掘古墓葬2座,其中编号为M1的墓葬为长斜坡墓道五天井土圹砖室墓,出土器物50件(组),其中有墓志2合,确定墓主为唐代宰相戴至德和夫人博陵崔氏合葬墓。
关键词 陕西西安 唐墓 戴至德 宰相
下载PDF
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元氏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毅 雷升龙(绘图) +2 位作者 孙雅玲(绘图) 郭翠云(摄影) 樊利群(摄影)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1,I0001,共8页
2019年8月至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镇岩村一处储备用地范围内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唐墓2座,编号为M2、M6。M6墓主为唐代大臣、著名文学家元稹的三兄元积。元积本人文献有零星记载,墓葬的出土为该区域唐... 2019年8月至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镇岩村一处储备用地范围内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唐墓2座,编号为M2、M6。M6墓主为唐代大臣、著名文学家元稹的三兄元积。元积本人文献有零星记载,墓葬的出土为该区域唐代元氏家族茔域分布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实物资料,同时墓志所载元积生平也对中晚唐时期诸多重要事件有证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 岩村 洪渎原 唐墓 元积 元氏家族
下载PDF
西安白杨寨晚唐墓M1373“备茶图”研究
5
作者 陈爱东 王曾 李鑫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墓葬壁画中“备茶图”题材多流行于宋、辽、金时期,唐墓中则较为罕见,分布地域以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区为主。西安东郊白杨寨晚唐墓M1373发现有“备茶图”题材壁画一幅,为目前所见最早,在西安地区更是首次发现。本文以新发现的... 墓葬壁画中“备茶图”题材多流行于宋、辽、金时期,唐墓中则较为罕见,分布地域以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区为主。西安东郊白杨寨晚唐墓M1373发现有“备茶图”题材壁画一幅,为目前所见最早,在西安地区更是首次发现。本文以新发现的“备茶图”壁画为例,通过对其内涵的分析,对墓葬中“备茶图”出现的社会背景、早期发展脉络、后期的变化与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晚唐墓 壁画 备茶图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皇木厂村唐代墓葬考古发掘简报
6
作者 董坤玉 李孝卿(修复) +1 位作者 李国瑞(绘图) 李靖凡(摄影) 《草原文物》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2012-2013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时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皇木厂村的运河核心区5号地项目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发现唐代墓葬四座,这四座唐墓遭到严重的破坏,但大体保留了墓葬的基本形制。根据墓葬弧方形的墓... 2012-2013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时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皇木厂村的运河核心区5号地项目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发现唐代墓葬四座,这四座唐墓遭到严重的破坏,但大体保留了墓葬的基本形制。根据墓葬弧方形的墓室特征以及M76墓室内的仿木结构特征,大体可以判断这四座墓葬的建造年代当属于唐代中晚期。唐代幽州是朝廷经营辽东的前沿阵地,隋炀帝时期开凿的永济渠是经略辽东运送军用物资和军队的重要交通通道,这四座墓葬所在位置恰好在永济渠附近,为研究唐代通州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墓葬 永济渠
下载PDF
唐戴至德夫妇墓壁画研究
7
作者 郭昕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9,77,共10页
唐戴至德夫妇墓所出土壁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仿木作平闇式天花,内填石榴样宝相花,其风格与同时期高品级墓葬和莫高窟顶藻井壁画相似,或与当时崇佛有关;第二类列戟图,列戟数量多于其品级所享,可能与特赐等原因有关;第三类仪卫图,仪卫... 唐戴至德夫妇墓所出土壁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仿木作平闇式天花,内填石榴样宝相花,其风格与同时期高品级墓葬和莫高窟顶藻井壁画相似,或与当时崇佛有关;第二类列戟图,列戟数量多于其品级所享,可能与特赐等原因有关;第三类仪卫图,仪卫人数超越规制,其原因可能与列戟图相同,亦或是高宗时期仪卫人数多于《开元礼》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至德 唐墓 壁画 宝相花 列戟图 仪卫图
下载PDF
陕西定边张梁村唐墓发掘简报
8
作者 于春雷 郝志国 +1 位作者 刘军幸(绘图) 雷庆庆(照相)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34,共8页
2022年10~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和定边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队,对定边县盐场堡镇张梁村唐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唐代墓葬6座,出土较丰富的遗物。根据出土墓志志文,推断墓群的年代为中唐时期。这批墓... 2022年10~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和定边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队,对定边县盐场堡镇张梁村唐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唐代墓葬6座,出土较丰富的遗物。根据出土墓志志文,推断墓群的年代为中唐时期。这批墓葬的发现,对研究该地区唐代的墓葬形制及随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边 唐代 砖室墓
下载PDF
唐陵陪葬墓再论
9
作者 王小蒙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本文将唐陵陪葬墓置于唐陵陵园的总体规划中,考量陪葬墓在陵园中区位、排列秩序的变化,探讨从“斟酌汉魏”到“乾陵模式”的陪葬墓制转换过程。并结合各唐陵经营陪葬的历史背景,论述了以墓主主身份、陪葬墓数量为突出标志的分期演化规律。
关键词 唐陵 陪葬墓 陵园规划
下载PDF
唐宋墓葬中的猫及相关问题
10
作者 耿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78-88,共11页
唐宋时期,墓葬中不只发现作为宠物殉葬的猫骨、猫瓷塑,而且砖雕与壁画中还出现了大量的猫形象,这是墓葬习俗变化的结果,也表明养猫已成为一种别具意趣的生活文化。猫对人类的吸引力,不仅是由于捕鼠的实用价值,猫的外表、天性以及与人类... 唐宋时期,墓葬中不只发现作为宠物殉葬的猫骨、猫瓷塑,而且砖雕与壁画中还出现了大量的猫形象,这是墓葬习俗变化的结果,也表明养猫已成为一种别具意趣的生活文化。猫对人类的吸引力,不仅是由于捕鼠的实用价值,猫的外表、天性以及与人类情感交流互动的能力,促使它们融入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此时期,猫的捕鼠护书功能以及文人对猫特定的情感想象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种雅的生活情境,猫也成为士大夫交往的媒介。猫作为宠物走入人类家庭与此时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墓葬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对章怀太子墓室壁画唐代宫女服饰的艺术研究——以《观鸟捕蝉图》为例
11
作者 周蔚原 唐勇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2期51-55,共5页
自汉代以来,厚葬之风盛行,且墓葬遵循“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其中章怀太子墓壁画内容取材于墓主李贤生前的真实生活,包含仪仗、客使、宫女等多种题材,是墓主李贤生前方方面面生活的再现,具有极高的社会历史价值。《观鸟捕蝉图》作为其... 自汉代以来,厚葬之风盛行,且墓葬遵循“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其中章怀太子墓壁画内容取材于墓主李贤生前的真实生活,包含仪仗、客使、宫女等多种题材,是墓主李贤生前方方面面生活的再现,具有极高的社会历史价值。《观鸟捕蝉图》作为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宫女图,巧妙地描绘了宫女生活的“宫怨”意象,为现阶段了解唐代宫中生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以《观鸟捕蝉图》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究,通过分析壁画中侍女所着服饰,探究其中所反映的人物信息、状态以及服饰艺术所暗喻的社会观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室壁画 章怀太子墓 唐代宫女服饰
下载PDF
艺术遗产中的唐风华韵——唐墓壁画服饰研究概览
12
作者 朱可晴 《纺织报告》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唐墓壁画作为厚葬之风的产物,以精致的内容和写实的风格生动再现了墓主人的生活片段。壁画中大量的男女画像展现了各种角色的服饰穿着,为唐代服饰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素材。文章通过Cite Space软件对近十年的唐墓壁画服饰研究文献进... 唐墓壁画作为厚葬之风的产物,以精致的内容和写实的风格生动再现了墓主人的生活片段。壁画中大量的男女画像展现了各种角色的服饰穿着,为唐代服饰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素材。文章通过Cite Space软件对近十年的唐墓壁画服饰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摸索其发展脉络并进行归纳总结。目前对唐墓壁画服饰的研究可分为显性研究、隐性研究和复原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服饰 关键词共现
下载PDF
论唐代双室砖券墓的“神龙模式”
13
作者 李明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
目前已发现的唐代双室砖券墓,唐中宗朝至玄宗朝初期下葬的15个墓例具备典型规律和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命名为“神龙模式”墓葬。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神龙模式”墓葬作以综合分析,认为其密集出现是由“后武则天时代”的特殊政治... 目前已发现的唐代双室砖券墓,唐中宗朝至玄宗朝初期下葬的15个墓例具备典型规律和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命名为“神龙模式”墓葬。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神龙模式”墓葬作以综合分析,认为其密集出现是由“后武则天时代”的特殊政治背景决定的。“神龙模式”的积极制作者是“后武则天时代”的宗室女性,其消失是缘于唐玄宗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墓葬规模和葬礼规格关乎政治秩序,当“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环境已经不存在了,“神龙模式”这种利用葬礼表达政治意图的手段也就自然失去了市场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后武则天时代 双室砖券墓 神龙模式 女性参政
下载PDF
南唐二陵墓室彩画上滋生藻类、苔藓与霉菌的种类鉴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汪娟丽 李玉虎 肖亚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6,共5页
南唐二陵墓室彩画上滋生大面积的苔藓、藻类、霉菌,使原有精美鲜艳的彩画被严重遮盖腐蚀。为此,对南唐二陵墓室彩画上滋生的藻类、苔藓与霉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菌落形态观察与显微形态观察,对其表面滋生的藻类、苔藓与霉菌进行了初步种... 南唐二陵墓室彩画上滋生大面积的苔藓、藻类、霉菌,使原有精美鲜艳的彩画被严重遮盖腐蚀。为此,对南唐二陵墓室彩画上滋生的藻类、苔藓与霉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菌落形态观察与显微形态观察,对其表面滋生的藻类、苔藓与霉菌进行了初步种类鉴定。鉴定结果表明,确定霉菌为黑根霉(R.nigricans)、亮白曲霉(A.candidus)、青霉(P.echinulatum Raper)等;苔藓为墙藓属(Totula sp)、毛口藓属(Trichostomum Bruch);藻类为鞘丝藻属(Lyngbya)。鉴定结果可为进一步的防藻、防霉技术研究和墓室彩画的现场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唐二陵 霉菌 分离与鉴定 苔藓 藻类
下载PDF
陕西省几座唐墓壁画白灰层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珍珍 王丽琴 赵西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了研究唐墓壁画白灰层的特性,本研究以乾陵等7座陕西唐墓壁画的白灰层为研究对象,使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样品的显微结构、物相、无机物和有机物含量以及力学强度,并探讨了... 为了研究唐墓壁画白灰层的特性,本研究以乾陵等7座陕西唐墓壁画的白灰层为研究对象,使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样品的显微结构、物相、无机物和有机物含量以及力学强度,并探讨了影响白灰层疏松程度、强度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白灰层主要由无机物组成,包括碳酸钙、二氧化硅和锰白云石,平均含量88.71%,有机物平均含量9.33%。白灰层厚度一般为3~5mm,平均孔径约1.77μm,总孔数大致为7920个/mm2,平均抗折强度约0.96MPa。无机物与有机物含量比与疏松程度呈反相关性;疏松程度与强度基本上呈反相关性。小孔径、低含水率、锰白云石可能会增大白灰层的强度。该工作深化了唐墓壁画白灰层的研究,为后期寻找更合适的渗透加固材料、工艺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白灰层 特性 科学分析
下载PDF
从墓志看佛教对唐代妇女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苏士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4-88,共5页
从对唐墓志的分析考察可知 ,唐代妇女信佛者较多 ,在家修行的妇女占绝对多数 ,且相当一部分奉佛者为孀居妇女。唐代妇女诵读或抄写的佛典主要集中在金刚般若、法华、涅、维摩等经上 ,尤以金刚般若、法华两经为最。唐代妇女崇佛原因众... 从对唐墓志的分析考察可知 ,唐代妇女信佛者较多 ,在家修行的妇女占绝对多数 ,且相当一部分奉佛者为孀居妇女。唐代妇女诵读或抄写的佛典主要集中在金刚般若、法华、涅、维摩等经上 ,尤以金刚般若、法华两经为最。唐代妇女崇佛原因众多 ,其中不少孀居妇女、宫人、宦官夫人、无子和不育的妇女多从佛教中寻求精神和情感寄托。唐代妇女崇佛对社会风尚、生死观念和丧葬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志 唐代妇女 佛教 妇女生活
下载PDF
西安市南郊马腾空唐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健一 王育龙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9,F0002,F0003,共15页
2001年4月至10月间,我们在西安市南郊马腾空清理了15座唐代墓葬。所有墓葬皆为南北向,单室墓室,墓道在南,墓室居北。墓葬形制可分为A、B、C三型。可以看清的几例葬具、葬式皆为单棺单人,仰身直肢。随葬品以陶俑最为丰富,计有镇墓俑、男... 2001年4月至10月间,我们在西安市南郊马腾空清理了15座唐代墓葬。所有墓葬皆为南北向,单室墓室,墓道在南,墓室居北。墓葬形制可分为A、B、C三型。可以看清的几例葬具、葬式皆为单棺单人,仰身直肢。随葬品以陶俑最为丰富,计有镇墓俑、男俑、女俑、动物俑等,其中男俑、女俑的中的半身俑时代特征明显,女俑的发式新颖奇特,造型生动,在隋唐考古中较为少见。加之又出土了四盒墓志,具有明确的纪年,可以作为判断其年代的标形器。这批墓葬的发掘为关中地区唐墓谱系的建立增加了新资料,同时对其它地区唐墓的研究也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 陶俑 半身女俑
下载PDF
馆藏唐墓壁画病害综合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文宗 张蜓 王佳 《文博》 2017年第5期90-95,共6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墓壁画种类多、数量大,珍藏了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发现的近30座不同身份、级别墓主人墓葬中出土的唐墓壁画。由于壁画自身制作工艺水平及保存状况不一,加之后续揭取保护及保存方式方法不同,馆藏唐墓壁画出现了各种...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墓壁画种类多、数量大,珍藏了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发现的近30座不同身份、级别墓主人墓葬中出土的唐墓壁画。由于壁画自身制作工艺水平及保存状况不一,加之后续揭取保护及保存方式方法不同,馆藏唐墓壁画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病害状况,主要分为画面病害、地仗病害、支撑体病害等几个方面。馆藏唐墓壁画综合研究即是在对其病害进行调查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分析、探讨,以期为唐墓壁画的保护修复提供基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病害研究 壁画保护
下载PDF
关中唐陵石刻纹样的再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国华 刘凯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85-293,297,共10页
目的唐陵石刻艺术作为唐代雕刻技艺最完美的诠释,是唐文化最直接的载体,极具文化内涵和学术研究价值,其石刻纹样更是强化了石刻的审美视觉效果,在文化传承视角下将它传承和发扬光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网络资料和... 目的唐陵石刻艺术作为唐代雕刻技艺最完美的诠释,是唐文化最直接的载体,极具文化内涵和学术研究价值,其石刻纹样更是强化了石刻的审美视觉效果,在文化传承视角下将它传承和发扬光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网络资料和实地考察对唐陵文化进行深入分析,运用符号学原理,选用唐陵石刻艺术形式为设计载体,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提取设计纹样因子,并进行设计演化作为设计初始模型,然后以形状文法进行推敲,设计出极具现代审美和具有唐文化底蕴的新图形,最后应用于畅游唐陵APP界面设计案例中,验证其可行性。结论将唐陵石刻纹样艺术以一种新的设计形式展现给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石刻文化艺术,不仅可以提升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也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关中唐陵 石刻纹样 设计因子 创新性再设计
下载PDF
论唐墓壁画中反映的宗教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旭 王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5,共5页
唐代儒、释、道相互融合、发展并趋归一,这种情况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反映,墓葬中亦未例外。唐墓壁画中的宗教题材,既体现了唐代社会的宗教信仰观,也反映了各种宗教融合的情况,并反映出宗教融合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既丰富了唐... 唐代儒、释、道相互融合、发展并趋归一,这种情况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反映,墓葬中亦未例外。唐墓壁画中的宗教题材,既体现了唐代社会的宗教信仰观,也反映了各种宗教融合的情况,并反映出宗教融合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既丰富了唐代丧葬文化内容和艺术,又以直观的图像艺术形式弥补了唐史的不足;不同墓葬出现不同的宗教因素既说明了墓主人的宗教信仰,也反映了唐代比较宽松的宗教信仰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道三教融合 丧葬文化 图像艺术 宗教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