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酮内酯类抗生素telithromycin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章景 王明贵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0年第4期182-186,共5页
telithrommcin为酮内酯类抗菌药,对甲氧西林敏感性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敏感性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及其它各类链球菌具高度抗菌活性,对流感嗜血菌、粘膜炎莫拉氏菌的抗菌作用与阿奇霉素相仿。telithromycin具... telithrommcin为酮内酯类抗菌药,对甲氧西林敏感性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敏感性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及其它各类链球菌具高度抗菌活性,对流感嗜血菌、粘膜炎莫拉氏菌的抗菌作用与阿奇霉素相仿。telithromycin具良好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半衰期长,组织穿透性好。本文对telithromycin的体外、体内抗菌活性及药物动力学特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ithromycin 酮内酯类抗生素 体外抗菌活性
下载PDF
telithromycin药学特性及其临床地位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培奇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3年第1期7-11,共5页
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快速增长向公共卫生事业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挑战。为此 ,目前急需一类既可覆盖所有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包括耐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肺炎链球菌等耐药菌株、又能抵抗耐药性发展的新颖抗生素。telit... 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快速增长向公共卫生事业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挑战。为此 ,目前急需一类既可覆盖所有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包括耐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肺炎链球菌等耐药菌株、又能抵抗耐药性发展的新颖抗生素。telithromycin作为第一个获得广泛临床评价的新颖类抗生素 酮内酯类抗生素药物 ,其正是专门设计达到上述目标的 :对该类药物进行了数种创新性结构修饰 ,使其不仅对各种常见呼吸道病原菌有效 ,而且还使它的耐药性风险降至最低 ,故telithromycin将成为当今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经验疗法中的一种重要的新的临床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呼吸道感染 肺炎链球菌感染 耐药性telithromycin
下载PDF
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telithromycin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民 杨秀珍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1年第6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telithromycin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衍生物 药物动力学 构效关系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Telithromycin——第一个螺内酯类抗生素
4
作者 刘新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0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发生率在逐年上升,特别是近些年来,耐药株已发展多个种属,特别是革兰阳性球菌,经常是对不同类的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而且对那些已受到耐药株感染的病例,可供选择的药物治疗非常有限.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发生率在逐年上升,特别是近些年来,耐药株已发展多个种属,特别是革兰阳性球菌,经常是对不同类的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而且对那些已受到耐药株感染的病例,可供选择的药物治疗非常有限.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耐药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而现在由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产生的耐药已变得相当普遍.且这种耐药常常是伴随着对大环内酯类(一类用于替代青霉素的重要常用抗菌药)的耐药.虽然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链阳性菌素B类(macrolide-lincosamide-streptogramin group B,MLSB)抗生素可用于治疗耐青霉素致病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但耐MLSB类抗生素的病原菌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威胁着这些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ithromycin 螺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性 构效关系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Telithromycin可有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引发的菌血症
5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1年第8期5-6,共2页
关键词 telithromycin 社区获得性肺炎 菌血症 抗菌素
下载PDF
药物安全性监察:使用telithromycin可引起眼部病症
6
作者 罗娟(摘) 《国外药讯》 2007年第7期40-40,共1页
在药物警戒性国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相比,使用telithromycin(Ⅰ)可能会增加眼部病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telithromycin 药物安全性监察 病症 眼部 大环内酯类药 药物警戒性 发生率
下载PDF
Point mutation in regulatory region of msrA gene contributes to the telithromycin resistance induced by erythromycin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7
作者 David Shafer Xiao Shali +4 位作者 Xia Han Wang Jue Jason Loft Zhang Weidong Fu Weiling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1期2785-2789,共5页
msrA encodes an efflux protein in Staphylococcus spp.that confers inducible resistance to macrolides,such as erythromycin(ERY),but not telithromycin(TEL).Thus,msrA+S.aureus remain susceptible to TEL.Production of msrA... msrA encodes an efflux protein in Staphylococcus spp.that confers inducible resistance to macrolides,such as erythromycin(ERY),but not telithromycin(TEL).Thus,msrA+S.aureus remain susceptible to TEL.Production of msrAis regulated by a 320-bp upstream region,presumably by translational attenuation,similar to regulation of erm.We investigated whether ERY could induce TEL resistance in msrA+S.aureus.MICs of ERY and TEL were determined by broth microdilution(BMD).Inducible TEL resistance was detected by a BMD checkerboard panel containing combinations of ERY and TEL and by a D-test where an ERY disk was placed 15mm from a TEL disk on a blood agar plate.Blunting of the TEL zones of inhibition proximal to the ERY disk indicated inducible resistance and no blunting indicated no inducible resistance.Approximately 400bp of the upstream regulatory region and 200bp of msrA were amplified by PCR and sequenced.The TEL MICs for 10 msrA+isolates ranged from 0.06-2g/mL(MIC90=0.25g/mL);ERY MICs were all≥32g/mL.All isolates showed an increase in TEL MICs of>2doubling dilutions(MIC90>4g/mL)in the presence of ERY;All were also positive by D-test.For 9isolates(initial TEL MIC<1g/mL),constitutive TEL resistance was selected by plating cells on Mueller-Hinton agar with 2g/mL TEL.All 9isolates grew on the selective media and were resistant to TEL(MIC ranged 2-8g/mL).Mutation to constitutive resistance occurred at a rate of 8×10-7 to 2.4×10-6.Eight of the 9resistant isolates had a single nucleotide substitution in the upstream regulatory region relative to the parent strain.Specifically,six isolates had a G to T mutation at position-222;one had a C to A mutation at-228;And one had a C to A mutation at-247.Transformation of the msrAgene with above point mutation in regulatory region into S.aureus RN4220conferred the strain resistant(MIC=8g/mL)to the telithromycin while transformants with the wild-type msrAgene remained susceptible(MIC=1g/mL)to telithromy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实验 检验医学 临床 理论
下载PDF
Telithromycin versus clarithromyci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被引量:4
8
作者 LI Xiu-min WANG Feng-chun YANG Feng JIN Ying-hu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2179-2185,共7页
Background The emergence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such as macrolides, is complicating the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RTIs). Telithromycin, a ketolide antimicrobial struc... Background The emergence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such as macrolides, is complicating the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RTIs). Telithromycin, a ketolide antimicrobial structurally related to macrolides, is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RTIs, and shows lower pathogen resistance rat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lithromycin with clarithromycin, a macrolide routinely used as therapy for RTIs. Methods We performed a meta-analysis of relevant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 (RCTs) identified in 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CNKI and VIP databases. The primary efficacy outcome was clinical treatment success assessed at the test-of-cure time in the per-protocol population, and the primary safety outcome was drug related adverse effects. Results Seven RCTs, involving 2845 patients with RTIs, were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 Oral telithromycin and clarithromycin showed a similar clinical treatment success in modified intention to treat and per-protocol population (cure and improvement) (odds ratios (ORs): 0.84,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 0.64-1.11 and OR: 1.14, 95% CI: 0.71-1.85, respectively). Similar findings were obtained for secondary efficacy outcomes: clinical treatment success at a late post- therapy visit (OR: 0.92, 95% CI: 0.57-1.48) and microbiological treatment success at the test-of-cure time (OR: 1.14; 95% CI: 0.71-1.85). The safety outcome analysis indicated telithromycin had a similar risk of drug-related adverse effect and serious adverse effect with clarithromycin.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oral telithromycin and clarithromycin have similar treatment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 The advantages of lower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rates, once-daily short-duration dosing and reported lower health- care costs make oral telithromycin a useful option for the empiric management of mild-to-moderate R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ithromycin CLARITHROMYCIN community-acquire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MSSA携带耐药基因erm与泰利霉素体外敏感性的关系
9
作者 刘欢欢 陈炳潮 黄震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中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耐药基因erm对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泰利霉素体外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实验用菌株为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鉴定并保存的2011~2015年非重复...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中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耐药基因erm对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泰利霉素体外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实验用菌株为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鉴定并保存的2011~2015年非重复的各科室各标本来源的MSSA 121株,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及K-B纸片法测定菌株对泰利霉素和10种抗菌药的MIC值,并进一步对所有红霉素耐药的菌株进一步行D-试验以区分红霉素耐药菌株的MLSB耐药表型,之后采用PCR法检测erm基因中三种最常见亚型ermA、ermB、ermC的分布情况。结果MSSA对泰利霉素中介1株,耐药51株,耐药率达43.0%,对红霉素耐药率则高达61.2%。所有MSSA均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苯唑西林敏感;121株MSSA中有74株(61.2%)携带erm基因,其中25株(20.7%)携带ermB,且均为cMLS_(B)表型;10株(8.3%)携带ermA,且均为iMLS_(B)表型;40株(33.1%)携带ermC,其中cMLS_(B)表型9株,iMLS_(B)表型31株;仅有1株MSSA同时携带ermB及ermC且为cMLS_(B)表型,该菌株对泰利霉素耐药。所有erm基因阳性的MSSA对泰利霉素MIC值较阴性组显著增高。结论该院MSSA对泰利霉素耐药率较高,但泰利霉素较经典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抗菌效果已有显著提升,且其体外敏感性与MSSA中是否携带erm基因密切相关,erm基因阳性且为cMLS_(B)表型的MSSA更容易引起泰利霉素耐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酮内酯 耐药 泰利霉素 ERM
下载PDF
抗红霉素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酮内酯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赴田 宋坤改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3年第3期115-119,共5页
红霉素第三代衍生物统称酮内酯类抗生素 ,包括Telithromycin(TLM)、HMR3 0 0 4(RU64 0 0 4)、ABT -773、HMR3 5 62和HMR3 787等在体外对红霉素敏感或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有优良的抗菌作用 ,6-O -甲基红霉素 3 -位取代衍生物的抗生素理... 红霉素第三代衍生物统称酮内酯类抗生素 ,包括Telithromycin(TLM)、HMR3 0 0 4(RU64 0 0 4)、ABT -773、HMR3 5 62和HMR3 787等在体外对红霉素敏感或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有优良的抗菌作用 ,6-O -甲基红霉素 3 -位取代衍生物的抗生素理化特点 ,在酸性环境中稳定性好。酮内酯类抗生素对包括肺炎球菌、金葡菌、链球菌属和肠球菌等对红霉素敏感或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 ,与红霉素未见交叉耐药 ,具有ermA ,ermB ,mefE′/A型或青霉素耐药菌则有抗菌作用 ;酮内酯类对流感嗜血菌 ,嗜肺军团菌、粘膜炎莫拉氏菌、肺炎枝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有一定抗菌作用。酮内酯类抗生素对红霉素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的动物腹腔感染或肺部感染的口服给药与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保护效果相似 ,对红霉素耐药或具有耐药基因的小鼠感染 ,口服给药的酮内酯类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药物。TLM和ABT -773经小鼠口服给药测定血和肺药浓度 ,表明肺高于血药浓度 ,肺AUC也明显高于血AUC ,肺T1/2 也长于血T1/2 。志愿者口服 80 0mg/d测定血和唾液药浓度结果证明唾液药浓度高于血药浓度。TLM临床用于呼吸系统感染 80 0mg/d ,疗程 5或 10d ,临床治愈率为 89%~ 95 % ,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和头晕、头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内酯类抗生素 telithromycin HMR3004 ABT-773 革兰氏阳性球菌 体内保护作用
下载PDF
泰利霉素的合成改进 被引量:9
11
作者 尤启冬 魏新 赵英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8-320,共3页
以克拉霉素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酮内酯类抗生素泰利霉素。环碳酸酯保护2'-O-乙酰基-3-O-脱克拉定糖-6-O-甲基红霉素(3)中的11,12-羟基,用价廉易得的氧化剂如PCC、PDC或NCS等氧化C3-羟基,继用DBU处理可得到酮内酯类抗生素关键中间... 以克拉霉素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酮内酯类抗生素泰利霉素。环碳酸酯保护2'-O-乙酰基-3-O-脱克拉定糖-6-O-甲基红霉素(3)中的11,12-羟基,用价廉易得的氧化剂如PCC、PDC或NCS等氧化C3-羟基,继用DBU处理可得到酮内酯类抗生素关键中间体2'-O-乙酰基-3-O-脱克拉定糖-6-O-甲基-3-氧代-10,11-脱水红霉素(6)。边链的中间体3-(氨乙酰基)吡啶(10)可由3-乙酰基吡啶经溴化和氨解而得。这两项改进为泰利霉素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实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利霉素 抗菌剂 酮内酯 克拉霉素 氧化 合成
下载PDF
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改造及合成方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智会静 尤启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2-501,535,共11页
酮内酯类抗生素是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红霉素衍生物。大量耐药病原菌的迅速出现使红霉素类半合成抗生素临床应用出现了挑战,也促使了针对耐药菌的第三代酮内酯类药物的研发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代表药物为泰利霉素和喹红霉素。本文... 酮内酯类抗生素是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红霉素衍生物。大量耐药病原菌的迅速出现使红霉素类半合成抗生素临床应用出现了挑战,也促使了针对耐药菌的第三代酮内酯类药物的研发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代表药物为泰利霉素和喹红霉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酮内酯类抗生素C-6位、C-5位糖环、三环类、C-11,12位及C-12位等处结构修饰方面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第三代酮内酯半合成抗生素合成的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利霉素 喹红霉素 大环内酯 抗菌 合成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对泰利霉素等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银梅 叶惠芬 +3 位作者 钟丽嫦 何绿茵 彭娅娅 陈惠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泰利霉素等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对本院2005—2007年从各种临床标本收集的97株肺炎链球菌,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这些菌株对泰利霉素等3种新近上市和其他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 目的了解本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泰利霉素等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对本院2005—2007年从各种临床标本收集的97株肺炎链球菌,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这些菌株对泰利霉素等3种新近上市和其他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97株肺炎链球菌对泰利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喹奴普丁-达福普汀也未发现耐药菌株,只是有18.8%的菌株表现为中介。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如下:对红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0.8%、58.8%、0%、2.1%、12.8%和64.5%,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85.6%。结论本院尚未用于临床的3种新近上市的抗菌药物泰利霉素、利奈唑胺和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对本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而上述细菌对红霉素、林可霉素以及四环素有较高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利霉素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下载PDF
4-[4-(吡啶-3-基)咪唑-1-基]丁胺的合成 被引量:7
14
作者 易红 王婷 许先栋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1,共3页
以3-乙酰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肟化、磺酰化、氧化、环合、还原得到3-(咪唑-4-基)吡啶,再经与N-(4-溴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缩合及肼解等反应制得抗菌剂泰利霉素的特定侧链化合物4-[4-(吡啶-3-基)咪唑-1-基]丁胺,总收率24%。
关键词 4-[4-(吡啶-3-基)咪唑-1-基]丁胺 泰利霉素 中间体 合成
下载PDF
泰利霉素经AP-1途径抑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诱导的MUC5AC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阳帆 李坚 +2 位作者 谷彬 赵文健 杨志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TEL)对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NTHi)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表达黏蛋白MUC5AC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CI-H292细胞,用1... 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TEL)对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NTHi)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表达黏蛋白MUC5AC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CI-H292细胞,用10mg/LTEL孵育6h预处理细胞,随后加入不同浓度NTHi孵育3~9h,分别采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MUC5AC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NCI-H292细胞内NF-KB和活化蛋白(Activa-torprotein-1,AP-1)DNA结合活性。结果:NT-Hi能明显诱导NCI-H292细胞产生和表达MUC5AC,并能激活NF-IcB和AP-1。而TEL处理后,能明显抑制NTHi诱导的MUC5AC蛋白和mRNA表达,并有效抑制AP-1的DNA结合活性,但对N1a-KB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TEL能抑制NTHi诱导的黏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P-1DNA结合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泰利霉素 AP-1 NF-xB MUC5AC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忠辉 石和鹏 +1 位作者 金洁 刘浚 《药学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简要介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展近况,讨论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耐药机制、构效关系及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和ABT-773(Cethromycin,喹红霉素)的药理、临床性质。
关键词 大环内酯 酮内酯 泰利霉素 ABT-773
下载PDF
泰利霉素的合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5-859,共5页
泰利霉素是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今提出其改进的合成工艺路线,以克拉霉素为原料,经苯甲酰基保护2′位羟基,强酸条件下3位水解,改进的Pfitzner-Maffat氧化3位羟基得到酮内酯(ketolides),再利用氢化锂使11,12位消去,与4-[4-(3-吡啶基... 泰利霉素是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今提出其改进的合成工艺路线,以克拉霉素为原料,经苯甲酰基保护2′位羟基,强酸条件下3位水解,改进的Pfitzner-Maffat氧化3位羟基得到酮内酯(ketolides),再利用氢化锂使11,12位消去,与4-[4-(3-吡啶基)-1H-咪唑基]-1-丁胺缩合关环,2′位与甲醇酯交换制得泰利霉素,总收率达到18.8%。该工艺较现有工艺具有反应原料易得,中间体和成品易于提纯,工艺简单,较易工业化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利霉素 克拉霉素 合成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泰利霉素侧链的合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志凌 邹钰钰 +1 位作者 陶传洲 宋晓凯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99-901,共3页
3-溴乙酰基吡啶经氨解、甲酰化、环合反应制得4-(3-吡啶基)-1H-咪唑,进而与N-(4-溴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缩合后肼解,制得泰利霉素侧链化合物4-[4-(3-吡啶基)-1H-咪唑-1-基]-1-丁胺,总收率为33%。
关键词 4-[4-(3-吡啶基)-1H-咪唑-1-基]-1-丁胺 泰利霉素 中间体 合成
下载PDF
第3代大环内酯酮内酯类抗生素——替利霉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二兵 马淑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23-825,共3页
替利霉素是第3代大环内酯———酮内酯类的第一个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较低的选择耐药性,以及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交叉耐药性,特别是对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有强力活性。本文简要概述替利霉素药理学、药动学及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 抗生素类 大环内酯类 药理学 替利霉素 酮内酯类
下载PDF
第2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路路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 :阐述第 2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采用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第2代大环内酯抗生素研究进展迅速 ,其抗菌谱更趋广泛 ,对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抗菌能力较第 1代的红霉素均有所增强。结论 :第 ... 目的 :阐述第 2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采用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第2代大环内酯抗生素研究进展迅速 ,其抗菌谱更趋广泛 ,对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抗菌能力较第 1代的红霉素均有所增强。结论 :第 2代大环内酯类具有血浆半衰期长、良好的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 ,在临床对抗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上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代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泰利霉素 耐受性 药代动力学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