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ngy品牌莨绸服装创新设计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洁 陈玉红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55,共5页
莨绸是用纯植物染料进行染色的天然环保型面料。将莨绸理解成艺术创新元素,通过介绍莨绸制作工艺及其传承与发展状况,阐述Tangy莨绸服装的创新设计理念,针对Tangy品牌的莨绸服装作品,着重论述Tangy品牌对莨绸色彩、品种的研发,分析了Ta... 莨绸是用纯植物染料进行染色的天然环保型面料。将莨绸理解成艺术创新元素,通过介绍莨绸制作工艺及其传承与发展状况,阐述Tangy莨绸服装的创新设计理念,针对Tangy品牌的莨绸服装作品,着重论述Tangy品牌对莨绸色彩、品种的研发,分析了Tangy莨绸服装在工艺、款式造型方面的创新。研究认为Tangy品牌的莨绸服饰没有停留在对传统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坚持对传统技艺进行传承、保护和创新研发,让莨绸的材料和工艺古为今用,用厚重的文化底蕴与鲜活的时尚创意激活古老工艺,让莨绸服饰焕发新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莨绸 tangy 服装 创新设计
下载PDF
基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解析心病治疗的经方时方与医案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红叶 田佳鑫 +1 位作者 张爽 金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2-478,共7页
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药》传承的“汤液经法图”展示了一套严谨的五味配伍成方体系。从陶弘景的论述来看,“汤液经法图”可能是源于商·伊尹《汤液经法》的内容,是中医组方配伍的总源头,能够用于解析各类方剂的配伍规律,包括... 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药》传承的“汤液经法图”展示了一套严谨的五味配伍成方体系。从陶弘景的论述来看,“汤液经法图”可能是源于商·伊尹《汤液经法》的内容,是中医组方配伍的总源头,能够用于解析各类方剂的配伍规律,包括仲景经方、历代时方、现代中成药和各家医案。该文以心病为例证,确定“汤液经法图”体系下的心病辨证思路和治疗原则,同时对大小补泻心包汤、瓜蒌薤白白酒汤、黄连阿胶汤、安神定志丸、稳心颗粒和治疗怔忡的医案方进行解析,明确其配伍结构和药证相符的本质,探讨“汤液经法图”对不同类型方剂进行方解的适用性,展现这些方剂五味补泻组方的原义和深义,为该理论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心病 中药 组方配伍 辅行诀
下载PDF
《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体系中五脏虚实辨证的四诊信息库构建和判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金锐 郭红叶 田佳鑫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4-471,共8页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包含了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包括疾病诊断和药物治疗。在疾病诊断方面,“汤液经法图”独尊五脏虚实辨证,以肝心脾肺肾的虚实定病性,而《辅行诀》中收录的20首五脏大小补泻...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包含了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包括疾病诊断和药物治疗。在疾病诊断方面,“汤液经法图”独尊五脏虚实辨证,以肝心脾肺肾的虚实定病性,而《辅行诀》中收录的20首五脏大小补泻诸方,则明确记载了五脏虚实病证的临床表现。该文汇总分析《辅行诀》中五脏大小补泻诸方的主治症记载,对证候描述进行标准化和等价转换,统一“痛引少腹迫急”与“少腹迫满而痛”以及“烦躁”与“心中虚烦”等不同证候描述。同时,构建五脏虚实病证的四诊信息库,发现同一脏腑同一补泻的小汤证与大汤证(例如小补肝汤证与大补肝汤证)之间,相邻脏腑的大补汤证或大泻汤证(例如大补脾汤与大补肺汤)之间,均存在适应证重叠的情况。采用决策树判别模型的C4.5算法和随机树算法,均可以得到五脏虚实病证的诊断判别模型,识别出关键的症状节点。通过上述研究,为“汤液经法图”所示辨证论治理论的临床应用提供学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五脏虚实证候 辨证论治 决策树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不同证型治疗方的药味配伍共性特点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彬 金锐 +2 位作者 刘静 韩江云 刘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8-495,共8页
目的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下,探索过敏性鼻炎不同证型治疗方在药味配伍方面的共性特点。方法收集过敏性鼻炎中医诊疗指南、临床路径以及系统综述涵盖的中药治疗方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明确其配伍结构和功效特点,统计其药味分... 目的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下,探索过敏性鼻炎不同证型治疗方在药味配伍方面的共性特点。方法收集过敏性鼻炎中医诊疗指南、临床路径以及系统综述涵盖的中药治疗方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明确其配伍结构和功效特点,统计其药味分布情况。与“汤液经法图”中肺系疾病治疗的补味(酸味)、泻味(咸味)和化味(辛味)做比对,计算药味占比,并分析母子同治的组方特点。结果统计得到过敏性鼻炎不同证型的治疗方33首,包括小青龙汤、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辛夷清肺饮加减方、辛夷鼻炎丸、通窍鼻炎颗粒等。其中,组方中“辛酸咸”占比>80%24首,占比60%~80%6首,占比40%~60%3首。方中的苦、甘味用药则主要集中在肺脾同治或肺肾同治的方剂中。结论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单纯的过敏性鼻炎治疗以治肺为主,药味以“辛酸咸”为主。苦甘药味的中药往往用于肺脾同治或肺肾同治的复杂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辅行诀 过敏性鼻炎 辨证论治 鼻鼽 中药
下载PDF
基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理论的巴戟天“苦辛”药味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丹丹 郭红叶 +1 位作者 戎立保 金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4-488,共5页
巴戟天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传统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对其药性定位为“甘、辛,微温,归肾、肝经”。从《辅行诀》所载的“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看,肾德在坚,其主骨,以苦补之;肝德在散,其主筋... 巴戟天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传统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对其药性定位为“甘、辛,微温,归肾、肝经”。从《辅行诀》所载的“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看,肾德在坚,其主骨,以苦补之;肝德在散,其主筋,以辛补之,故巴戟天的五行属性应为“水中木”,药味以苦辛为主。该文尝试通过查阅巴戟天在历代本草文献中有关性味归经及药象的记载,结合巴戟天与25味药精五行属性含“水”中药的功效对比,并采用“汤液经法图”对含巴戟天代表性方剂调肝汤、巴戟天丸进行解析,尝试确定在“汤液经法图”体系下巴戟天的苦、辛药味,为其组方配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汤液经法图 药味 药性 苦味 辅行诀
下载PDF
基于量化探析祛湿三法治疗湿温病的方药性味配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思彤 牛阳 周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40-644,共5页
目的依据《汤液经法图》五味五脏补泻之法及五味合化、不合化之法,探讨性味对三焦脏腑的影响,总结诊疗湿热相关疾病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汤液经法图》为理论研究基础,结合蒋永光性味量化的计算方法,计算藿朴夏苓汤、王氏连... 目的依据《汤液经法图》五味五脏补泻之法及五味合化、不合化之法,探讨性味对三焦脏腑的影响,总结诊疗湿热相关疾病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汤液经法图》为理论研究基础,结合蒋永光性味量化的计算方法,计算藿朴夏苓汤、王氏连朴饮、宣清导浊汤的性味量化值。总结中医方剂性味配伍的治疗特点,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结果藿朴夏苓汤性温,五味为甘主、苦次、辛更次。王氏连朴饮性寒,五味为甘主、苦次、辛更次。宣清导浊汤性温,五味为甘主、辛次、咸更次。结论藿朴夏苓汤重视卫气分湿热双解之法。王氏连朴饮重视健运脾胃,梳理气机,解表湿功效比藿朴夏苓汤弱。宣清导浊汤治疗重在清热利湿、理气除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五味补泻 湿温病 性味配伍 性味量化
下载PDF
《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蕴含的中药药性理论新内容探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金锐 李凡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9-483,共5页
“汤液经法图”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因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引而传承下来,被学术界称为揭开经方配伍之谜的钥匙。“汤液经法图”描绘了一幅以五脏虚实辨证和五味补泻治疗为基础的辨证论治理论,... “汤液经法图”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因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引而传承下来,被学术界称为揭开经方配伍之谜的钥匙。“汤液经法图”描绘了一幅以五脏虚实辨证和五味补泻治疗为基础的辨证论治理论,其中蕴含着许多关于中药药性的新内容和新认识。其一,“汤液经法图”打破了一对一的五味五脏配属关系,以补味、泻味和化味为框架,表达了多个药味以不同角色入五脏的关联关系。其二,“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种全新的五味配伍转化关系,包括辛酸化甘、咸苦化酸、甘辛化苦、酸咸化辛和苦甘化咸。这种转化关系是理解复杂药味配伍成方的关键,也得到了数学角度的初步证明。其三,“汤液经法图”还原了中药的五行属性认知体系,以五行互含定药性,对挖掘中药自然属性与功效属性的本质关联具有重要启发。其四,“汤液经法图”理论实践体系昭示了五味理论在中药药性理论中的首要地位,病成于五味之偏,治亦在五味之偏。综合以上内容,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和应用的未来发展和深度思考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五味 中药药性 五行 辅行诀
下载PDF
运用《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理论开展中药汤剂治疗消渴病的药学监护1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寿圆 龚宗玉 +1 位作者 王华阳 金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6-502,共7页
目的基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对1例采用中药复方汤剂治疗的消渴病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方法患者为老年女性,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以口干、口渴15年,伴夜间血压升高10 d就诊。从患者入院开始纳入药学监... 目的基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对1例采用中药复方汤剂治疗的消渴病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方法患者为老年女性,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以口干、口渴15年,伴夜间血压升高10 d就诊。从患者入院开始纳入药学监护,采用“汤液经法图”所示的五脏虚实辨证和五味补泻治疗理论原则,确定患者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并分析每次临床处方的合理性。开展药学问诊,监护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适时提供药学建议。入院后辨为因脾虚痰壅所致的“消渴病,肺胃壅热证”,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服药9 d后(期间调方1次)虽然有部分效果,但主要症状(口干、汗出、咳嗽、头晕伴有手麻抽筋)均未改善,且患者出现“咳嗽时气不够用”的新问题。临床药师运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判定该患者为肺虚合并肝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而“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肝德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故治疗上应以既能补肺同时又能泻肝的酸味药为主。前2次处方的配伍结构分别为“六苦三辛三咸三甘一酸”和“七苦三咸二甘二辛二酸”,均以苦味为主而酸味极少。医师与药师沟通后,第3次调整处方结构为“四酸四咸三苦三甘二辛”,以酸味药以及咸味药与苦味药的咸苦化酸为主,再服药5 d。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不良反应表现。结论运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开展以中药复方主导药味为切入点的药学干预是中药药学监护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中药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辅行诀
下载PDF
“汤液经法图”系列研究之五:五味排列组合所成31种配伍类型的功效特点和代表性方剂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金锐 王宇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3,共11页
“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重视中药的五味对其脏腑补泻功效的决定性作用。其中,五味与脏腑的相关性,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分别作为3个不同脏腑的补味、泻味和化味出现3次。也即,同1个药味可以有作用于3个不同脏腑的功效可能性,2个及以上... “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重视中药的五味对其脏腑补泻功效的决定性作用。其中,五味与脏腑的相关性,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分别作为3个不同脏腑的补味、泻味和化味出现3次。也即,同1个药味可以有作用于3个不同脏腑的功效可能性,2个及以上的药味组合就具有作用于全部五脏(3×2=6>5)的功效可能性。于是,根据排列组合理论,5个药味可形成31种配伍形式,并依据锚定不同的脏腑表现出145种功效可能性,包括由1个药味组成的方剂5种(分别是辛、咸、甘、酸、苦,并可表现出15种功效可能性)、由2个药味组成的方剂10种(分别是辛咸、辛甘、辛酸、辛苦、咸甘、咸酸、咸苦、甘酸、甘苦、酸苦,并可表现出50种功效可能性)、由3个药味组成的方剂10种(分别是辛咸甘、辛咸酸、辛咸苦、辛甘酸、辛甘苦、辛酸苦、咸甘酸、咸甘苦、咸酸苦、甘酸苦,并可表现出50种功效可能性)、由4个药味组成的方剂5种(分别是辛咸甘酸,辛咸甘苦、辛咸酸苦、辛甘酸苦、咸甘酸苦,并可表现出25种功效可能性)、由5个药味组成的方剂1种(即辛咸甘酸苦,并可表现出5种功效可能性)。同时,在古代经方验方中寻找到满足这些组合145种功效可能性的真实临床方剂196个,并论述了这些方剂的来源、药味组成和功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功效 五味 方剂 配伍 排列组合理论
下载PDF
《本草品汇精要》征引《汤液本草》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思源 殷寻嫣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09-711,716,共4页
目的:以《汤液本草》为例,对《本草品汇精要》的内容进行溯源,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对《本草品汇精要》所征引的《汤液本草》的内容逐一校对分析、分类整理,对所涉及的中药材逐一进行考证。结果:在《本草品汇精要》的编写过程中,... 目的:以《汤液本草》为例,对《本草品汇精要》的内容进行溯源,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对《本草品汇精要》所征引的《汤液本草》的内容逐一校对分析、分类整理,对所涉及的中药材逐一进行考证。结果:在《本草品汇精要》的编写过程中,通过原文照录、增字引录、减字引录和改字引录4种方式征引了《汤液本草》相关内容。结论:《本草品汇精要》征引时忠于原文,兼有辨析,对当代本草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品汇精要 汤液本草 引文
下载PDF
山东省济南市唐冶遗址浮选结果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敏 陈雪香 +1 位作者 高继习 何利 《南方文物》 2008年第2期120-125,119,共7页
济南唐冶遗址采集的周代浮选样品中,出土了包括粟、黍、大豆和小麦在内的农作物以及果类、杂草等炭化种子遗存,这为了解周代山东地区农作物结构提供了首例浮选获得的植物遗存资料。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粟是唐冶遗址主要的粮食作物,黍子、... 济南唐冶遗址采集的周代浮选样品中,出土了包括粟、黍、大豆和小麦在内的农作物以及果类、杂草等炭化种子遗存,这为了解周代山东地区农作物结构提供了首例浮选获得的植物遗存资料。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粟是唐冶遗址主要的粮食作物,黍子、大豆和小麦也是农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冶遗址出土农作物均为旱地作物,没有发现稻谷,可能与西周以来气候趋于干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冶遗址 周代农业 浮选
下载PDF
《辅行诀》和《伤寒杂病论》“方同名异”及其原因解玄 被引量:4
12
作者 代民涛 柴可夫 李秀月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同出一源——《汤液经法》。结论:发现《辅行诀...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同出一源——《汤液经法》。结论:发现《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存在"方同名异"这一特点,并从仲景"避道家之称"、汉时医家方剂命名法等方面解玄"方同名异"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陶弘景 伤寒杂病论 汤液经法 辅行诀 食材 食疗
下载PDF
《辅行诀》引用仲景方剂考 被引量:12
13
作者 钱超尘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11期46-50,共5页
通检《辅行诀》全卷方剂数凡五十六首,其中共引用《伤寒杂病论》方二十二首。所引诸方,药味略有加减,为六朝医家运用仲景方剂正常现象,今世犹然。谨对二十二首方剂加以列举,并对《伤寒杂病论》以《汤液经法》为勤求博采之书略加考证。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辅行诀》 《汤液经法》 张仲景 陶弘景
下载PDF
探析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玺 李培润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0期1588-1591,共4页
《辅行诀》原藏敦煌藏经洞,1908年法国传教士伯希和到敦煌盗掠经卷,而《辅行诀》幸免于难,被守洞道士王园箓转移他处,1918年被河北省威县张偓南先生以高价购得,后传其子张耸云,耸云又传其子张大昌。该书与《伤寒论》渊源颇深,对其解读... 《辅行诀》原藏敦煌藏经洞,1908年法国传教士伯希和到敦煌盗掠经卷,而《辅行诀》幸免于难,被守洞道士王园箓转移他处,1918年被河北省威县张偓南先生以高价购得,后传其子张耸云,耸云又传其子张大昌。该书与《伤寒论》渊源颇深,对其解读一直是国内外中医界一大难题。此文从《辅行诀》辨病用药体系,汤液经法图,该书作者考及"伤寒、金匮"4个方面,对该书作一分析,为认识和了解这一医籍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行诀》 《伤寒论》 《汤液经法》图 张仲景 陶弘景 敦煌遗书
下载PDF
汤液经脏腑用药与五味生化关系探讨
15
作者 李永龙 蔺益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6-2069,共4页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汤液经法图,对理解《伤寒论》方剂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汤液经法图的基础上,绘制了“汤液经法脏腑用药图”,并详细解释了体、用、化味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木之木、土之金、火之水等名词做了深入探讨。笔者多年...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汤液经法图,对理解《伤寒论》方剂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汤液经法图的基础上,绘制了“汤液经法脏腑用药图”,并详细解释了体、用、化味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木之木、土之金、火之水等名词做了深入探讨。笔者多年实践验证,临床应用具有显著疗效。文章为进一步理解汤液经法图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伤寒论》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汤液经法图 化味 五味 相生相克
原文传递
从“汤液经法图”角度探讨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自拟方组方配伍规律
16
作者 刘奕呈 黄萍萍 +3 位作者 丁砚秋 王亦菲 张大武 马晓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3期4225-4234,共10页
目的:从“汤液经法图”角度探讨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自拟方,为继承和研究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运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所载“汤液经法图”解析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自拟方,制成“陈可冀院士自拟... 目的:从“汤液经法图”角度探讨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自拟方,为继承和研究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运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所载“汤液经法图”解析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自拟方,制成“陈可冀院士自拟方组方配伍分析表”,分别绘制陈可冀院士自拟方的汤液经法分析图,分析药味的配伍结构。结果:清眩降压汤配伍结构为“九甘四苦一酸”,平肝息风、潜阳清热方配伍结构为“七甘四苦三咸一辛”,清热化痰方配伍结构为“四辛二甘二苦二咸”,温补肝肾方配伍结构为“六甘三辛二咸一苦”,滋阴柔肝益肾方配伍结构为“六甘四苦一辛一咸一酸”,调和气血方配伍结构为“五苦二甘一辛一咸”,愈梗通瘀汤配伍结构为“七辛四苦三甘”,抗心梗合剂配伍结构为“三苦三甘一辛”,变通血府逐瘀汤配伍结构为“六辛四苦三甘”,冠心Ⅱ号方配伍结构为“三辛二苦”,宽胸气雾剂配伍结构为“五辛一苦”,温通复脉汤配伍结构为“八辛八甘一苦”,新补心丹配伍结构为“七甘五苦一辛一酸一咸”。结论: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陈可冀院士治疗高血压自拟方基本是以“甘-苦/辛”或“甘-苦-辛-咸”为组方配伍原则,多是五脏同调;治疗冠心病自拟方基本是以“辛-苦”或“辛-苦-甘”为组方配伍原则,多是心、肝、脾、肾同调,几乎不涉及肺脏;治疗心律失常自拟方是以“辛-甘-苦”为组方配伍原则,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自拟方主要是以“甘-苦”为组方配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陈可冀院士 汤液经法图 《辅行诀》
下载PDF
从“汤液经法图”角度探讨《医学心悟》治疗心痛的组方配伍规律
17
作者 刘奕呈 丁砚秋 +2 位作者 张宏伟 马晓昌 刘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81-189,共9页
目的:从“汤液经法图”角度探讨《医学心悟》治疗心痛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心痛及《医学心悟》的研究提供一种的思路。方法:运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所载“汤液经法图”解析清·程国彭所著《医学心悟》卷三论的心痛九方,... 目的:从“汤液经法图”角度探讨《医学心悟》治疗心痛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心痛及《医学心悟》的研究提供一种的思路。方法:运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所载“汤液经法图”解析清·程国彭所著《医学心悟》卷三论的心痛九方,做成“心痛九方组方配伍分析表”,分别绘制心痛九方的汤液经法分析图,分析药味的配伍结构。结果:治疗气心痛的沉香降气散的配伍结构为“五辛四苦二甘”,治疗血心痛的手拈散的配伍结构为“五苦四辛三甘一咸”,治疗热心痛的清中汤的配伍结构为“六苦三辛二甘”,治疗寒心痛的姜附汤加肉桂的配伍结构为“三辛二甘”,治疗饮心痛的小半夏加茯苓汤的配伍结构为“二辛二甘”,治疗食心痛的保和汤的配伍结构为“五甘四辛四苦一酸”,治疗虚心痛的归脾汤的配伍结构为“八甘四苦三辛一酸”,治疗虫心痛的化虫丸的配伍结构为“七苦六辛四甘”,治疗疰心痛的神术散、葱白酒、生姜汤的配伍结构为“八辛四苦二甘”。结论: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医学心悟》治疗心痛基本是以“辛-苦-甘”为原则进行组方配伍,心虚治以咸补,或苦甘化咸;心实则治以苦泻,或甘辛化苦,多使用“甘辛化苦”这个五味配伍转化关系,促使作用于脾的辛味药和甘味药入心泻心;多是心肝脾肾同调,注重母子关系及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的应用,如果疾病进展涉及子母脏,则遵循“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的配伍规律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心悟 汤液经法图 心痛 组方规律
原文传递
从阴阳二旦之方证对比探讨黄芩汤理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石镇东 林树元 +3 位作者 徐玉 刘晓谷 邓金钗 郑小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31-1533,共3页
《伤寒论》的许多方剂是从《汤液经法》中衍化而来,其中黄芩汤是从小阴旦汤化生而来。在《汤液经法》中小阳旦汤和小阴旦汤都是治疗外感天行病的,而阴阳二旦是仲景经方的来源与核心,通过对比小阳旦汤和小阴旦汤,容易理解小阴旦汤的病机... 《伤寒论》的许多方剂是从《汤液经法》中衍化而来,其中黄芩汤是从小阴旦汤化生而来。在《汤液经法》中小阳旦汤和小阴旦汤都是治疗外感天行病的,而阴阳二旦是仲景经方的来源与核心,通过对比小阳旦汤和小阴旦汤,容易理解小阴旦汤的病机和用法,从而更好地研究黄芩汤的理法。黄芩汤的病机是邪热伤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阳旦汤 小阴旦汤 黄芩汤 经方 汤液经法
原文传递
“汤液经法图”五味化合理论的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金锐 方子寒 +1 位作者 朱贺 韩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91-199,共9页
目的:梁代陶弘景所撰《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转引了已遗方书《汤液经法》的诸多内容,其中包括一幅中药组方配伍原理图,即"汤液经法图"。"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个独特的五脏虚实辨证(肝心脾肺肾)和五味补泻配伍(辛咸... 目的:梁代陶弘景所撰《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转引了已遗方书《汤液经法》的诸多内容,其中包括一幅中药组方配伍原理图,即"汤液经法图"。"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个独特的五脏虚实辨证(肝心脾肺肾)和五味补泻配伍(辛咸甘酸苦)理论体系,以中心对称的五边形表示,其中每一脏均有其固定对应的"体"味(泻),"用"味(补)和两者合化的"化"味(调和)。其中,酸泻肝、辛补肝、酸辛化甘缓肝,苦泻心、咸补心、苦咸化酸收心,辛泻脾、甘补脾、辛甘化苦燥脾,咸泻肺、酸补肺、咸酸化辛散肺,甘泻肾、苦补肾、甘苦化咸润肾。该研究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分析"汤液经法图"五脏之间"体"味,"用"味和"化"味之间的固定关系,建立五味化合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法:基于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群表示,应用矩阵计算方法和群论推导五脏"体"味,"用"味,"化"味与五行生克间的关系,拓展三维空间向量积的计算方法,建立五味化合的数学算子。结果与结论:"汤液经法图"中五脏"体"味,"用"味,"化"味所代表的泻、补、调和作用与五行生克存在映射关系,通过研究建立的五味化合数学算子,可以诠释五味化合的固定搭配。采用这种算法,可以清晰地阐释10首代表性经方的五味补泻功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五行 数学模型 中药 配伍
原文传递
从《汤液经法》五脏大小补泻汤探析张仲景方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7
20
作者 潘小凤 储全根 王玲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543-1545,共3页
《汤液经法》五脏大小补泻汤是在五脏苦欲补泻法则指导下组成,方中蕴含着独特的补泻规律。《伤寒杂病论》中有许多治疗五脏失调方之组方用药规律与《汤液经法》五脏大小补泻汤相同,如调肝方的四逆散、当归四逆汤;调心方的栀子豉汤、栀... 《汤液经法》五脏大小补泻汤是在五脏苦欲补泻法则指导下组成,方中蕴含着独特的补泻规律。《伤寒杂病论》中有许多治疗五脏失调方之组方用药规律与《汤液经法》五脏大小补泻汤相同,如调肝方的四逆散、当归四逆汤;调心方的栀子豉汤、栀子大黄汤;调脾方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五苓散、吴茱萸汤;调肺方的牡蛎泽泻方、葶苈大枣泻肺汤、苓桂五味姜辛汤;调肾方的肾气丸、猪苓汤。五脏大小补泻汤组方用药规律为张仲景方组方配伍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 五脏大小补泻汤 组方规律 张仲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