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泰语谚语的文化内涵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高鲜菊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8-111,115,共5页
文章选取汉语和泰语的谚语进行对比研究,从反映汉族和泰族的宗教信仰、价值取向、传统习俗、社会结构四方面的谚语入手,以探讨汉语谚语和泰语谚语各自蕴含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汉语谚语 泰语谚语 文化内涵 对比
下载PDF
象谚语与泰人的女性崇拜——从中国南方的象耕古风说开去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圣杨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96,共5页
中国南方在唐代仍保持象耕这种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泰人没有象耕的记载,但象在先民落后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象谚语的创造和沿用,从中可以透视出被人们淡忘的泰民族女权文化史及其发展变迁。
关键词 象耕 泰语谚语 女性崇拜
下载PDF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周艳鲜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88,共7页
谚语是人类珍贵的口头传统文化遗产,农业谚语是人类农业智慧的具体表现。壮、泰语农业谚语反映了壮泰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农业生活、农业结构、农耕技术和农耕习俗,折射了两个民族农耕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利用农业谚语解读壮泰民族的... 谚语是人类珍贵的口头传统文化遗产,农业谚语是人类农业智慧的具体表现。壮、泰语农业谚语反映了壮泰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农业生活、农业结构、农耕技术和农耕习俗,折射了两个民族农耕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利用农业谚语解读壮泰民族的农耕文化特征及其内涵,是探究两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的新视角、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谚语 壮泰民族 农耕文化 农耕技术 农耕习俗
下载PDF
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词语选用特点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阳亚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综合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民族学等理论,对搜集到壮泰谚语运用分析法、描写法和比较法,通过口语词选用、常见事物词选用、天气词、数字词选用、形象词选用和固定搭配词选用对比分析壮泰谚语词语选用特点,以期探析两个民族... 本文综合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民族学等理论,对搜集到壮泰谚语运用分析法、描写法和比较法,通过口语词选用、常见事物词选用、天气词、数字词选用、形象词选用和固定搭配词选用对比分析壮泰谚语词语选用特点,以期探析两个民族认知的共性和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泰谚语 词语特点 认知隐喻
下载PDF
从谚语看壮泰民族的稻米文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艳鲜 阳亚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7-10,共4页
谚语用精炼的语言反映智慧、真理、道德与传统观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壮泰民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稻米文化是两个民族稻作文化中的精髓。从稻谷生长的自然环境、大米的饮食习俗和与稻谷相关的宗教仪式等三个方面来解读壮、泰... 谚语用精炼的语言反映智慧、真理、道德与传统观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壮泰民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稻米文化是两个民族稻作文化中的精髓。从稻谷生长的自然环境、大米的饮食习俗和与稻谷相关的宗教仪式等三个方面来解读壮、泰语谚语中的稻米文化及其内涵,为壮泰民族传统农耕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泰谚语 自然环境 饮食习俗 宗教仪式
下载PDF
文化间性视域下壮泰谚语的伦理道德 被引量:1
6
作者 言红兰 《百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8-73,共6页
壮泰族谚语蕴含了壮泰民族的智慧与伦理道德思想,是人际交往中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从文化间性角度研究壮泰谚语之伦理对话,寻求能够体现两个民族整体人性价值的伦理准则,使其成为民族相互交流的基础与保障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文化间性 壮泰谚语 伦理道德
下载PDF
壮泰植物谚语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7
作者 覃丹 刘俊彤 《百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2-67,共6页
作为"同根异枝"民族,壮泰两族植物谚语的文化内涵可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究其原因,壮泰两族共有的稻作文化造就了其相似性,而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的不同又导致了其差异性。
关键词 壮族 泰族 植物谚语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隐喻异同的理据考究
8
作者 阳亚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11-14,共4页
本文综合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民族学等理论,对搜集到壮泰谚语运用分析法、描写法和比较法,通过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和哲学思想比较分析壮泰谚语隐喻异同的理据。
关键词 壮泰谚语 理据 比较
下载PDF
傣泰民族谚语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
9
作者 杨丽周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0-64,共5页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是傣泰民族谚语文化意蕴深远的传统生态伦理观。傣泰民族生态伦理观体现了朴素与深刻的统一,生活格调与教化色彩的统一,传统情感与现代意识的统一。傣泰民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生态伦理价值体系,以敬畏神圣的自然为思想...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是傣泰民族谚语文化意蕴深远的传统生态伦理观。傣泰民族生态伦理观体现了朴素与深刻的统一,生活格调与教化色彩的统一,传统情感与现代意识的统一。傣泰民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生态伦理价值体系,以敬畏神圣的自然为思想内核,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为价值评判,以善待自然万物为行为标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定位。傣泰民族生态伦理价值体系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泰民族 谚语 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价值体系
下载PDF
壮泰谚语修辞特点比较分析
10
作者 阳亚妮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24-,共1页
本文运用例证法,结合壮泰民族的语言、文化背景,比较分析壮泰谚语的修辞特点,为深入进行壮泰谚语其他方面的比较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壮泰谚语 修辞特点 比较分析
下载PDF
从谚语看壮、泰民族的隐喻思维
11
作者 周艳鲜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隐喻是人类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手段。借助Lakoff and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壮、泰语谚语中的"大米"、"鱼"和"牛"等三种隐喻意象,结果表明,壮、泰语谚语广泛使用与农业相关的隐喻意象,反映了壮、... 隐喻是人类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手段。借助Lakoff and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壮、泰语谚语中的"大米"、"鱼"和"牛"等三种隐喻意象,结果表明,壮、泰语谚语广泛使用与农业相关的隐喻意象,反映了壮、泰民族相似的稻作文化特征;"大米"、"鱼"和"牛"意象的源语义域常常被映射到"人"这个目标域上,反映了壮/泰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但是,由于壮泰民族对现实生活面貌有各自不同的体认,这些意象在谚语中被赋予不尽相同的隐喻意义和文化含义。解读谚语中壮、泰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和特性,是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壮泰民族 隐喻意象 隐喻思维
下载PDF
汉泰农业谚语意象比较分析
12
作者 阳亚妮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09-,共1页
从古自今,农业谚语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是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农事活动的指南针。中泰两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多年的农事活动积累下了丰富的农业谚语。本文通过对汉泰农业谚语的举例,比较中泰农业谚语意象、含义的异同。
关键词 汉泰 农业谚语 意象比较
下载PDF
壮泰谚语中的中国形象
13
作者 刘俊彤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3-56,共4页
壮泰两民族同根异枝,语言、文化、习俗相似相近,通过剖析壮泰谚语,挖掘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国形象的文化内涵,尝试探讨二者的异同,为壮泰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语言文化层面的参考。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壮语谚语 泰语谚语
下载PDF
壮泰谚语中女性性别定型的女性主义阐释
14
作者 覃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11-14,共4页
壮、泰谚语从外表形象、性格特征、角色行为等三个方面对女性进行的性别型塑,这对构建社会道德、规范女性行为、维持社会秩序、促进家庭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些定型本质上是男权社会从自身立场出发而有目的、... 壮、泰谚语从外表形象、性格特征、角色行为等三个方面对女性进行的性别型塑,这对构建社会道德、规范女性行为、维持社会秩序、促进家庭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些定型本质上是男权社会从自身立场出发而有目的、有意图地对女性的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语谚语 泰语谚语 女性性别定型 女性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