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nnyson诗歌中的语音象征选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田野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36-138,共3页
语音象征指的是音具有意义这样一个概念,英诗与语音象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诗歌都是通过语音的运用来表达含义。有桂冠诗人称号的英国诗人Tennyson是成功运用语音象征的典范,通过运用语音象征的理论选析"The Eagle"和"T... 语音象征指的是音具有意义这样一个概念,英诗与语音象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诗歌都是通过语音的运用来表达含义。有桂冠诗人称号的英国诗人Tennyson是成功运用语音象征的典范,通过运用语音象征的理论选析"The Eagle"和"The Break"两首诗歌中的诗节来说明语音是表意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象征 英诗 tennyson
下载PDF
On Sound Symbolism in Alfred Tennyson's Poems: A Phonological Study of English Poetry
2
作者 张潇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Generally, linguists categorize sound symbolism into two major types: direct sound symbolism and synesthetic sound symbolism. In English literature, Alfred Tennyson is a great Victorian poet adept in sensitive uses of... Generally, linguists categorize sound symbolism into two major types: direct sound symbolism and synesthetic sound symbolism. In English literature, Alfred Tennyson is a great Victorian poet adept in sensitive uses of the musical qualities of words to emphasize his poetic meanings and sensations. By analyzing his two famous short poems("The Eagle" and "Break, Break, Break") from a phonological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intends to probe into how sound symbolism, especially the synesthetic sound symbolism, is applied to express his poetic emo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nd SYMBOLISM Phonaestheme ALFRED tennyson POETIC Emotions
下载PDF
Neo-translation,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Tennyson's Crossing the Bar
3
作者 李绍青 《海外英语》 2011年第9X期223-224,共2页
As a world-widely popular poem,Tennyson's Crossing the Bar attracts more and more people to cherish it.And this paper aims at translating it in a new way,and analyzing it in a fully scientific way.
关键词 tennyson CROSSING the BAR new TRANSLATION APPRECI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Intertexuality between Tennyson's Ulysses and Homer's Iliad and Odyssey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英涵 《海外英语》 2017年第22期185-186,共2页
Compared with Dante's Inferno which has an original interpretation of Odysseus' s last voyag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Homer's Odyssey, Tennyson's Ulysses seems closer to the Homeric epics. An intertextu... Compared with Dante's Inferno which has an original interpretation of Odysseus' s last voyag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Homer's Odyssey, Tennyson's Ulysses seems closer to the Homeric epics. An intertextual study of these texts shows that Tennyson's Ulysses resonates with Homer's Iliad and Odyssey in a profound and multidimensional way. The former is largely informed by the latter in setting, event, perception of death, heroism and so forth. A sequel to the Homeric epics, Tennyson's Ulysses however also ingeniously rewrites the fate of Achilles, thus adding a more humanistic dimension to the classical 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exuality HOMER ODYSSEY Dante INFERNO tennyson ULYSSES
下载PDF
On the Themes of Alfred Tennyson's Ulysses
5
作者 袁秋月 《海外英语》 2019年第8期239-240,共2页
The poem Ulysses written by poet Alfred Tennyson presented an image of a powerful hero with great aspirations.This paper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themes of the poem based on textual analysis and Tennyson’s personal ... The poem Ulysses written by poet Alfred Tennyson presented an image of a powerful hero with great aspirations.This paper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themes of the poem based on textual analysis and Tennyson’s personal experience.Tennyson uses the hero to express his own aspiration for exploring the unknown world,recovery from the shadow of death and eternal pursuit for art.Furthermore,it conveys the hope of the poet and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by clarifying these t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RED tennyson ULYSSES theme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下载PDF
The Research of Natural Landscape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in Enoch Arden
6
作者 肖菊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4期283-283,288,共2页
Enoch Arden is a narrative poem by Alfred Tennyson,which turns out to be the record of the process of its hero's spiritual journey and can be interpre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关键词 tennyson Enoch Arden NATURAL LANDSCAPE SPIRITUAL DEVELOPMENT
下载PDF
正反例在概念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郭建鹏 彭明辉 杨凌燕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8,共8页
概念教学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界研究十分繁荣的一个领域。然而,我国概念教学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新课程以来更是出现了虚化"知识教学"、淡化"概念教学"的... 概念教学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界研究十分繁荣的一个领域。然而,我国概念教学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新课程以来更是出现了虚化"知识教学"、淡化"概念教学"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国外概念教学研究中关于正反例的研究,尤其是坦尼森(Tennyson)概念教学模式及马飞龙(Marton)的变易理论(Variation theory),指出基于匹配、差异和由简到难三个原则合理组织起来的正反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并建议加强正反例在我国概念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教学 正反例 坦尼森概念教学模式 变易理论
下载PDF
戏剧独白诗中的说话人——以丁尼生、勃郎宁和艾略特的诗作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兵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5,共4页
戏剧独白诗是英美文学传统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诗人在诗中用戏剧化手法塑造第一人称说话人。丁尼生、勃郎宁和艾略特等人的诗作表明:在戏剧独白诗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隐含作者”等因素的影响,对第一人称说话人的塑... 戏剧独白诗是英美文学传统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诗人在诗中用戏剧化手法塑造第一人称说话人。丁尼生、勃郎宁和艾略特等人的诗作表明:在戏剧独白诗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隐含作者”等因素的影响,对第一人称说话人的塑造有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次又决定了戏剧独白诗的特性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独白诗 说话人 丁尼生 勃郎宁 艾略特
下载PDF
ALA年会论文“中文书籍和图书馆”百年后的解析、发现与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茗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127,共5页
解析美国植物学家施永高1917年发表于ALA年会上的“中文书籍和图书馆”论文及其个人档案,可以明晰20世纪早期美国国会图书馆大量搜购中文文献策略的缘起、实施与成效。百年前这位“跨界”学者的藏书建设和中国文化推广思想今天依然具有... 解析美国植物学家施永高1917年发表于ALA年会上的“中文书籍和图书馆”论文及其个人档案,可以明晰20世纪早期美国国会图书馆大量搜购中文文献策略的缘起、实施与成效。百年前这位“跨界”学者的藏书建设和中国文化推广思想今天依然具有前瞻性。得益于美国迈阿密大学图书馆校园数字化项目的开放获取资源,透过数字化人文信息揭示一份尘封的史料,期待更多的关联信息得到国内学人关注、挖掘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永高 中文文献 美国国会图书馆 馆藏建设
下载PDF
朗费罗与丁尼生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23-126,共4页
朗费罗与丁尼生是19世纪世界诗坛上颇具影响的两位诗人,尽管他们处在不同国度,但在相互交往中达成了精神认同。两位诗人在家庭背景、诗歌题材、意象选择、传奇创作、感伤主义创作色彩等方面存在共性;两者都在自然风光与社会底层描写中... 朗费罗与丁尼生是19世纪世界诗坛上颇具影响的两位诗人,尽管他们处在不同国度,但在相互交往中达成了精神认同。两位诗人在家庭背景、诗歌题材、意象选择、传奇创作、感伤主义创作色彩等方面存在共性;两者都在自然风光与社会底层描写中形塑民族国家认同感。不同之处在于,朗费罗是在美国刚刚独立的时代语境中,创作了既有本土色彩也有异国风情的诗歌;丁尼生的诗歌是在维多利亚的时代语境中对英国工业社会发展的批判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共同体 朗费罗 丁尼生 平行研究 伦理价值
下载PDF
论丁尼生诗歌中的死亡意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玉枝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0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最富特色的诗人。对其作品的研读显示,死亡的意象充塞在他的诗歌里,死亡的主题成为他众多诗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着重论述诗人在其诗歌中分别通过大海的意象、灵柩的意象...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最富特色的诗人。对其作品的研读显示,死亡的意象充塞在他的诗歌里,死亡的主题成为他众多诗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着重论述诗人在其诗歌中分别通过大海的意象、灵柩的意象、战争的意象所体现的死亡主题。正是对死亡意象孜孜不倦的探索,成就了丁尼生诗歌特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尼生 诗歌 死亡意象 大海意象 灵柩意象 战争意象
下载PDF
评Break,Break,Break两种译文的翻译风格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颖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7-49,共3页
美国著名翻译家提莫志克指出,翻译就其本质而言只能是一部分翻译,忠实地再现原文所有的信息根本不可能,诗歌的准确翻译就更不容易了。对丁尼生的一首短诗的两种译文进行评析,希望通过分析能对此诗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丁尼生 诗人 诗歌 翻译
下载PDF
论丁尼生的《鹰》的写作风格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广奎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86-88,共3页
L·A·丁尼生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诗人,他的诗《鹰》形式比较特别,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恐怕没有第二首诗比它更成功,传神地刻画了鹰的形象,本诗措词完美,用四音步,抑扬格写成,押韵的格式为:aaa,bbbb... L·A·丁尼生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诗人,他的诗《鹰》形式比较特别,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恐怕没有第二首诗比它更成功,传神地刻画了鹰的形象,本诗措词完美,用四音步,抑扬格写成,押韵的格式为:aaa,bbbb.不管是从文体上,还是从诗歌的韵律上,此诗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风格 丁尼生 《鹰》 诗歌 英国 文体 韵律
下载PDF
丁尼生早年、晚年死亡观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文春梅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7-40,共4页
死亡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丁尼生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有关死亡主题的诗歌。Break,break,break和Crossing the Bar分别是他早年和晚年有关死亡主题的最优秀的挽歌诗,也最能代表他早年和晚年的死亡观。从系统功能语言... 死亡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丁尼生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有关死亡主题的诗歌。Break,break,break和Crossing the Bar分别是他早年和晚年有关死亡主题的最优秀的挽歌诗,也最能代表他早年和晚年的死亡观。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这两首诗歌所选择的及物性系统作一比较分析,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两首诗歌死亡主题的表达特点,并剖析丁尼生早年、晚年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及其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及物性系统 诗歌的表达特点 丁尼生的死亡观
下载PDF
丁尼生晚年死亡观的及物性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春梅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54-57,共4页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伟大诗人。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死亡是他的诗歌中不懈探索的主题之一。其中Crossing the Bar是他晚年最著名的有关死亡主题的抒情诗。文章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系统...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伟大诗人。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死亡是他的诗歌中不懈探索的主题之一。其中Crossing the Bar是他晚年最著名的有关死亡主题的抒情诗。文章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系统视角剖析丁尼生晚年的这首诗歌,借助相关背景知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更好的理解丁尼生晚年对死亡的态度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该诗的表达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及物性系统 丁尼生晚年 死亡观
下载PDF
论丁尼生对尤利西斯的创新性改写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宇 《黄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0-62,共3页
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在名作《尤利西斯》中借鉴了希腊神话英雄尤利西斯的故事。他并没有拘泥于传统,而是独具匠心地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赋予了经典新的生机和活力。与其他版本不同,他笔下的尤利西斯被塑造成一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 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在名作《尤利西斯》中借鉴了希腊神话英雄尤利西斯的故事。他并没有拘泥于传统,而是独具匠心地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赋予了经典新的生机和活力。与其他版本不同,他笔下的尤利西斯被塑造成一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暮年烈士形象。面对岁月的磨砺和命运的挑战,这位英雄没有选择退缩或放弃,始终积极进取,追寻人生的价值。这种创造性的改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处于人生低谷期的丁尼生的决心,即效仿英雄从容应对各种变故,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利西斯》 丁尼生 创造性改写 积极进取
下载PDF
丁尼生《悼念集》:科学与宗教的权衡 被引量:1
17
作者 官文娟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5期90-93,共4页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代表作《悼念集》,由131首短诗组成,写出了诗人在丧友之后的沉痛心情,真挚而感人,此诗记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并谈及当时困扰人心的许多问题:如上帝与自然、善与恶、生与死的关系等,而其核心主题——科学发展和...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代表作《悼念集》,由131首短诗组成,写出了诗人在丧友之后的沉痛心情,真挚而感人,此诗记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并谈及当时困扰人心的许多问题:如上帝与自然、善与恶、生与死的关系等,而其核心主题——科学发展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和权衡,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危机"。被誉为"人民诗人"的丁尼生,以诗歌的形式,为民众和自己寻找"信或不信"这方面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悼念集》 信仰危机
下载PDF
丁尼生诗歌中的人与自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经苹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5期103-105,共3页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英国后期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之一。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来阐述诗人作品中所流露出的生态主义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渴望回归自然;讴歌顽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自然死亡 生命力
下载PDF
英国诗人的共同体意识探究
19
作者 逯阳 《语文学刊》 2022年第1期120-124,共5页
英国诗人大多有着浓重的共同体意识,他们擅于以诗歌的形式探索人性的光辉并以此照亮读者的心灵。作品往往集艺术性、政治性、抒情性于一体,既有历史的深度、现实的厚度,又有思想的高度,寓含着丰富的生命情怀、悲悯精神和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共同体 多恩 济慈 丁尼生 叶芝
下载PDF
浅析丁尼生诗歌叙事中的济慈遗风
20
作者 逯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9期36-38,45,共4页
作为济慈的"转世灵童",丁尼生遗传了济慈的浪漫因子,其作品充满济慈遗风。济慈不仅影响了丁尼生诗歌的选材、叙事、主题,而且在意象、声韵和词藻等方面也都有影响,称得上是薪火传递、一脉相承。
关键词 丁尼生 济慈 诗歌叙事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