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河谷流域山区和平原雨滴谱特征统计研究
1
作者 江雨霏 杨莲梅 +5 位作者 李建刚 曾勇 仝泽鹏 刘晶 李浩阳 李晓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1285,共15页
雨滴谱是理解降水微物理特性和定量降水估测的基础,尤其是在降水机制复杂、时空变异性大的复杂地形中。本文利用Parsivel2激光雨滴谱仪对2020-2022年夏季伊犁河谷流域山区和平原不同降水强度和不同降水类型的雨滴谱特征进行了研究。结... 雨滴谱是理解降水微物理特性和定量降水估测的基础,尤其是在降水机制复杂、时空变异性大的复杂地形中。本文利用Parsivel2激光雨滴谱仪对2020-2022年夏季伊犁河谷流域山区和平原不同降水强度和不同降水类型的雨滴谱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和平原降水主要以小雨滴为主,对降水强度R贡献最大的主要是中雨滴。山区降水和平原降水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山区降水大中型雨滴数浓度在各时间段均高于平原。随着雨强增大,雨滴谱的谱宽和各直径档的雨滴数浓度也随之增加,山区降水的大中型粒子数浓度在小雨和大雨时明显大于平原。在相同降水强度和降水类型的情况下,山区降水具有较大的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_(m))和较小的标准化截断参数(log_(10)N_(w))。此外,伊犁河谷流域山区和平原的对流云滴谱均倾向于“大陆性对流簇”。研究发现,两地区降水的μ-Λ关系和Z-R关系也存在显著差异,Z=300R^(1.40)的经验关系显然高估了降水量。研究结果揭示了伊犁河谷流域不同地形条件下的降水微物理特征,为后续利用雷达资料反演降水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雨滴谱 地形 降水强度 降水类型
下载PDF
地形复杂山区桥梁总体设计要点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晓斌 《山西建筑》 2024年第4期164-166,共3页
针对山区桥梁地形起伏剧烈、地质灾害频发、建设材料机械运输困难、施工方法受限等问题,总分析了山区桥梁的设计特点,并从线位选择、桥型确定、上下部结构选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山区桥梁设计提供系统性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山区桥梁 地形 结构选型
下载PDF
基于DEM-MBD耦合的履带式全地形车辆爬坡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志远 曹修全 +2 位作者 胡光忠 谢光玉 王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1,共8页
为优化履带式全地形车爬坡特性,提升其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利用离散元法(DEM)与多体动力学(MBD)耦合算法,建立基于RecurDyn与EDEM的DEM-MBD耦合模型,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路面类型、车辆质心位置、接地长度、速度耦合对车辆爬... 为优化履带式全地形车爬坡特性,提升其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利用离散元法(DEM)与多体动力学(MBD)耦合算法,建立基于RecurDyn与EDEM的DEM-MBD耦合模型,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路面类型、车辆质心位置、接地长度、速度耦合对车辆爬坡能力与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履带式全地形车爬坡能力的影响权重为:速度>x向质心坐标>路面类型>接地长度>y向质心坐标。基于正交试验理论,爬坡能力最佳组合为:碎石路面,质心位置为x=200,y=400,接地长度为1100 mm,速度为5 km/h;当该型车辆运行速度为0~5 km/h时,提升速度、前移质心有利于提升车辆爬坡能力;该车辆在低车速、砂土地形、较大的接地比压的情况下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式 全地形车辆 离散元法 颗粒仿真 爬坡性能 稳定性
下载PDF
Geochemical Studies on Au Distribution and Mineralization in the Northwest Jiangxi Terrain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英俊 李扬 +3 位作者 季峻峰 邱德同 王峰 高维敬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4年第1期1-12,共12页
The Middle Proterozoic Jiuling Group,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eologic unit in the Northwest Jiangxi Terrain, is a kind of An-bearing formation with a An-Ag-As associahon, and itsgeotectonic sethng belongs to the AC... The Middle Proterozoic Jiuling Group,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eologic unit in the Northwest Jiangxi Terrain, is a kind of An-bearing formation with a An-Ag-As associahon, and itsgeotectonic sethng belongs to the ACM area. Granihfication can supply An with favorable com-plexing agents. Later granitification is of much more significance in boneralizahon. Regional Anmineralisahon includes two types: metamorPhic hydrothermal solo-An mineralization in the northernpart and magma hydrothermal superimposed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with An, Ag, etc, beingdominant in the southern part. Regional exploration should center around the Jiuling Group, smallgranite bodies of later periods and fault structures,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nomalies of trace elements such as Au, Ag, As, Pb, Zn,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地形 地球化学 地质构造 矿化作用 分布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Holdridge life-zone model based on the terrain factor in Xinjiang Automous Region 被引量:2
5
作者 NI Yong-ming OUYANG Zhi-yun WANG Xiao-k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42-1046,共5页
This study improv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oldridge life-zone model to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desert vegetation in China which gives statistics to support eco-recovery and ecosystem reconstruction in desert are... This study improv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oldridge life-zone model to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desert vegetation in China which gives statistics to support eco-recovery and ecosystem reconstruction in desert area. This study classified the desert vegetation into four types: (1) LAD: little arbor desert; (2) SD: shrub desert: (3) HLHSD: half-shrub, little half-shrub desert; (4) LHSCD: little halfshrub cushion desert.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Xinjiang desert vegetation, the classical Holdridge life-zone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Xinjiang desert vegetation's distribution and compare the Kappa coefficient result of the model with table of accuracy represented by Kappa values. The Kappa value of the model was only 0.19, it means the simulation result was poor. To improve the life-zone model application to Xinjiang desert vegetation type, a set of plot standards for terrain factors was developed by using the plot standard as the re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to climate sub-regime. Then the desert vegetation in Xinjiang was simulated. The average Kappa value of the second simulation to the respective climate regime was 0.45. The Kappa value of final modeling result was 0.64, which is the better value.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model made it in more application region. In the end, the model' s ecological relevance to the Xinjiang desert vegetation types was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JIANG desert vegetation types Holdridge life-zone terrain climate regime
下载PDF
基于DEM数据体的山地地形地类划分方法及在物探经济技术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连刚 江民 +3 位作者 潘树林 罗新生 宋金鹏 罗姜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3,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山前冲断带地形起伏剧烈,山体风化剥蚀严重且地表类型复杂多样,地震采集前期野外踏勘存在周期长、成本高、不全面等诸多问题,长期制约着油田地震采集项目成本测算和方案优化决策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 塔里木盆地山前冲断带地形起伏剧烈,山体风化剥蚀严重且地表类型复杂多样,地震采集前期野外踏勘存在周期长、成本高、不全面等诸多问题,长期制约着油田地震采集项目成本测算和方案优化决策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体提取地形特征要素以量化评价炮、检点地形地类的方法,首先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起伏度、坡度2个地形特征要素的最佳计算邻域大小和划分区间,然后引入纵深距离进一步弥补这2个地形特征要素在综合表征地震采集施工难度中的不足。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踏勘精细程度、准确反映施工难度;地形地类划分周期由以往的1周以上缩减至2天以内,从而为客观、公正地开展经济技术一体化评价和优化采集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采集 DEM数据体 地形特征要素 地形地类 经济技术一体评价
下载PDF
基于ALOS DEM的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伟 王平 +4 位作者 丁智强 李鹏映 廖正杭 华红莲 李玉辉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90-1399,共10页
以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融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ALOS DEM数字地形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阐述区内地形分异、地貌格局与发育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以大起伏中山(57.45%)为主,其次为大起伏亚高山(30.66%)和... 以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融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ALOS DEM数字地形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阐述区内地形分异、地貌格局与发育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以大起伏中山(57.45%)为主,其次为大起伏亚高山(30.66%)和中起伏中山(11.17%),海拔、起伏度、坡度、面积-高程积分值等定量地形指标的平均值从三江口片区至朝天马、海子坪片区逐渐降低,夷平剥蚀面级数逐渐减少;2)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共发育7级夷平剥蚀面,其中Ⅰ~Ⅲ级为山顶面和残余夷平面,Ⅶ级为金沙江侵蚀阶地面,Ⅳ~Ⅵ级为剥蚀面,与区域3次构造旋回相对应;3)保护区面积-高程积分值在0.197~0.815之间,平均为0.503,超过80%的区域处于地貌演化的壮年阶段,表明区域地表侵蚀动力较强,在人类活动增强背景下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未来的保护规划应考虑各个基本地貌类型区的地表动力差异。综合而言,独特、丰富的地貌结构使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所依附的生态环境要素得以保存,加强地貌多样性研究有助于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实现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地貌类型 面积-高程积分 地形剖面 ALOS DEM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树种识别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俊明 邢艳秋 +1 位作者 杨超 李增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1-45,50,共6页
应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施业区内的典型树种蒙古栎、白桦和落叶松进行分类。依据各树种在相同波段灰度值的差异性,从HJ-1A遥感影像的115个波段中提取3个树种可分性好的波段区域,建立基于植被... 应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施业区内的典型树种蒙古栎、白桦和落叶松进行分类。依据各树种在相同波段灰度值的差异性,从HJ-1A遥感影像的115个波段中提取3个树种可分性好的波段区域,建立基于植被灰度值的分类规则进行预分类,再结合地形因子的坡向数据和DEM数据等地形因子进行再分类。预分类的总体分类精度为68.33%,分别结合坡向数据和高程数据的分类精度为81.67%和80.00%;在预分类中,结合坡向和高程数据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A 森林类型 地形因子 树种识别
下载PDF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 被引量:59
9
作者 邱扬 傅伯杰 +1 位作者 王军 陈利顶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7-594,共8页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在景观尺度上的空间变异以质地、容重和饱和含水量最小,稳定入渗率最大,团稳性与粘结力居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诸项物理性质都存在显著差异。土壤质地以林地的砂粒含量显著偏低但粉粒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土...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在景观尺度上的空间变异以质地、容重和饱和含水量最小,稳定入渗率最大,团稳性与粘结力居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诸项物理性质都存在显著差异。土壤质地以林地的砂粒含量显著偏低但粉粒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休闲地的粉粒含量显著较低;容重以林地显著偏大,耕地较小;饱和含水量以灌木地较大,林地显著偏低;土壤团稳性以林地显著偏高,耕地显著偏低;土壤粘结力以灌木地、林地、荒地和休闲地显著较强,耕地显著较弱;稳定入渗率以灌木地显著较高,间作地显著较低。就坡形来说,垂直与水平凹形坡的砂粒含量都显著较低而粉粒含量比较高,相反直形坡的砂粒比较高而粉粒含量显著较低;饱和含水量与稳定入渗率都是以垂直直形坡较高,垂直凹形坡则较低。就坡向而言,偏东坡的土壤粘结力显著低于偏西坡;偏北坡土壤质地比偏南坡粘性强,但稳定入渗率低。稳定入渗率还随坡度的增大而增高。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砂粒含量与稳定入渗率增高,而粘粒含量与团稳性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 物理性质 空间变异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因子
下载PDF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31
10
作者 邱扬 傅伯杰 +1 位作者 王军 陈利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71-1877,共7页
采用土壤侵蚀模型 L ISEM(L imburg Soil Erosion Model)模拟黄土丘陵沟壑区大南沟小流域 5种土地利用格局下立地尺度上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 ,从土壤侵蚀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入手 ,研究黄土丘陵小流域立地尺度上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 采用土壤侵蚀模型 L ISEM(L imburg Soil Erosion Model)模拟黄土丘陵沟壑区大南沟小流域 5种土地利用格局下立地尺度上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 ,从土壤侵蚀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入手 ,研究黄土丘陵小流域立地尺度上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立地尺度上平均土壤侵蚀强度以 1975年 >1998年 >退耕格局 ,可见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陡坡农地退耕 )可以有效地降低立地尺度上的土壤侵蚀强度。各种土地利用方案下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变异都很显著 ,相对来说以1975年 <1998年 <退耕格局 ,可见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可以提高土壤侵蚀的空间变异性 ,降低土壤侵蚀危险的空间聚集度。土壤侵蚀量与降雨呈现显著正相关性 ,相关性以 L U 75 >L U 98>退耕格局 ,可见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可以有效地削弱降雨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从 1975年、1998年到 3种退耕格局 ,陡坡农地退耕还林还草 ,植被覆盖度增加 ,林地 /灌木地、果园 /经济林地、农地和休闲地的平均土壤侵蚀强度都逐渐降低。相关分析表明 ,林地 /灌木地上土壤侵蚀量最小 ,荒草地相对最严重 ;果园、休闲地和农地居中。土壤侵蚀强度还存在显著的地形分异。水平凹凸度和相对海拔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侵蚀 时空变异 降雨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因子
下载PDF
DEM精度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光霞 张寅宝 李江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75,共3页
研究地形模型精度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影响地形模型建模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其他们之间的误差关系,以检测现有的DEM模型的精度,同时规范DEM模型建立的精度标准,使DEM模型能够更加准确、逼真地反映实际地面特征是DEM精度评估和质量控制的难点... 研究地形模型精度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影响地形模型建模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其他们之间的误差关系,以检测现有的DEM模型的精度,同时规范DEM模型建立的精度标准,使DEM模型能够更加准确、逼真地反映实际地面特征是DEM精度评估和质量控制的难点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对DEM的精度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为今后DEM的精度评估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和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评估 DEM TIN LOD 地形因子 地貌类型
下载PDF
直升机与人工巡视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于德明 沈建 +3 位作者 汪骏 姚文军 陈方东 武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28,共4页
近些年直升机巡视作业作为一项新的输电线路维护手段已经在国内大范围推广应用,但其作业方式与传统的人工巡视方式在巡视位置和巡视设备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以直升机和人工巡视同期发现的缺陷为样本,从缺陷位置、发现率和威胁度等方面... 近些年直升机巡视作业作为一项新的输电线路维护手段已经在国内大范围推广应用,但其作业方式与传统的人工巡视方式在巡视位置和巡视设备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以直升机和人工巡视同期发现的缺陷为样本,从缺陷位置、发现率和威胁度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分析。总结出直升机巡视和人工巡视各自的优势,并结合平原和山区的不同地形线路探讨了因地制宜的巡视方式,分析了线路健康水平和经济性这2个制约直升机巡视频度的因素,对以后的深入分析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巡视 人工巡视 巡视效果 威胁度 发现率 缺陷类型 地形
下载PDF
基于DEM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重庆市酉阳县麻旺镇为例 被引量:27
13
作者 黄海洋 杨庆媛 王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9-164,共6页
运用等高线数字化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从中提取出研究区的高程和坡度数据,通过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叠加分析得到在不同高程和坡度下的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并对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溉水田主... 运用等高线数字化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从中提取出研究区的高程和坡度数据,通过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叠加分析得到在不同高程和坡度下的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并对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溉水田主要集中在高程300~400m的区域,旱地则主要分布在高程300~600m区域,并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灌溉水田、桑园、农村居民点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少,旱地、有林地、荒草地的分布则存在随着坡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灌溉水田、园地、农村居民点三个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坡度、不同高程的面积比例变化趋势具有高度相似性,在丘陵和低山地貌类型区域,坡度因子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因子 DEM 酉阳县麻旺镇
下载PDF
不同地貌下国产资源三号测绘卫星DSM数据质量评价——以云南省高海拔山区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弛 葛莹 +3 位作者 王冲 肖胜昌 李云婷 张骏源 《地理信息世界》 2015年第4期60-65,共6页
为了评价不同地貌下国产资源三号测绘卫星DSM数据精度,以云南省高海拔山区为研究案例,并以1:10 000实测地形图DEM为假定真值,以90 m分辨率SRTM DEM为评价参考,从高程精度和地形描述精度两个指标对15 m分辨率的ZY-3 DSM进行精度评价。... 为了评价不同地貌下国产资源三号测绘卫星DSM数据精度,以云南省高海拔山区为研究案例,并以1:10 000实测地形图DEM为假定真值,以90 m分辨率SRTM DEM为评价参考,从高程精度和地形描述精度两个指标对15 m分辨率的ZY-3 DSM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地貌下ZY-3 DSM的高程精度和地形描述精度都优于SRTM DEM。从高程中误差分析来看,台地地貌精度最高,ZY-3 DSM高程中误差仅为SRTM DEM的1/6,平原地貌精度最低,该比值为1/2;就地形描述评价而言,四种地貌下ZY-3 DSM的Et均方根误差实际值与理论值均非常接近,实际值与理论值的比在0.975 2-1.594 3之间,而SRTM DEM在5.310 1-8.749 4之间。由此看来,不同地貌下ZY-3 DSM数据精度整体高于SRTM D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ZY-3) SRTM DEM 高程精度 地形描述精度 地貌类型
下载PDF
基于GIS的岩溶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分布研究——以酉阳县板溪乡为例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玲 王勇 +3 位作者 谢世友 龙宓 彭安琪 韩耀炜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62-471,共10页
基于 RS 和 GIS 技术,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探讨了2002、2011两年重庆市酉阳县板溪乡不同地形梯度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征和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程度。结果显示:建设用地、耕地和水域对地形条件的选择性较... 基于 RS 和 GIS 技术,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探讨了2002、2011两年重庆市酉阳县板溪乡不同地形梯度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征和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程度。结果显示:建设用地、耕地和水域对地形条件的选择性较强;建设用地主要聚集在海拔〈850 m、坡度〈15°176;的区域,耕地主要聚集在海拔〈1050 m 和坡度〈25°176;的区域,5和7级地形位为制约水域分布的地形条件;2011年,灌木林地在海拔650-1250 m、坡度〉15°176;的区域集中增加。总体上,该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但仍然存在耕地分布不合理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位指数 分布指数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板溪乡
下载PDF
生态系统类型及地形因子对土壤黑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金兵 宋金凤 +2 位作者 高菲 郑杨 崔晓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4期13224-13229,共6页
综述了黑碳的概念、生态系统类型及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和黑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总体看,不同区域同一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含量差异性较大。同一区域下,不同生态系统中SOC的含量趋势为森林>草原>农田>城市,BC为森林... 综述了黑碳的概念、生态系统类型及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和黑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总体看,不同区域同一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含量差异性较大。同一区域下,不同生态系统中SOC的含量趋势为森林>草原>农田>城市,BC为森林>城市>草原>农田。地形因子中,坡向的影响为SOC含量南坡<北坡、BC含量南坡>北坡;从坡位的影响看,因地表侵蚀和沉积作用在低洼区形成碳汇,有机碳和黑碳的含量均较高;海拔的影响为:一般中海拔区较高,但某些地区由于受山体所在地理位置、气候、植被类型和人为因素等条件影响,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类型 地形因子 土壤有机碳 黑碳
下载PDF
世界历史的“主辅线”和中国历史的“双边疆”——中国边疆的体用观、层级论及其近代转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培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7,共12页
体用观念、家国形势、亲子关系是中国疆域形势观的典型表达方式,建立在"生产方式制约论"之上的"世界历史民族红金主辅线研究范式"是拉铁摩尔"双边疆"范式的理论基础。在游牧小循环与中国大循环的体用关... 体用观念、家国形势、亲子关系是中国疆域形势观的典型表达方式,建立在"生产方式制约论"之上的"世界历史民族红金主辅线研究范式"是拉铁摩尔"双边疆"范式的理论基础。在游牧小循环与中国大循环的体用关照之下,"外边疆"的近代转型可以分为领地回收型、关下划界型、边外土司型、租地游牧型、瓯脱自弃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 拉铁摩尔 体用观 层级论 类型学
下载PDF
多节履带式煤矿井下搜索机器人设计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久伟 刘罡 +2 位作者 韩震峰 刘刚峰 赵杰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23,共4页
面向煤矿井下事故后非结构化的极端环境,提出了一种多节履带式搜索机器人,先于抢险人员进入井下,探测环境和被困人员情况,并将信息传回控制中心,辅助煤矿救援。通过对机器人工作环境进行分析,建立了井下搜索机器人履带-地面模型,提出了... 面向煤矿井下事故后非结构化的极端环境,提出了一种多节履带式搜索机器人,先于抢险人员进入井下,探测环境和被困人员情况,并将信息传回控制中心,辅助煤矿救援。通过对机器人工作环境进行分析,建立了井下搜索机器人履带-地面模型,提出了能在复杂非结构环境下灵活越障的机器人整体构型,设计了具有高机动性的行走机构和关节模块,采用机器人仿真软件Webots进行了仿真,为建立实用化的系统工程样机并完成工程试的验验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机器人 多节履带式 履带-地面模型 煤矿救援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北方半干旱地区梯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英华 姚云峰 +1 位作者 郭洋洋 王欣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针对北方半干旱地区小流域内旱地梯田的地形因子以及农作物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合理地保障农作物生产和维持小流域的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地点在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在流域内选取样地25块,共计125个土壤剖面,... 针对北方半干旱地区小流域内旱地梯田的地形因子以及农作物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合理地保障农作物生产和维持小流域的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地点在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在流域内选取样地25块,共计125个土壤剖面,主要针对地形因子和农作物类型来分析其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1)玉米、高粱、谷子和绿豆4种作物的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50-100 cm深度时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2)玉米、高粱、谷子和绿豆4种作物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在不同的海拔高度表现不同,海拔为400-500 m时土壤碳密度最大,其次为海拔≥600 m的区域,海拔为500-600 m的区域最小;(3)玉米、高粱、谷子和绿豆4种作物的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坡度的增大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坡度≤2°时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小,在坡度为2-6°时最大;(4)在p〈0.05水平下,玉米、高粱、谷子和绿豆4种作物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在不同坡向表现不同,谷子和玉米为南坡〉北坡〉西坡〉东坡,而高粱和绿豆则为北坡〉南坡〉西坡〉东坡;(5)玉米、高粱、谷子和绿豆4种作物中,绿豆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其他3种作物,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0.81 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 有机碳密度 地形因子 农作物类型
下载PDF
基于多重分形的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起伏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建军 方炫 +1 位作者 那嘉明 汤国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6,共6页
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地形起伏具有不同的特征,有必要从局部和整体两个视角对其进行量化分析。该文以沟沿线地形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分形方法对选取的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貌样区沟沿线地形的起伏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 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地形起伏具有不同的特征,有必要从局部和整体两个视角对其进行量化分析。该文以沟沿线地形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分形方法对选取的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貌样区沟沿线地形的起伏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貌样区的沟沿线地形起伏在整个空间尺度均表现出标度不变性,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多重分形特征。进一步计算并对比6个样区的多重分形参数Δα和Δf(α),绥德样区的Δα(0.6479)最小、Δf(α)(0.4941)最大,表明绥德样区沟沿线全局地形起伏变化的奇异性最小,而局部地形以高值起伏为主;甘泉样区的Δα(0.8945)最大,其多重分形特征最强,沟沿线整体地形起伏变化的奇异性最大;淳化样区Δf(α)(-0.4881)最小,其沟沿线局部地形以低值起伏为主。多重分形谱参数可作为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地形起伏变化特征描述和评价的综合定量指标,为分析黄土地貌地形变化特征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分形 地形变化 沟沿线 地貌类型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