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ognition of Aeolian Sandstone of Lower Cretaceous in the Southwest Depression, Tarim Basin and Its Significance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荣林 朱宏发 +1 位作者 陈跃 徐良发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4年第9期754-758,共5页
Kezilesu Group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located along the belt of Wuqia-Wuyitakein the Southwest Depression of Tarim Basin, a sequence as thick as 1000 metres, hadbeen considered as a sediment of lake-shore delta or la... Kezilesu Group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located along the belt of Wuqia-Wuyitakein the Southwest Depression of Tarim Basin, a sequence as thick as 1000 metres, hadbeen considered as a sediment of lake-shore delta or lake-shore sand barrier by thepredecessors in their conclusions. However,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field and indoorstudies on Kangsu section of Wuqia County and Wuyitake section of Arctau Coun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 depression tarim Basin Lower CRETACEOUS aeolian SANDSTONE reservoir rocks.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前陆冲断带含油气构造样式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易士威 杨海军 +3 位作者 李君 李勇 莫午零 雷刚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塔里木盆地前陆冲断带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主要分布在前陆冲断带与逆冲断层相关的构造圈闭中。通过研究前陆冲断带构造特征,建立了横向叠瓦式、垂向叠瓦式、台阶状叠瓦式、单冲背斜式、双冲背斜式、对冲背斜式、背冲背斜式、同心背... 塔里木盆地前陆冲断带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主要分布在前陆冲断带与逆冲断层相关的构造圈闭中。通过研究前陆冲断带构造特征,建立了横向叠瓦式、垂向叠瓦式、台阶状叠瓦式、单冲背斜式、双冲背斜式、对冲背斜式、背冲背斜式、同心背斜式和反冲断鼻式等9种含油气构造样式。构造区带和构造样式的多样性,以及与烃源层、储集层和盖层空间组合关系的多样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油气成藏模式。无论哪种成藏模式,断层和盖层都是决定天然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以断层发育为核心的断-源-储-盖的空间组合决定了圈闭的形成、油气的输导能力、圈闭的封闭性和充满度,从而最终决定了天然气的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前陆冲断带 库车坳陷 塔西南坳陷 构造样式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南华纪-震旦纪裂谷分布及其与下寒武统烃源岩的关系 被引量:38
3
作者 崔海峰 田雷 +1 位作者 张年春 刘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0-438,共9页
塔西南坳陷南华纪—震旦纪裂谷分布与烃源岩发育关系密切。综合西昆仑露头资料、钻井信息和地震剖面信息,分析了南华纪—震旦纪裂谷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展布特征,探讨了裂谷发育与下寒武统烃源岩分布的关系。研究认为,塔西南坳陷发育... 塔西南坳陷南华纪—震旦纪裂谷分布与烃源岩发育关系密切。综合西昆仑露头资料、钻井信息和地震剖面信息,分析了南华纪—震旦纪裂谷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展布特征,探讨了裂谷发育与下寒武统烃源岩分布的关系。研究认为,塔西南坳陷发育南华纪—震旦纪裂谷,处于塔里木地块南缘,形成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初期,由昆仑山前的莎车、叶城和皮山地区延伸至麦盖提斜坡,呈NE向展布,边界为正断层控制,南华系—震旦系发育断陷转向坳陷、陆相转向海相的构造沉积组合。南华纪—震旦纪裂谷发育控制着上覆寒武系底部烃源岩分布,寒武系烃源岩的沉积与震旦纪末古地貌关系密切。钻井证实有上震旦统白云岩沉积的区域往往有玉尔吐斯组发育,上震旦统白云岩地震反射特征为连续层状中强振幅,地震剖面上较好识别,有助于间接反映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范围。塔西南坳陷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前带和坳陷中部裂谷发育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坳陷 南华纪-震旦纪 裂谷 烃源岩 白云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 被引量:73
4
作者 何登发 李德生 +1 位作者 何金有 吴晓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1-218,共18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已有近60年的油气勘探历史,目前已发现了柯克亚、巴什托普、亚松迪、和田河、阿克莫木5个油气田和山1井、柯东1井2个油气藏。对于该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地区,如何深入认识其油气地质条件,加快勘探进程,获得更多的油气发...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已有近60年的油气勘探历史,目前已发现了柯克亚、巴什托普、亚松迪、和田河、阿克莫木5个油气田和山1井、柯东1井2个油气藏。对于该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地区,如何深入认识其油气地质条件,加快勘探进程,获得更多的油气发现,始终是石油地质学家与油气勘探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天然气勘探近10年来取得重大突破。进行2个坳陷的石油地质类比研究是解剖与揭示西南坳陷油气地质条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立足于库车与西南坳陷已有的油气勘探资料和现有认识,从比较大地构造学与石油地质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二者虽然在盆-山边界具有逆冲、走滑-逆冲性质,具有现今陆内前陆盆地结构,为不同性质的盆地转换、叠加形成,坳陷内部具有"分块、分带、分层"的特点,油气聚集受断裂带控制明显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更多地体现出彼此的差异性。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大地构造背景,深部地质结构,基底性质,构造演化,地质结构,构造变形,烃源岩及其演化,储盖组合,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油气分布规律等12个方面。其中,大地构造背景差异(库车坳陷与古亚洲洋相关,西南坳陷与特提斯体系相关)及地质结构特点的不同(库车坳陷主体为新生界与中生界叠加,西南坳陷主体为新生界与古生界叠加)是决定其油气成藏差异性的根本因素。石油地质类比表明,西南坳陷的油气勘探需要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与新的勘探思维。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要明确阐述"古老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后期强烈构造活动中保存的部位、状态、类型与可能机制";新的勘探思维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三维地质结构概念,整体、动态的勘探观与立体勘探思维,既重视山前带的复杂构造圈闭,也要重视斜坡带的隐蔽圈闭如奥陶系潜山、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岩性圈闭,同时要密切关注逼近寒武系烃源岩的白云岩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背景 地质结构 油气分布 石油地质类比 库车坳陷 西南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世臻 康志宏 +3 位作者 邱海峻 孟苗苗 冯志刚 李士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7-398,共12页
塔西南坳陷构造复杂,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以及分期差异变形的特点,可划分为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和田—喀什凹陷带、麦盖提斜坡带、于田凸起4个二级构造单元。系统分析了寒武—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4套烃源岩及其分布特征... 塔西南坳陷构造复杂,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以及分期差异变形的特点,可划分为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和田—喀什凹陷带、麦盖提斜坡带、于田凸起4个二级构造单元。系统分析了寒武—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4套烃源岩及其分布特征,在储层、盖层分析基础上,初步指出该区发育7套有利储盖组合,认为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地层为该区良好的输导体系。在以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油气来源、运移方式、储层特征等条件,对成藏模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将油气成藏模式划分2大类5种模式,分别是近源垂向运移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成藏模式:外来推覆体型、楔状体型、原生体型,远源侧向运移斜坡带成藏模式:断展褶皱型和古岩溶型,并进一步预测了研究区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烃源岩 储层 盖层 西南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望水 陈毓遂 +2 位作者 肖安成 刘学锋 刘生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17,共4页
塔西南动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发展演化受不同时期板块构造背景的控制,具明显的多期性,形成了3类原型盆地和3个含油气系统。这些原型盆地相互叠加改造,导致了现个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和含油气系统的叠加改造。依据盆地构造演化特... 塔西南动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发展演化受不同时期板块构造背景的控制,具明显的多期性,形成了3类原型盆地和3个含油气系统。这些原型盆地相互叠加改造,导致了现个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和含油气系统的叠加改造。依据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和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发育特征,划分出3个含油气系统,分析了每类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可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盆地类型 叠加 含油气系统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周缘的滑脱构造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步清 谢会文 +2 位作者 陈汉林 王清华 杨宝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3-742,共10页
西南坳陷主要发育两套滑脱层序,一套是中寒武统和田河组膏盐岩,另一套是古近系底部阿尔塔什组和齐姆根组的夹灰岩、白云岩的膏泥岩;前者厚度500 m左右,后者厚度在100~700 m左右。和田河组膏盐岩主要影响中生代及中新世末的构造变形,古... 西南坳陷主要发育两套滑脱层序,一套是中寒武统和田河组膏盐岩,另一套是古近系底部阿尔塔什组和齐姆根组的夹灰岩、白云岩的膏泥岩;前者厚度500 m左右,后者厚度在100~700 m左右。和田河组膏盐岩主要影响中生代及中新世末的构造变形,古近系底部的膏泥岩主要影响上新世末及第四纪的构造变形,构造变形样式均以顺层滑脱构造为主,它们在空间上常常表现为构造叠加和构造组合,滑脱构造与其它构造变形样式在剖面上组成4类构造组合:1)与滑脱相关的断层传播褶皱;2)叠瓦式滑脱构造;3)楔入构造+被改造的断层相关褶皱;4)滑脱断层+断层相关褶皱。前两类构造组合主要发育于麦盖提斜坡及其周缘,后两类构造组合主要发育于山前冲断带,本文建立了这些构造组合样式的构造模型,它们对于山前带或盆地内复杂区块的构造解释、圈闭落实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西南坳陷 膏泥岩 滑脱构造 断层相关褶皱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和田凹陷前陆逆冲带构造特征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世虎 徐希坤 宋国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78-383,共6页
和田凹陷前陆逆冲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东部 ,剖面上由上而下、自南而北是由推覆体、多个冲断席片叠加而成的叠加背斜双重构造体以及弱变形的原地体组成。其中 ,推覆体厚 5 0 0 0~ 70 0 0m ,东西长 2 0 5km ,南北宽 14~ 43km ,向... 和田凹陷前陆逆冲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东部 ,剖面上由上而下、自南而北是由推覆体、多个冲断席片叠加而成的叠加背斜双重构造体以及弱变形的原地体组成。其中 ,推覆体厚 5 0 0 0~ 70 0 0m ,东西长 2 0 5km ,南北宽 14~ 43km ,向北推覆距离为 40~10 0km ,是一与上盘生长断层有关的转折褶皱背斜 ,受和田大型台阶式滑脱断层的控制 ;推覆体侧缘发育了与边界断层平行的侧断坡、斜断坡次级断层相关褶皱背斜 ;而在其前缘 ,由于沿推覆背斜北翼的轴面发生破裂 ,产生了一系列的次级断层及相关褶皱 ;在推覆体内部 ,沿东西向轴线发生了起伏变化 ,形成了背斜圈闭。在推覆体之下 ,由东向西依次发育了弱变形的东倾斜坡、皮牙曼叠加断坡背斜型的双重构造、桑株三角带构造与叠瓦冲断带。在剖面上 ,叠瓦冲断带位于三角带构造的前缘下方 ,平面上呈重叠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关褶皱 推覆体 前陆逆冲带 塔西南坳陷 塔里木盆地 和田凹陷 构造特征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收缩构造变形模式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玮 漆家福 +2 位作者 雷刚林 杜治利 朱斗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7-571,共5页
通过对地面地质、地震和连续电磁剖面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分层收缩、垂向叠置"的"非俯冲"型收缩构造解释模型,即由于上白垩统—古近系膏盐岩软弱岩层的分隔以及地层垂向能干性的差异,导致浅、中、深层分别发... 通过对地面地质、地震和连续电磁剖面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分层收缩、垂向叠置"的"非俯冲"型收缩构造解释模型,即由于上白垩统—古近系膏盐岩软弱岩层的分隔以及地层垂向能干性的差异,导致浅、中、深层分别发育不同的收缩变形样式,而不存在区域性的具有大位移量的拆离断层在水平方向叠置。浅层盐岩层之上的新生界能干岩层以滑脱褶皱变形为主,表现为近直立对称的长轴背斜与造山带平行排列;中层盐下层中生界及深层盆地基底岩系以韧性收缩变形为主,发育向西昆仑山倾斜的高角度基底卷入逆冲断层。断层上盘形成冲断隆起,下盘发育一系列同向倾斜的次级分支断层,构成楔状叠瓦扇,终止于反冲断层下盘的膏盐岩中。基底卷入的高角度逆冲断层可能利用了侏罗纪、白垩纪的先存正断层发生反转,并控制了下盘局部构造变形。西昆仑山隆升引起的垂直剪切作用可能是山前冲断带发育高角度逆冲断层及先存正断层反转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坳陷 西昆仑山 收缩构造 非俯冲模式 反转正断层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侏罗系断陷盆地沉积特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春生 肖安成 +2 位作者 李景义 施冬 周延军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45,共5页
塔西南坳陷自中生代早期以来进入陆相沉积发育阶段 ,由于天山隆升及昆仑山的俯冲 ,塔西南地区侏罗系表现出西岸陡、东岸缓的断陷盆地特征。研究表明 ,侏罗纪断陷湖盆共发育 Gms,Gm,Gt,Gpb,Glp,M等 19种岩石相类型和冲积扇相、扇三角洲... 塔西南坳陷自中生代早期以来进入陆相沉积发育阶段 ,由于天山隆升及昆仑山的俯冲 ,塔西南地区侏罗系表现出西岸陡、东岸缓的断陷盆地特征。研究表明 ,侏罗纪断陷湖盆共发育 Gms,Gm,Gt,Gpb,Glp,M等 19种岩石相类型和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三角洲相、正常三角洲相及湖泊相等 5种沉积相类型。西岸陡坡带以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为主 ,东岸缓坡带以河流三角洲、辫状三角洲占优势 ,盆地中心为湖相沉积。不同的沉积相类型出现在盆地发育的不同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相 沉积相 断陷盆地 塔西南坳陷 侏罗系
下载PDF
塔西南拗陷早加里东期正断层活动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崔海峰 刘军 +1 位作者 田雷 张年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390,209-210,共7页
塔西南拗陷早加里东期正断层活动与寒武—奥陶系油气运聚成藏关系密切。覆盖面积近15×104km2的二维地震资料构造解析表明,塔西南拗陷发育早加里东期正断层,在拗陷北缘断层后期反转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带,拗陷内仍有该期正断层保留,其... 塔西南拗陷早加里东期正断层活动与寒武—奥陶系油气运聚成藏关系密切。覆盖面积近15×104km2的二维地震资料构造解析表明,塔西南拗陷发育早加里东期正断层,在拗陷北缘断层后期反转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带,拗陷内仍有该期正断层保留,其活动特征一直以来少有关注。早加里东期正断层向上没有断穿中寒武统,断距普遍较小,呈北东向展布,个别正断层具有同沉积特征。研究认为,塔西南拗陷早加里东期正断层形成与基底断层有关,形成一系列北东向展布的洼槽,其中拗陷中部规模最大,发育震旦纪裂陷槽;正断层活动形成的洼槽或裂陷槽内有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沉积;正断层活动有助于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储层改造,同时也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拗陷 早加里东期 正断层 裂陷槽 寒武系
下载PDF
塔里木西南喀什凹陷几个地质问题的新认识 被引量:20
12
作者 孙宝生 刘增仁 王招明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8-84,共7页
喀什凹陷的主要构造样式为逆冲推覆构造,喀什凹陷南部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于前锋带呈飞来蜂形式产出.喀什凹陷南部石炭系——下二叠统有4种沉积类型,并可建立塔西南C—PI有限洋盆—克拉通边缘深坳陷—克拉通内部坳陷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以... 喀什凹陷的主要构造样式为逆冲推覆构造,喀什凹陷南部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于前锋带呈飞来蜂形式产出.喀什凹陷南部石炭系——下二叠统有4种沉积类型,并可建立塔西南C—PI有限洋盆—克拉通边缘深坳陷—克拉通内部坳陷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以构造相变、同位素、古生物化石等为依据,认为前人所划T3或T3—J大多为J,T3仅为零星分布.以区域构造、沉积作用及沉积相带展布等为依据,对白垩纪—古近纪喀什凹陷原型盆地进行了分析;上新世以来帕米尔地块强烈向北逆冲,分割了曾经相互连通的塔里木—卡拉库姆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凹陷 塔里木盆地 逆冲推覆构造 白垩纪 碳酸盐岩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早白垩世物源体系和沉积古地理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英志 林畅松 +4 位作者 高志勇 芦刚 任宇泽 宋宁宁 霍志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1-798,共8页
塔西南坳陷位于西昆仑和南天山山前,早白垩世克孜勒苏群充填巨厚的粗碎屑沉积,是塔西南坳陷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层段之一。通过大量的野外露头和盆内钻井对比,在克孜勒苏群内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 塔西南坳陷位于西昆仑和南天山山前,早白垩世克孜勒苏群充填巨厚的粗碎屑沉积,是塔西南坳陷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层段之一。通过大量的野外露头和盆内钻井对比,在克孜勒苏群内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河流三角洲等沉积类型。重矿物物源体系分析表明,塔西南坳陷山前带和盆内钻井样品物质来源较复杂,既有岩浆成因,也有变质成因和再造沉积物,重矿物含量以赤铁矿、磁铁矿和白钛矿占绝对优势。重矿物组合类型反映出本区母岩性质主要为变质成因和岩浆成因,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区分出南天山白垩纪高级变质岩母源区、西昆仑北带低级变质岩母源区和西昆仑南带基性火成岩3种不同的母源区。物源分析为沉积古地理恢复提供了重要依据,南天山西段山前以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为主,西昆仑北带早期以河流沉积为主,后期逐渐演化为冲积扇,西昆仑南带主要沉积河流-河流三角洲。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形成优质储层的有利区。物源体系和沉积古地理分析对区内有利储集相带分布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古地理 物源体系 克孜勒苏群 早白垩世 塔西南坳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形成演化 被引量:25
14
作者 伍致中 刘东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1-218,共8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形成演化,可以划分为5个主要阶段,即:新元古代统一古陆块的形成阶段;早古生代古陆块裂张、坳陷形成发展阶段;晚古生代坳陷变迁,西南坳陷东、西发展分异阶段;中生代内陆盆地的形成发展阶段;新生代大型滞后...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形成演化,可以划分为5个主要阶段,即:新元古代统一古陆块的形成阶段;早古生代古陆块裂张、坳陷形成发展阶段;晚古生代坳陷变迁,西南坳陷东、西发展分异阶段;中生代内陆盆地的形成发展阶段;新生代大型滞后型前陆盆地形成发展阶段。从沉积和构造发育史分析,西南坳陷是一个新生代沉积占统治地位的山前坳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坳陷 构造演化 山前坳陷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古生界成藏条件特殊性与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军 田雷 +2 位作者 杨丽莎 代冬冬 张继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1-72,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发育塔北、塔中、塔西南3大古生代古隆起。目前,已在塔北、塔中古隆起及其斜坡部位的古生界发现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塔西南坳陷在古生代发育的古隆起(即塔西南古生代古隆起)面积最大,但近20年来的持续勘探一直未获规模性突破... 塔里木盆地发育塔北、塔中、塔西南3大古生代古隆起。目前,已在塔北、塔中古隆起及其斜坡部位的古生界发现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塔西南坳陷在古生代发育的古隆起(即塔西南古生代古隆起)面积最大,但近20年来的持续勘探一直未获规模性突破,主要原因是对于其成藏条件的特殊性认识不清。为此,从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入手,研究了该区烃源岩的成熟度演化史、油气输导条件、沉积储层发育特征,并与塔中、塔北隆起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其成藏条件的特殊性并揭示了油气勘探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古隆起演化特殊,塔中、塔北古隆起为持续发育的继承性古隆起,塔西南古隆起为迁移性古隆起,具有晚加里东期发育、晚海西期差异性调整、晚喜马拉雅期快速埋藏的演化特征。②烃源岩生烃演化史特殊,受差异性构造演化控制,塔西南坳陷下寒武统烃源岩晚喜马拉雅期以前长期处于古隆起高部位,导致其成熟期相对北部坳陷明显滞后,主力生烃期晚于北部坳陷。③油气输导系统特殊,塔西南坳陷下寒武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主要沿海西期和喜马拉雅期断裂输导,其期次、性质、规模与塔北、塔中隆起均存在显著差异。④储盖组合特殊,塔北、塔中隆起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大面积发育。受沉积环境和后期改造条件控制,塔西南古隆起奥陶系风化壳储层整体欠发育,盖层受古隆起分布的控制自西向东分别为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而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储层发育,储盖组合条件较好。结论认为,4点成藏特殊性控制了塔西南坳陷成藏过程、成藏层系方面的特殊性,并决定了针对塔西南坳陷古生界油气的勘探思路应有别于塔北、塔中隆起,勘探重点应围绕盐下,寻求喜马拉雅期天然气藏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西南坳陷 古生界 成藏条件 特殊性 油气勘探意义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巨厚黄土区地震采集技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依谋 梁向豪 +2 位作者 孙建华 张新东 罗卫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57,共3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厚黄土区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勘探的难点。受地表巨厚黄土的影响,激发和接收条件较差,地震波吸收和衰减严重,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严重影响该区油气勘探的发展。为落实非地震勘探发现的柯西2号构造,在该区进行了二维地震采...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厚黄土区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勘探的难点。受地表巨厚黄土的影响,激发和接收条件较差,地震波吸收和衰减严重,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严重影响该区油气勘探的发展。为落实非地震勘探发现的柯西2号构造,在该区进行了二维地震采集技术攻关。针对工区特殊的表层结构,通过综合试验选定了最优化的组合激发参数,同时采取了检波器大基距组合接收、宽线观测系统和精细表层调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获得的地震剖面品质较以往有了质的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地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西南坳陷 黄土区 地震采集 组合激发 宽线 大基距组合接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统安居安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维锋 卢华复 王成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75-679,共5页
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统安居安组中发现一套辫状河进积到内陆湖泊中而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三角洲3层结构清楚,可明显地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及前三角洲亚相3部分,可识别出7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 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统安居安组中发现一套辫状河进积到内陆湖泊中而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三角洲3层结构清楚,可明显地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及前三角洲亚相3部分,可识别出7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特征显著,明显有别于扇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的主体是由含砾砂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的辫状河道砂坝及水下分流河道砂坝,单一砂坝呈下粗上细的透镜状,透镜体最大厚度为0.7~3.5m不等。垂向上许多砂坝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厚的砂体。三角洲中交错层理丰富,其中尤以水道砂坝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标志。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安居安组 西南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航空磁测的塔西南坳陷深部地质构造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崔志强 胥值礼 +1 位作者 李飞 刘俊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8-1250,共13页
由于受地表沙漠和巨厚新生界覆盖,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开展的基础地质调查较少,特别是对深部地质结构认识还比较模糊。笔者根据近年来在塔西南实测的高精度无人机航空磁测数据资料,对塔西南的地质构造、磁性基底隆坳格局、构造格架等较模... 由于受地表沙漠和巨厚新生界覆盖,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开展的基础地质调查较少,特别是对深部地质结构认识还比较模糊。笔者根据近年来在塔西南实测的高精度无人机航空磁测数据资料,对塔西南的地质构造、磁性基底隆坳格局、构造格架等较模糊的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应用三维欧拉反褶积反演方法计算磁性基底深度显示,在伽师北部存在一近东西向的凹陷带,在磁性基底-10 km等深线上前陆中部坳陷带自西向东展现出由喀什凹陷、英吉沙凸起等9个凹陷和凸起相间构成,凸起或凹陷受基底断裂控制,凹陷内存在多个局部洼陷中心具逆冲推覆断裂前缘局部洼陷构造规律。根据基底深度差异,提出前陆中部凹陷与麦盖提斜坡西段之间基底断裂构造边界认识,中新生界下伏的基性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岳普湖-色力布亚和叶城南部,其形成受近东西、北东向深断裂控制等地质认识。研究成果对塔西南深坳盆地的深部地质构造研究及深层油气调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基底隆坳 麦盖提斜坡 火山岩 塔西南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得光 伍致中 +1 位作者 李勇广 陈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0-53,共4页
根据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并结合地质分析方法,提出了油源丰度指数的概念并以此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认为中新统、上白垩统—下第三系为较差—非烃源岩,中、下侏罗统暗色泥岩、石炭系—下二叠统和寒武—奥陶系暗色碳酸... 根据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并结合地质分析方法,提出了油源丰度指数的概念并以此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认为中新统、上白垩统—下第三系为较差—非烃源岩,中、下侏罗统暗色泥岩、石炭系—下二叠统和寒武—奥陶系暗色碳酸盐岩为较好—好的烃源岩,古生界的泥质岩基本为非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烃源岩 油源丰度 有机质丰度 油矿床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上第三系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运东 宋建国 朱如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根据露头剖面和钻井资料综合分析了塔西南坳陷上第三系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第三系以冲积扇-冲积平原-季节性浅湖相沉积为主,终端扇相模式可以系统解释这种沉积特征。终端扇可分为主流带、分流带、盆地带三部... 根据露头剖面和钻井资料综合分析了塔西南坳陷上第三系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第三系以冲积扇-冲积平原-季节性浅湖相沉积为主,终端扇相模式可以系统解释这种沉积特征。终端扇可分为主流带、分流带、盆地带三部分。研究区的主流带和盆地带分布范围小,发育较差;分流带沉积是研究区上第三系最主要的沉积组成,而分流河道又是分流带中最主要的微相,分流河道砂体是有利的储集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坳陷 晚第三纪 岩相古地理 沉积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