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int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seismic gravity measurements in Capital Circle area
1
作者 贾民育 马丽 +3 位作者 刘少明 张晶 孙少安 王武星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6年第4期438-447,共10页
In Capital Circle area, there are three groups of repeated gravity measurements observed by different institutes using different instruments or methods. The simultaneous adjustment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measurement... In Capital Circle area, there are three groups of repeated gravity measurements observed by different institutes using different instruments or methods. The simultaneous adjustment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measurement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systematic error among the relative measurements have been carded out in this paper. Thus an unified temporal gravity change system with absolute reference has been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crustal subsidence effect on gravity, which belongs to non-tectonic factor, is analyzed and the station displacement corrections are carried out, so that the long-wave disturbance is eliminated. So far our following aims are realiz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measurement methods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the contradiction and environment disturbance are eliminated; th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are enlarged; the sampling interval of time domain is compressed. In a word, the ability of identifying the tectonic activity process is enhanc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ystematic err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relative measurements and within the data of 10 campaigns ; the uneven local crustal subsidence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study area results in a linear rise of gravity value at 10 stations; they can be corrected by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ps of revised temporal gravity change can obviously and integrally reflect the Ms=5.0 earthquake in Guye on October 6, 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tal circle area temporal gravity change relative measurement absolute measurement unified system
下载PDF
The Research on Determinants of Moving Labors’ Settlement in Urban Area
2
作者 WANG Yu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4期112-116,共5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igration of moving labor and the explanation of becoming permanent urban residents,this research takes migration mode(migration)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ex(sex)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igration of moving labor and the explanation of becoming permanent urban residents,this research takes migration mode(migration)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ex(sex) ,age(age) ,monthly income(income) ,education degree(edu) ,working experiences(exp) ,social relation(rel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security)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the year 2009,Logistic Binary Choice Model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corresponding econometric model an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selection of migration mode.Result shows that education degree,personal ability,social relation,and social security are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peasant households becoming permanent urban residents;and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security constructio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income and life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TLEMENT in URBAN area MOVING LABOR HUMAN capita
下载PDF
2-D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mideast segment of Zhangjiakou-Bohai tectonic zone: Anxin-Xianghe-Kuancheng DSS profile 被引量:1
3
作者 WANG Fu-yun(王夫运) ZHANG Xian-kang(张先康) +5 位作者 CHEN Yong(陈颙) LI Li(李丽) CHEN Qi-fu(陈棋福) ZHAO Jin-ren(赵金仁) ZHANG Jian-shi(张建狮) LIU Bao-feng(刘宝峰)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4年第z1期32-42,共11页
In order to get the 3-D fine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Capital-circle area of China, 6 explosions, ranging from 1800 to 2500 kg, were conducted and recorded by an array of 240 seismographs. A reflection/refraction su... In order to get the 3-D fine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Capital-circle area of China, 6 explosions, ranging from 1800 to 2500 kg, were conducted and recorded by an array of 240 seismographs. A reflection/refraction survey was carried out along the profile extending from Anxin county, Hebei Province northeastward to Yanshan Mountains, crossing the Zhangjiakou-Bohai tectonic zone. The 2-D velocity structure of P wave was imaging along the profi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bnormality exists in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Zhangjiakou-Bohai tectonic zone: The base- ment is significantly depressed, the interfaces and Moho are uplifted, and a strong velocity gradient layer is existed above the Moho that may be dislocated by deep fault. The crust of Huabei basin is thin and low velocity body ex- ists in the crust. The Yanshan Mountains′ crust is thick, the layers in the crust are quite clear and the velocity in the layer is homogeneous. Huabei basin differs from Yanshan Mountains in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artificial explosion capital-circle area of china Zhangjia-kou-Bohai tectonic zone crust-mantle transition zone
下载PDF
Influence of “Holiday Tourism Circle of Beijing” on Chengde Tourism Spatial Alte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4
作者 Li Chen1,2,Cheng Shengkui2,Chen Yuansheng2,Zhang Yingqiu1 1.College of Arts&Science,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2.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2,共5页
Chengde City,famous for its cultural sightseeing tourism industry,and is located in China's"Capital Holiday Tourism Circle".This location is advantageous,because of the recent boom in China's nationa... Chengde City,famous for its cultural sightseeing tourism industry,and is located in China's"Capital Holiday Tourism Circle".This location is advantageous,because of the recent boom in China's national tourism industry.This industry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structural and development changes with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A result of these restructuring patterns is the great changes concerning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 among tourism destinations,which have precipitated the decline of the traditional sightseeing pattern. Northern China's"Capital Holiday Tourism Circle"is one of nine key areas within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under development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In the present article the method of"Distance Decline of The Tourist Flow"was used to define the flow of tourists in the Capital Holiday Tourism Circle and its influence upon Chengde's tourism spatial distribution.3 aspects will be discussed:(1)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ightseeing to leisure markets makes the change possible in Chengde's tourism spatial pattern.(2)The location advantage(adjacent to Beijing and Tianjin) also leads to the change in Chengde tourism spatial pattern.(3)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ways also contributes to a great degrees of chang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might lead to the change from nucleus model to a diversified one within Chengde's tourism.Specifically,Chengde is developing the tourism industry with the central heritage area as the nucleus and the northern forest, pasture,southern mountain,and rivers as its periph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capital HOLIDAY TOURISM circle Chengde CITY TOURISM space
下载PDF
聚焦同城化 加快推动首都都市圈发展的思考
5
作者 欧心泉 余飞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8,共8页
顺应城镇化发展演变规律,推动同城化发展是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拓展北京发展空间和促进内部功能重整,提升周边交界地区发展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环京周边地区与北京的经济社会联系持续增强,重点区... 顺应城镇化发展演变规律,推动同城化发展是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拓展北京发展空间和促进内部功能重整,提升周边交界地区发展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环京周边地区与北京的经济社会联系持续增强,重点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同城化发展具有较好基础,但与长三角等同城化发展成熟的地区相比,其同城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交通通勤能力较弱、产业协同能力有限、要素流通不畅和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可以从强化设施联通、增进服务共通、促进产业协同、深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加快推动首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都市圈 同城化 通勤圈 环京周边地区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地壳P波和S波三维速度结构及其与大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95
6
作者 齐诚 赵大鹏 +2 位作者 陈颙 陈棋福 王宝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05-815,共11页
选用华北地震遥测台网和首都圈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1993~2005年记录的2866个地震事件中的33487条P波和31822条S波的到时资料,计算得到了水平分辨率25km到50km之间的首都圈地区(38.5°N^41°N,114°E^120°E)地壳三维P波... 选用华北地震遥测台网和首都圈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1993~2005年记录的2866个地震事件中的33487条P波和31822条S波的到时资料,计算得到了水平分辨率25km到50km之间的首都圈地区(38.5°N^41°N,114°E^120°E)地壳三维P波和S波速度结构,并进一步获得泊松比分布.研究表明,首都圈地区P波和S波速度分布表现出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浅层速度分布同地表地质结构分布相一致.分析得出震区强震多发生在低速体与高速体之间、低泊松比地区,且震源下部存在低速、高泊松比异常体.经过与其他地区研究结果相比较,对地震触发与流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流体在地震孕育及触发的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 地震层析成像 地壳三维结构 泊松比
下载PDF
中国首都圈的概念与划分 被引量:35
7
作者 谭成文 杨开忠 谭遂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1-7,共7页
辨析都市圈及其相关概念是设立模型划分都市圈的基础。本文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圈的内涵、特性及影响因素 ,论述可达性和辐射、接受能力对首都圈划分的决定作用。基于重力模型和场强模型 ,提出了首都圈的划分方法和指标。并对中国首都圈进... 辨析都市圈及其相关概念是设立模型划分都市圈的基础。本文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圈的内涵、特性及影响因素 ,论述可达性和辐射、接受能力对首都圈划分的决定作用。基于重力模型和场强模型 ,提出了首都圈的划分方法和指标。并对中国首都圈进行科学划分 ,指出首都圈的功能定位为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部经济中心、金融商贸中心和外向型简经济中心 ;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文化中心 ;中国知识产业核心区和知识经济的发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京 首都圈 城市圈
下载PDF
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05
8
作者 阮本清 韩宇平 +1 位作者 王浩 蒋任飞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06-912,共7页
本文选取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程度的风险率、脆弱性、可恢复性、重现期和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对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首都圈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如果没有南水北调工程,201... 本文选取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程度的风险率、脆弱性、可恢复性、重现期和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对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首都圈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如果没有南水北调工程,2010年整个首都圈的水资源短缺风险将会处于高风险水平,水资源供需状况极度危险,对水资源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已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风险 综合评价 北京 天津
下载PDF
首都圈地壳垂直形变与未来强震活动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国华 韩月萍 +1 位作者 谢觉民 周晓燕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32,共6页
据首都圈地区精密水准复测资料 ,分析了近 1 0年来地壳垂直形变状态与特征。结果表明 ,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平原地区 ,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大空间、大量级的地面沉降 ,从而无法获得这些区域垂直向构造运动信息。在首都圈地区能够获... 据首都圈地区精密水准复测资料 ,分析了近 1 0年来地壳垂直形变状态与特征。结果表明 ,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平原地区 ,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大空间、大量级的地面沉降 ,从而无法获得这些区域垂直向构造运动信息。在首都圈地区能够获得构造运动信息的区域主要位于该地区的东北端和西区 ,东北端为唐山—遵化—兴隆以东和以北的区域 ,西区指太行山以西的区域。东北端区域整体表现为下降 ,下降速率为 2~ 4mm/a,但“北升南降”的运动格局没有改变。西区为整体隆升 ,隆升速率最大近 1 0 mm/a,运动的时空分布从具有“南快北慢”特征的总体上升逐步转变为“北升南降”的有升有降。 2 0 0 1年是西区上述运动性质发生变化的分界线 ,并由此导致了延怀盆地及其附近的区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四象限分布的形变图像。尽管从规模和量级上略小于大同地震前孕震体的变形 ,但两者的运动图像非常相似 ,所以该区域可能成为未来强震的孕震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强震活动 垂直形变 首都圈地区 地下水 开采 构造运动
下载PDF
首都圈中强震前后视应力时空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岳晓媛 武安绪 +3 位作者 冯刚 李红 武敏捷 李腊月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9-131,共13页
选用首都圈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波形资料,利用近震源Brune模式计算首都圈地区2002年至今ML≥2.0地震的视应力值,探讨了震源参数的标度关系,最终选取2.0≤ML≤2.9地震对首都圈地区2002年以来中强地震前视应力的时空异常变化特征进行详... 选用首都圈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波形资料,利用近震源Brune模式计算首都圈地区2002年至今ML≥2.0地震的视应力值,探讨了震源参数的标度关系,最终选取2.0≤ML≤2.9地震对首都圈地区2002年以来中强地震前视应力的时空异常变化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都圈中强地震前,多次地震出现显著的视应力高值异常,且地震多发生在视应力高值异常区域附近。同时与波速比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印证了异常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由此可见,分析识别首都圈地区的应力状态可以为该地区中强震的危险性提供判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应力时空变化 高值异常 首都圈地区
下载PDF
张渤构造带中东段二维P波速度结构——安新—香河—宽城剖面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夫运 张先康 +5 位作者 陈颙 李丽 陈棋福 赵金仁 张建狮 刘宝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31-41,共11页
为了获取首都圈地区 (3 8.5°N~ 41 .0°N ,1 1 4.0°E~ 1 2 0 .0°E)三维地壳精细结构 ,在该地区实施了 6次人工爆破 ,进行三维深地震测深 .利用纵测线安新三台、安次旧州、三河新集、遵化平安城 4炮的人工爆破资料 ... 为了获取首都圈地区 (3 8.5°N~ 41 .0°N ,1 1 4.0°E~ 1 2 0 .0°E)三维地壳精细结构 ,在该地区实施了 6次人工爆破 ,进行三维深地震测深 .利用纵测线安新三台、安次旧州、三河新集、遵化平安城 4炮的人工爆破资料 ,研究张渤带中东段的二维速度结构 .华北平原和燕山褶断带的深部分界位置大体在宝坻断裂一带 ,深部结构构造表现为宽约数十千米的一个异常带 .分界处的壳幔结构为 :结晶基底明显凹陷 ;壳幔边界之上为强正速度梯度层 ,厚约 3~ 4km ,可能是上地幔物质上涌到下地壳底部的结果 ;壳内界面和莫霍边界上隆 ,并可能存在错断 .华北盆地地壳薄 ,壳内存在低速体和局部结构异常 ;燕山褶断带地壳厚 ,壳内分层明显 ,速度分布均匀 .两构造单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P波速度结构 人工爆破 首都圈地区 张渤构造带 壳幔过渡带
下载PDF
“首都都市度假旅游圈”对承德市旅游空间变动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琛 成升魁 +5 位作者 陈远生 齐德利 吴月湖 邵筱叶 李永乐 刘俊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承德市长期以来以观光旅游为主,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核心,形成了凝聚式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随着“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的形成,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驱动之下,承德市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将导致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本文根... 承德市长期以来以观光旅游为主,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核心,形成了凝聚式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随着“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的形成,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驱动之下,承德市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将导致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本文根据距离衰减规律,采用“时间距离法”对“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的范围做了界定。其次,本文从市场需求特征、区位特征、交通条件的角度分析了“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对承德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承德市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旅游资源结构、区域旅游交通状况、旅游业发展基础、旅游业空间网络的完备性等原则,重新构建了由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区、旅游节点、入口通道和客源市场等六大要素组成的承德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即以避暑山庄、外八庙为主的中部遗产旅游区、以森林草原为主的北部草原旅游区和以山水风光为主的南部旅游区构成的“一体两翼”模式,并据此提出了承德市旅游系统空间重构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 承德市 旅游空间
下载PDF
文安地震与首都圈地区数字化应变资料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晶 江在森 +1 位作者 方颖 王武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6,共8页
2005年以来首都圈地区易县、延庆数字化线应变观测显示出现较大幅度的压缩性趋势变化,其中延庆台伸缩仪NS向观测在2006年6、7月份出现转折变化;易县台应变组合观测计算的平面应变参数在2006年7月4日文安5.1级地震前1~2天出现转折变... 2005年以来首都圈地区易县、延庆数字化线应变观测显示出现较大幅度的压缩性趋势变化,其中延庆台伸缩仪NS向观测在2006年6、7月份出现转折变化;易县台应变组合观测计算的平面应变参数在2006年7月4日文安5.1级地震前1~2天出现转折变化;经分析认为,2005年以来首都圈西部区域应变开始加速,2005年8月31日蔚县4.0级地震发生在加速变化过程中,而文安地震发生在附近应变场的转折过程中,可能预示着文安地震后首都圈地区进人了下一个应变积累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变化 数字化观测 文安地震 首都圈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前响应比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桂萍 马丽 尹祥础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4-39,共6页
本文将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应用于首都圈地区范围内除唐山、大同老震区以外的中等地震研究,在分析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基础上,计算12组地震前响应比的变化。结果表明9组震前响应比值有显著高值变化。通过对响应比起伏变化的时间范围进行统计... 本文将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应用于首都圈地区范围内除唐山、大同老震区以外的中等地震研究,在分析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基础上,计算12组地震前响应比的变化。结果表明9组震前响应比值有显著高值变化。通过对响应比起伏变化的时间范围进行统计,寻找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前响应比变化的特点,探索该方法应用于实际中等地震预报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比 地震预报 首都圈地区 地震前兆 中国
下载PDF
近50年首都圈沙尘暴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降水和风的关系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玉福 唐海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7,共6页
利用首都圈地区 11个基本和基准气象台站近 5 0年的观测资料 ,给出了这 11个台站自建站至 2 0 0 0年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序列 ,并分析了其与气温、降水和风的关系 .结果表明 :首都圈沙尘暴具有很大的时空差异 ,西北部沙尘暴日数明... 利用首都圈地区 11个基本和基准气象台站近 5 0年的观测资料 ,给出了这 11个台站自建站至 2 0 0 0年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序列 ,并分析了其与气温、降水和风的关系 .结果表明 :首都圈沙尘暴具有很大的时空差异 ,西北部沙尘暴日数明显多于东南部 .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年际波动很大 ,同一站点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几十倍 .二连浩特、阿巴嘎旗、锡林浩特、丰宁、张家口、怀来和北京等 7个气象站自建站至 2 0 0 0年的沙尘暴日数呈显著的下降趋势 ,其余 4个气象站没有显著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首都圈地区沙尘暴季节性显著 ,多集中在春季 .与沙尘暴日数相关性最强的是起沙风日数 ,有 6个站点的沙尘暴日数同起沙风日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其次是气温 ,有 3~ 4个站点的沙尘暴日数与年均温、冬季均温和春季均温呈显著负相关 ;降水量与沙尘暴日数的相关性最弱 ,只有朱日和 1个站点与春季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另外有 4个站点的沙尘暴日数与气温、降水和风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就首都圈沙尘暴的时空变异性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气温 降水 首都圈
下载PDF
环首都经济圈入境旅游规模—经济—质量空间演化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薛华菊 马耀峰 +2 位作者 黄毅 方成江 吴成永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16,共6页
从规模—经济—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变异系数、赫芬达尔系数、首位度、流质指数等对1996-2011年环首都经济圈9省市区的入境旅游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环首都经济圈旅游规模和旅游经济空间分布趋向分散,9省市旅游发展的相对差异不... 从规模—经济—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变异系数、赫芬达尔系数、首位度、流质指数等对1996-2011年环首都经济圈9省市区的入境旅游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环首都经济圈旅游规模和旅游经济空间分布趋向分散,9省市旅游发展的相对差异不断缩小,旅游发展趋向均衡化;2)环首都经济圈的空间结构由"单极辐射"到"三强并立"演变,北京是区域内入境旅游规模-经济-质量全面发展的最大增长极,山东、辽宁成为次增长极;3)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航线数、第三产业水平与旅游规模、经济显著相关,影响旅游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均GDP、经济外向度、交通网络密集度、高星级酒店比、等级公路、政府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而旅游产品结构对旅游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今后优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结构、加强与旅游发达省市区的联系是提高区域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规模—经济—质量 环首都经济圈
下载PDF
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环境及监测技术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陆明勇 刘天海 +5 位作者 黄宝森 李民 寇建新 房宗绯 张金城 于海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145,共5页
对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环境的考察发现,某些监测场地中(近20%)存在一定的非地震因素影响。为减少非地震因素的影响,跨断层流动形变水准和基线应该同桩观测;测量仪器应该由具有更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DiNi电子水准仪代替Ni002... 对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环境的考察发现,某些监测场地中(近20%)存在一定的非地震因素影响。为减少非地震因素的影响,跨断层流动形变水准和基线应该同桩观测;测量仪器应该由具有更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DiNi电子水准仪代替Ni002光学水准仪,用Di2002甚至TC2003和TCA系列仪器代替传统的24 m基线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地区 跨断层 流动形变 监测环境 监测技术
下载PDF
迁都——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殿廷 袁俊 +1 位作者 何龙娟 陈向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8,共7页
中部是中国的脊梁,中部崛起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但到目前为止,中部崛起还只是一句口号,既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文章运用逻辑推理方法,结合古今中外的典型事实,论述了中部崛起与迁都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中国... 中部是中国的脊梁,中部崛起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但到目前为止,中部崛起还只是一句口号,既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文章运用逻辑推理方法,结合古今中外的典型事实,论述了中部崛起与迁都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中国迁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迁都是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甚至唯一捷径的论断;并运用定量方法对迁都位置进行了科学选择,认为豫鄂两省交界处的南襄盆地是建立新都的最理想位置;阐述了迁都的其他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崛起 迁都 北京市
下载PDF
环首都经济圈生态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云 赵一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8-121,共4页
生态产业化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来提供生态服务。它与产业生态化一起,构成生态产业的形成路径。生态产业化的实质是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生态学的进展和公共物品理论的现代扩展,分别为生态产业化提供了生态学、经济学... 生态产业化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来提供生态服务。它与产业生态化一起,构成生态产业的形成路径。生态产业化的实质是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生态学的进展和公共物品理论的现代扩展,分别为生态产业化提供了生态学、经济学依据。生态产业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条件,对生态安全的担忧不应成为生态产业化的障碍。环首都经济圈生态产业化已探索出多种路径,包括林下产业、森林旅游、碳汇林业、非公有制林业等,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的作用得到初步验证。目前生态产业化在实践中存在进展缓慢和盲目发展两方面问题,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化 环首都经济圈 绿色经济 森林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优化布设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陆明勇 牛安福 +6 位作者 黄宝森 刘天海 马牧军 寇建新 于海生 李宁 张金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4,15,共5页
依据跨断层流动形变测量规范,兼顾监测场地的可控性和均匀性、监测服务目的以及活动断裂的地震易发性等,探讨了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的优化布设。
关键词 首都圈地区 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 映震效能 断层活动 优化布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