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再谈《金瓶梅》传世的第一信息答周钧韬先生 |
黄霖
|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论满语拟声拟态词——以《兼汉满洲套话》和《清文指要》为中心 |
齐膺军
秀云
|
《满语研究》
|
2024 |
0 |
|
3
|
《神农本草经》成书考 |
丁振国
张净秋
|
《中医药文化》
|
2023 |
4
|
|
4
|
“法”与“道"——韩非政治法律思想源流辨析 |
周春生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5
|
中国早期故事的图像传播——以《晏子春秋》“二桃杀三士”故事为例 |
陈洪
邹宏伟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6
|
陶澍与宣南诗友 |
陶用舒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09 |
3
|
|
7
|
论儒学与诗的发展流变 |
金春峰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8
|
殷璠《丹阳集》考辨 |
石树芳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9
|
从“壹”到“道”——法家对绝对君主专制的追求 |
杨玲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10
|
韩非的道德思想与法律发生学 |
吴凡明
曾建平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1
|
史书诗坛耀三星 千秋万古当齐名——论习凿齿与王羲之、陶渊明未能齐名之原因 |
吴直雄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2
|
冈村繁之陶渊明及其相关现代性问题——兼评胡晓明《龙舟舵手与陶渊明》 |
沙红兵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3
|
“务去陈言”与“归本大中”——论韩柳古文“明道”方式的差异 |
刘宁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4
|
唐写本陶翰《古意》诗校考 |
郭殿忱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5
|
韩邦奇对张载“性道”论的继承与推阐 |
魏冬
|
《唐都学刊》
|
2014 |
1
|
|
16
|
韩愈对传统礼乐观的革新及其“不平则鸣”论 |
杨旭辉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7
|
“道”与“文”的纠葛:韩愈“文以明道”观新论 |
张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8
|
韩非法治思想新探 |
廖海花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9
|
晚清汉魏六朝诗派对陶渊明的接受 |
何荣誉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0 |
|
20
|
论韩非之“道” |
廖海花
|
《三明学院学报》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