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沟壑区苜蓿地土壤水分环境效应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姚阳 刘文兆 濮励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91,共7页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苜蓿地土壤水分的周年变化规律,并以休闲地和几种一年生作物地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雨季降水对苜蓿地土壤水分的补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土壤贮水量动态与年内的降雨周期...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苜蓿地土壤水分的周年变化规律,并以休闲地和几种一年生作物地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雨季降水对苜蓿地土壤水分的补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土壤贮水量动态与年内的降雨周期相吻合,但总体上朝着土壤不断干化的方向发展;②经过一个雨季,苜蓿地的土壤贮水量与平均含水量分别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休闲地与4月份持平;③相同的降水对不同作物地的补给效果不同,以3m土层计算,苜蓿地的农田蒸散量与谷子、玉米相当,比豆子地高,但要低于高粱地;④长期种植苜蓿引起的深层土壤干化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干化土地的水分恢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土壤水分 动态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甘肃省庄浪县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振军 王辉 马仲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2-86,共5页
以不同林草间作模式为对象,以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农田作为对照,对林草间作地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林草间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营养水平.5种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和营养水... 以不同林草间作模式为对象,以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农田作为对照,对林草间作地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林草间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营养水平.5种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和营养水平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山杏×紫花苜蓿>山杏×红豆草>油松×紫花苜蓿>油松×红豆草>沙棘×紫花苜蓿;林草间作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土壤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影响的土层深度看,林草间作对40 cm以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要比对60 cm层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间作 土壤养分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以纸坊沟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董孝斌 高旺盛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14-19,共6页
以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纸坊沟为例,研究它的由植物初级生产力、动物次级生产力、农户经济生产力及生态系统服务生产力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各组分的特征及相互间的耦合与相悖关系。采用一些定性和定量的指... 以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纸坊沟为例,研究它的由植物初级生产力、动物次级生产力、农户经济生产力及生态系统服务生产力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各组分的特征及相互间的耦合与相悖关系。采用一些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初步分析了小流域乃至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产力 耦合 流域 指标 黄土高原 丘陵 沟壑区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杏树-黄芪复合系统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峻 郑曼 +1 位作者 孟平 张劲松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9-723,共5页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杏树—黄芪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杏园间作黄芪2a后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杏树—黄芪复合系统和清耕杏园中土壤理化性质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层次性和水平分布差异性。杏园间作黄芪2a后,可使0~60cm...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杏树—黄芪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杏园间作黄芪2a后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杏树—黄芪复合系统和清耕杏园中土壤理化性质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层次性和水平分布差异性。杏园间作黄芪2a后,可使0~60cm土层土壤密度降低0.8~1.4g.cm-3;土壤总空隙度、土壤稳定入渗率分别增加1.6~4.7个百分点、0.10~0.35mm.min-1;全N、全K以及速效N、速效K含量分别增加0.10~0.32、0.8~5.5g.kg-1、1.3~13.3、3.0~33.7mg.kg-1;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3~0.52g.kg-1,其中,0~20cm土层增加量尤为显著,可达0.4~0.5g.kg-1;但全P及速效P含量有所降低,0~60cm土层分别降低0.02~0.15g.kg-1和0.07~1.48mg.kg-1。间作黄芪对距离树行不同处的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不同,距离树行越近,越明显。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稳定入渗率与土壤密度呈负相关、与土壤空隙度呈正相关。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幼龄期果园间作黄芪具有很好的可行性,适于当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杏-黄芪果药复合系统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种参考作物需水量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白一茹 汪有科 汪勇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4,共4页
利用米脂地区2000—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以FAO56-PM方程计算结果为标准,通过线性回归、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偏差,在日、月及年时间尺度上分析、评价10种ET0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除Hargreaves和Turc模型外,其他8种模型计算的日ET0值与F... 利用米脂地区2000—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以FAO56-PM方程计算结果为标准,通过线性回归、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偏差,在日、月及年时间尺度上分析、评价10种ET0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除Hargreaves和Turc模型外,其他8种模型计算的日ET0值与FAO56-PM的R2均大于0.9。不同模型与FAO56-PM日ET0值的RMSE为0.35~1.78。多数计算模型在冬季(11、12、1月)和春季(2、3、4月)的准确性高,而在5—10月表现较弱。通过年值分析发现Priestley-Taylor、FAO24-BC和Penman这3种模型与FAO56-PM计算值最为接近。而对于FAO24-Rad、Makkink、Hargreave与Turc等参数较少的公式,在应用时利用当地气象要素进行经验系数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需水量 对比研究 计算方法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Penman-Montieth公式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和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光 荣丽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工建造的典型植被油松、侧柏、刺槐、沙棘、苹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碳氮累积等的变化影响。研究表明,旱季刺槐林地表现出了强烈的耗水特征,20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具明显减少趋势。...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工建造的典型植被油松、侧柏、刺槐、沙棘、苹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碳氮累积等的变化影响。研究表明,旱季刺槐林地表现出了强烈的耗水特征,20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具明显减少趋势。200—300 cm处水分含量仅为5.8%~7.1%,而油松林地200 cm以下与荒草地含水量基本相一致,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15%左右,侧柏、沙棘、苹果土壤水分利用主要在20—200 cm范围内。雨季,天然降雨虽对林地水分含量有所补充,但只表现在0—50 cm表层,且各个植被类型间表现不明显;与荒草相比,油松群落土壤有机碳氮提高了9.3%,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而沙棘、侧柏和刺槐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虽低于荒草群落,但尚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人工植被 土壤水分 碳氮累积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马非 张亚红 谢应忠 《农业科学研究》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黄土高原丘陵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而该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较少,水分作为关键性因子严重地制约着黄土高原丘陵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基于此,综述了SPAC(Soil Plant Atmosphere Continuum)中的水分运动规律,以及该地区... 黄土高原丘陵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而该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较少,水分作为关键性因子严重地制约着黄土高原丘陵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基于此,综述了SPAC(Soil Plant Atmosphere Continuum)中的水分运动规律,以及该地区土壤水分特征、水分有效性、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和植物的蒸腾、蒸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丘陵区 土壤水分 SPAC 植物蒸腾
下载PDF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史敏华 张剑英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工农业污染等方面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林草植被恢复的前景,明确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内容。提出了调整土地利用结... 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工农业污染等方面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林草植被恢复的前景,明确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内容。提出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工矿区土地复垦等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晋西地区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间作土壤养分和水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振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10年第6期5-8,共4页
2007—2009年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林草间作模式为对象,以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农田为对照,对林草间作地土壤养分及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林草间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不利于提高土壤... 2007—2009年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林草间作模式为对象,以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农田为对照,对林草间作地土壤养分及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林草间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不利于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从间作年限看,9年生林草间作对土壤养分及水分含量的影响大于7年生林草间作。从空间结构看,林草间作对20、40、60 cm土层土壤养分及水分含量的影响较80、100 cm土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间作 土壤养分 土壤水分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晋龙12、3、号核桃优良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引种试验小结 被引量:4
10
作者 严登科 《湖南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晋龙12、、3号核桃优良品种1999年在黄土高原丘陵区华亭县引种栽培,经过6a的试验观察,其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晋龙3号单位投影面积产量最高为128.7g/m2,晋龙2号稍差。丰产性状综合指数以晋龙3号最高,三个优良品种经济性状,超过国家一级标... 晋龙12、、3号核桃优良品种1999年在黄土高原丘陵区华亭县引种栽培,经过6a的试验观察,其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晋龙3号单位投影面积产量最高为128.7g/m2,晋龙2号稍差。丰产性状综合指数以晋龙3号最高,三个优良品种经济性状,超过国家一级标准,一些指标达到国家优级标准。6a的试验证明晋龙1、2、3号适宜在黄土高原丘陵区大力推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引种 试验 黄土高原丘陵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