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皮小麦抗穗发芽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何震天 陈秀兰 韩月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4-87,共4页
本文从影响穗发芽的因素、抗性机理、遗传特性及抗性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当前我国白皮小麦抗穗发芽的研究进展。认为抗穗发芽与种皮色级、穗部性状、吸水速率、α-淀粉酶活性及 ABA等激素有关 ;低 α-淀粉酶活性是抗穗发芽的主要机理 ... 本文从影响穗发芽的因素、抗性机理、遗传特性及抗性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当前我国白皮小麦抗穗发芽的研究进展。认为抗穗发芽与种皮色级、穗部性状、吸水速率、α-淀粉酶活性及 ABA等激素有关 ;低 α-淀粉酶活性是抗穗发芽的主要机理 ;抗穗发芽的遗传主要由数量性状控制 ,抗性的显隐性因组合的不同而不同 ,而且有明显的倾母遗传特点 ,仅有少数组合表现出主效基因的作用 ;对于抗穗发芽白皮小麦的选育 ,主要是利用种子休眠性来实现 :一是在现有白皮品种中广泛筛选抗源 ;二是通过红粒抗性品种与白粒品种杂交 ,实现基因重组 ,也可通过远缘杂交和α-淀粉酶抑制基因导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抗性机理 遗传特性 抗逆育种 白皮
下载PDF
江苏省白皮小麦地方品种抗穗发芽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蔡士宾 曹旸 方先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1,共5页
1994~1997年选用原产江苏的49份白皮地方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周转箱保湿法进行抗穗发芽性筛选鉴定,每年保留穗发芽率在5%以下的材料进行复鉴。筛选出11个抗穗发芽性强而稳定的白皮地方品种,其抗性不仅明显强于国内... 1994~1997年选用原产江苏的49份白皮地方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周转箱保湿法进行抗穗发芽性筛选鉴定,每年保留穗发芽率在5%以下的材料进行复鉴。筛选出11个抗穗发芽性强而稳定的白皮地方品种,其抗性不仅明显强于国内外抗穗发芽对照品种,而且还强于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红皮品种“扬麦5号”。剥粒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1个白皮抗穗发芽地方品种中,除“大玉花”为非种子休眠因素所致外,其余10个品种的抗性都是种子休眠所致。杂种F1穗上发芽鉴定结果表明,大玉花的抗性为部分显性,“秃头麦(甲)”的抗性呈完全显性。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抗穗发芽性
下载PDF
小麦Rht3基因对萌发籽粒α-Amy1表达和抗穗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万平 马正强 +1 位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以小麦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的 Rht3矮秆基因近等基因系及其分离群体为材料 ,分析了 Rht3对α-淀粉酶同功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Rht3主要对α- Amy1的表达起作用 ,高矮亲本间α- Amy1等电聚焦同功酶谱带有明显差异 ,高秆轮回亲本在 p H 5 .0~... 以小麦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的 Rht3矮秆基因近等基因系及其分离群体为材料 ,分析了 Rht3对α-淀粉酶同功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Rht3主要对α- Amy1的表达起作用 ,高矮亲本间α- Amy1等电聚焦同功酶谱带有明显差异 ,高秆轮回亲本在 p H 5 .0~ 5 .3区域具特异带 ,分离群体中高秆与矮秆之间的α- Amy1同功酶谱带差异明显 ,但酶谱较为复杂。 Rht3主要通过影响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Rht3 抗穗发芽 显性矮杆基因 萌发籽粒 Α-淀粉酶 基因表达 调控机理
下载PDF
襄阳市小麦耐湿、抗穗发芽高产稳产品种筛选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先斌 凌冬 +6 位作者 徐峥艳 张道荣 周芳菊 陆天泰 姜齐斌 唐清 许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998-4000,4004,共4页
按照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要求,收集湖北全省主栽小麦品种和耐湿、抗穗发芽品种资源,在2011-2013年2个生产年度试验的基础上,筛选、鉴定适合鄂北麦区栽培的小麦耐湿、抗穗发芽高产稳产品种。结果表明,襄麦25和襄麦55两个品种耐渍(湿)、... 按照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要求,收集湖北全省主栽小麦品种和耐湿、抗穗发芽品种资源,在2011-2013年2个生产年度试验的基础上,筛选、鉴定适合鄂北麦区栽培的小麦耐湿、抗穗发芽高产稳产品种。结果表明,襄麦25和襄麦55两个品种耐渍(湿)、抗穗发芽能力及高产稳产性较强,可以作为鄂北麦区小麦耐湿、抗穗发芽的首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湿 抗穗发芽 品种筛选 襄阳市
下载PDF
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与白粒抗源的筛选 被引量:7
5
作者 蒋国梁 吴兆苏 陈兆夏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9-14,共6页
分别用室内塑料袋保湿测定法和田间鉴定法对141份小麦品种(系)的抗穗发芽性进行了4次鉴定。各次鉴定结果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相关系数为0.8389。无论是红皮还是白皮,品种(系)间抗穗发芽性变异均较大。红皮类型抗性大多较白皮类型强... 分别用室内塑料袋保湿测定法和田间鉴定法对141份小麦品种(系)的抗穗发芽性进行了4次鉴定。各次鉴定结果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相关系数为0.8389。无论是红皮还是白皮,品种(系)间抗穗发芽性变异均较大。红皮类型抗性大多较白皮类型强,皮色深浅程度与穗发芽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7344^(**))。52个育成品系的方差分析表明,品系间穗发芽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F=11.035^(**)),其广义遗传力 h^2=83.38%。经综合评定,筛选出12个白皮抗穗发芽材料,可供育种和生产利用。本文还就小麦白皮抗穗发芽品种的选育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皮品种 育种 抗性鉴定
下载PDF
小麦大拇指矮的穗发芽抗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万平 刘大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以小麦大拇指矮的近等基因系及其分离群体为材料 ,分析了大拇指矮的矮秆基因 Rht3和赤霉酸不敏感基因 Gai3对穗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 Rht3和 Gai3与抗穗发芽密切相关。高矮亲本间穗发芽差异明显 ,矮扬 3和矮苏 3及它们的轮回亲本的穗发... 以小麦大拇指矮的近等基因系及其分离群体为材料 ,分析了大拇指矮的矮秆基因 Rht3和赤霉酸不敏感基因 Gai3对穗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 Rht3和 Gai3与抗穗发芽密切相关。高矮亲本间穗发芽差异明显 ,矮扬 3和矮苏 3及它们的轮回亲本的穗发芽率分别为 8.2 6 %、 1 1 .4 7%和 56 .37%、 6 6 .87%。群体中穗发芽率分离明显 ,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的矮秆和半矮秆类型植株穗发芽率低 ,赤霉酸反应敏感的高秆类型植株穗发芽率高。两分离群体中株高、赤霉酸反应、α-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585和 0 .6 56 2、 0 .81 0 3和0 .6 4 35、 0 .8581和 0 .892 8,均达极显著水平。Rht3、Gai3通过降低 α-淀粉酶活性而增强了抗穗发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拇指矮 Rht3 Gai3 抗穗发芽 矮秆基因
下载PDF
小麦白粒种质资源抗穗发芽性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国梁 陈兆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用我国抗穗发芽性显著不同的21个白粒小麦品种(系)及1个红皮品系为材料,分别配成5×6、4×7和7×5三套NCⅡ交配设计,以穗发芽率为指标对杂种F_1及亲本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亦显... 用我国抗穗发芽性显著不同的21个白粒小麦品种(系)及1个红皮品系为材料,分别配成5×6、4×7和7×5三套NCⅡ交配设计,以穗发芽率为指标对杂种F_1及亲本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亦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抗性亲本对杂种抗穗发芽性表现的作用显著大于敏感亲本,其平均穗发芽率与其一般配合力效应间相关较高,平均相关系数为0.816。穗发芽抗性遗传力较高,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平均分别为83.30%和58.96%,可以在杂种早代-中代对其进行选择。涪陵须须麦、万县白麦子、遂宁坨坨麦、万雅M120E6、丰产3号等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可作为优良白粒抗源在育种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白粒种质 穗发芽抗性 配合力
下载PDF
小麦矮秆系ND29的抗穗发芽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士宾 赵寅槐 +1 位作者 朱伟 方先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9-201,共3页
对携Rht3基因的小麦矮秆系ND29进行了连续5年的整穗发芽鉴定,结果显示,其抗穗发芽性强而稳定。剥粒发芽试验结果表明,ND29的休眠程度较深,ND29/泰山1号的杂种F2群体穗发芽鉴定结果显示,花后50天ND29的... 对携Rht3基因的小麦矮秆系ND29进行了连续5年的整穗发芽鉴定,结果显示,其抗穗发芽性强而稳定。剥粒发芽试验结果表明,ND29的休眠程度较深,ND29/泰山1号的杂种F2群体穗发芽鉴定结果显示,花后50天ND29的抗穗发芽性与其所携Rht3基因密切相关。文章还讨论了ND29在杂种小麦选育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穗发芽 休眠 Rht3基因 杂交育种
下载PDF
抗穗发芽性鉴定在小麦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建奎 张海峰 巩桂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3期288-292,共5页
对100个小麦新品种(系)和62个杂交高代品系的抗穗发芽性进行了鉴定,并通过4个抗穗发芽性不同的白皮小麦品种的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抗穗发芽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抗穗发芽育种,要注意对亲本的抗穗发芽性鉴定与组合选配;根... 对100个小麦新品种(系)和62个杂交高代品系的抗穗发芽性进行了鉴定,并通过4个抗穗发芽性不同的白皮小麦品种的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抗穗发芽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抗穗发芽育种,要注意对亲本的抗穗发芽性鉴定与组合选配;根据穗或籽粒发芽率,对杂交后代在早代进行选择,可望取得较好的效果。新品种(系)育成后还要进行鉴定,以确定推广的地区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杂交育种 配合力 穗发芽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粳型巨胚稻籽粒萌发和抗穗发芽能力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红燕 张荣萍 华劲松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5,共3页
为了了解不同成熟度粳型巨胚稻籽粒能力和抗穗发芽能力,以西巨胚1号为材料,当地生产用的合系22-2作对照,在开花后的不同天数取其籽粒和穗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西巨胚1号籽粒灌浆不足21d的不具发芽能力,成熟的种子也只有53.7%具发... 为了了解不同成熟度粳型巨胚稻籽粒能力和抗穗发芽能力,以西巨胚1号为材料,当地生产用的合系22-2作对照,在开花后的不同天数取其籽粒和穗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西巨胚1号籽粒灌浆不足21d的不具发芽能力,成熟的种子也只有53.7%具发芽能力,种子萌发的时间比合系22-2迟48h左右,且没有明显的发芽高峰;抗穗发芽能力比合系22-2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巨胚稻 成熟度 籽粒萌发 抗穗发芽
下载PDF
大田野生麦苗穗发芽抗性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11
作者 张希太 肖磊 +2 位作者 董策 谢淑芹 蔺桂芬 《农学学报》 2022年第8期35-42,共8页
为获得小麦高抗穗发芽种质资源并阐明其遗传背景。以秋收后冬小麦播种前,大田刚萌发出土的野生麦苗为试材,进行集中移栽种植,观测生长一致性、遗传稳定性,淘汰遗传尚不稳定株系,对获得的118个遗传稳定的野生麦苗系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调查... 为获得小麦高抗穗发芽种质资源并阐明其遗传背景。以秋收后冬小麦播种前,大田刚萌发出土的野生麦苗为试材,进行集中移栽种植,观测生长一致性、遗传稳定性,淘汰遗传尚不稳定株系,对获得的118个遗传稳定的野生麦苗系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调查和穗发芽抗性测定,选出4个综合农艺性状好且高抗穗发芽的种质系。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4个种质系、节节麦及收集野生麦苗地块前5~10年间本地块主栽小麦品种的基因组DNA。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有78.8%的野生麦苗系都高抗穗发芽,其中19.5%的野生麦苗系的穗发芽率为0;通过SSR分子标记分析发现4个高抗穗发芽种质系是节节麦和以前主栽小麦品种的杂交后代。收集、移栽、选择、鉴定秋后大田野生麦苗是一条获得小麦抗穗发芽种质资源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野生麦苗 大田实生麦苗 节节麦 穗发芽抗性 鉴定 遗传分析
下载PDF
面包小麦新品系的穗发芽抗性测定
12
作者 莫明和 张庆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8年第1期7-8,27,共3页
用种子发芽法、整穗发芽法测定了4个面包小麦新品系的抗穗发芽特性。结果显示,节硬偏1号(JYP—1)的抗性最强.GP%、SP%值分别为1.5和0,比对照高,可作为抗性资源利用。野二燕4号(YEY-4)的抗性与对照品种贵农10号(GN-10)相... 用种子发芽法、整穗发芽法测定了4个面包小麦新品系的抗穗发芽特性。结果显示,节硬偏1号(JYP—1)的抗性最强.GP%、SP%值分别为1.5和0,比对照高,可作为抗性资源利用。野二燕4号(YEY-4)的抗性与对照品种贵农10号(GN-10)相差不大。节硬偏3号(JYP-3)、三属麦(SSM)的抗性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小麦 品系 穗发芽 抗性 小麦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