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cal System Design of Inter-Spacecraft Laser Interferometry Telescope 被引量:2
1
作者 Shengnan Chen Huilin Jiang +1 位作者 Chunyan Wang Zhe Chen 《Optics and Photonics Journal》 2019年第8期26-37,共12页
The fundamental measurement of space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is to monitor the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pairs of freely falling test masses using heterodyne laser interferometry to a precision of 10 pm. The masses... The fundamental measurement of space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is to monitor the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pairs of freely falling test masses using heterodyne laser interferometry to a precision of 10 pm. The masses under test are millions of kilometers apart. The inter-spacecraft laser interferometry telescope deliver laser efficiently from one spacecraft to another. 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observatory. It need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arge compression ratio, high image quality and extraordinary stray light suppress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primary aberration theory, the method of the large compression ratio off-axis four-mirror optical system design is explored. After optimization, the system has an entrance pupil of 200 mm, compression ratio of 40 times, scientific field of view (FOV) of ±8 μrad. To facilitate suppressing the stray light and delivering the laser beam to the back-end scientific interferometers, the intermediate images and the real exit pupils are spatially available. Over the full FOV, the maximum root mean square (RMS) wavefront error is less than 0.007λ, PV value is less than 0.03λ (λ = 1064 nm). The image quality is approached to the diffraction-limit. The TTL noise caused by the wavefront error of the telescope is analyzed. The TTL noise in the image space of 300 μrad range is less than 1 × 10-10 m whose slope is lower than 0.6 μm/rad, which is under the noise budget of the 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 (LISA),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space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INTERFEROMETRY telescope optical design GRAVITATIONAL WAVEs
下载PDF
China's Next Optical/Infrared Telescope: The Debate Is On
2
作者 XIN Ling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年第3期160-162,共3页
China’s ambition to build a 12 m aperture optical/infrared telescope in Tibet has been recently challenged by intense disputes over its design options.The Large Optical/Infrared Telescope,or LOT,which will become the... China’s ambition to build a 12 m aperture optical/infrared telescope in Tibet has been recently challenged by intense disputes over its design options.The Large Optical/Infrared Telescope,or LOT,which will become the world’s biggest upon completion before the 30 m-level ones are in place,is expected to give Chinese astronomers a head start in exploring the early universe and exoplanets among other scientific goals.However,optical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are holding on to very different opinions as for what is the best technical route to get t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The Debate Is On China’s Next optical/Infrared telescope
下载PDF
基于Seidel像差理论的离轴四反初始结构自动化设计方法研究
3
作者 朱历伟 杨磊 +3 位作者 陈洁 张文平 郭世亮 谢洪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5,共12页
离轴反射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是确定适用初始结构并进行优化,一般从同轴结构或者专利库中寻找相似的结构开始优化,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Seidel像差理论为依据,研究了一种获取离轴四反系统初始结构的设计方法。在设计之初引入视... 离轴反射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是确定适用初始结构并进行优化,一般从同轴结构或者专利库中寻找相似的结构开始优化,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Seidel像差理论为依据,研究了一种获取离轴四反系统初始结构的设计方法。在设计之初引入视场偏置,通过追迹近轴光线给出五种单色像差的初级Seidel像差表示。以Seidel像差绝对值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同时加入对光学和系统结构上的限制条件构建含有约束条件的单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调用CODE V API接口,判断此视场偏置情况下是否满足无遮拦的条件,并从中挑选出满足条件的初始结构。设计了一款焦距为1200 mm,视场1.2°×20°,F数为6的离轴四反光学系统,系统结构布局紧凑,成像质量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离轴四反结构 seidel像差 粒子群优化 望远镜
下载PDF
Comparing different light-emitting diodes as light sources for long path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NO_2 and SO_2 measurements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嘉乐 凌六一 +7 位作者 Andreas Hartl 郑尼娜 Gerrit Kuhlmann 秦敏 孙友文 谢品华 刘文清 Mark Weni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587-596,共10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 as the light source for long path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LP-DOAS) atmospheric trace gas measurements. In our ...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 as the light source for long path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LP-DOAS) atmospheric trace gas measurements. In our study, we use a fiberoptic design, where high power LEDs used as the light source are coupled into the telescope using a Y shape fiber bundle. Two blue and one ultraviolet (UV) LEDs with different emission wavelength ranges are tested for NO2 and SO2 measurements.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instrumental setup, the NO2 and SO2 retrieval procedure, the error analysis,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the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in Science Island, Hefei, Anhui, China are presented. Our first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atmospheric NO2 and SO2 have strong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at area and that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visibility conditions. The measured NO2 and SO2 data are compared to the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OMI) satellite observ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MI NO2 product underestimates the ground level NO2 by 45%, while the OMI SO2 data are highly influenced by clouds and aerosols, which can lead to large biases in the ground level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mixing ratios of the atmospheric NO2 and SO2 vary from 8 ppbv to 36 ppbv and from 3 ppbv to 18 ppbv,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emitting diode fiber optic designed telescope NO2 measurement sO2 measurement
下载PDF
Optical design for Antarctic Bright Star Survey Telescope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正阳 卢海平 袁祥岩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28-32,共5页
The exoplanet search is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research fields in astrophysics. The Antarctic Bright Star Survey Telescope(BSST), capable of continuous exoplanet observation on polar nights, is a Ritchey–Chretien t... The exoplanet search is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research fields in astrophysics. The Antarctic Bright Star Survey Telescope(BSST), capable of continuous exoplanet observation on polar nights, is a Ritchey–Chretien telescope with a three-lens field corrector, and has a 300 mm aperture, 2.76 focal ratio, and a wavelength coverage ranging from 0.36 to 1.014 μm. Equipped with a 4 k × 4 k and 12 μm∕pixel CCD camera, the BSST can gain a field of view of 4.8°. This Letter presents the optical design, tolerance analysis, and the alignment plan for the BSST, and the test observ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design for Antarctic Bright star survey telescope sTAR
原文传递
国外光电瞄准吊舱探测系统总体构架的对比分析
6
作者 李剑 张大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回顾了国外军队装备的四代光电瞄准吊舱的技术特点和发展历程,定义了光学口径和吊舱舱径之比(光舱比)作为衡量集成度的标准,重点针对第三代的Sniper XR ATP和ATFLIR两型采用共光路串联布局吊舱的探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正向设计:二者均拥... 回顾了国外军队装备的四代光电瞄准吊舱的技术特点和发展历程,定义了光学口径和吊舱舱径之比(光舱比)作为衡量集成度的标准,重点针对第三代的Sniper XR ATP和ATFLIR两型采用共光路串联布局吊舱的探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正向设计:二者均拥有Φ150 mm口径,约1.5°×1.5°视场,在0.7~0.9μm和3.7~4.8μm波段的传递函数接近衍射限,前者为透射式前置望远系统,后者为离轴三反式前置望远系统,二者的结构布局为:前置望远系统置于吊舱前部压缩光束,通过光学铰链和快反镜将光束导入吊舱中,部分光进入各自的探测通道或激光发射通道。其中,类ATP的透射式前置望远系统可在汇聚光路中折叠形成俯仰/方位正交轴系并置于305 mm舱径内,光舱比约0.492;类ATFLIR的离轴三反式前置望远系统可在压缩后的平行光路中折叠形成方位/俯仰两个正交轴系并置于Φ330 mm的球体内,光舱比约0.455。作为对比,采用共光舱并联布局的第四代Litening 5和Talios吊舱探测系统将所有光学载荷和伺服框架平台置于吊舱前部的Φ406 mm球体内,光舱比约0.37,其并联共光舱设计架构的集成度较低。针对未来可能的升级要求,类ATFLIR吊舱比ATP吊舱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其采用纯反射式的前置望远系统可以更方便地增加波段和拓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瞄准吊舱 光学设计 多波段共光路 前置望远系统
下载PDF
MAIN OPTICAL SYSTEM OF CHINA'S 2.16-m TELESCOPE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定强 周必方 俞新木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1990年第4期454-466,共13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configuration of the main optical system of China’s 2.16-m telescope and the results of its optical design. There are three foci in this telescope: the Cassegrain, the coude and the prime foci. ... This paper introduces configuration of the main optical system of China’s 2.16-m telescope and the results of its optical design. There are three foci in this telescope: the Cassegrain, the coude and the prime foci. Ritchey-Chretien (R-C) system is used as the Cassegrain system. The 2-lens and 3-lens correctors are prepared for the Cassegrain and the prime foci respectively.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of this optical system is that the coude and Cassegrain systems share one secondary mirror. A relay mirror is added to the coude system. When the two systems exchange, the secondary mirror moves slightly, and the coude system obtained is free from both spherical aberration and coma simultaneously. Some other coude configurations and a special configuration for setting the focal reducer are also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onomical instrument astronomical optics telescope optical design.
原文传递
基于热分析的汽车AFS前大灯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丽丽 苏学满 +1 位作者 孙宇峰 薛克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ANSYS软件对某带AFS的汽车前大灯进行热分析研究,得到灯体内的空气流动场和温度场分布图。针对初始方案中存在的温度分布不均等缺陷,采用增设排气口、控制结合处间隙、加设排气帽等措施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优... 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ANSYS软件对某带AFS的汽车前大灯进行热分析研究,得到灯体内的空气流动场和温度场分布图。针对初始方案中存在的温度分布不均等缺陷,采用增设排气口、控制结合处间隙、加设排气帽等措施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灯体温度分布均匀、低温区明显减少,从而减少灯体结雾的可能。在热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race Pro软件对AFS前大灯进行了光学模拟,得到远光灯、转向灯和LED位置灯的光强分布图,经过分析,可满足汽车前大灯配光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s 汽车前大灯 热分析 优化设计 光学分析
下载PDF
基于C/S架构的光纤智能预警系统的软件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盛智勇 安颀 +1 位作者 曲洪权 高彬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29-34,共6页
以C/S架构为基础,根据光纤预警系统的需求建立了系统的平台网络结构.系统依据总体架构可划分为服务端(Server)和客户端(Client)2部分.服务端主要包括DSP通信模块、前后端交互模块、数据库模块和算法模块;客户端主要包括前后端交互模块... 以C/S架构为基础,根据光纤预警系统的需求建立了系统的平台网络结构.系统依据总体架构可划分为服务端(Server)和客户端(Client)2部分.服务端主要包括DSP通信模块、前后端交互模块、数据库模块和算法模块;客户端主要包括前后端交互模块、地图显示模块、历史报警查询模块和参数设置模块.设计了基于C/S架构的实时数据软件系统,完成了各功能模块在VS中的实现,并将其移植到系统服务器上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有效完成数据报警信息的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预警系统 DsP通信 C/s架构 软件设计
下载PDF
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模块光学基板结构优化设计与分析
10
作者 许明明 郭伟 +4 位作者 孔令一 窦江培 朱永田 陈博 刘宝禄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3-668,共6页
为确保星冕仪的成像性能,文章针对中国空间站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CPI-C)的光学基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与分析。首先,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方法获取光学基板的最优结构设计方案;然后,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动力学性能仿真分... 为确保星冕仪的成像性能,文章针对中国空间站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CPI-C)的光学基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与分析。首先,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方法获取光学基板的最优结构设计方案;然后,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评估;最后,对试验工装夹具进行设计,并试验测试加工完成的光学基板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光学基板重8.6 kg,轻量化率为70.19%,一阶固有频率为322.46 Hz;试验工装和光学基板耦合后的一阶固有频率为269.63 Hz(>150 Hz)。以上表明光学基板的性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能够用于CPI-C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天空间望远镜 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 光学支撑基板 结构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离轴四反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发射望远镜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子超 谈昊 +7 位作者 莫言 王海博 赵璐佳 冀慧茹 姜治渝 彭如意 付利平 马冬林 《光电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0-72,共13页
用于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星载望远镜在航天器间进行激光的传输以支持精密干涉测量系统,因此望远镜的光程稳定性已经成为一项关键的技术指标。在此系统中,光瞳像差与传统的像平面像差相比在了解系统光程稳定性需求、评价望远镜成像质量以及... 用于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星载望远镜在航天器间进行激光的传输以支持精密干涉测量系统,因此望远镜的光程稳定性已经成为一项关键的技术指标。在此系统中,光瞳像差与传统的像平面像差相比在了解系统光程稳定性需求、评价望远镜成像质量以及抑制抖动光程耦合噪声等方面可提供更深刻的见解。本文基于传统像平面像差理论和光瞳像差理论,建立了望远镜的初始结构,然后利用光学软件Zemax的宏编程实现了光瞳像差和像平面像差的自动校正,从而实现了高性能星载望远镜的设计,仿真结果显示满足天琴任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望远镜光学设计 波前误差 光程噪声
下载PDF
低灵敏度空间引力波望远镜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苗 李建聪 +4 位作者 林宏安 黄耀樟 罗佳雄 伍雁雄 王智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4-1393,共10页
太极计划是中国探测空间引力波的一项重点任务。望远镜作为空间引力波探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引力波探测的精度。现有的典型空间引力波望远镜结构中次镜灵敏度高,难以满足更大口径的空间引力波望远镜对制造装调公差的... 太极计划是中国探测空间引力波的一项重点任务。望远镜作为空间引力波探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引力波探测的精度。现有的典型空间引力波望远镜结构中次镜灵敏度高,难以满足更大口径的空间引力波望远镜对制造装调公差的要求,特别是在轨稳定性公差要求。为解决以上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中间像面设置于三四镜之间的新型空间引力波望远镜光学系统结构,以降低次镜灵敏度;结合高斯光学理论方法,从理论上分析并计算新型望远镜结构的初始参数。其次,通过优化设计,获得入瞳直径为400 mm,放大倍率为80倍,科学视场为±8μrad,波前误差RMS值优于0.0063λ的望远镜光学系统。最后,建立了望远镜系统的灵敏度评价公差分配表,对比分析了现有望远镜结构与新型望远镜结构的公差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现有望远镜结构,新型望远镜结构的灵敏度降低了30.4%,具有低灵敏度优势,为空间引力波望远镜的设计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空间引力波探测 波前误差 低灵敏度 光学设计
下载PDF
小型化长出瞳距激光通信接收望远镜光学设计
13
作者 徐乾智 杨鹏 +4 位作者 王海伟 彭佳琦 宋子男 侯博才 张雁南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5-981,共7页
为了减小激光通信终端体积与能耗,同时保证通光孔径和放大倍率,该文根据折反式望远镜的高斯光学及赛德尔像差理论设计了一款改进的Dall-Kirkham接收望远镜。该镜头由2片反射镜、5片透镜组成,接收信号光波长为974 nm和1550 nm,通光口径为... 为了减小激光通信终端体积与能耗,同时保证通光孔径和放大倍率,该文根据折反式望远镜的高斯光学及赛德尔像差理论设计了一款改进的Dall-Kirkham接收望远镜。该镜头由2片反射镜、5片透镜组成,接收信号光波长为974 nm和1550 nm,通光口径为60 mm,相对孔径为1/3.38,出瞳距为50 mm,视场角为6 mrad,总长为111.04 mm,工作温度为20℃±10℃。优化后镜头在0.5 mrad视场内波像差优于(1/40)λ,6 mrad视场内波像差优于(1/20)λ,能量集中。为了实现无热化设计,文中给出了结构材料的选取与设计方式,并分析了±10℃温差下光学系统的波像差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镜头成像质量良好,满足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激光通信 接收望远镜 无热化
下载PDF
基于复合棱镜的激光测距望远镜设计
14
作者 蔡震 吉俊文 《光电技术应用》 2023年第2期10-14,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棱镜的激光测距望远镜。该激光测距望远镜由物镜、复合棱镜和目镜构成。提出采用复合棱镜将望远物镜接收到的目标光分色,可同步进行激光测距与望远观测。该复合棱镜解决了现有激光测距望远系统转像棱镜结构复杂,装配... 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棱镜的激光测距望远镜。该激光测距望远镜由物镜、复合棱镜和目镜构成。提出采用复合棱镜将望远物镜接收到的目标光分色,可同步进行激光测距与望远观测。该复合棱镜解决了现有激光测距望远系统转像棱镜结构复杂,装配要求高的问题。所设计的激光测距望远镜测距波长为905 nm,望远观测波长为486~656 nm。激光测距接收镜组与望远物镜共用物镜,口径为Φ26 mm。测距接收系统视场1.5 mrad,接收目标光会聚至探测器APD光敏面的光斑直径为Φ160μm。望远镜放大倍数6×,全视场±3°,适用于1 km远目标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望远镜 复合棱镜 激光测距 转像
下载PDF
BIM在天文望远镜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15
作者 秦重阳 阳星玉 解宗鑫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6期33-37,共5页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建筑设施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化表示。它以三维模型为基础,使项目利益相关者协同设计,并能通过分析软件进行性能分析和仿真模拟。天文光学望远镜作为科学驱动下的定制设备,结构...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建筑设施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化表示。它以三维模型为基础,使项目利益相关者协同设计,并能通过分析软件进行性能分析和仿真模拟。天文光学望远镜作为科学驱动下的定制设备,结构复杂、研发周期长,在全生命周期均可采用BIM。本文根据天文望远镜项目开发需求,制定BIM应用的工作流程,期望利用BIM的优势,实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BIM 光学天文望远镜 设计 建造
下载PDF
大口径望远镜光学系统的误差分配与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明名 王建立 +1 位作者 张景旭 杨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通过对比国内外大口径望远镜光学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提出针对大口径望远镜系统的加工、装调和使用建立误差分配体系的方案。介绍了误差分配体系包含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归类。以1.2 m望远镜光学系统为例,阐述了误差分配原则。首先,根... 通过对比国内外大口径望远镜光学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提出针对大口径望远镜系统的加工、装调和使用建立误差分配体系的方案。介绍了误差分配体系包含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归类。以1.2 m望远镜光学系统为例,阐述了误差分配原则。首先,根据设计确定总体误差标准,然后,计算误差分配的项数,最后,依据分配原则,结合实际加工和装调水平,给出了合理的误差分配结果。结果表明,在满足目前国内加工要求和装配的条件下,该方案使分配后该望远镜光学系统误差(RMS波像差)<λ/8.5,为大口径望远镜光学系统的误差分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误差分配 光学设计 ZEMAX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恩涛 贾宏 +1 位作者 李劲东 潘增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0,共5页
首先对论文的工程背景空间太阳望远镜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空间光学遥感器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技术路径和技术实现,技术实现主要探讨如何将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效应和反射镜面的热变形效应数据变成光学分析软件可以接受的数据;最后以光... 首先对论文的工程背景空间太阳望远镜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空间光学遥感器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技术路径和技术实现,技术实现主要探讨如何将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效应和反射镜面的热变形效应数据变成光学分析软件可以接受的数据;最后以光 机 热集成分析为基础,对空间太阳望远镜主镜的热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全文说明了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可实现性以及其对热设计的指导、评价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器 空间太阳望远镜 光-机-热集成分析 热设计 热光学
下载PDF
宽视场航空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伟 郑玉权 薛庆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149,共6页
宽视场大相对孔径航空高光谱成像仪已成为航空海洋水色遥感等领域的迫切需求,根据宽视场和大相对孔径的研究目标,采用离轴两镜消像散望远镜和改进型Offner光谱仪匹配的结构型式,设计了一个视场40°、相对孔径1/2.2、工作波段0.4~1.... 宽视场大相对孔径航空高光谱成像仪已成为航空海洋水色遥感等领域的迫切需求,根据宽视场和大相对孔径的研究目标,采用离轴两镜消像散望远镜和改进型Offner光谱仪匹配的结构型式,设计了一个视场40°、相对孔径1/2.2、工作波段0.4~1.0μm的航空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在传统Offner光谱仪中插入同心弯月透镜来提高Offner光谱仪的相对孔径和成像质量.运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进行了光线追迹和优化设计,并对设计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光学系统各个波长的光学传递函数在奈奎斯特频率28lp/mm处均达到0.67以上,谱线弯曲和谱带弯曲均小于6.5%像元,便于光谱和辐射定标,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且体积小、重量轻,适合航空遥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光学仪器 光学系统 光学望远镜 光谱仪 光谱分辨率 高光谱成像仪
下载PDF
衍/折射光学元件消二级光谱的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洪新华 杨建峰 +4 位作者 陈立武 郑黎 张向东 常凌颖 赵葆常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1-424,共4页
 采用衍/折射光学元件结合的方法,使用两种玻璃设计了星载用长焦距望远物镜,对其二级光谱进行了校正。具体介绍了衍/折透镜望远透镜消二级光谱方法、步骤。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望远物镜轴上位置色差小于0.08mm,满足使用要求,...  采用衍/折射光学元件结合的方法,使用两种玻璃设计了星载用长焦距望远物镜,对其二级光谱进行了校正。具体介绍了衍/折透镜望远透镜消二级光谱方法、步骤。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望远物镜轴上位置色差小于0.08mm,满足使用要求,并且设计方法步骤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 设计 二级光谱 消色差透镜 望远镜
下载PDF
大气色散对4m望远镜成像分辨力的影响与校正 被引量:4
20
作者 明名 吕天宇 +2 位作者 吴小霞 郝亮 赵金宇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814-822,共9页
本文分析研究大气色散对4 m望远镜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及校正方法。首先计算分析了大气色散对其成像分辨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天顶角大于15°时,大气色散开始影响系统成像分辨力,天顶角大于45°时,对系统成像分辨力有着较为... 本文分析研究大气色散对4 m望远镜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及校正方法。首先计算分析了大气色散对其成像分辨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天顶角大于15°时,大气色散开始影响系统成像分辨力,天顶角大于45°时,对系统成像分辨力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需要设置大气色散校正器来进行消除。本文列举了3种大气色散校正器的实现形式,分别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选择了胶合棱镜旋转补偿的形式来消除大气色散对4 m望远镜高分辨力成像系统的影响。基于4m望远镜高分辨力成像系统的特点,将大气色散校正器放置于成像元件前的平行光路中,并利用光学设计软件对不同天顶角与大气色散校正器的旋转角度进行了仿真分析,该大气色散校正器的最大楔角为9.65°,旋转精度为±0.1°,对系统分辨力影响为1/1 000。分析结果表明,旋转精度完全能够满足系统成像分辨力的要求,证明本文对大气色散的影响分析和大气色散校正器的设计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色散校正器 望远镜 分辨力 光学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