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武平地区桃溪群混合岩U-Pb定年及其Hf同位素组成:对桃溪群时代及郁南运动的约束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爱梅 王岳军 +2 位作者 范蔚茗 张菲菲 张玉芝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72,共9页
桃溪群混合岩位于南岭东段武夷山褶皱带南段。本文通过采自桃溪附近帽村-田园两个代表性花岗片麻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494~496Ma的结晶年龄,641~657Ma和799Ma两组继承锆石的206Pb/238U表观年龄。同时对样品FJ-137进行... 桃溪群混合岩位于南岭东段武夷山褶皱带南段。本文通过采自桃溪附近帽村-田园两个代表性花岗片麻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494~496Ma的结晶年龄,641~657Ma和799Ma两组继承锆石的206Pb/238U表观年龄。同时对样品FJ-137进行的Hf同位素测定表明其εHf(t)变化于-2.3与-18.2之间,其TDM2变化于1.84~2.65Ga之间。结合前人的资料我们推断该样品源区很可能经太古代或古元古代地壳物质的再循环形成晚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或晚新元古代沉积地层再部分熔融的产物,我们倾向于认为原划属桃溪群的岩石单元更可能是一套杂岩,其形成时代可能在新元古代;我们的资料表明在武夷-云开及其东南地区可能存在奥陶-寒武纪之间(约490Ma左右)的构造-岩浆事件,该事件对应于以往所认为的郁南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组成 桃溪群 郁南运动
下载PDF
华南武夷山区桃溪旋卷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顺金 黄昌旗 +2 位作者 陈泽霖 陈金良 曹明志 《福建地质》 2000年第4期188-196,共9页
桃溪变质核杂岩构造位于华南的武夷山脉南段。该变质核杂岩构造由顺层塑性流变的内核、分划性右行斜落韧性变形的中间层、脆韧性右行滑落剪切变形的具薄皮构造特征的盖层组成“三层结构”。其间均为不同构造层次的剥离断层 (带 )分划 ,... 桃溪变质核杂岩构造位于华南的武夷山脉南段。该变质核杂岩构造由顺层塑性流变的内核、分划性右行斜落韧性变形的中间层、脆韧性右行滑落剪切变形的具薄皮构造特征的盖层组成“三层结构”。其间均为不同构造层次的剥离断层 (带 )分划 ,各剥离断层的上盘在下滑的同时右行走滑的特征也很明显 ,是一个具右行旋卷特征的变质核杂岩构造。该变质核杂岩构造于加里东期发育雏形 ,强烈隆升并定位于印支期 ,对燕山期及其以后的构造发展仍有一定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成矿作用 形成机制 内核 中间流变层
下载PDF
武夷山成矿带桃溪隆起、岩浆侵入和区域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世忠 马明 +4 位作者 陈刚 周延 朱筱婷 邱金亮 毛建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9-984,共16页
武夷山成矿带内矿区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有老地层和岩浆岩.老地层集中分布区——桃溪隆起区是武夷山隆起的一部分,表现为变质核杂岩的特征,其中分布着大中型铜多金属矿床和大量的多金属矿点,如紫金山铜金矿、岩背锡矿和红山铜矿,它们是... 武夷山成矿带内矿区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有老地层和岩浆岩.老地层集中分布区——桃溪隆起区是武夷山隆起的一部分,表现为变质核杂岩的特征,其中分布着大中型铜多金属矿床和大量的多金属矿点,如紫金山铜金矿、岩背锡矿和红山铜矿,它们是武夷山成矿带乃至中国东部的典型特征.主要矿床的成矿年龄集中于130~90Ma,属燕山晚期;成矿特征表现为斑岩型-岩浆热液型铜多金属矿.成矿斑岩体成岩时代90~140Ma,多为燕山期复式杂岩体的中晚期,桃溪隆起区这种时空一致性是由于中生代晚期岩石圈拆沉的产物.桃溪隆起区在中生代晚期经历了岩石圈加厚期后的拆沉、软流圈物质侵入、岩浆作用及其伴随的成矿作用.这些认识对该区找矿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溪隆起区 变质核杂岩 紫金山 燕山晚期 矿床 成矿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