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形矫治器远移成年患者上颌磨牙疗效的Meta分析
1
作者 康芙嘉 李欣鹏 +3 位作者 张茜雅 石芯宁 常路广达 朱宪春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5期367-375,共9页
目的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成年患者上颌磨牙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正畸医生对疗效的预估性。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隐形矫治器远移成年患... 目的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成年患者上颌磨牙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正畸医生对疗效的预估性。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隐形矫治器远移成年患者上颌磨牙疗效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以来至2023年8月1日。共3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估,将满足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个前后对照试验,总样本量2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颌骨矢状向及垂直向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量MD=-2.34,95%CI(-2.83,-1.85),压低移动量MD=-0.95,95%CI(-1.34,-0.56),远中倾斜量MD=-2.51,95%CI(-3.56,-1.46),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颌切牙平均内收距离MD=-0.82,95%CI(-1.54,-0.09),唇倾度减小MD=-1.61,95%CI(-2.86,-0.36),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形矫治器能够有效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并控制磨牙垂直向位置,磨牙远移的同时伴有一定的压低及远中倾斜移动,对高角型患者有利。上颌切牙的矢状向内收有利于患者侧貌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隐形矫治器 磨牙远移 正畸 错畸形 安氏Ⅱ类 牙齿移动 切牙内收
下载PDF
上后牙区微种植钉支抗改善露龈笑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周迎 许雅芬 +3 位作者 罗芬 胡智勇 杨瑞婷 张洁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6期428-435,共8页
目的分析上后牙区植入微种植钉支抗对露龈笑患者唇齿软硬组织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使用上颌后牙区高位植入微种植钉治疗前突伴露龈笑的年轻女性患者30例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上后牙区植入微种植钉支抗对露龈笑患者唇齿软硬组织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使用上颌后牙区高位植入微种植钉治疗前突伴露龈笑的年轻女性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种植钉植入于上颌第一、二前磨牙根间的患者18例(A组),种植钉位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且术中配合使用摇椅弓患者12例(B组),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两组术前、术后上中切牙切端至上唇下点距离(U1⁃Stms)、上中切牙切端至腭平面垂直距离(U1⁃PP)、牙槽缘点至腭平面垂直距离(Spr⁃PP)、上中切牙切端至牙槽缘点距离(U1⁃Spr)、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至腭平面垂直距离(U6⁃PP)等相关指标,拍摄微笑照片测量微笑时上前牙区软硬组织暴露量及最大露龈量。结果两组患者矫治后唇齿关系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U1⁃Stms平均减小2.6 mm,U1⁃PP平均减小2.4 mm,Spr⁃PP平均减小1.4 mm,U1⁃Spr平均减小0.9 mm;B组U1⁃Stms平均减小2.3 mm,U1⁃PP平均减小1.6 mm,Spr⁃PP平均减小1.4 mm,U1⁃Spr平均减小0.2 mm;两组治疗前后U6⁃P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ΔU1⁃PP、ΔU1⁃Spr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ΔU1⁃Stms、ΔSp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微笑时上前牙区软硬组织暴露量、最大露龈量均减小,A组治疗后上前牙区软硬组织暴露量平均降低至治疗前的70.19%,最大露龈量平均减少至治疗前的24.12%,B组治疗后上前牙区软硬组织暴露量平均降低至术前的76.12%,最大露龈量平均减少至治疗前的31.88%。两组之间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突伴露龈笑患者,微种植钉植入于上颌前磨牙根间可有效压低内收前牙改善唇齿关系,从而减少微笑露龈量,微种植钉植入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配合使用摇椅弓亦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龈笑 凸面型 微种植钉 摇椅弓 压低移动 直丝弓 唇齿关系 头影测量
下载PDF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杜芹 杨一凡 +1 位作者 贾淑娴 李小兵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2期77-85,共9页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是早期混合牙列阶段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6~10岁的儿童发病率为0.83%~8.7%,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第一恒磨牙萌出的近中阻生,可伴随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和间隙丧失。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会导致患儿发生第二...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是早期混合牙列阶段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6~10岁的儿童发病率为0.83%~8.7%,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第一恒磨牙萌出的近中阻生,可伴随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和间隙丧失。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会导致患儿发生第二乳磨牙早失、牙弓发育不足与后牙段牙列严重拥挤等问题,预防及早期干预非常重要。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与牙、牙槽骨及颌骨之间差异性生长发育平衡破坏有关,其病因可分为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和医源性因素。在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病史、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并采用分牙法、第二乳磨牙远中片切及远中移动第一恒磨牙等方法进行治疗。本文就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常用治疗方案进行述评,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第一恒磨牙 异位萌出 牙根吸收 乳牙早失 间隙维持 早期矫治 第一恒磨牙远中移动
下载PDF
口腔正畸与颌面部美学
4
作者 马艳宁 金作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8-634,共7页
口腔正畸是一门基于美学的临床应用学科,通过调整牙齿移动以及颌骨关系来协调鼻唇颏的相互关系。正畸医生需要在术前对患者的面部软组织正貌和侧貌进行充分的分析,了解可能存在的颌面部对称性、水平向、垂直向问题,可能的影响因素(增龄... 口腔正畸是一门基于美学的临床应用学科,通过调整牙齿移动以及颌骨关系来协调鼻唇颏的相互关系。正畸医生需要在术前对患者的面部软组织正貌和侧貌进行充分的分析,了解可能存在的颌面部对称性、水平向、垂直向问题,可能的影响因素(增龄性变化和代偿性变化对面部形态的影响)以及在牙齿正畸时给颌面部形态带来的变化,以引导矫治方案的设计与正畸治疗的实施,有效提高正畸临床的效果,本文将以正畸医生视角对指导正畸方案设计的美学评价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口腔正畸 牙齿移动 方案设计
下载PDF
补肾方剂对骨质疏松伴牙周炎家兔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胡骁颖 董福生 +1 位作者 袁硕 张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家兔牙周炎牙在补肾方剂的作用下正畸移动中的牙周组织学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实验组(T组)和激素组(H组)每只家兔每天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 ml/kg,对照组(C组)家兔注射等体积...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家兔牙周炎牙在补肾方剂的作用下正畸移动中的牙周组织学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实验组(T组)和激素组(H组)每只家兔每天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 ml/kg,对照组(C组)家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注射3周。在注射药物的同时,T和H组动物使用结扎丝制作下颌中切牙牙周炎模型。用药3周后,T组动物补肾方剂灌胃,继续喂养4周后所有动物在2个下颌中切牙上安装矫治器,于加力后3、7 d分别处死动物,取材,光镜观察。结果:加力后3 d:C组、T组、H组牙移动距离依次增大,3组牙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力后7 d:H组牙齿移动距离最大(P<0.05)。光镜下显示:T组骨改建过程与C组相似,但H组各时期均表现出明显的破骨活动,加力后7 d,骨骼改建依然活跃。结论:补肾方剂对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的改建有促进作用,可改进骨质疏松家兔牙周炎牙正畸过程中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齿移动 补肾方剂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妊娠与正畸牙移动的实验研究——孕酮对妊娠期大鼠牙移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志丹 陈扬熙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4-126,I006,共3页
通过移动妊娠期及非妊娠期成年SD大鼠上前牙,采用HE染色对比观察牙周组织的变化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在原位上确定牙周组织中孕酮的分布,探讨了妊娠期间孕酮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结果显示:①组织学观察:妊娠组牙... 通过移动妊娠期及非妊娠期成年SD大鼠上前牙,采用HE染色对比观察牙周组织的变化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在原位上确定牙周组织中孕酮的分布,探讨了妊娠期间孕酮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结果显示:①组织学观察:妊娠组牙周组织成骨活跃,新骨形成增加。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成骨细胞为阳性染色,且妊娠组染色较深。上述结果表明:妊娠期牙移动时孕酮与牙周组织改建密切相关,并且有促进成骨的作用。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牙移动 免疫组织化学 孕酮
下载PDF
局部注射不同浓度骨保护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雁南 裴帆 +1 位作者 李晓智 陈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0,92,共3页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不同浓度骨保护素对大鼠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分0.5mg/kg OPG组和0.05mg/kg OPG组,每组20只。在右上颌第一磨牙施加40G左右力使其移向近中。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不同浓度骨保护素对大鼠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分0.5mg/kg OPG组和0.05mg/kg OPG组,每组20只。在右上颌第一磨牙施加40G左右力使其移向近中。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右上颌第一磨牙腭侧粘骨膜下分别注入重组人骨保护素rhOPG-Fc和生理盐水。在ld、4d、7d、14d分别处死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各5只,通过模型测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右上颌第一磨牙的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右第一磨牙近中根压力侧牙周组织形态的变化和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1.在7天和14天时注射OPG的两组大鼠的牙齿移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高浓度0.5mg/kg OPG组的移动量显著小于低浓度0.05mg/kg OPG组。2.对照组压力侧能看到显著的牙槽骨吸收,而注射OPG组大鼠牙槽骨吸收不明显。3.TRAP染色发现4天、7天和14天时第一磨牙近中根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两个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而0.5mg/kg OPG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另外两组。结论:局部注射OPG后能显著减少破骨细胞的产生,同时能显著降低牙齿移动距离。高浓度的OPG比低浓度的OPG对抑制牙齿移动的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破骨细胞 牙移动 动物实验替代试验
下载PDF
成人与青少年牙齿移动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凤山 林伟杰 董志强 《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目的 研究成人与青少年牙齿移动过程中根尖和根周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采用Digora分析定位牙片,比较尖牙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牙槽骨密度以及牙槽骨高度。结果 成人与青少年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牙槽骨密度以及牙槽骨高度无显著性差异。结... 目的 研究成人与青少年牙齿移动过程中根尖和根周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采用Digora分析定位牙片,比较尖牙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牙槽骨密度以及牙槽骨高度。结果 成人与青少年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牙槽骨密度以及牙槽骨高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成人正畸与青少年正畸对根尖及根周硬组织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青少年 牙齿移动 牙根吸收 牙槽骨密度 口腔正畸
下载PDF
超短波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胡伟平 郭保慧 张国良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483-484,共2页
目的探讨超短波辅助技术在加速正畸牙齿移动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从而为其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0例牙列拥挤,需做减数治疗的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将实验组患者的右上尖牙置于超短波磁场中心,每日30min... 目的探讨超短波辅助技术在加速正畸牙齿移动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从而为其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0例牙列拥挤,需做减数治疗的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将实验组患者的右上尖牙置于超短波磁场中心,每日30min,隔日测量右上第二尖牙颊尖顶与右上尖牙牙尖顶的距离直至第27天。结果 早期(21天前)二组患者牙齿移动的速度无显著性差异,21天后实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超短波可以加速牙齿移动,且对人体组织无毒副作用,尤其适用于初戴矫治器者,可以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牙齿移动 正畸学 牙颌畸形
下载PDF
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迁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敏 张加理 苏吉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的迁移规律。方法:实验室观察24 h内新鲜的完整无龋的离体人牙在牙齿表面电位的影响下,牙冠牙釉质、牙根牙骨质、牙髓牙本质三者之间钙离子的迁移规律。结果:牙釉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大于牙骨质池、牙... 目的:探讨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的迁移规律。方法:实验室观察24 h内新鲜的完整无龋的离体人牙在牙齿表面电位的影响下,牙冠牙釉质、牙根牙骨质、牙髓牙本质三者之间钙离子的迁移规律。结果:牙釉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大于牙骨质池、牙本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且高于母液的钙离子浓度;后两者钙离子浓度均小于母液的钙离子浓度。经方差分析两两间P<0.01有显著性差别。结论:牙体硬组织中钙离子的迁移规律为:牙骨质→牙本质→牙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牙齿 迁移规律 牙体硬组织
下载PDF
两种常用加力方式对种植钉压低上前牙力学行为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戴宁 曾照斌 +1 位作者 刘海锋 冯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种植钉压低上前牙时两种常用加力方式对上前牙力学行为的影响,为正畸临床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建立含有托槽、弓丝、上前牙、牙周膜和牙槽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加力方式:方式1:起点为弓丝中点,终点为... 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种植钉压低上前牙时两种常用加力方式对上前牙力学行为的影响,为正畸临床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建立含有托槽、弓丝、上前牙、牙周膜和牙槽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加力方式:方式1:起点为弓丝中点,终点为前鼻棘下。方式2:起点为中切牙与侧切牙间弓丝的中点,终点为与前鼻棘等高的中切牙与侧切牙间牙槽骨。分析牙周膜的主应力分布及牙齿的初始位移。结果:方式2的牙周膜应力分布更均匀。两种加力方式下,上切牙均发生唇倾。加力点两侧的牙齿向加力点倾斜。结论:将种植钉植入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施加压低力更为合理。压低过程中需注意前牙转矩的控制,并使用较粗的不锈钢丝作为主弓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压低 牙移动 牙周膜应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锥形束CT对Beagle犬减阻-牵张快速牙移动的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曦 李宁 +5 位作者 刘建林 彭早霞 黄亚莉 徐然 刘会婷 杨乐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应用口腔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减阻牵张快速牙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Beagle犬10只,雌、雄各半,在下颌左右随机选取一侧为对照侧(常规加力侧,力值约85 g),另一侧为实验侧(减阻-牵张侧)。分别于加... 目的应用口腔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减阻牵张快速牙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Beagle犬10只,雌、雄各半,在下颌左右随机选取一侧为对照侧(常规加力侧,力值约85 g),另一侧为实验侧(减阻-牵张侧)。分别于加力5、10、15 d及加力15 d保持固定10 d、90 d时拍摄CBCT影像。利用CBCT影像及Ez3D2009图形分析软件观察移动牙移动距离、倾斜程度、压力侧牙槽骨密度和牙根吸收情况。结果(1)采用CBCT测量牙齿移动距离结果与直接口内牙齿移动距离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2)实验侧移动牙发生倾斜程度略大于对照侧(P<0.05);(3)实验侧移动牙牙根未发生广泛吸收,其压力侧牙槽骨密度伴随牙齿移动呈逐渐增高趋势,且新生骨密度、影像学特征与对照侧牙槽骨无显著差异。结论CBCT三维成像技术能够弥补二维影像重叠、变形等不足,尤其在减阻牵张过程中牙齿倾斜度、牙槽骨密度测量方面更具优势,具有无创性及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锥形束CT 牙齿快速移动 牙槽骨密度
下载PDF
牙齿移动对根尖及根周硬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凌红 沈真祥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为了观察和分析牙齿在移动过程中对牙根长度及根周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 2 5名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 ,以 15 0~ 180克的力推尖牙远中移动。使用德国西门子产的X线牙片机拍摄尖牙牙片 ,用芬兰产的Digor... 目的 :为了观察和分析牙齿在移动过程中对牙根长度及根周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 2 5名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 ,以 15 0~ 180克的力推尖牙远中移动。使用德国西门子产的X线牙片机拍摄尖牙牙片 ,用芬兰产的Digora(DXR - 40 )数字化牙科扫描仪及其软件进行测量 ,比较尖牙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 ,牙槽骨高度及牙槽骨密度。结果 :被矫治的尖牙在加力一个月后根尖平均吸收 1.5 9mm ,牙槽骨高度平均丧失 2 .5 9mm ,牙槽骨密度平均下降 14.88国际单位。结论 :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矫治力可能对牙根长度产生影响 ,而且也可能影响牙槽骨的高度和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移动 牙根长度 牙槽骨高度 牙槽骨密度
下载PDF
不同正畸力值作用下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潾于 黄鹏程 张端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57-126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上颌尖牙受不同作用力后龈沟液(GCF)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间接了解牙齿受机械力作用后牙周组织改建的生化反应过程。方法:选择正畸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 目的:通过分析上颌尖牙受不同作用力后龈沟液(GCF)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间接了解牙齿受机械力作用后牙周组织改建的生化反应过程。方法:选择正畸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分别对4组患者的右侧上颌尖牙施加50g、100g、150g、250g的远中移动初始力,左侧上颌尖牙均不加力。分别在加力前、加力后1、2、3、7、14、28d时收集尖牙近、远中龈沟内GCF,SYS-ME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ST含量。结果:不同时间点、不同力值下GCF中AST水平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牙齿近远中侧GCF中AST水平变化也有明显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CF中AST的水平与正畸力大小及力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GCF中AST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分析临床正畸加力大小是否合适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液 天冬氨酸转氨酶 正畸力 牙齿移动
下载PDF
两种不同弱激光照射对兔牙齿移动牙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新华 王颖 +1 位作者 公柏娟 叶耐永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 比较两种弱激光照射对兔牙齿移动牙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4 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未加力组及加力 1、3、5、7、14、2 1d组 ,共 7组 ,每组 6只。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至切牙间拴结不锈钢螺簧 ,施力 80g。每组兔中 3... 目的 比较两种弱激光照射对兔牙齿移动牙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4 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未加力组及加力 1、3、5、7、14、2 1d组 ,共 7组 ,每组 6只。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至切牙间拴结不锈钢螺簧 ,施力 80g。每组兔中 3只进行He Ne激光照射 ,另外 3只进行He Ne激光加CO2 激光照射 ,每只兔右侧为照射侧 ,左侧为对照侧。全部大耳白兔在不同时间处死 ,制作组织学标本 ,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 ,计算机图像分析 ,实验结果应用非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激光照射后 ,牙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染色面积百分比在 3、5、7d组照射侧均明显高于对照侧 ,两侧比较在 3、5d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碱性磷酸酶总数量在 3、5、7d组均呈升高趋势 ,以照射侧明显 ,3d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5、7d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而两种不同弱激光照射的实验组间的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He Ne激光照射与He Ne激光加CO2 激光局部照射均可提高兔牙齿移动牙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射 牙齿近中移动 碱性磷酸酶 正畸学 矫正
下载PDF
正畸复发过程中大鼠磨牙龈沟液IL-6水平的改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睿 邵玶 +2 位作者 闫伟军 安晶涛 张苗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945-947,共3页
目的:研究正畸复发过程中大鼠磨牙龈沟液中I L-6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只Wi s t ar雄性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建立正畸牙齿移动模型,装置安装10天后去除,分别收集安装装置前及装置去除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的右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ELI... 目的:研究正畸复发过程中大鼠磨牙龈沟液中I L-6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只Wi s t ar雄性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建立正畸牙齿移动模型,装置安装10天后去除,分别收集安装装置前及装置去除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的右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ELI SA法检测各时间段龈沟液中I L-6的含量,并将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去除装置后第4天大鼠磨牙龈沟液中I L-6水平高于其余3组,P都小于0.05;去除装置后第8天与第12天I L-6水平相差不多,且P>0.05;而这两组I L-6水平分别高于未安装装置前的水平,P都小于0.05。结论:正畸复发对大鼠磨牙龈沟液中I L-6水平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复发 白介素-6 龈沟液 正畸牙齿移动模型
下载PDF
口内支抗在尖牙后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端强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76-177,共2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口内支抗移动上颌尖牙的效果,在不使用口外支抗的情况下,使用腭弓、Ω曲、适当矫治力,使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结果96.56%的病例磨牙近中移动的距离小于2mm,说明适当利用口内支抗,在尖牙向远中牵引期间可较好地控制...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口内支抗移动上颌尖牙的效果,在不使用口外支抗的情况下,使用腭弓、Ω曲、适当矫治力,使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结果96.56%的病例磨牙近中移动的距离小于2mm,说明适当利用口内支抗,在尖牙向远中牵引期间可较好地控制磨牙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 牙齿移动 支抗 尖牙后移
下载PDF
大鼠正畸过程牙周组织中NOS三种同形异构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裴秀洁 林桂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36-438,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三种同形异构体的表达及其分布,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大鼠正畸移动不同阶段的牙及牙周组织... 目的观察大鼠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三种同形异构体的表达及其分布,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大鼠正畸移动不同阶段的牙及牙周组织联合切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大鼠牙周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有轻微表达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本不表达,正畸施力后三种NOS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及位置随受力时间长短均有改变。结论证实NO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早期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免疫组织化学 牙齿近中移动
下载PDF
内毒素局部注射干扰正畸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肖立伟 陈扬熙 +2 位作者 白丁 段培佳 张京剧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明确炎性牙周组织中细菌内毒素干扰牙移动及其牙周改建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指导牙周炎性受损患者的正畸治疗。方法将P .g菌内毒素LPS局部注射于健康大鼠的磨牙牙根附近,观察牙移动2h - 14d后的牙周变化。结果实验发现正畸力作用下的... 目的明确炎性牙周组织中细菌内毒素干扰牙移动及其牙周改建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指导牙周炎性受损患者的正畸治疗。方法将P .g菌内毒素LPS局部注射于健康大鼠的磨牙牙根附近,观察牙移动2h - 14d后的牙周变化。结果实验发现正畸力作用下的的牙周改建受抑制,炎性反应明显加重,破骨细胞增生活跃压力侧破骨细胞分化因子mRNA表达增强,在7d组时达到峰值。结论LPS所致的炎性环境干扰了正畸牙移动,在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中可能激活多种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 正畸牙移动 局部注射 内毒素 牙周 LPS 实验研究 信号通路 分子机制 发现
下载PDF
两种材料矫正器矫治力的测量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俊环 贾凯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测量及比较金属矫正器和树脂矫正器的矫治力,探讨齿移动量对矫正矫治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中选择合适的矫正器及其定期调整树脂矫正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作矫治力测量装置、可移动及具有触发点的牙合模型。制作厚度约为0.8mm... 目的测量及比较金属矫正器和树脂矫正器的矫治力,探讨齿移动量对矫正矫治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中选择合适的矫正器及其定期调整树脂矫正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作矫治力测量装置、可移动及具有触发点的牙合模型。制作厚度约为0.8mm的树脂矫正器。分别测量金属矫正器和树脂矫正器的矫治力,比较两种样式矫正器的矫治力以及分析齿的移动量与矫治力的关系。结果两种矫正器的矫治力均在最适矫治力范围内(金属315gf,树脂288gf),金属矫正器的矫正力在早期及平均比树脂矫正器的大(P<0.05)。随着齿的移动,金属矫正器的矫正力逐渐减小(P<0.05),而树脂矫正器的矫治力则无明显变化(P>0.05)。在矫正早期,金属矫正器比树脂矫正器的效率高,但是随着齿移动量的增加,金属矫正器的矫正效率逐渐下降,比树脂矫正器的效率低。结论两种材料矫正器的矫治力不同,随着齿移动量的增加,金属矫正器需要调节,而树脂矫正器的矫治力则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器 矫治力 金属矫正器 树脂矫正器 齿移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