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世界文学课程教学观念创新及其教材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洪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9-58,共10页
世界文学经典选本是大学中文专业外国文学类课程的重要参考教材,长期采用“东西二分”或“合二为一”的组织模式,其潜能和价值已经被挖掘殆尽。新编《世界文学作品选》以“同心圆”的世界文学观念指导经典的筛选和组织工作,它以地理单... 世界文学经典选本是大学中文专业外国文学类课程的重要参考教材,长期采用“东西二分”或“合二为一”的组织模式,其潜能和价值已经被挖掘殆尽。新编《世界文学作品选》以“同心圆”的世界文学观念指导经典的筛选和组织工作,它以地理单位的“洲”和“跨洲际”作为分册单位,以与中国文学、文化发生联系之先后强弱以及体现世界文学的整体结构和发展前景等因素,作为建构的标准和依据,展现了以中国文学为中心的世界文学建构。这一体系架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打破世界文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迷思,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话语体系,重塑世界文学经典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作品选》 世界文学 同心圆 外国文学教材 新时代
下载PDF
英语世界《文选》译介与研究
2
作者 戴文静 袁吉利 《语文学刊》 2023年第6期15-23,共9页
自20世纪初阿瑟·韦利首次译介《文选》以来,英语世界《文选》的译介与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程。本文选取11个英语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文选》节译本,历时梳理《文选》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程,厘清不同阶段的译介特征及重大发现。研究发现... 自20世纪初阿瑟·韦利首次译介《文选》以来,英语世界《文选》的译介与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程。本文选取11个英语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文选》节译本,历时梳理《文选》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程,厘清不同阶段的译介特征及重大发现。研究发现,随着中西学术交流步伐的加快,英语世界《文选》的译介与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一开始的译介逐步深入到《文选》的本体研究,内容涉及作品阐释、文体分类、编撰和选录标准等方面,与国内“新文选学”研究内容趋同,可相互参益,且在版本、注释、校勘等方面,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中西学者应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语言与文化优势,构建健全的中西学术交流话语体系,助推英语世界《文选》全译本的诞生,进而切实有效地促进英语世界“选学”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英语世界 译介 “选学”
下载PDF
“世界文学史新建构”与中国文学经典 被引量:9
3
作者 方汉文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8,共8页
摘要:近年美国的“世界文学史新建构”潮流中,世界文学经典的选编出现新的趋势,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文学经典较多的进入美国重要文选《朗曼世界文学选本》等。文选编者克服西方文学中心观念,以跨越文明文化的方法论,再现世界... 摘要:近年美国的“世界文学史新建构”潮流中,世界文学经典的选编出现新的趋势,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文学经典较多的进入美国重要文选《朗曼世界文学选本》等。文选编者克服西方文学中心观念,以跨越文明文化的方法论,再现世界多元文明经典的努力值得肯定,依据美国学者戴姆若什的三类新经典理论,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选择标准与评价,指出文选对中国20世纪文学鲁迅的地位与评价也有恰当的处理。但无须讳言编选者关于世界文学经典的理论包括社会进化论来解释世界文学发展等仍有不足之处,从文学认识论而言,世界文学经典的形成应当是西方与“非西方”的多元文明文学杰作的融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经典 中国文学文本 《朗曼世界文学文选》 多元文明体系
下载PDF
《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理论与实践
4
作者 刘洪涛 周淑瑶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95-100,共6页
美国比较学者达姆罗什主编的《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是一部在编写理念和体例上有重要创新的世界文学作品选本:它践行了编者新的世界文学观念,打破东西方划分或文类区隔的惯常做法,以历史分期为主线,再辅以时代思潮、区域、专题、类型、... 美国比较学者达姆罗什主编的《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是一部在编写理念和体例上有重要创新的世界文学作品选本:它践行了编者新的世界文学观念,打破东西方划分或文类区隔的惯常做法,以历史分期为主线,再辅以时代思潮、区域、专题、类型、作家等作品划类的依据;它冲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桎梏,具有真正的全球视野;它抛弃了只选名家名著的"潜规则",对那些具有广泛世界影响、反映了多种文化的联结、表现了跨国跨文化事件和国际经验的作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把世界文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设定在跨文化理解上,重视作品历史文化背景,强调关联阅读和比较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 达姆罗什 世界文学理论
下载PDF
英语世界文学作品选中中国文学的选编——以《诺顿》《朗文》《贝德福德》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淑瑶 刘洪涛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6-72,共7页
世界文学作品选是世界文学观念发展的重要成果,其对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学作品的选编具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就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选编而言,当代英语世界文学作品选中《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和《贝德福德世界文... 世界文学作品选是世界文学观念发展的重要成果,其对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学作品的选编具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就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选编而言,当代英语世界文学作品选中《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和《贝德福德世界文学作品选》颇具代表性。它们以独特的选材角度和灵活的编排方式为读者描绘了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形象,凸显了世界文学的内在关联性和共性,揭示了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整体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跨文化选本 《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 《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 《贝德福德世界文学作品选》
下载PDF
美国《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及其世界文学观的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洪涛 杨伟鹏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共16页
《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系列从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数百万的教师、学生和普通读者阅读使用,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在现有诸多世界文学选集中占据权威地位。本文以2012年最新版《诺顿世界文学作... 《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系列从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数百万的教师、学生和普通读者阅读使用,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在现有诸多世界文学选集中占据权威地位。本文以2012年最新版《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若干以往版本,对其选用、译介、编排、解释世界文学作品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呈现其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世界文学是多元起源,其发展不是汇聚在一起的河流,而是多条线索的交织;世界文学的范围从西方拓展到全世界,从"名著"扩大到"代表性作品",从纯文学作品延伸到思想文献、民间文学和大众作品。《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按"主题"划分教学模块,每个主题模块统领若干文本,增强了作品的关联性,而大量辅助性资源也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 世界文学理论 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他者视域下中国文学的谱系构建与翻译选择--20世纪英美五部中国文学史集考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丹丹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2,191,共9页
本文考察了他者视域下20世纪英语世界五部中国文学史集所呈现的中国文学谱系与翻译文本选择演变,发现它们的编纂理念是西方世界时代话语与编者学术视野及偏好博弈的综合体现;随着史集的重写和颠覆,其选材愈加多元,包容性和个性化愈强;... 本文考察了他者视域下20世纪英语世界五部中国文学史集所呈现的中国文学谱系与翻译文本选择演变,发现它们的编纂理念是西方世界时代话语与编者学术视野及偏好博弈的综合体现;随着史集的重写和颠覆,其选材愈加多元,包容性和个性化愈强;史集的经典谱系存在恒常的元素和流变的因素,作品时代越久远,其经典地位越稳固。此外,史集的构建和书写随着时代话语的变迁呈现出不断去历史化、去经典化的现象,读者定位由专业转向大众、专业两宜,其功能除了介绍中国文学外,更重要的是承担构建和更新英语世界的文学文化图景。从他者视角反观史集的构建,对我们当下的文学“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英语世界 中国文学史集 谱系建构 翻译选材
原文传递
大数据与世界文学教学 被引量:5
8
作者 郝岚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6-193,共8页
大数据与世界文学教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近年世界文学选集编选具有大数据思维特征,例如选本范围更加广泛、注重相关性的并置式阅读等,因而也被批评专业性减弱;其二,大数据带来世界文学教学模式的立体多样与规模巨大;最后,大... 大数据与世界文学教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近年世界文学选集编选具有大数据思维特征,例如选本范围更加广泛、注重相关性的并置式阅读等,因而也被批评专业性减弱;其二,大数据带来世界文学教学模式的立体多样与规模巨大;最后,大数据也带来阅读的扁平化、同质化与新霸权主义的问题。几乎只有世界文学教学最为快速地对技术与大数据为世界带来的广泛变化进行了回应,其他已经制度化的人文学科很难如此包容。总之,世界文学教学与大数据在深层结构上与社会民主化与世俗化进程同步,是认识论上多元的文学教育观念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世界文学 文选编辑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文学经典的重构与比较文学的未来——戴维·戴姆罗什访谈录(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戴维·戴姆罗什 生安锋 《当代外语研究》 2010年第4期1-6,61,共7页
在访谈中,戴维·戴姆罗什指出,在主编两部朗文文选时,他试图超越以前那种新批评式的文学观,重视不同国别文学间的社会关联,从而创造出有多种文学汇聚交流的文学空间;他力图拓宽欧美传统意义上的世界文学观念,使这部世界文学选真正... 在访谈中,戴维·戴姆罗什指出,在主编两部朗文文选时,他试图超越以前那种新批评式的文学观,重视不同国别文学间的社会关联,从而创造出有多种文学汇聚交流的文学空间;他力图拓宽欧美传统意义上的世界文学观念,使这部世界文学选真正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世界性。他认为,文学从本质上看就是跨国的,所有的文学传统都是在与多种其他文学的对话中创造出来的;世界文学确实能够有助于生成一种世界主义观点,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更深入的理解,使人们可以更真切地透视社会的灵魂。他还指出,20世纪70、80年代的文学理论主要建基于涉及面很窄的少许作品之上,老一辈文学理论家所热衷的纯理论探讨过于抽象,而他则对基于文学文本的理论探索和从中归纳出的思想更感兴趣。在当前的比较文学领域,文学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比较文学也不能仍旧沉迷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里,而是要面向本科生,让比较文学课堂成为不同传统和背景的人们交流与学习的场所;文化研究的兴起不但不会削弱文学研究的力量,反而会对文学研究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文世界文学选》 《朗文英国文学选》 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 世界主义
原文传递
世界文学的机遇与挑战:马丁·普赫纳访谈录(英文)
10
作者 陈俊松 马丁 普赫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7,共17页
马丁·普赫纳是哈佛大学拜伦和安妮塔·维也纳戏剧、英语与比较文学讲席教授,在戏剧、现代主义和哲学等领域著述颇丰。自《诺顿世界文学选集》第三版(2012)起,普赫纳一直担任该书的主编。2018年,《诺顿世界文学选集》推出第四... 马丁·普赫纳是哈佛大学拜伦和安妮塔·维也纳戏剧、英语与比较文学讲席教授,在戏剧、现代主义和哲学等领域著述颇丰。自《诺顿世界文学选集》第三版(2012)起,普赫纳一直担任该书的主编。2018年,《诺顿世界文学选集》推出第四版。除在课堂上讲授世界文学,普赫纳教授还是哈佛大学慕课《世界文学名著》的主讲教师,是目前世界文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陈俊松利用在哈佛大学担任富布赖特访问学者(2018-2019)的机会,对普赫纳教授进行了专访。本次访谈涉及世界文学、比较文学、文学经典、文学选集、文学理论、翻译等众多重要问题。普赫纳教授认为全球化、移民和高校的结构调整是世界文学于1990年代在北美兴起的主要原因,它们共同为世界文学在北美的兴盛创造了机遇。关于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普赫纳教授认为,传统以以欧洲为中心的比较文学因为其狭窄的研究视野逐渐丧失活力,而以挑战者姿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后殖民研究也存在研究范围(聚焦前殖民地)和历史时期(关注欧洲殖民时期)两方面的局限。因此,世界文学以其更广阔的视野和对文学史更深层次的再现,可看作是对这两种研究范式的继承和纠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 文学选集 翻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