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诗总集丛考——以张文钺《来鹤集》等为中心
1
作者 朱则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7,124,共10页
清代诗歌总集研究相对较少,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多,而读者一般不大注意。现就涉及《来鹤集》《江左三大家诗钞》《韬光庵纪游集》《韬光纪游诗册》《养素园诗》《国朝诗铎》《天台三高士遗集》等总集的若干问题予以考辨,供有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 清诗 总集 《来鹤集》 《江左三大家诗钞》 《国朝诗铎》 《天台三高士遗集》
下载PDF
明清史家建构柳华按闽史事的取向及其动因
2
作者 刘劲松 张泽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6-92,共7页
明正统年间浙闽赣边界地区“矿盗”问题严重,地方政府治理疲软。柳华巡按福建后,塞矿坑、设隘门、编保甲、抚流民,有效地治理了“矿盗”问题。在他离任后,地方官员与宦官集团科敛无度,最终酿成邓茂七之乱,事后又推卸责任于柳华,导致柳... 明正统年间浙闽赣边界地区“矿盗”问题严重,地方政府治理疲软。柳华巡按福建后,塞矿坑、设隘门、编保甲、抚流民,有效地治理了“矿盗”问题。在他离任后,地方官员与宦官集团科敛无度,最终酿成邓茂七之乱,事后又推卸责任于柳华,导致柳华含冤被杀。不同史籍由于各自相异的史源及撰述目的,形成了对柳华按闽史事不同的叙事。其中,《嘉靖延平府志》的历史书写带有强烈的史家主体性,其历史叙事的取舍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史实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柳华按闽 嘉靖延平府志 历史书写
下载PDF
以清同治《新喻县志》校补朱熹作品四则
3
作者 黄传星 李旭 《新余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7-81,共5页
由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等主编的《朱子全书》是朱熹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成果,也是古籍整理的典范之作。其校勘体例以对校为主,本校和他校为辅,一般不作理校,因此会出现一些疏误。在清同治十二年所修的《新喻县志》中,收录了几篇朱熹... 由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等主编的《朱子全书》是朱熹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成果,也是古籍整理的典范之作。其校勘体例以对校为主,本校和他校为辅,一般不作理校,因此会出现一些疏误。在清同治十二年所修的《新喻县志》中,收录了几篇朱熹的作品,与《朱子全书》在文字上有不同,因此将影响文意理解的几处异文整理出来,尽可能援引史料以辨是非,没有旁证可引的则存疑以供研究者取舍。同时,还补充了一封《朱子全书》中未收的书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朱子全书》 清同治《新喻县志》
下载PDF
华北1743-1744年与1876-1878年旱灾中的政府粮食调度与社会后果对比 被引量:13
4
作者 萧凌波 黄欢 魏柱灯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以《清实录》等清代档案文献为主要历史信息源,挑选华北地区清代盛期(1743-1744年)和晚期(1876-1878年)分别发生的两次典型旱灾,对灾害气候背景和灾情、政府措施(特别是政府主导的跨区粮食调度)、社会后果(人口迁徙和动乱)等信息进行整... 以《清实录》等清代档案文献为主要历史信息源,挑选华北地区清代盛期(1743-1744年)和晚期(1876-1878年)分别发生的两次典型旱灾,对灾害气候背景和灾情、政府措施(特别是政府主导的跨区粮食调度)、社会后果(人口迁徙和动乱)等信息进行整理并分别对比,可以发现1743-1744年旱灾期间政府的粮食调度体现出粮食数量大、来源渠道广、调度效率高等鲜明特点,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1876-1878年旱灾则反之,粮食数量及来源有限,且转运效率极低,由此引发严重社会后果。这种转变,发生在主要余粮产区农业凋敝、南北粮食运道(大运河)阻断、漕运及仓储制度衰败的时代背景之下,重灾区空间分布带来的交通通达性差异,也在客观上影响了粮食调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历史旱灾 社会响应 粮食调度 《清实录》
下载PDF
弥足珍贵的康熙本《大清一统志》 被引量:6
5
作者 秦丽娜 季秋华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5-106,共2页
天津图书馆珍藏的康熙本《大清一统志》是清王朝入关以后编纂最早的全国性的一部方志,是目前海内所藏篇 幅最多、版本最早的一部孤本方志,国家图书馆所藏不及天津图书馆所藏的六分之一。本文从该书的编纂始末、 原书风貌、史料价值等... 天津图书馆珍藏的康熙本《大清一统志》是清王朝入关以后编纂最早的全国性的一部方志,是目前海内所藏篇 幅最多、版本最早的一部孤本方志,国家图书馆所藏不及天津图书馆所藏的六分之一。本文从该书的编纂始末、 原书风貌、史料价值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一统志》 康熙 版本 方志
下载PDF
论梁启超晚年清代学术史研究之特色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德丰 陆信礼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9-34,共6页
梁启超晚年所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代表作。二书相较 ,前者篇幅较少 ,言简意赅 ,是清代学术的鸟瞰图 ,侧重于“论”;后者篇幅较多 ,内容充实 ,是清代学术思想的展览馆 ,侧重于“史”。... 梁启超晚年所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代表作。二书相较 ,前者篇幅较少 ,言简意赅 ,是清代学术的鸟瞰图 ,侧重于“论”;后者篇幅较多 ,内容充实 ,是清代学术思想的展览馆 ,侧重于“史”。这两部书堪称是藏山传世的学术经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清学史研究 开创性 全面性 客观性 现实性 前瞻性 可读性
下载PDF
论明清历史小说的结构技巧 被引量:2
7
作者 赖力行 杨志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33-138,共6页
明清历史小说的编撰者,在宏观上运用编年、纪传、纪事本末的结构技巧,将宏大史实交错于人与事的叙述中,造成叙事上环环相扣的效果;在微观上运用探听、伏笔、照应的结构技巧,勾连情节内部的关联,使其丝丝入扣、浑然一体。这些结构技巧,... 明清历史小说的编撰者,在宏观上运用编年、纪传、纪事本末的结构技巧,将宏大史实交错于人与事的叙述中,造成叙事上环环相扣的效果;在微观上运用探听、伏笔、照应的结构技巧,勾连情节内部的关联,使其丝丝入扣、浑然一体。这些结构技巧,使历史小说在中国刚刚出现长篇章回小说的时候,就能以完整、连贯、严密的结构形态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历史小说 结构技巧 编年 纪传 探听 伏笔
下载PDF
从南部档案看清代县志的编修与征集 被引量:2
8
作者 金生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13,共8页
清代县志的编修、征集与纂修一统志、国史,以及整顿地方、加强治理、个别机构职责所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六十年一修志书的政策,对地方志的纂修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随着实践的深入,特别是清末急剧变革,在面对新问题需要解决时,清廷以征... 清代县志的编修、征集与纂修一统志、国史,以及整顿地方、加强治理、个别机构职责所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六十年一修志书的政策,对地方志的纂修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随着实践的深入,特别是清末急剧变革,在面对新问题需要解决时,清廷以征集旧志、上报舆图及调查事项等为主的行政运作模式,部分地取代了新修地方志的举措,但又为旧志的传播、新志的纂修创造了条件。清代方志编纂、征集动因很多,编纂内容、体例、方法多有可取,而社会治理的需要始终是编修与征集方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县志 南部档案 编纂与征集
下载PDF
宣城地方文献中的宋佚诗——《全宋诗》补辑 被引量:2
9
作者 汤华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692-698,共7页
《全宋诗》有不少遗漏。本文从几种宣城地方文献中辑得宋佚诗六十余首 ,尤以嘉庆《泾县志》为多 ,其中有些作者未入录《全宋诗》 ,这对《全宋诗》
关键词 《全宋诗》 宣城 嘉庆《泾县志》 辑佚
下载PDF
清前中期李朝对明奉行“义理”思想新探--基于《朝鲜王朝实录》的考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昌荣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4,共7页
清前中期,李朝出于对清思想文化的不认同,主张对明奉行"义理"。突出表现在,军事上主张对清"北伐论"的兴起,政治上围绕"大报坛"的创设为核心的系列举措的实施,如"表彰忠义"、"善待漂汉及... 清前中期,李朝出于对清思想文化的不认同,主张对明奉行"义理"。突出表现在,军事上主张对清"北伐论"的兴起,政治上围绕"大报坛"的创设为核心的系列举措的实施,如"表彰忠义"、"善待漂汉及明朝后裔"等。李朝对明奉行"义理"思想具有连续性、勃发性、隐密性和积极主动性的特点。但这些特点随着清朝的安定繁荣,对明奉行"义理"也就逐渐消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中期 “义理” 朝鲜王朝实录
下载PDF
《清人别集总目》订补(续)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德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1期60-63,共4页
《清人别集总目》在版本源流的考订方面成就斐然,但是在作者事迹,尤其是作者的生卒年岁考订方面则颇多可商之处。经核检有关别集内的作者自述,以及对相关材料进行仔细推敲后,知《总目》对于杨恩寿、韩德玉等人生卒年的考订或谬误,或欠确... 《清人别集总目》在版本源流的考订方面成就斐然,但是在作者事迹,尤其是作者的生卒年岁考订方面则颇多可商之处。经核检有关别集内的作者自述,以及对相关材料进行仔细推敲后,知《总目》对于杨恩寿、韩德玉等人生卒年的考订或谬误,或欠确,而其未知之王丹墀、王汝金、王惟成、方燕昭、左桢、邢锦生、朱冠瀛、严昌(?)、吴玙、言南金、宋谦、张式、陈祖望、周名建、宗婉、冯震祥、屈蕙纕、姚斌敏、钱国珍、黄家鼎等人的生年实可确考,王惟和、杨庄、沈英、张家鼒、奕询、莫永贞等人的生卒年均可确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人别集总目》 作者考证 生年 卒年
下载PDF
明清时期的几种《庆阳府志》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治立 《陇东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3-67,共5页
庆阳在明清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至少七种府志,这些府志是各个时期庆阳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由于保存不当,大多数已经失传,今天可以见到的只有嘉靖本、顺治本和乾隆本。这七种《庆阳府志》性质的志书是中国古代方志的一个构成部分,但长时间... 庆阳在明清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至少七种府志,这些府志是各个时期庆阳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由于保存不当,大多数已经失传,今天可以见到的只有嘉靖本、顺治本和乾隆本。这七种《庆阳府志》性质的志书是中国古代方志的一个构成部分,但长时间以来却不为方志研究者所知。分析其内容和写作特征,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古代志书的发展历程,丰富中国方志学史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庆阳府志》
下载PDF
《预备立宪公会报》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国宏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8-23,共6页
《预备立宪公会报》对当时的法律、行政、外交、财政、交通、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成为预备立宪公会宣传其立宪思想的阵地,展示法政理论研究成果的窗口。对其研究有助于我们对预备立宪公会的人员构成、宣传活动、... 《预备立宪公会报》对当时的法律、行政、外交、财政、交通、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成为预备立宪公会宣传其立宪思想的阵地,展示法政理论研究成果的窗口。对其研究有助于我们对预备立宪公会的人员构成、宣传活动、组织发展和政治态度形成比较接近事实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立宪团体 《预备立宪公会报》 《宪志》 理论研究成果 人员构成 宣传活动
下载PDF
地方志的继承与创新论议——以清代与民国“秦州志”编纂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雁翔 杨耀斌 《上海地方志》 2022年第1期54-61,95,96,共10页
古今修志,继承与创新都是主旋律。清代至民国,秦州前后多次修志,留有五部州志,梳理其修志历史,研究其编纂思想,即可窥见方志继承与创新之脉络。胡缵宗《秦州志序》反复说明地方志功用及其对修志实践的不断探索创新。现存五部“秦州志”... 古今修志,继承与创新都是主旋律。清代至民国,秦州前后多次修志,留有五部州志,梳理其修志历史,研究其编纂思想,即可窥见方志继承与创新之脉络。胡缵宗《秦州志序》反复说明地方志功用及其对修志实践的不断探索创新。现存五部“秦州志”,三部特意标明“新”,以示在体例及记述内容方面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清代与民国 秦州志 继承与创新 胡缵宗
下载PDF
清代利津县志修纂述论
15
作者 李沈阳 周新颜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5,共3页
清代利津县志的修纂历经康熙、乾隆、光绪三朝,在体例、结构与内容方面都呈现较大的变动,显示出地方志的修纂具有历史性,受到时代背景与方志理论的双重影响。地方志的内容既要继承前志,更要反映地方社会的变动;其体例需要借鉴新的理论,... 清代利津县志的修纂历经康熙、乾隆、光绪三朝,在体例、结构与内容方面都呈现较大的变动,显示出地方志的修纂具有历史性,受到时代背景与方志理论的双重影响。地方志的内容既要继承前志,更要反映地方社会的变动;其体例需要借鉴新的理论,形成合理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利津县志 修纂 变动
下载PDF
高拱的民生思想及其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天雷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4-39,共6页
高拱的民生思想可归纳为:"义为利和",为国计民生奠基价值基础;"生财理财",为生民兴利提供经济保障;"恤商惠商",为解除商困制定优惠政策;厉行改革,为改善民生营造制度环境。研究高拱的民生思想对我们构建... 高拱的民生思想可归纳为:"义为利和",为国计民生奠基价值基础;"生财理财",为生民兴利提供经济保障;"恤商惠商",为解除商困制定优惠政策;厉行改革,为改善民生营造制度环境。研究高拱的民生思想对我们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 民生思想 义为利和 生财理财 恤商惠商 隆庆改革
下载PDF
《清人别集总目》订误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曦 《当代图书馆》 2009年第3期38-40,共3页
《清人别集总目》是第一部全面著录现存清代诗文别集的大型工具书,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因各种原因偶有纰缪之处。本文从总集误为别集、非诗文集误为诗文集、非清人别集而著录、著作与作者不符、作者姓名错讹、人物传... 《清人别集总目》是第一部全面著录现存清代诗文别集的大型工具书,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因各种原因偶有纰缪之处。本文从总集误为别集、非诗文集误为诗文集、非清人别集而著录、著作与作者不符、作者姓名错讹、人物传记有误等六个方面指出其著录失当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人别集总目 订误
下载PDF
清诗总集丛考——以《海虞诗苑续编》等为中心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则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16-121,共6页
清代诗歌总集研究较少,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多,而读者一般不大注意。现就涉及《诗风》《海虞诗苑续编》《己丑宴集续编》以及《黎星使宴集合编》等总集的若干问题予以考辨,供有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 清诗 总集 《诗风》 《海虞诗苑续编》 《己丑宴集续编》 《黎星使宴集合编》
下载PDF
从北京庄王府到天津李纯祠堂——对民居整体性搬迁的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雪 《建筑师》 2008年第1期93-96,共4页
在明清两代,传统民居的建造一直受到封建住宅制度的影响和制约,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府建筑一作为民居建筑中的较高等级能够保留下来的十分有限,对其研究有着特殊的典型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文保单位——李纯祠堂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北京庄王... 在明清两代,传统民居的建造一直受到封建住宅制度的影响和制约,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府建筑一作为民居建筑中的较高等级能够保留下来的十分有限,对其研究有着特殊的典型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文保单位——李纯祠堂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北京庄王府在天津的重建和现状,阐述了作者对民居整体性搬迁与保护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纯祠堂 王府建筑 住宅等级制度 整体性 搬迁
下载PDF
黄遵宪《日本国志》在中日交流中的贡献
20
作者 王蓉 朴美颖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黄遵宪,是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第一人,也是晚清时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他是位卓有成就的诗人,同时也是史学家、政治家与外交家。他所著的《日本国志》,对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为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蓝... 黄遵宪,是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第一人,也是晚清时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他是位卓有成就的诗人,同时也是史学家、政治家与外交家。他所著的《日本国志》,对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为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蓝本,是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本文将通过黄遵宪的著作《日本国志》,从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军事思想、文化思想等方面来剖析他对中日文化交流的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遵宪 《日本国志》 晚清 中日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