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堤防溃口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翟家瑞 张素平 丁大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11,共3页
黄河下游历史上决口改道频繁,当前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下游堤防仍有决口的可能。在分析决口口门形式、口门发展变化过程、溃口洪水演进及洪灾损失模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黄河堤防溃口总体对策是:抢修裹头,控制口门;水库拦蓄,削减洪水;导... 黄河下游历史上决口改道频繁,当前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下游堤防仍有决口的可能。在分析决口口门形式、口门发展变化过程、溃口洪水演进及洪灾损失模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黄河堤防溃口总体对策是:抢修裹头,控制口门;水库拦蓄,削减洪水;导流入槽,杀减水势;相机分水,服务堵口;堵口复堤,重归大河;排围结合,尽力减灾。可概括为“裹、拦、导、分、堵、排、围”七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 溃口 黄河下游 水库拦蓄
下载PDF
石灰爆裂对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危害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童丽萍 高振鹏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5-28,共4页
石灰爆裂是危害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制品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和控制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石灰爆裂现象对其作为承重墙材的推广使用意义重大。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石灰爆裂的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 石灰爆裂是危害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制品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和控制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石灰爆裂现象对其作为承重墙材的推广使用意义重大。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石灰爆裂的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探索了石灰爆裂的主要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淤泥多孔砖 石灰爆裂 破坏模型
下载PDF
光绪年间黄河三角洲的河患与移民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靖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74,89,共4页
光绪年间 ,黄河三角洲河患次数多 ,规模大 ,持续时间长 ,造成的灾祸重。河患下的灾民迁移贯穿光绪年间的始终 ;移民安置区域集中于沿河两岸地势高处及利津东部、广饶东北部黄河新淤滩地 ;移民形式为政府安置与自发迁徙间杂 ;
关键词 光绪年间 黄河三角洲 黄河决口 移民
下载PDF
黄河铜瓦厢决口后清廷的应对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国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晚清时期,河政与荒政这两项曾被国家高度重视的事务陷入了混乱,这在清廷对铜瓦厢决口的应对问题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清廷正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疲于奔命,因此决定"暂缓堵筑&qu... 晚清时期,河政与荒政这两项曾被国家高度重视的事务陷入了混乱,这在清廷对铜瓦厢决口的应对问题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清廷正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疲于奔命,因此决定"暂缓堵筑"决口,对灾区采取的救济措施也非常有限。通过清廷对整个事件的应对可以发现:在内乱外患、军政祸乱频兴的形势下,清廷的施政能力已经大大地了减弱,自身的存亡绝续成为第一要务。明清以来的河政体制走上了解体的道路,救荒事务更加地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瓦厢决口 暂缓堵筑 救济乏力 河务边缘化 救荒地方化
下载PDF
咸丰初年黄河丰北决口与清廷的应对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国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8-41,共4页
咸丰元年,黄河在江苏北部的丰北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太平军兴,清廷疲于应对,无形中于河务有所忽略,对于此次决口也没有按照惯例组织紧急抢险,而是将其视为"缓"务,这使得决口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才得以堵筑。然而,决... 咸丰元年,黄河在江苏北部的丰北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太平军兴,清廷疲于应对,无形中于河务有所忽略,对于此次决口也没有按照惯例组织紧急抢险,而是将其视为"缓"务,这使得决口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才得以堵筑。然而,决口堵而旋决。面对这一局面,清廷考量政治局势,决定放弃决口堵筑工作。透过整个事件可以看出:在内乱外患、军政祸乱频兴的局势下,清廷的施政能力大为减弱,自身的存亡绝续成为第一要务,河务与荒政已然陷入了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初年 丰北决口 移“缓”救急 “暂缓”堵筑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历史时期黄河决溢的影响
6
作者 施少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4年第2期44-48,共5页
本文统计分析了历史时期黄河决溢的变化。并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其原因和规律。认为在湿润的气候时期黄河决溢频率增高,其原因是本地区高强度的暴雨造成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使黄河中下游大量的泥沙沉积。人类特别是小... 本文统计分析了历史时期黄河决溢的变化。并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其原因和规律。认为在湿润的气候时期黄河决溢频率增高,其原因是本地区高强度的暴雨造成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使黄河中下游大量的泥沙沉积。人类特别是小冰期以来加强了对黄土高原的开发,破坏了原先的植被,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是小冰期以来黄河决溢次数远远高于其它时期的主要原因。作者还认为在下世纪高温环境到来之际,黄河决溢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黄河决溢 水土流失 植被
下载PDF
浅析西汉黄河瓠子决口的成因及治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宋祎晨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23-128,共6页
西汉黄河瓠子决口及其治理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从科技史的角度研究西汉瓠子决口的地点与成因,探讨河决长达23年不治理的原因,以及瓠子堵口所使用方法与技术,还有宣房宫遗址的确认论述,重点对我国西汉时期黄河决口的治理方... 西汉黄河瓠子决口及其治理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从科技史的角度研究西汉瓠子决口的地点与成因,探讨河决长达23年不治理的原因,以及瓠子堵口所使用方法与技术,还有宣房宫遗址的确认论述,重点对我国西汉时期黄河决口的治理方法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瓠子决口 堵口工程
下载PDF
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补赈灾——以光绪十三年郑州黄河决口案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龙龙 《中州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76-80,共5页
光绪十三年(1887)八月十三日,黄河郑州段发生决口,历时一年零四个月才宣告合龙。在此次事件中,清政府在堵决时,亦开始了相应的官方赈灾活动,而民间的乡绅自发的义赈活动也在积极开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地方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互补赈... 光绪十三年(1887)八月十三日,黄河郑州段发生决口,历时一年零四个月才宣告合龙。在此次事件中,清政府在堵决时,亦开始了相应的官方赈灾活动,而民间的乡绅自发的义赈活动也在积极开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地方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互补赈灾,对理解晚清以来赈灾机制的变化有着莫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决口 官方赈灾 地方义赈 互补
下载PDF
汉代黄河在兖州附近河段决口成灾原因再考察
9
作者 刘江旺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8期125-126,共2页
汉代黄河屡次决口兖州附近河段,除了与当地土质疏松、河道复杂有关外,最主要因素是:当时的决策者、河道治理的指挥者、治河制度的不完善程度以及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只有这四方面同时满足并有机结合,才能彻底治理好黄河水患,使黄河造... 汉代黄河屡次决口兖州附近河段,除了与当地土质疏松、河道复杂有关外,最主要因素是:当时的决策者、河道治理的指挥者、治河制度的不完善程度以及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只有这四方面同时满足并有机结合,才能彻底治理好黄河水患,使黄河造福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黄河 兖州 决口 主要因素
下载PDF
清道光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开封城池修筑研究
10
作者 孟超祥 《开封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6-62,共7页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在开封城西北张家湾处决口,水围开封城达八个月之久,开封城损毁严重,破损程度接近60%。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至二十三年(1843),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与开封士民乡绅的积极参与下,开封城得到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在开封城西北张家湾处决口,水围开封城达八个月之久,开封城损毁严重,破损程度接近60%。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至二十三年(1843),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与开封士民乡绅的积极参与下,开封城得到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个工程历时一年半左右。这是清代开封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对开封城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光 黄河决口 开封城 城池维修
下载PDF
大运河之终
11
作者 姜传岗 《济宁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8-43,共6页
咸丰五年,黄河于兰阳铜瓦厢决囗,改道由山东入海。由此给山东人民带来无穷的灾害,尤其是大运河处于被冲废的危险,形势岌岌可危。面对黄河改道,清政府内部出现两种主张,争议持续了20年,最后终以无力回天而接受这一现实。围绕黄河穿运问题... 咸丰五年,黄河于兰阳铜瓦厢决囗,改道由山东入海。由此给山东人民带来无穷的灾害,尤其是大运河处于被冲废的危险,形势岌岌可危。面对黄河改道,清政府内部出现两种主张,争议持续了20年,最后终以无力回天而接受这一现实。围绕黄河穿运问题,清政府被折腾了40多年,虽然对运河进行了屡次挑浚、治理,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终不能抵御黄水日益严重的淤滞。在浩浩东去的大河面前,这一延续元明清700多年文明的京航大运河终于废止。随之,整个封建皇朝制度的殿堂亦即陷于坍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黄河铜瓦厢决口 八里庙
下载PDF
铜瓦厢决口后蒋啟敭的豫省赈灾研究
12
作者 王素婷 周蓓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23年第2期172-180,共9页
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处决口,由于清廷采取的“暂缓堵筑”政策,河南省灾情持续恶化,数百万灾区民众流离失所。蒋啟敭在决口后奉命处理赈灾事宜,面对严峻的灾情,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救济受灾民众,河南灾情有所缓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灾... 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处决口,由于清廷采取的“暂缓堵筑”政策,河南省灾情持续恶化,数百万灾区民众流离失所。蒋啟敭在决口后奉命处理赈灾事宜,面对严峻的灾情,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救济受灾民众,河南灾情有所缓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灾情好转得十分缓慢,直至其逝世也并未彻底平息。透过铜瓦厢决口后蒋啟敭的赈灾结果可以看出:在处理堵口、赈灾这样的重大公共事件时,国家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官与绅与民的多方联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瓦厢决口 蒋啟敭 豫省赈灾 黄河改道
原文传递
黄河铜瓦厢改道后的新旧河道之争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国静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6-63,共8页
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仪铜瓦厢决口并改道山东大清河入海,口门以下江苏段河道遂断流。此后,清廷内部围绕新旧河道问题展开了一场长达30多年的论争。这场争论时起时伏,曾两次牵动朝野并形成高潮,但最终没能改变铜瓦厢决口造就的改道事... 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仪铜瓦厢决口并改道山东大清河入海,口门以下江苏段河道遂断流。此后,清廷内部围绕新旧河道问题展开了一场长达30多年的论争。这场争论时起时伏,曾两次牵动朝野并形成高潮,但最终没能改变铜瓦厢决口造就的改道事实。在这一博弈格局中,双方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畛域之见非常明显,然而真正左右争论结果的,不是江苏利益集团与山东利益集团的力量孰强孰弱,而是晚清国家发展战略的转移使得河务在国家事务中的位置大大边缘化。透过整个事件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在晚清动荡的政治环境中,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是如何产生矛盾与冲突,以及地方利益是如何被忽视直至牺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瓦厢改道 复归故道 改走新道 中央利益 地方利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