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Reading to Writing-Bodily Resistance in The Handmaid's Tale
1
作者 李钰煊 《海外英语》 2020年第14期215-218,共4页
Margaret Atwood’s work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problems faced by women in modern society.The Hand⁃maid’s Tale is no exception;it focuses on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female body.This paper,with the help of F... Margaret Atwood’s work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problems faced by women in modern society.The Hand⁃maid’s Tale is no exception;it focuses on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female body.This paper,with the help of Foucault’s theory and feminist theories,discusses the protagonist’s resistance through the body and how this resistance develops from reading to writing.Her reading,achieved through the means of gaze,involves reading the textual materials and the subtext of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urroundings.Her writing,achieved through the means of female writing,serves as the protagonist’s most significant and effective resistance against the patriarchal dictator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handmaids tale FEMINIsM BODY gaze“ Ecriture Feminine”
下载PDF
The Winter's Tale by Shakespeare and the Confucian Values
2
作者 QIAN Zhi-fu HAN Li-l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6期333-343,共11页
Through comparison, this paper finds out that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the most popular and wide respected writer in all English literatures and a great dramatist and humanist in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peri... Through comparison, this paper finds out that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the most popular and wide respected writer in all English literatures and a great dramatist and humanist in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perio ly d, coincides in speaking highly of love, loyalty, intelligence, harmony, integrity, righteousness, friendship, and so on with Chinese Confucian values--the most precious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flected in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used by Chinese people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and harmony of the whole nation and society--through vivid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ethical relations in many of his works. At present, the worl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have entered the third stage in the circumstance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finding is with paramount significance in construc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mutual recognition, mutual justification, mutual supplementation and mutual appreciation of heterogeneous cultures. This study, taking The Winter's Tale (1623) as a case, is about universality, unity, and shared values of the Confucianism and Shakespeare's play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cultures. This paper is with four parts: (1) mechanism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mutual justification, mutual supplementation, and mutual appreciation introduced in the first part; (2) the Confucian values addressed in details in the second part; (3) the third part is a case study; and (4) the last part shows how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s and cultures can be understood, assisted, communicated, and appreciated with each other by the way of comparing the great works of Shakespeare and the Confucian values featured with universalism to a certain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mutuals the Confucian values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Five Constant Virtues TheWinter's tale
下载PDF
Children’s Picture Book is a Powerful Method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Zhuang Folk Tales
3
作者 LIU Ping SEO hansok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1年第7期509-516,共8页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 market,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picture book desig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the research on the picture book status of Guangxi’s“Zhuang F...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 market,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picture book desig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the research on the picture book status of Guangxi’s“Zhuang Folk Story”and the combing and induction of relevant theories,the reasons for the blank phenomenon in the research of Guangxi Zhuang Folk Story Picture Book are understood.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icture images in picture books,insufficient literariness and interest of picture books to attract readers,and lagging development of relate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folk tales of Zhuang Nationality DIssEMINATION
下载PDF
Develop the Adult Value in Andersen's Fairy Tales from Humanitarianism
4
作者 田舒尧 《海外英语》 2017年第3期177-178,共2页
The Andersen’s fairy tales have made many research results since 20thcentury,but they mainly concentrate on its effect on children.Andersen’s Fairy Tal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childishness",are unconsciou... The Andersen’s fairy tales have made many research results since 20thcentury,but they mainly concentrate on its effect on children.Andersen’s Fairy Tal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childishness",are unconsciously referred to as"kids reading".People don’t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of Andersen’s fairy tales.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gard Anderson’s Fairy Tales as a great literary work but not only a fairy tales for children to read.And do a detailed research about"the adult value"in Andersen’s fairy tales from humanitarianism in the book.The whol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the paper starts with a series of specific examples and analysis about humanitarianism in the book.Upon that,it carries on analysis of adult value in Andersen’s Fairy Tales based on some serious problems in nowadays society.It seeks to expound the quality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Andersen’s fairy tales.And it also attempts to put it into good use for guiding the adults and help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to some deg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ersen’s fairy tales HUMANITARIANIsM adult value
下载PDF
事件、叙事与主体--《使女的故事》与《证言》中的历史观
5
作者 王韵秋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6期32-42,共11页
《使女的故事》与《证言》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针对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右翼势力抬头的反乌托邦小说姊妹篇。两部小说创作的历史跨度为三十五年,却就同一极权主义历史事件形成了两极叙事。前者以单一的主体叙事建构了... 《使女的故事》与《证言》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针对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右翼势力抬头的反乌托邦小说姊妹篇。两部小说创作的历史跨度为三十五年,却就同一极权主义历史事件形成了两极叙事。前者以单一的主体叙事建构了一种奠基在历史真实性基础上的相对性,而后者以多维度的主体叙事补足了前者围绕极权主义政变事件生产的历史意义。通过拆解一个整体叙事的不同层次,阿特伍德解决的不仅仅是老生常谈的虚构与真实问题,更离析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历史事件的叙事主体性以及叙事主体的复数性,并最终呼吁以一种人与历史之间更为深刻的关系来回应历史绝对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证言》 历史 叙事
下载PDF
权力规训与主体反抗——福柯理论视域下《使女的故事》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吉雪 刘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78-82,共5页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作品被多国翻译出版并享有盛誉。小说描写了反自然、反科学的极权统治对女性的残忍压迫。文章运用福柯的话语权力、规训权力以及“自我技术”理论,分析基列共和国权力...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作品被多国翻译出版并享有盛誉。小说描写了反自然、反科学的极权统治对女性的残忍压迫。文章运用福柯的话语权力、规训权力以及“自我技术”理论,分析基列共和国权力运作的策略和女性的主体反抗,揭示小说中权力的运作方式,以期对现实社会起到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话语 自我技术 规训权力 关注自我 《使女的故事》
下载PDF
女性主义反乌托邦的延续与分异——以《使女的故事》与《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相廷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7-62,68,共7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路易丝·厄德里克都曾以严峻、灰暗和令人不安的社会现实为据,想象与推演人类未来黯淡的生存境遇。一方面,《使女的故事》和《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皆以女性视角纠正了早期反乌托邦小说中的性别偏见,并在...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路易丝·厄德里克都曾以严峻、灰暗和令人不安的社会现实为据,想象与推演人类未来黯淡的生存境遇。一方面,《使女的故事》和《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皆以女性视角纠正了早期反乌托邦小说中的性别偏见,并在相似的叙事特征中形成女性主义反乌托邦的延续,深化并拓展了早期反乌托邦小说的主题与内涵。另一方面,二者也存在内部的分异,厄德里克对印第安问题的思考使反乌托邦小说的表达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为反乌托邦文学开拓出新的叙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反乌托邦 《使女的故事》 《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 叙事空间
下载PDF
《使女的故事》中的新现实主义书写
8
作者 李莘然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将广泛而多维的现实社会作为书写对象,是对现存社会问题的进一步延伸与设想。阿特伍德在传承现实主义描述社会现实、注重人物刻画等创作特点的同时,增添了后现代实验手法,使《使...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将广泛而多维的现实社会作为书写对象,是对现存社会问题的进一步延伸与设想。阿特伍德在传承现实主义描述社会现实、注重人物刻画等创作特点的同时,增添了后现代实验手法,使《使女的故事》呈现出一定的新现实主义创作特征,凸显了文学作品对现实的反思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新现实主义
下载PDF
论《使女的故事》中的权力运作与权力反抗
9
作者 胡梦蝶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5-79,共5页
权力是小说《使女的故事》的核心主题,书中的权力运作与权力反抗问题,可综合运用福柯、阿甘本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权力理论开展研究。其中,权力运作机制主要表现为以生命权力为驱策的一系列的国家治理术,如例外状态常态化、个体群体... 权力是小说《使女的故事》的核心主题,书中的权力运作与权力反抗问题,可综合运用福柯、阿甘本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权力理论开展研究。其中,权力运作机制主要表现为以生命权力为驱策的一系列的国家治理术,如例外状态常态化、个体群体化、人口管理、性的操控、种族排斥等。权力反抗策略可从双重层面讨论,具体表现为以个体口述为特征的个人层面权力反抗,以及以性别对立解构为代表的集体层面权力反抗。小说中的权力问题研究,有助于引起对身处极权统治下弱势群体的关注,为人类走出极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生命权力 权力运作 权力反抗
下载PDF
阿特伍德对生态危机的深沉思考:从《使女的故事》中“花园”意象说开
10
作者 胡志红 周欣叶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10,共10页
阿特伍德的科幻小说《使女的故事》描绘了因盲目开发而导致环境严重恶化的基列国现状,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生态忧思。透过女性性别视野,检视作品中的核心意象“花园”,以发掘其所蕴含的生态文化内涵。花园与女主人公奥芙雷德和乔伊紧密关联... 阿特伍德的科幻小说《使女的故事》描绘了因盲目开发而导致环境严重恶化的基列国现状,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生态忧思。透过女性性别视野,检视作品中的核心意象“花园”,以发掘其所蕴含的生态文化内涵。花园与女主人公奥芙雷德和乔伊紧密关联:于奥芙雷德而言,花园象征着女性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她的生命季节与花园四季相互交融,通过她与自然的交往既反映了人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也揭示了人对精神生态重建的思考。而对于乔伊而言,花园则象征以男性为主的传统家庭,通过赋予女性在家庭事务中的权力,将女性束缚在家庭之中,从而让其丧失社会主体地位;同时,花园作为人造自然,更象征着统治者的欺骗策略与权力凝视。总之,借助花园书写,阿特伍德表达了她对性别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沉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 花园 性别视野 生态反思
下载PDF
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冬梅 傅俊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4-152,共9页
《使女的故事》是当代"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阿特伍德在小说中再现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独特的联系:如女性在被污染的环境中要承受更大的伤害,这一现象已成为近年来生态伦理学中探讨的环境正义问题之一... 《使女的故事》是当代"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阿特伍德在小说中再现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独特的联系:如女性在被污染的环境中要承受更大的伤害,这一现象已成为近年来生态伦理学中探讨的环境正义问题之一;女性对自然的天然亲近也可以被解读为女性幸存于男权社会的一种策略;对动物惨境的描述暗示了女性所处的类似境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这些独特联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生态关怀和女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伦理 环境正义
下载PDF
亚鳞木属及其相关属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祺 郝守刚 王德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8-870,共13页
亚鳞木属被视为中国晚泥盆世的标志性植物大化石之一。分支系统学研究表明 ,亚鳞木属不宜归入传统所认为的原始鳞木目 ,因为它与系统发育上进化的封印木科、鳞木科和奇木科中成员的近共裔性状相似。作者提出该属的新分类系统 :亚鳞木属... 亚鳞木属被视为中国晚泥盆世的标志性植物大化石之一。分支系统学研究表明 ,亚鳞木属不宜归入传统所认为的原始鳞木目 ,因为它与系统发育上进化的封印木科、鳞木科和奇木科中成员的近共裔性状相似。作者提出该属的新分类系统 :亚鳞木属隶属于亚鳞木科 ,归入广义的水韭目。在当前的分支图中 ,亚鳞木科的系统发育位置处于封印木科和薄皮木科之间 ,这种分支式样表明系统发育上比较进化的木本石松植物并不是在石炭纪突然出现的 ,而是在晚泥盆世 (法门期 )就已经演化。亚鳞木属可能代表了系统发育上比较高级的木本石松的成员或鳞木科 (或奇木科 )的祖先类群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鳞木属 分支系统学 水韭目 木本石松植物 维管植物 晚泥盆世
下载PDF
“界限”的政治——论《使女的故事》中的“界限”主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玲 刘秀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艾特伍德的获奖作品《使女的故事》是一部批判社会现实的反乌托邦小说。小说中描述了各种各样的"界限":阶级界限、性别界限、地理界限、身体界限、心理界限、感情界限等,这些"界限"在小说的不...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艾特伍德的获奖作品《使女的故事》是一部批判社会现实的反乌托邦小说。小说中描述了各种各样的"界限":阶级界限、性别界限、地理界限、身体界限、心理界限、感情界限等,这些"界限"在小说的不同部分反复出现。基列国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围绕着"界限"的政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包括"界限"的确立、维护、遵守和颠覆等。对"界限"的政治的敏锐洞察力使作家成功地塑造了反乌托邦基列国和它的受难者,表现了她对人类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界限 “界限”的政治
下载PDF
误读与错位:“童话”概念刍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思悦 陈勤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113,共7页
"童话",顾名思义应该是属于儿童这一特定群体的文学作品。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有不少童话作品却并不符合这一标准。纵观在中国的发展史,"童话"这一概念在最初引入中国时就产生了翻译上的偏差,加之文化人类学派的... "童话",顾名思义应该是属于儿童这一特定群体的文学作品。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有不少童话作品却并不符合这一标准。纵观在中国的发展史,"童话"这一概念在最初引入中国时就产生了翻译上的偏差,加之文化人类学派的影响,以及对于童话中幻想成分的强调,使得对"童话"这一概念的理解产生了误读与错位。在当代,应当从"童话"概念的核心出发,将童话以不同功能加以分类,或是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划分,进一步明确"童话"的概念,不断丰富童话的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 误读 儿童心理 功能
下载PDF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生态批评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月秋 袁芳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83-86,共4页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其小说中反映出了强烈的生态批评主义思想,且这种思想在她的作品中存在着发展深入的过程。本文将通过分析她的四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浮现》、《使女的故事》和《羚羊与雉鸡》来研究她小...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其小说中反映出了强烈的生态批评主义思想,且这种思想在她的作品中存在着发展深入的过程。本文将通过分析她的四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浮现》、《使女的故事》和《羚羊与雉鸡》来研究她小说中生态批评思想的发展过程,并指出阿特伍德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人类生存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生态批评 可以吃的女人 浮现 使女的故事 羚羊与雉鸡
下载PDF
对《格林童话》中继母形象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鲁蒙 胡晓琼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童话作为幼儿智利启蒙的一条途径,其构建幼儿的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基于儿童文学的三个母题,《格林童话》中对于继母形象的所有描写深刻的反映了整个社会对这一形象的评价,影响了儿童文学读者对‘继母’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 格林童话 母题 继母
下载PDF
论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中的毒性话语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冬梅 赵彩娥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8-32,共5页
《使女的故事》是当代"加拿大文学女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性长篇小说之一。我们可以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小说中再现的一系列毒性话语,并指出这些毒性话语与被誉为"毒性话语开端"的《寂静的春天》及现实中的生... 《使女的故事》是当代"加拿大文学女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性长篇小说之一。我们可以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小说中再现的一系列毒性话语,并指出这些毒性话语与被誉为"毒性话语开端"的《寂静的春天》及现实中的生态灾难、环境正义运动等有着紧密的呼应,它体现了阿特伍德深刻的生态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 《寂静的春天》 生态批评 毒性话语
下载PDF
《韩诗外传》解诗说 被引量:3
18
作者 艾春明 周颖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7-52,69,共7页
以往认为《韩诗外传》引经史、采杂说,不是解《诗》文献。经过仔细梳理分析,认为《外传》是汉初三家解诗文献中一种独特体例。作为一种讲疏体例,在引诗体例,说诗的对象与解说方式的关系,“外传”与“内传”“说”“故”的关系,及解诗的... 以往认为《韩诗外传》引经史、采杂说,不是解《诗》文献。经过仔细梳理分析,认为《外传》是汉初三家解诗文献中一种独特体例。作为一种讲疏体例,在引诗体例,说诗的对象与解说方式的关系,“外传”与“内传”“说”“故”的关系,及解诗的方法和角度等方面的内涵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韩诗外传 韩诗 三家诗
下载PDF
孝文化形象与闽南民间故事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冠青 章美珍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5-21,共7页
闽南民间故事是闽南民间历史文化的宝库,是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塑造了许多孝文化的形象,这些形象具体表现为父子关系中的孝子形象,友邻关系中的孝礼形象,师生关系中的孝义形象以及官民关系中的孝忠形象... 闽南民间故事是闽南民间历史文化的宝库,是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塑造了许多孝文化的形象,这些形象具体表现为父子关系中的孝子形象,友邻关系中的孝礼形象,师生关系中的孝义形象以及官民关系中的孝忠形象等。这些形象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在构建闽南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虽然通过闽南民间故事所传达出来的这种孝文化具有等级性和保守性等负面影响,但在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闽南和谐社会方面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独特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民间故事 孝文化形象 闽南文化 和谐社会
下载PDF
王尔德童话的道德阐释:以《快乐王子》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茂生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王尔德认为,艺术要与道德分开,并把这看成他的唯美主义艺术的基本主张。尽管他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按照自己的唯美主义原则塑造艺术形象,但是,即使那些所谓的唯美形象,也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道德现实。其实,... 王尔德认为,艺术要与道德分开,并把这看成他的唯美主义艺术的基本主张。尽管他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按照自己的唯美主义原则塑造艺术形象,但是,即使那些所谓的唯美形象,也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道德现实。其实,王尔德企图通过艺术手段把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从道德现实中脱离出来,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对道德有深切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他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也违背其意愿地有着道德的前提。正是这一点,说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只能是一种艺术理想而无法在艺术创作中真正实现。王尔德按照唯美主义艺术原则创作的并不是超越道德现实的童话形象,他塑造的童话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现实道德基础,而且其艺术美也同道德原则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在童话中,尽管王尔德一再坚持唯美主义的创作主张,但是他的艺术创作还是否定了他的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艺术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尔德童话 唯美主义艺术 道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