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 被引量:29
1
作者 侯甬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61,112,共10页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我国现存的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的典范景物,其形成过程必然是在历史时期。在可查阅的汉文历史文献资料、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哈尼族古歌资料中,惟有后者包含着较多的可以深入挖掘的梯田形成史信息。据此分...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我国现存的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的典范景物,其形成过程必然是在历史时期。在可查阅的汉文历史文献资料、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哈尼族古歌资料中,惟有后者包含着较多的可以深入挖掘的梯田形成史信息。据此分析得知,历史上哈尼人迁徙所至的是海拔甚高、野生动植物密集的原始大山环境,经过了撵山堵口、烧地盘、找田、挖田、挖水路等步骤,他们辟荒坡为台地,利用平缓而下的山势来建造广大的梯田,走的是开山为田、营建家园之路,这也为20世纪60年代的家族开田资料所证实。结合唐代史籍,推测哈尼梯田最早出现的时间为唐代或稍前(距今约1500年),在类似的中央王朝政令影响微弱的少数民族地区,依赖平整的梯田提供生活之资,形成具有垂直地带特征的红河哈尼梯田社会,属于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合理而巧妙地利用自然之利的一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元江流域 梯田形成史 垂直地带性 地方-民族经验
下载PDF
中国湿地经典——红河哈尼梯田 被引量:33
2
作者 史军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77-81,共5页
红河哈尼梯田是哀牢山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在千百年勤奋劳作中开创的一套梯田文明系统,它是中国山区稻田农耕的最高典范,更是中国人工湿地的不朽经典。它在原先没有湿地的哀牢山区创造了人工湿地梯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江平... 红河哈尼梯田是哀牢山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在千百年勤奋劳作中开创的一套梯田文明系统,它是中国山区稻田农耕的最高典范,更是中国人工湿地的不朽经典。它在原先没有湿地的哀牢山区创造了人工湿地梯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江平原改变天然湿地为稻田和耕地相比,更显出它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湿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工湿地 红河哈尼梯田 稻田 全球生态系统 现代文明
下载PDF
原真性视域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辨识重构——以红河哈尼梯田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晨 李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3,共8页
价值辨识是文化景观遗产认定的核心要义,却始终处于讨论之中。哈尼梯田作为人地持续互动的遗产典范,其价值辨识始终以原真性的构建与感知关联为核心,建立起了需求实践与体验偏好结合的双重结构。研究发现,对于这一结构所蕴含的价值内涵... 价值辨识是文化景观遗产认定的核心要义,却始终处于讨论之中。哈尼梯田作为人地持续互动的遗产典范,其价值辨识始终以原真性的构建与感知关联为核心,建立起了需求实践与体验偏好结合的双重结构。研究发现,对于这一结构所蕴含的价值内涵与内容的挖掘,既能准确把握文化景观遗产持续演化的主客关系,对解决遗产价值认同的分歧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也突显了原真性感知存在差异性与局限性等亟待解决问题,有利于通过持续论证遗产价值辨识结构把握遗产准确认知的规律。将遗产原真性的构建与深度体验结合建立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辨识结构,对于遗产价值传承并开展针对性的保护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哈尼梯田 文化景观遗产 原真性 遗产价值辨识 遗产价值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