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after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ree flap surgery:A case report
1
作者 SooA Lim Dong Yun Lee +3 位作者 BumSik Kim Jung Soo Yoon Yea Sik Han SuRak E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1期143-149,共7页
BACKGROUND Thermal injuries on free transferred or replanted tissues resulting from loss of sensibility are an infrequent occurrence.They require immediate and appropriate management before they progress to an irrever... BACKGROUND Thermal injuries on free transferred or replanted tissues resulting from loss of sensibility are an infrequent occurrence.They require immediate and appropriate management before they progress to an irreversible condition.Although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can prevent wound progression by increasing microcirculation,the inappropriate application of NPWT on complicationthreatened transferred and replanted tissues can induce an adverse effect.CASE SUMMARY A 48-year-old woman who underwent 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 with a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 free flap.While applying a heating pad directly to the flap site,she sustained a deep second to third-degree contact burn over 30%of the transferred flap on postoperative 7 d.As the necrotic changes had progressed,we applied an NPWT dressing over the burned area after en-bloc debridement of the transferred tissues on postoperative 21 d.After 4 d of NPWT application,the exposed fatty tissues of the flap changed to dry and browncolored necrotic tissues.Upon further debridement,we noted that the wound gradually reached total necrosis with a collapsed vascular pedicle of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CONCLUSION Although NPWT has been shown to be successful for treating various wound types,the significant risk of NPWT application in short-lasting reconstructed flap wounds after thermal injury should be remi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COMPLICATIONS Breast reconstruction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 Free flap burn injury Case report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单独及联合水蛭素治疗深Ⅱ度烧伤大鼠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2
作者 梁钟帅 唐汶滤 +4 位作者 冯清媚 祁新梅 林彩星 石展英 丁华荣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比较磺胺嘧啶银(SSD)单独及联合水蛭素治疗深Ⅱ度烧伤大鼠的效果。方法取30只SD大鼠,通过局部皮肤热水浴建立深Ⅱ度烧伤模型。将25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A组(8只)、B组(9只)、C组(8只),给予A组大鼠凡士林涂抹创面,给予B组大鼠SS... 目的比较磺胺嘧啶银(SSD)单独及联合水蛭素治疗深Ⅱ度烧伤大鼠的效果。方法取30只SD大鼠,通过局部皮肤热水浴建立深Ⅱ度烧伤模型。将25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A组(8只)、B组(9只)、C组(8只),给予A组大鼠凡士林涂抹创面,给予B组大鼠SSD乳膏涂抹创面,给予C组大鼠SSD乳膏涂抹创面及局部注射水蛭素。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并比较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结果A组和B组的部分大鼠一般情况较差,有肺部感染征象,且出现死亡的情况;C组大鼠的整体状况较佳,仅个别大鼠存在轻微的感染症状,且无大鼠死亡。A组和B组大鼠创面基底部可见较多淤血,微血栓较多,而C组大鼠创面的微血栓较少。3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致伤后第19~20天A组和C组所有大鼠创面均愈合,而在致伤后第21天B组仍有大鼠的创面仍未愈合。与B组相比,A组大鼠在致伤后第10天、第18天和第19天的愈合率更高,C组大鼠在致伤后第10天、第13天、第18天和第19天的愈合率更高(均P<0.05)。结论单纯使用SSD会导致深Ⅱ度烧伤大鼠模型的创面延迟愈合,而SSD联合水蛭素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来促进深Ⅱ度烧伤大鼠的创面愈合,且可降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烧伤 水蛭素 磺胺嘧啶银 创面愈合 感染 大鼠
下载PDF
康复护理干预促进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创面恢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希娟 陈洁 +3 位作者 马英豪 朱虹 郎蕊 王晓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4-860,共7页
目的探究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接受植皮修复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创面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首诊为深Ⅱ度下肢烧伤并均给予植皮修复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 目的探究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接受植皮修复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创面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首诊为深Ⅱ度下肢烧伤并均给予植皮修复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康复护理。护理4周后,评估护理后各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采用简式FMA(Fugl-Meyer assessment)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QOL(quality of life score)问卷调查表评估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结果接受康复护理4周后,干预组的创面愈合时间(9.25±5.32)d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t愈合=2.059,P<0.05),且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5.88%)显著降低(χ^(2)=4.221,P<0.05)。患者在接受护理后,负性情绪评估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以接受干预组患者评分降低显著(P<0.001)。两组患者4周后的VAS评分、FMA评分、QOL问卷调查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Z对照分别为-6.769、-7.099、-3.026,Z干预分别为-7.077、-7.111、-6.108,P<0.05),且干预组接受康复护理后的疼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升均较对照组评分明显升高(Z护理后分别为-3.116、-5.958、-4.079,P<0.05)。结论术后康复护理能促进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调节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下肢运动功能尽早恢复和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度烧伤 创面恢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对深Ⅱ°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检 黄宇斌 +2 位作者 黄志斌 柳晖 陈武鹏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对深Ⅱ°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深Ⅱ°烧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清创包扎创面;观察组清创后给予异种脱细...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对深Ⅱ°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深Ⅱ°烧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清创包扎创面;观察组清创后给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保护创面。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以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每人平均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分别为(2.7±0.6)次和(14.1±4.3)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2例(3.3%)出现创面感染,2例(3.3%)发烧,1例(1.7%)发生液化,不良反应5例(8.3%),明显优于对照组13例(21.7%),P〈0.05;观察组出现瘢痕增生39(65.0%),明显低于对照组57(95.0%),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可进一步保护深Ⅱ°烧伤创面,不仅可缩短愈合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清创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
下载PDF
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巍 陈博 张兵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961-196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对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色素沉着及疤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50例头面部深Ⅱ度烧伤(总面积2%~1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 目的:探讨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对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色素沉着及疤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50例头面部深Ⅱ度烧伤(总面积2%~1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以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创面后包扎,对照组用外涂磺胺嘧啶银霜暴露治疗。分别统计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治疗期间舒适度,伤后长期随访愈合质量及瘢痕生长情况。结果:试验组在创面愈合时间,舒适度,创面愈合质量上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早期采用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手术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创面,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深度烧伤 磨削痂 生物护创膜 创面愈合
下载PDF
湿性敷料在小儿深Ⅱ度烧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林光燕 张学兵 罗宁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对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是否粘连创面、换药次数、有无疼痛、疤痕轻重的影响。方法:将58例深Ⅱ度烧伤患儿按照烧伤部位、烧伤范围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中急性体液渗出... 目的:观察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对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是否粘连创面、换药次数、有无疼痛、疤痕轻重的影响。方法:将58例深Ⅱ度烧伤患儿按照烧伤部位、烧伤范围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中急性体液渗出期后选择清得佳凝胶填充创面,外敷优拓和拧干的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安舒妥薄膜封闭固定;对照组应患儿家属要求按常规方法治疗,外敷1%聚维酮碘和紫草油无菌纱布,外层根据创面大小覆盖4~10层无菌纱布后绷带包扎,直至创面愈合。对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疤痕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不粘连创面、换药次数少、疼痛率低、瘢痕增生轻,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可缩短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疼痛及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敷料 度烧伤 伤口 护理
下载PDF
蚣甲油剂对深Ⅱ度烫伤白兔创面愈合及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媚月 张文兴 +1 位作者 刘秀芝 夏传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30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蚣甲油剂对深Ⅱ度烫伤白兔创面愈合及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室提供健康中国白兔30只,于其背部脊柱两侧建立2个约3 cm圆形深Ⅱ度烫伤模型并经组织学检查证实。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蚣甲油剂对深Ⅱ度烫伤白兔创面愈合及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室提供健康中国白兔30只,于其背部脊柱两侧建立2个约3 cm圆形深Ⅱ度烫伤模型并经组织学检查证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只。对照组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纱布覆盖包扎,观察组创面采用蚣甲油剂纱布覆盖包扎。分别于创面局部处理后第3、7、14、21天,比较两组白兔创面愈合率,并分别于创面局部处理后第1、3、7、14、21天比较切片组织TNF-α、IL-8表达情况。结果创面局部处理后第3、21天两组白兔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局部处理后第1、21天两组白兔TNF-α、IL-8比较,第14天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局部处理后第3、7、14天观察组TNF-α低于对照组,第3、7天观察组IL-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蚣甲油剂能有效抑制深Ⅱ度烫伤白兔创面早中期TNF-α和IL-8的表达,减弱局部炎性反应,避免烧伤后创面进一步加深,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蚣甲油剂 度烫伤创面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8
下载PDF
小面积深Ⅱ°与Ⅲ°酸烧伤切削痂延期植皮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闫利 季一发 +1 位作者 王毅铮 刘洪琪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研究小面积深Ⅱ°与Ⅲ°酸烧伤临床切削痂后进行延期植皮手术的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住院的经手术植皮的小面积深Ⅱ°与Ⅲ°酸烧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切削痂后直接植皮为对照组44例,延期植皮术... 目的研究小面积深Ⅱ°与Ⅲ°酸烧伤临床切削痂后进行延期植皮手术的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住院的经手术植皮的小面积深Ⅱ°与Ⅲ°酸烧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切削痂后直接植皮为对照组44例,延期植皮术处理为干预组54例。经治疗后对两组手术时间、皮下血肿率、创面细菌量、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皮下血肿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创面细菌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增加(P〉0.05);干预组植皮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面积深Ⅱ°与Ⅲ°酸烧伤削痂后延期植皮术具有皮下血肿少,植皮成活率高,感染率低,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术选择,综合效果优于立即植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面积深°与Ⅲ°酸烧伤 延期植皮 直接植皮
下载PDF
刘氏烫伤膏对深Ⅱ度烫伤新西兰兔创面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时涛 徐平 +2 位作者 张秀贤 陈振德 刘伟宗 《今日药学》 CAS 2014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研究刘氏烫伤膏对深Ⅱ度烫伤新西兰兔创面治疗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兔麻醉后,采用恒温水浴法复制深Ⅱ度烫伤模型;每只动物采用自身对照法,各有5个烫伤部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磺胺嘧啶锌软膏、刘氏烫伤膏低、中、高剂量;采用透明硫... 目的研究刘氏烫伤膏对深Ⅱ度烫伤新西兰兔创面治疗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兔麻醉后,采用恒温水浴法复制深Ⅱ度烫伤模型;每只动物采用自身对照法,各有5个烫伤部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磺胺嘧啶锌软膏、刘氏烫伤膏低、中、高剂量;采用透明硫酸纸法比较各组动物烫伤创面愈合率;比较5个部位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取创缘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按照组织学标准定量评价,比较各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在给药后第4,7,10,14,21和28天,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刘氏烫伤膏各剂量组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P<0.01);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缩短(P<0.05);第7和21天各组病理组织切片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第14天各组组织病理切片表皮结构、胶原束和皮肤结构、表皮再生、粒细胞浸润评分有显著性差别(P<0.05),阴性对照组评分低于阳性对照组、刘氏烫伤膏各剂量组。结论刘氏烫伤膏可明显提高深Ⅱ度烫伤新西兰兔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速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氏烫伤膏 烫伤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自制负压引流装置在深Ⅱ°烧伤创面应用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温裕庆 李荣兴 +2 位作者 雷根娥 钟毅 张炜强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深Ⅱ°烧伤创面中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深Ⅱ°烧伤不愿意手术患者76例,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自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每隔5-7天,打开敷料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对照组按照传统换药方法...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深Ⅱ°烧伤创面中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深Ⅱ°烧伤不愿意手术患者76例,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自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每隔5-7天,打开敷料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对照组按照传统换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疼痛程度、细菌阳性率、患者经济负担及医务人员工作量,连续观察3周。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细菌阳性率、换药疼痛程度、患者经济负担及医务人员工作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制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相较传统换药方法能够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感染和患者换药疼痛,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创面修复 换药 °烧伤创面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伯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4期99-10,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在治疗深Ⅱ度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rhEGF),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在治疗深Ⅱ度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rhEGF),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90%、100%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7%)(P<0.05)。结论 rhEGF有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作用,并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烧伤 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下载PDF
早期削痂植皮在深Ⅱ~Ⅲ度混合烧伤创面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振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8期96-97,共2页
目的 研究分析深Ⅱ-Ⅲ度混合烧伤患者接受早期削痂植皮治疗的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126例深Ⅱ-Ⅲ度混合烧伤患者来进行研究,为患者的创面在5 d内进行削痂手术,去自体皮进行移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周,患... 目的 研究分析深Ⅱ-Ⅲ度混合烧伤患者接受早期削痂植皮治疗的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126例深Ⅱ-Ⅲ度混合烧伤患者来进行研究,为患者的创面在5 d内进行削痂手术,去自体皮进行移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周,患者的创面愈合率能够达到95%,对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患者的供皮区和受皮区的瘢痕情况较理想,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 深Ⅱ-Ⅲ度混合烧伤早期可以使用削痂植皮治疗,其效果好,患者远期预后理想,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烧伤 混合创面 削痂 自体皮移植
下载PDF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东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6期159-161,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治疗深Ⅱ度烧伤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烧伤总面积<30%TBSA的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二组患者创面消肿时间、治疗14 d后创面愈... 目的研究应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治疗深Ⅱ度烧伤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烧伤总面积<30%TBSA的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二组患者创面消肿时间、治疗14 d后创面愈合率、创面痊愈时间等指标做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消肿时间比对照组缩短1.65 d,观察组痊愈时间比对照组5.34 d,观察组14 d后创面愈合率比对照组22.18%,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能明显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消肿,加快愈合,改善创面愈合质量,减轻瘢痕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度烧伤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早期削痂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黄志群 陆钢 +1 位作者 谷世行 唐强 《右江医学》 2010年第6期671-672,共2页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24 h内削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24 h内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设为实验组,并另选30例削痂条件相似而且按常规在伤后4-6 d行削痂手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休克期补液量、并发症...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24 h内削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24 h内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设为实验组,并另选30例削痂条件相似而且按常规在伤后4-6 d行削痂手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休克期补液量、并发症发生率、尿量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休克期的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休克期的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或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于伤后24 h内削痂是安全的,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烧伤 削痂术 创面愈合
下载PDF
早期削痂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蔡浩 李文婷 +2 位作者 朱家源 邹永通 练祝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4期581-581,58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削痂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在伤后24小时内行削痂术,对照组则在伤后4~6日行削痂术,观察两组患者休克期静脉补液量及尿量、并发症以及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早期削痂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在伤后24小时内行削痂术,对照组则在伤后4~6日行削痂术,观察两组患者休克期静脉补液量及尿量、并发症以及治疗结果。结果:伤后第3天实验组尿量、实验组植皮区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创面基本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削痂是治疗深Ⅱ度烧伤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痂术 度烧伤 创面愈合
下载PDF
早期削痂植皮在深Ⅱ~Ⅲ度混合烧伤创面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康群军 胡安根 刘礼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3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深Ⅱ~Ⅲ度混合烧伤创面削痂后应用自体皮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6例深Ⅱ~Ⅲ度混合烧伤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3~5 d内实施削痂手术,然后切取自体刃厚皮和大张中厚皮... 目的:分析研究深Ⅱ~Ⅲ度混合烧伤创面削痂后应用自体皮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6例深Ⅱ~Ⅲ度混合烧伤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3~5 d内实施削痂手术,然后切取自体刃厚皮和大张中厚皮移植修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3周创面愈合率在95%以上,经1~2年随访,供、受皮区未见明显瘢痕或瘢痕轻微,四肢关节无功能影响或影响较小。结论:对深Ⅱ~Ⅲ度混合烧伤创面采取早期削痂植皮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烧伤创面外观及功能恢复,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烧伤 混合创面 削痂 自体皮移植
下载PDF
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勇 王光华 苏卫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1期2098-2099,共2页
目的:观察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85例深2度烧伤创面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38),其中治疗组应用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于7天、1... 目的:观察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85例深2度烧伤创面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38),其中治疗组应用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于7天、14天、21天、28天比较创面愈合率。结果:自14天起,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以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抗菌凝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度烧伤创面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 被引量:13
18
作者 曾勇 董肇杨 +1 位作者 彭媛 李小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3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12年1 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15例烧伤患者(火焰烧伤85例,热液烫伤98例,化学烧伤25例,电弧烧伤7例)分为对照组(95例,采用磺胺嘧啶银霜治疗)和... 目的 探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12年1 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15例烧伤患者(火焰烧伤85例,热液烫伤98例,化学烧伤25例,电弧烧伤7例)分为对照组(95例,采用磺胺嘧啶银霜治疗)和观察组(120例,采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瘢痕状况及对肝肾功能影响.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1±1.3)d明显少于对照组[(26±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P<0.05);观察组疼痛阳性率(16.7%,2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63.2%,60/8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8.95,P< 0.01).入院时,两组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P>0.05);用药开始后,观察组细菌阳性率逐渐降低,观察组用药7、10 d时的细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观察组瘢痕优良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2.1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并未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结论 应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处理深Ⅱ度烧伤创面,具有较好的防治细菌感染能力,安全性高,有效性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 度烧伤 银离子 感染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在小儿特重度烧伤深Ⅱ度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伟 陈虹 孙丽超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5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在小儿特重度烧伤深Ⅱ度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特重度烧伤患儿40例,对深Ⅱ度创面均采用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并给予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观察。观察... 目的探讨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在小儿特重度烧伤深Ⅱ度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特重度烧伤患儿40例,对深Ⅱ度创面均采用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并给予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观察。观察患儿创面愈合、换药、疼痛情况,并进行伤口周围皮肤评分,随访结束后统计创面愈合质量。结果40例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42.36±10.59)min,均平稳度过休克期;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8.36±2.15)d,平均换药次数为(2.46±0.58)次;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9.56±3.42)d,平均换药次数为(6.33±1.42)次;平均VAS评分(3.56±1.25)分,平均伤口周围皮肤评分(3.86±1.02)分。所有患儿随访3-10个月,其中创面愈合质量良好33例(82.50%),7例(17.5%)出现轻度瘢痕增生,均未进行植皮手术。结论小儿特重度烧伤深Ⅱ度创面应用脱细胞猪真皮基质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促进肢端血运,加快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效率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小儿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 度烧伤 创面愈合 护理 疼痛
下载PDF
优拓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沈胜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6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究优拓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深Ⅱ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排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加重组人表... 目的:探究优拓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深Ⅱ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排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覆盖创面,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优拓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覆盖创面。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7、14 d患者的VAS评分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速率、创面渗出物评分及周围炎症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7、14 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7、14 d与治疗前比较,且对照组治疗后7、14 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 d后创面渗出物评分和周围炎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拓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改善烧伤深Ⅱ度创面的疼痛评分,改善创面恢复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于Ⅱ度烧伤的患者愈合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拓敷料 烧伤深度创面 创面渗出物 VAS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