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overy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Early Carboniferous High-Mg Diorite in the Balikun Area, Eastern Tianshan
1
作者 LUO Jinglan WANG C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S01期39-39,共1页
The granodiorites,monzogranites and diorites are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Balikun area of Eastern Tianshan Orogen.Of which,LA–ICP–MS zircon U-Pb isotopic dating from the diorites revealed that they were emplaced at 3... The granodiorites,monzogranites and diorites are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Balikun area of Eastern Tianshan Orogen.Of which,LA–ICP–MS zircon U-Pb isotopic dating from the diorites revealed that they were emplaced at 327~333 Ma,representing an important period of magmatism in the Early Carboniferous.Geochemically,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moderate SiO2(51.33–62.48 wt%),high but variable MgO(2.04–11.16 wt%,average 5.35),higher Mg#(40–73)and TiO2(0.67–1.29 wt%),Na2O/K2O(1.39–2.95)as well as variable Cr(2.49–675 ppm)and Ni(1.31–174 ppm),showing a geochemistry similar to those of high-Mg diorites or sanukitoids.In addition,they are enriched in the LILE,poor HFSE with an evident negative Nb anomalies and a REE pattern of moderate fractionator between LREE and HREE without or weak negative Eu anomalies.TheirεHf(t)are positive(+3.63–+15.65),suggesting a source from the depleted mantle.In addition,they have high TiO2 and Pb,and large quantity of amphibolite and biotite,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most likely derived from the partial melting of depleted mantle metasomatized by the slabderived melt under a hydrous condition.Consequently,combined with the contemporary volcanics and granitoids formed in the island arc settings,we proposed that the subduction was continued till Early Carboniferous in the Bogda-Harlik tectonic belt.After that,wide occurrence of the post-collisional A-type granites and mafic-ultramafic intrusions indicate this tectonic belt entered the post-collisional environment from Late Carboniferous to Perm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Mg diorites U-Pb dating GEOCHEMISTRY PETROGENESIS Balikun area in eastern tianshan
下载PDF
Featur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Yudai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the Kalatag district,eastern Tianshan,NW China
2
作者 CHEN Lei WANG Jingbin +3 位作者 DENG Xiaohua WU Xiangbin MAO Qigui SUN Y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113-114,共2页
1 Introduction The eastern Tianshan region covers around 60000 km2in area and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Xinjiang.The district contains various types mineral commodities including Cu,Ni,Au,Fe,Pb and Zn(Wang et ... 1 Introduction The eastern Tianshan region covers around 60000 km2in area and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Xinjiang.The district contains various types mineral commodities including Cu,Ni,Au,Fe,Pb and Zn(Wang et al.,2006).The Dannanhu belt in eastern part of the area is interpreted as a volcanic arc and forms an important mineralized zone bordered by the Turpan-Hami Basin to the north and Kanggur back-arc basin to the sou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a NW China eastern tianshan Featur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Yudai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the Kalatag district
下载PDF
Tomography for Q of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Tianshan Area from High-frequency Attenuation of S-wave
3
作者 Li Jin Zhou Longquan +1 位作者 Wang Huilin Xiang Yu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8年第1期28-39,共12页
Based on the waveform data of 5,076 local earthquakes recorded at 25 stations in Xinjiang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9 to 2014 and the observation reports provided by the Xinjiang Digital Seismic Network,a data set of ... Based on the waveform data of 5,076 local earthquakes recorded at 25 stations in Xinjiang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9 to 2014 and the observation reports provided by the Xinjiang Digital Seismic Network,a data set of 19,140 attenuation factors t*is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high-frequency attenuation of S-wave spectra with a genetic algorithm.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Q_S is determined by inverting the t*data with seismic tomograph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Q0 in eastern Tianshan is 520,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Q_S value distribution or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it disclosed and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study area. The Q_S value is lower in the intersection area of the mountain basin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north and south side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and the high Q_S distribution is more concentrated inside the Tianshan orogenic belt. The M≥6. 0 earthquakes have been basically located in the Low-Q_S region since 1900. 24 high heat flow points in eastern Tianshan are located at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ianshan Mountains where low Q_S exists,indicating a negative correlation. In addition,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elocity structure and the attenuation structure in the study area,which reflect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2-D attenuation structure with the velocity structure and the two-dimensional density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SECTION of the tianshan area HIGH-FREQUENCY ATTENUATION of S-WAVE ATTENUATION operator t* Q TOMOGRAPHY
下载PDF
东天山造山带黑尖山地区花岗闪长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来自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证据
4
作者 何碧 赵振琯 +2 位作者 刘海生 张文斌 陈红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620-10634,共15页
黑尖山花岗闪长岩位于东天山造山带晚古生代弧盆系之小热泉子—大南湖古生代残留弧内,通过分析其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特征,探讨了其岩石成因、构造背景,为东天山地区古洋盆闭合、碰撞造山时限等洋-陆... 黑尖山花岗闪长岩位于东天山造山带晚古生代弧盆系之小热泉子—大南湖古生代残留弧内,通过分析其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特征,探讨了其岩石成因、构造背景,为东天山地区古洋盆闭合、碰撞造山时限等洋-陆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研究提供新的基础信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黑尖山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373.0±3.0)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具有高硅、准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的I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为112.82×10^(-6)~129.91×10^(-6),且轻/重稀土的比值变化范围为8.73~11.26(平均值为9.64),指示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弱Eu负异常(δEu=0.77~0.85);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K、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Ta、Nb和Ti)及P、Ta、Nb负异常明显;显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形成于板块俯冲的构造环境。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和岩浆源区特征,黑尖山花岗闪长岩是东天山小热泉子—大南湖岛弧内晚古生代大规模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的同期产物,表明东天山黑尖山地区晚泥盆世花岗闪长岩是古大洋(古北天山洋)板片向北俯冲的岛弧背景产物;进一步说明东天山黑尖山地区泥盆纪晚期古大洋仍未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造山带 黑尖山地区 花岗闪长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晚泥盆世
下载PDF
再论新疆东天山浅覆盖区车载浅钻化探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星星 韩宝华 +1 位作者 刘小龙 金梦婷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46-650,共5页
车载浅钻取样方法技术是揭露浅覆盖区的最直接手段。前人从浅钻采样设备、施工工艺、采样层位、采样粒级、样品收集等方面提出车载浅钻化探技术,并在玉海等地取得较好的1∶5万应用效果。围绕推广应用中发现的需解决的科学问题,通过野外... 车载浅钻取样方法技术是揭露浅覆盖区的最直接手段。前人从浅钻采样设备、施工工艺、采样层位、采样粒级、样品收集等方面提出车载浅钻化探技术,并在玉海等地取得较好的1∶5万应用效果。围绕推广应用中发现的需解决的科学问题,通过野外实地路线调查和1∶5万浅钻化探示范,深入分析下覆层位特征,基于经济有效的原则,补充完善东天山浅覆盖区车载浅钻化探操作流程,对有效捕获化探异常,拓展找矿空间,取得重大突破具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覆盖区 浅钻化探
下载PDF
东天山红山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床:中生代成矿与新生代氧化的K-Ar、Ar-Ar年代学证据及其古构造和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36
6
作者 许英霞 秦克章 +6 位作者 丁奎首 李金祥 缪宇 方同辉 徐兴旺 李大明 罗修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71-2383,共13页
红山铜-金矿床位于新疆吐哈盆地南缘大南湖-突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北段的中生代上叠火山盆地中,产于卡拉塔格铜-金矿带上,是新疆近年新发现的具大型远景的高硫化物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铜-金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的火山活动及次火山岩... 红山铜-金矿床位于新疆吐哈盆地南缘大南湖-突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北段的中生代上叠火山盆地中,产于卡拉塔格铜-金矿带上,是新疆近年新发现的具大型远景的高硫化物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铜-金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的火山活动及次火山岩侵入相关。该矿床处于东天山极端干旱荒漠地带,是东天山最炎热的地区之一,最高温度达到60℃,降水量平均只有34.1mm/y。干旱少雨和极大的蒸发作用造成氧化带极其发育,厚达50m~60m,由一系列复杂罕见的硫酸盐矿物组成。通过对红山铜-金矿床中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中角闪石、黑云母的K-Ar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296.5±6.7Ma、232.0±3.5Ma和217.10±6.4Ma,其中黑云母花岗岩的黑云母Ar-Ar年龄为238.0±2.4Ma,相当于晚石炭世末-三叠纪。并且由于含矿火山岩含有花岗岩的角砾,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晚于上述花岗岩,应为中生代的产物。区域上,三亚、白石泉花岗岩、红柳构花岗岩年龄以及白山钼矿的辉钼矿Re-Os年龄均为三叠纪,表明东天山地区存在中生代成岩成矿事件。对红山矿区氧化带三种含钾硫酸盐矿物进行了K-Ar年龄测试,结果显示现今地表以下1m的绿钾铁矾K-Ar年龄为56.0±4.0Ma,地表以下1.5m的高铁叶绿矾的K-Ar年龄为8.6±1.1Ma,地表以下10m的绿钾铁矾K-Ar年龄为14.7±1.7Ma,地表以下14m的斜钾铁矾K-Ar年龄为4.1±0.4Ma。因此推测红山矿床氧化带不同硫酸盐矿物的表生年龄分布在60~3.7Ma之间。不同类型矿床的氧化带年龄亦表明氧化带氧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新生代。所获得的氧化带年龄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及随后青藏高原的多期幕式隆升时限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能是青藏高原碰撞隆升远程效应的表现和记录。同时,本研究初步提出使用不同种类硫酸盐矿物作为气候变化指标的可能,对于新生代以来PETM等事件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床 中生代 氧化作用 含钾硫酸盐 K—Ar法 Ar—Ar法 东天山极端干旱区
下载PDF
东天山红柳河地区海西期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伍平 王涛 +4 位作者 李金宝 康旭 于福生 韩庆军 马忠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8-376,共9页
东天山红柳河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海西期花岗岩体。从早到晚,依次为河西站岩体、红柳河岩体、河西岩体和天湖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斜长花岗岩。河西站和红柳河花岗岩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而河... 东天山红柳河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海西期花岗岩体。从早到晚,依次为河西站岩体、红柳河岩体、河西岩体和天湖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斜长花岗岩。河西站和红柳河花岗岩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而河西岩体和天湖岩体显示出Ⅰ型花岗岩特征。河西花岗岩微量元素含量最低,具Eu弱正异常,类似于adakite岩地球化学特点;其他花岗岩微量元素含量高,具Eu负异常。与洋脊花岗岩相比,该区花岗岩不同程度地富集K_2O、Rb、Ba、Th和Ce,亏损Ta、Nb、Zr、Hf、Y、Yb等。河西花岗岩、河西站和红柳河花岗岩、天湖花岗岩分别具有火山弧、同碰撞和碰撞后花岗岩特点。河西花岗岩和其他花岗岩分别起源于先前存在的大洋拉斑玄武岩残片和古老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这些花岗岩均形成于陆内造山环境,与东天山海西晚期地壳—岩石圈的挤压和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红柳河地区 岩石学 海西期 东天山
下载PDF
东天山东段-北山地区三叠纪钼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及含矿花岗岩成岩-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江 吕新彪 +2 位作者 陈超 曹晓峰 胡庆成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8,共8页
东天山东段-北山地区三叠纪钼成矿作用广泛而强烈,新探明大中型矿床4处:花黑滩钼矿床、白山钼矿床、小狐狸山钼矿床、东戈壁钼矿床。这些钼矿床均分布在古生代板块缝合带附近,与造山后钙碱性花岗岩成因联系密切,成矿作用高峰期在235-22... 东天山东段-北山地区三叠纪钼成矿作用广泛而强烈,新探明大中型矿床4处:花黑滩钼矿床、白山钼矿床、小狐狸山钼矿床、东戈壁钼矿床。这些钼矿床均分布在古生代板块缝合带附近,与造山后钙碱性花岗岩成因联系密切,成矿作用高峰期在235-220Ma。矿石中辉钼矿铼含量表明,成矿物质中有不同程度幔源组份的贡献。造山后伸展背景下,岩石圈拆沉、软流圈地幔上涌底侵,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这是成岩-成矿作用重要动力学条件,也为成矿作用带来丰富热能、流体及成矿物质。区域性深大断裂是深部岩浆或流体上侵的有利通道和成矿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北山 钼矿床 三叠纪
下载PDF
天山北坡东部地区树轮宽度年表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向军 袁玉江 +2 位作者 陈峰 张瑞波 张同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3-841,共9页
通过对天山北坡东部地区8个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的有关参数的对比,证明苏巴什沟与白杨河沟年表包含有较多的气候信息,8个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的互相关系数平均值达0.530,其中白杨河沟与苏巴什沟年表的相关系数高达0.725。说明所采样... 通过对天山北坡东部地区8个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的有关参数的对比,证明苏巴什沟与白杨河沟年表包含有较多的气候信息,8个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的互相关系数平均值达0.530,其中白杨河沟与苏巴什沟年表的相关系数高达0.725。说明所采样本对该区域的气候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再将8个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与附近的奇台县、木垒县两个气象站1961—2007年逐月降水和平均最低气温,及单月降水和单月气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天山东部地区白杨河沟的树轮宽度生长与上年7月至当年6月的降水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597,显著性水平达0.000006,与当年6月平均最低气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7,显著性水平达0.001,上述均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研究还发现,在0.05显著性水平上,8个年表的树轮宽度指数变化以2~3a的变化准周期最为多见,苏巴什沟、大东沟及白杨河沟年表以11a准周期多见。就整个地区而言,天山北坡东部地区8个年表中低频气候信息一般多于高频气候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东部地区 树轮年表 天山云杉
下载PDF
东天山四顶黑山地区545Ma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学和成矿学意义 被引量:22
10
作者 徐兴旺 秦克章 +7 位作者 三金柱 王瑜 惠卫东 康峰 毛骞 李金祥 孙赫 马玉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665-2676,共12页
在东天山四顶黑山地区元古代深变质地层中发现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研究了它的产状、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特征及其发现的地质意义。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为后侵位的镁铁质杂岩体和花岗... 在东天山四顶黑山地区元古代深变质地层中发现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研究了它的产状、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特征及其发现的地质意义。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为后侵位的镁铁质杂岩体和花岗岩所穿切与破坏,其正堆晶结构发育,并可划分出两个结晶与演化旋回。四顶黑山层状钱铁质-超镁铁质岩的稀土微量元素含量和配分结构与该地区镁铁质杂岩、及图拉尔根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明显不同,具低∑REE、正δEu 异常、高 Sr 低Rh、高 Nb/U 值、及 Nb、Zr 和 Hf 亏损等地球化学特征,该特征与裂谷成因的攀枝花层状辉长岩和曹家村层状岩体非常相似,这意味着四顶黑山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能也形成于裂谷构造环境。选择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下部韵律层顶部辉石角闪石岩、镁铁质杂岩体闪长岩和角闪花岗岩中的角闪石开展^(39)Ar/^(40)Ar 定年,结果显示3种岩体分别形成于545±5Ma、263.8±2.6Ma 和200.8±0.91Ma。四顶黑山545Ma 裂谷成因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发育,意味着早寒武世是天山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型 Cu-Ni 矿的成矿期之一,天山地区在元古宙变质岩为基底的古大陆在早寒武世出现了雏形裂谷构造,545Ma可能是古天山洋形成的初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 545Ma 四顶黑山 东天山 大地构造学与成矿学意义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铅锌矿成矿规律及区域预测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丁建华 程松林 +4 位作者 陈兴华 张长青 娄德波 董庆吉 刘亚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04-1511,共8页
东天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成矿区带,具备极佳的成矿条件。东天山的铅锌(银)矿主要分布于塔里木古陆块,部分产于阿奇山早石炭世裂谷带,矿床类型可分为层控-热液改造型、矽卡岩型、热液型和火山岩型4种,以层控-热液改造型为主。通过对研究... 东天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成矿区带,具备极佳的成矿条件。东天山的铅锌(银)矿主要分布于塔里木古陆块,部分产于阿奇山早石炭世裂谷带,矿床类型可分为层控-热液改造型、矽卡岩型、热液型和火山岩型4种,以层控-热液改造型为主。通过对研究区彩霞山等典型矿床的研究,总结了该区铅锌矿的成矿规律,确定了预测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证据权法划分了68个预测区,并对预测区进行了评述,认为东天山具有很好的寻找层控-热液型铅锌矿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铅锌矿 成矿规律 证据权法 成矿预测
下载PDF
东天山库姆塔格沙垄地区企鹅山群的解体及岩石地层单位厘定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永军 杜志刚 +3 位作者 胡克亮 李新光 刘静 张洪瑞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8-464,共7页
东天山企鹅山群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厘定争议已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于库姆塔格沙垄地区企鹅山群中的两套碳酸盐岩中,分别发现了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suberectus,Idiognathoides sinuata和珊瑚Pelalaxis intermedia,Lithostroti... 东天山企鹅山群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厘定争议已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于库姆塔格沙垄地区企鹅山群中的两套碳酸盐岩中,分别发现了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suberectus,Idiognathoides sinuata和珊瑚Pelalaxis intermedia,Lithostrotionella rarivesicula,Fomichevella kiaeri,确认其时代分属晚石炭世罗苏阶-达拉阶和达拉阶-小独山阶,分别重新厘定为底坎尔组和脐山组.由该两组沉积地层隔离的两套火山岩,空间上分布相对固定,岩石组合特征明显,野外极易识别和区别,大区易于对比,且分属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库姆塔格沙垄地区企鹅山群可进一步解体并由老到新厘定为小热泉子组、底坎尔组、企鹅山组和脐山组等4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新发现 石炭系 企鹅山群解体 岩石地层单位厘定 库姆塔格沙垄地区 东天山
下载PDF
东天山库姆塔格垄东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永军 佟丽莉 +3 位作者 杜志刚 杨俊泉 司国辉 李新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5-29,35,共6页
位于塔里木板块最北缘的东天山库姆塔格沙垄东地区的垄东岩体,侵位于雅满苏石炭纪岛弧带,由早期到晚期可识别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3期岩浆活动,锆石U-Pb年龄为261 Ma。里特曼指数(σ)为1.6-2.1,属钙碱性系列;各... 位于塔里木板块最北缘的东天山库姆塔格沙垄东地区的垄东岩体,侵位于雅满苏石炭纪岛弧带,由早期到晚期可识别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3期岩浆活动,锆石U-Pb年龄为261 Ma。里特曼指数(σ)为1.6-2.1,属钙碱性系列;各岩类的主要岩石化学指数随w(SiO2)的变化而呈线性变化,显示出分异良好的同源岩浆序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各类图解表明,垄东岩体早期具有典型O型Adakite特征,而晚期则显示出火山弧后碰撞地球化学特征。岩体的两阶段构造演化历程为研究区域大地构造阶段划分和构造格局分析提供了重要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地球化学 构造意义 垄东岩体 库姆塔格沙垄地区 东天山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红石铜矿床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鑫 邓小华 +6 位作者 张静 杨利亚 何西恒 许骏 廖震 王洋 张岩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6-950,共15页
卡拉塔格红石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段,矿床产于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而呈脉状;成矿过程包括早、中和晚阶段,分别以石英—黄铁矿脉、石英—硫化物脉以及石英—碳酸盐—石膏细脉为标志;围岩蚀变... 卡拉塔格红石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段,矿床产于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而呈脉状;成矿过程包括早、中和晚阶段,分别以石英—黄铁矿脉、石英—硫化物脉以及石英—碳酸盐—石膏细脉为标志;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青磐岩化等中低温蚀变组合为特征。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1.9‰~3.6‰之间,平均为1.2‰,其中黄铁矿δ^(34)S值为-1.1‰~3.6‰(平均值1.3‰),黄铜矿δ^(34)S值为-1.9‰~1.6‰(平均值0.5‰),闪锌矿δ^(34)S值为2.0‰~3.5‰(平均值2.8‰)。从早到晚,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显示逐渐降低的特点,表明成矿过程中硫源发生了变化或成矿流体系统性质有所改变,由与石英斑岩有关的矿化过渡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化。红石矿床地质与流体特征与新疆北部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一致,应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浅成低温热液型 红石矿床 卡拉塔格 东天山
下载PDF
东天山卡拉塔格红石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步探讨 被引量:39
15
作者 邓小华 王京彬 +3 位作者 王玉往 李月臣 方同辉 毛启贵 《矿产勘查》 201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红石铜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段的卡拉塔格地区。矿体产于火山岩—次火山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呈脉状;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和角砾岩型为主,矿石组构以梳状构造、晶簇/晶洞状等构造为特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 红石铜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段的卡拉塔格地区。矿体产于火山岩—次火山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呈脉状;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和角砾岩型为主,矿石组构以梳状构造、晶簇/晶洞状等构造为特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为主,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矿区普遍发育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青磐岩化等低温蚀变组合;成矿过程包括石英—黄铁矿脉、石英—硫化物脉以及石英—碳酸盐细脉;成矿流体以低温、低盐度的水溶液为特征。红石铜矿床地质与流体特征均与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一致,应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铜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型 卡拉塔格 东天山
下载PDF
利用S波高频衰减对天山中东段地区地壳Q值成像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金 周龙泉 +1 位作者 王慧琳 向元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利用天山中东段地区2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9~2014年底5076个近震波形资料以及新疆地震台网提供的观测报告,采用遗传算法对S波位移谱的高频衰减进行拟合,得到19140条衰减算子t~*数据。根据这些t*数据,反演得到该区地壳Q_s值分布。... 利用天山中东段地区2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9~2014年底5076个近震波形资料以及新疆地震台网提供的观测报告,采用遗传算法对S波位移谱的高频衰减进行拟合,得到19140条衰减算子t~*数据。根据这些t*数据,反演得到该区地壳Q_s值分布。结果表明,天山中东段地区平均Q_0值为520,其Q_s值分布及其所揭示的衰减变化特征与研究区的地表构造明显相关。天山南北两侧的山区盆地交汇部位Q_s值较低,而高Q_s值较为集中地分布于天山造山带内部。1900年以来天山中东段地区6级以上强震大多位于低Q_s值区域,该区24个高热流点也大多位于上述天山南北两侧的低Q_s值区域,热流值与衰减值呈负相关;此外,研究区的速度结构与衰减结构也呈一定的正相关,反映了二维衰减结构特征与速度结构、二维密度结构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中东段地区 S波高频衰减 衰减算子t* Q值成像
下载PDF
显微构造研究方法在韧性剪切带遥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颖 刘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7-602,共6页
通过对东天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宏观构造特征和显微构造特征的对比,证明区域构造和显微构造在几何学和运动学方面具有相似性;进而采用显微构造研究方法,借助遥感技术对该区的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研究。在构造样式、运动指向、位移量方面,研究... 通过对东天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宏观构造特征和显微构造特征的对比,证明区域构造和显微构造在几何学和运动学方面具有相似性;进而采用显微构造研究方法,借助遥感技术对该区的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研究。在构造样式、运动指向、位移量方面,研究结果均与前人在同一地区的野外调查及显微鉴定成果基本吻合。因此,一种变形机制下形成的不同尺度的构造形迹,存在高度相关的内在成因联系;对于不同的观察平台,构造尺度的大小是相对的。遥感与显微技术相结合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新型构造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构造 相似性 遥感 韧性剪切带 应变分析 东天山地区
下载PDF
东天山成矿带斑岩铜矿和其他类型矿床找矿勘查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庆明 赵仁夫 +2 位作者 屈迅 程晓红 袁永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7-77,共21页
东天山地区横跨哈萨克斯坦与塔里木两大板块,是新疆最重要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地之一。经历了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震旦-泥盆纪古亚洲洋形成、消亡→石炭纪-早二叠世后碰撞造山→晚二叠世至今的陆内造山等阶段。主要成矿期... 东天山地区横跨哈萨克斯坦与塔里木两大板块,是新疆最重要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地之一。经历了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震旦-泥盆纪古亚洲洋形成、消亡→石炭纪-早二叠世后碰撞造山→晚二叠世至今的陆内造山等阶段。主要成矿期为晚古生代早期(泥盆纪-二叠纪),成矿作用复杂、类型繁多。其中,北部形成岛弧斑岩型和火山岩型铜、钼、金矿,中部形成拉张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金、铜、镍、银矿,中南部形成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叠加改造的层控-热液型铅、锌、银矿,南部库鲁克塔格和北山地区形成拉张铜、镍、金矿。通过研究认为,东天山地区尤以铜、镍、钼矿产资源潜力很大,优选出28个矿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成矿背景 主要类型 典型矿床 潜力评价 找矿靶区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东天山土屋——延东地区铜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木合塔尔.扎日 吴兆宁 郭瑞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3,共7页
以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床找矿预测为例,首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查明该区地质和地球化学的找矿标志。在各类异常找矿有利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用于预测找矿有利地段的异常组合,即Ag、Cu、Au、Mo等元素含量异常的叠加,以及数值... 以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床找矿预测为例,首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查明该区地质和地球化学的找矿标志。在各类异常找矿有利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用于预测找矿有利地段的异常组合,即Ag、Cu、Au、Mo等元素含量异常的叠加,以及数值区间的界线,并根据异常含量均值和方差的关系((?)+2δ,(?)+δ,(?))将预测区分为3个级别的异常地段。结合含矿地层、控矿构造和成矿母岩-岩浆岩等有利成矿因素空间分布的特征,最终圈定出找矿可行地段、找矿有利地段及潜在资源地段,并对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区的远景矿体地段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斑岩铜矿 矿产资源预测 东天山土屋-延东地区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进行多源信息成矿预测——以东天山土屋-延东铜矿床预测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木合塔尔.扎日 郭瑞清 依玛木.塔伊尔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14-317,共4页
GIS空间分析在区域地质多源信息综合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GIS空间分析的特征及应用于区域地质找矿的两种方法,即统计分析和叠加分析.参与多源信息成矿预测的信息图层,以东天山地区为例,选取找矿有利岩性、遥感断裂影响... GIS空间分析在区域地质多源信息综合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GIS空间分析的特征及应用于区域地质找矿的两种方法,即统计分析和叠加分析.参与多源信息成矿预测的信息图层,以东天山地区为例,选取找矿有利岩性、遥感断裂影响带(Buffer区)、地球化学异常、地质异常及已知矿(点)床的分布等6种控矿因素作为多源成矿预测的空间信息数据源.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预测出3级成矿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东天山 多源信息 空间分析 成矿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