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ryngeal mask airway placement on the right internal jugular vei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1
作者 Jing-Jing Zhang Zong-Yang Qu +2 位作者 Zhen Hua Ming-Zhang Zuo Hong-Ye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24期4245-4253,共9页
BACKGROUN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laryngeal mask airway(LMA) for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anesthesia, the influence of the LMA on the position and blood flow of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IJV) has at... BACKGROUN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laryngeal mask airway(LMA) for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anesthesia, the influence of the LMA on the position and blood flow of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IJV) has attracted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attention.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lace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LMA(Supreme LMA,Guardian LMA, I-gel LMA) on the position and blood flow of the right IJV.METHODS This wa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 total of 102 patients aged 18-75 years who were scheduled to undergo laparoscopic abdominal surgery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groups: Supreme LMA(group 1), Guardian LMA(group 2), and I-gel LMA(group 3) groups. The main indicator was the overlap index(OI) of IJV and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at the high, middle, and low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placement of the LMA.The second indicators were the proportion of ultrasound-simulated needle crossing the IJV and CCA, and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blood flow velocity of the IJV before and after placement of the LMA at the middle point.RESULTS Data from 10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OI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placement of the LMA in the three groups at the three points(P< 0.01), except group 2 at the low point. In group 2 and group 3, the OI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1 after LMA insertion at the high point(P < 0.0167). At the middle point, after LMA insertion, the proportion of simulated needle crossing the IJV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all three groups(P < 0.05), and the proportion in group 2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3(P < 0.0167). The proportion of simulated needle crossing the CCA or both the IJV and CC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group 1 and group 2(P < 0.05), which increased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group 3. After LMA insertion,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IJV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blood flow veloc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CONCLUSION The placement of Supreme, Guardian, and I-gel LMA can increase the OI, reduce the success rate of IJV puncture,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rterial puncture, and cause congestion of IJV. Type of LMA did not influence the difficulty of IJV puncture. Therefore when LMA is used, ultrasound is recommended to guide the IJV pun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ternal jugular vein Common carotid artery blood flow
下载PDF
重症机械通气病人超声监测的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速变化预测肠内营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陈蓓蓓 谢琴 +2 位作者 徐相勤 马宇敏 刘肇修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1,166,共9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超声监测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速变化对肠内营养不耐受(FI)的影响及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机械通气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肠内营养开始的第...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超声监测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速变化对肠内营养不耐受(FI)的影响及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机械通气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肠内营养开始的第1、3、7天(D1、D3、D7)SMA血流参数及肠内营养耐受情况。研究肠内营养不耐受组和耐受组、不耐受组各亚组(轻、中、重度)病人SMA血流速参数差异;评估SMA血流参数对FI的预测价值,探索FI的风险因素,初步探究SMA血流参数与肠道屏障功能的关系。结果:D1、D3及D7耐受组病人SMA血流速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及舒张末期速度(EDV)均高于不耐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D7随着不耐受程度逐步加重,PSV逐渐下降;D1、D3、D7 EDV随着不耐受程度逐渐加重,EDV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3、D7病人PSV及EDV预测FI的AUC分别为0.752(95%CI:0.660~0.830)及0.773(95%CI:0.682~0.848)、0.774(95%CI:0.683~0.849)及0.796(95%CI:0.708~0.868)、0.743(95%CI:0.650~0.822)及0.713(95%CI:0.618~0.796);D3病人PSV、去甲肾上腺素使用、血磷水平是FI的独立预后因素;肠内营养不耐受病人PSV、EDV与二胺氧化酶均呈负相关(PSV:r=-0.857,P<0.001;EDV:r=-0.795,P<0.001);PSV与脂多糖内毒素呈正相关(r=0.377,P=0.040)。结论:超声监测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速变化有效预测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不耐受 超声监测 肠系膜动脉血流 影响因素 肠道屏障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干预对合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崔明霞 树玲博 +4 位作者 李楠 段颖 张阳 刘晓哲 任国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1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干预对合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02例BRVO合并OSAH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给予BRVO规范治疗,观...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干预对合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02例BRVO合并OSAH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给予BRVO规范治疗,观察组给予BRVO规范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指导及体位疗法),统计比较2组入组时及入组后1个月、6个月、1年、1.5年夜间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_(2))、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_(2))、氧减指数(ODI)及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以及入组后1.5年内2组并发症累计发生率和累计实施手术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累计发生率(13.54%)、累计实施手术率(8.33%)较对照组(26.97%、19.10%)低(P<0.05)。入组后1个月、6个月、1年、1.5年观察组夜间MSaO_(2)、LSaO_(2)及CRA的PSV、EDV均高于对照组,夜间ODI、最佳矫正视力、CRT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BRVO治疗的同时给予OSAHS干预有利于促进BRVO合并OSAHS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动脉血氧饱和度 氧减指数 视力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并发症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任晓飞 耿颖 +2 位作者 刘娜 甄运钰 芮淑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究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神经功能、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BO... 目的探究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神经功能、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BO组和联合组,其中HBO组采用HBO空气加压舱进行治疗,联合组在HBO组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用美国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的动脉氧含量(CaO_(2))和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_(2));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疗效、S-100B水平、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_(2)、GOS评分的变化。结果联合组和HBO组的S-100B、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_(2)在治疗后均降低;且治疗后联合组的S-100B、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_(2)均低于HBO组;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高于HBO组。结论亚低温联合HBO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Da-jvO_(2)及预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 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 预后
下载PDF
Novel Method Employing Accelerated-Oscillated Wave Saline Solutions to Unblock Blood Vessels—Physics and Fluid Dynamics Perspectives and Simulations 被引量:1
5
作者 Stephon Stewart Dineshen Chuckravanen 《Open Journal of Biophysics》 2021年第4期415-424,共10页
This research assesses the speed of blood flow across blood vessel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veins in terms of Reynold’s number (laminar flow vs. turbulence flow) and in terms of overall speed of the blood when bein... This research assesses the speed of blood flow across blood vessel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veins in terms of Reynold’s number (laminar flow vs. turbulence flow) and in terms of overall speed of the blood when being injected with high-speed saline particles. The authors propose a novel technique to generate accelerated-waved particles built from saline solution to enable the unblocking of partially-blocked healthy-walled veins, and to restore normal operations of these veins. The novel technique encompasses a pump that accelerates saline solutions into the blood stream of the vein and these oscillated waves break down the fats or deposits inside the veins in order to help the blood to flow freely without any obstruction. This research simulated the vein with blood stream us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in in terms of vein diameter, blood density, venous blood flow, and the viscosity of the blood at the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The speed of the overall blood flow after the injection of the accelerated saline droplet solution was determined as well as the depth of penetration of the accelerated particles in order to cleanse the inside of the vein. Results are promising in terms of not altering significantly the overall speed of the bloodstream and also in terms of efficacy of the length of the vein which is being cleaned using this accelerated particl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ries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Simulations Sound-Waved Particle Fluids Unblocking blood Vessels veinS
下载PDF
外周动脉与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对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张晔 赵敏 姜晓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与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对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51例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28天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与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对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51例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28天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并计算复苏前后外周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结果,主要包括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血氧含量差比值(Pcv-aCO_(2)/Ca-cvO_(2))。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后氧代谢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患者28天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感染类型、心功能分级、血红蛋白(Hb)、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cv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复苏前后的Lac、Pcv-aCO_(2)和Pcv-aCO_(2)/Ca-cvO_(2)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苏后Lac和复苏后Pcv-aCO_(2)是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复苏后Lac:相对危险度(RR)=1.624,95%可信区间(CI)1.107~2.382;复苏后Pcv-aCO_(2):RR=2.584,95%CI 1.280~5.216;均P<0.05];ROC分析显示,复苏后Lac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50,对应最佳截断值为4.0 mmol/L(敏感度为0.533,特异度为0.972,95%CI 0.567~0.933);复苏后Pcv-aCO_(2)对应的AUC值为0.846,对应最佳截断值为7.1 mmHg(敏感度为0.733,特异度为0.917,95%CI 0.712~0.980)。结论:复苏后Lac和复苏后Pcv-aCO_(2)可作为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辅助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与中心静脉血气分析 脓毒性休克 心功能不全 乳酸 预后
下载PDF
非营养性吸吮、糖水吸吮在缓解早产儿桡动脉采血所致疼痛中的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娜 任月红 +3 位作者 刘晓恩 张洁 张凤 李宁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分析非营养性吸吮、糖水吸吮在缓解早产儿桡动脉采血所致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住院早产儿15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3组,每组50例。对照组桡动脉穿刺采血,糖水组采用糖水吸吮;非营养性吸吮组采用非... 目的分析非营养性吸吮、糖水吸吮在缓解早产儿桡动脉采血所致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住院早产儿15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3组,每组50例。对照组桡动脉穿刺采血,糖水组采用糖水吸吮;非营养性吸吮组采用非营养性吸吮;对比3组疼痛情况、行为状态。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糖水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96.0%、98.0%高于对照组的74.0%,采血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采血中、采血后1 min疼痛评分、为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糖水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早产儿操作时哭泣时长、回复基线时长、DAN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参数变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营养性吸吮组和糖水组的变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和糖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糖水吸吮均能够缓解早产儿桡动脉采血疼痛程度,改善其行为状态,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采血 疼痛 非营养性吸吮 糖水吸吮
下载PDF
改良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张乐峰 权起杓 +1 位作者 李洪银 徐忠华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4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8例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困难或需监测下肢动脉血压的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e... 目的探讨改良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8例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困难或需监测下肢动脉血压的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留置18G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将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压管道与压力监测仪相连,实时连续监测动脉压力和波形,指导血管活性药物的调整,观察患者有无导管打折、渗血、穿刺处感染及血行感染、栓塞、堵塞情况发生。结果8例患者行改良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期间留置股动脉中心静脉导管时间2~29d,平均(11.0±11.0)d;股动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期间均无导管打折、渗血、穿刺处感染及血行感染、栓塞、堵塞取情况发生。结论股动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对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改良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应用价值较高,其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有创血压监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有创动脉血压 中心静脉导管 股动脉
下载PDF
自体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钟伟强 杨铁城 +1 位作者 余林权 刘冠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 探讨自体血管移植进行动静造瘘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7月对 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选择大隐静脉移植 ,进行前臂的动静脉造瘘术。其中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4 7~ 7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 2例 ,糖尿病肾... 目的 探讨自体血管移植进行动静造瘘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7月对 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选择大隐静脉移植 ,进行前臂的动静脉造瘘术。其中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4 7~ 7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 2例 ,糖尿病肾病 5例。手术选择血管较粗直的大隐静脉 ,将大隐静脉在前臂内侧行直线或 U形搭桥 ,进行桡动脉或肱动脉与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吻合。 结果 术后随访 15~ 32个月 ,动 -静脉瘘管均获成功 ,全部患者均能在临床定期进行血液透析 ,无假性动脉瘤形成。 结论 自体血管移植动 -静脉造瘘术是一种手术操作简便、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和符合临床需要的方法 ,能够弥补血管造瘘术失败或前臂无血管造瘘的动 -静脉造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管移植 动静脉造瘘术 临床应用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在国 文华长 +5 位作者 丁福全 胡勇 丁志 徐琳 刘光中 肖瑞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规律。方法16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术中行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插管,术后经埋植于腹壁皮下的全埋植式给药装置行肝动脉门静脉造影摄片,观察并总结其血供特点。结果单独肝动脉供血者9... 目的观察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规律。方法16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术中行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插管,术后经埋植于腹壁皮下的全埋植式给药装置行肝动脉门静脉造影摄片,观察并总结其血供特点。结果单独肝动脉供血者9例,仅仅门静脉供血者1例,肝动脉门静脉同时供血者6例。结论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规律与尸体标本灌注及动物实验结果存在差异,中晚期肝癌的肝血管介入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血供情况采取“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液供应 肝血管造影术 中晚期
下载PDF
慢阻肺患者动、静脉血电解质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虹 邓琼珍 罗永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25-426,共2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动、静脉血电解质测定值是否一致。方法:同一时点采血测定慢阻肺患者动、静脉血钾(K-)、钠(Na+)。结果:所有患者抗凝动脉血中的钾都明显低于静脉血清钾(P<0. 01),而...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动、静脉血电解质测定值是否一致。方法:同一时点采血测定慢阻肺患者动、静脉血钾(K-)、钠(Na+)。结果:所有患者抗凝动脉血中的钾都明显低于静脉血清钾(P<0. 01),而钠差别不大(P>0 .05);这种改变不受pH、PCO2、PO2的影响。结论:COPD患者抗凝动脉血与静脉血钾存在重大差异。据此认为,不能用抗凝动脉血钾代替病人的静脉血清钾,而且有必要建立抗凝全血的电解质正常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 静脉血 电解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下载PDF
经肠系膜上动脉行门静脉血管成像及CT灌注成像评价肝转移癌血供 被引量:13
12
作者 时高峰 王琦 +3 位作者 李志岗 王士杰 杜煜 王亚宁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57-126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肝转移癌的血供来源关系到血管介入治疗的给药途径和栓塞靶血管的选择。本研究探讨经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a arterial,SMA)CT门静脉血管造影(CT arterial portography,CTAP)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方法两种技术相... 背景与目的:肝转移癌的血供来源关系到血管介入治疗的给药途径和栓塞靶血管的选择。本研究探讨经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a arterial,SMA)CT门静脉血管造影(CT arterial portography,CTAP)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方法两种技术相结合评价肝转移癌的血供来源。方法:选取20例肝转移癌患者,采用经肠系膜上动脉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CTAP)及肝脏单纯门静脉灌注成像,观察血管走行与肿瘤的关系,通过时间密度曲线判断20例患者的33个转移灶肿瘤强化前后CT值变化特点,同时使用单血供灌注软件测量转移灶及瘤周正常肝组织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capillary vessel permeability surface,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个结节直径0.8~3.5cm,所有病灶通过时间-密度曲线观察强化后CT值增量均不超过10Hu。经SMA注射造影剂后肝内肿块内部无肿瘤血管。以门静脉作为单血供肝脏灌注扫描后得到肝内转移灶及瘤周正常肝组织各项灌注参数值,转移癌组织的BF、BV、MTT、PS的平均值分别为(17.15±11.38)ml·min-1·100ml-1、(1.62±0.97)ml·100g-1、(9.47±2.78)s、(3.97±3.44)ml·min-1·100ml-1。33个转移癌的BF值均小于30ml·min-1·100ml-1。瘤周正常肝组织的BF、BV、MTT、PS的平均值分别为(133.43±67.17)ml·min-1·100ml-1、(16.56±11.15)ml·100g-1、(9.52±2.84)s、(35.16±14.03)ml·min-1·100ml-1。其中BF、BV和PS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01),MTT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96)。结论:经肠系膜上动脉动脉插管门静脉造影CT灌注成像可以准确测量纯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未参与肝转移癌的血液供应,肝转移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继发性 灌注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肠系膜上动脉 门静脉 CT血管成像 血供
下载PDF
内踝区动脉网的显微解剖与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设计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2 位作者 宋一平 田万成 岳素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8-572,共5页
目的:为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设计提出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年下肢标本,解剖观测内踝区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内踝区动脉有9个来源,构成3条纵向的血管网:(1)内踝前动脉和踝上支的前纵向血管网;(2... 目的:为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设计提出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年下肢标本,解剖观测内踝区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内踝区动脉有9个来源,构成3条纵向的血管网:(1)内踝前动脉和踝上支的前纵向血管网;(2)骨皮穿支的中纵向血管网;(3)胫后动脉肌问隙支和踝管动脉穿支的后纵向血管网。形成3个层面的血管网:(1)骨膜血管网;(2)深筋膜血管网;(3)皮神经浅静脉血管网。内踝区骨膜、筋膜、大隐静脉、隐神经和皮肤的营养血管同源。结论:内踝区血供来源为多源性,有明显的方向性,吻合十分丰富,可以设计3种包含浅深筋膜、皮神经、浅静脉及其营养血管的小腿内侧远端蒂皮瓣:(1)以胫后动脉肌间隙支为蒂,旋转轴点在内踝最凸出点上3cm;(2)以内踝前动脉筋膜穿支为蒂;(3)以踝管区动脉穿支为蒂,旋转轴点在内踝最凸出点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 大隐静脉 营养血管 远端蒂 动脉网 内踝区
下载PDF
体外反搏搏动性血流在动、静脉系统中的传递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少春 郑振声 +5 位作者 王怀阳 李海云 方典秋 钱月桃 梁陆光 吴富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32-134,共3页
体外反搏通过对下肢及臀部施加外压,将下肤及臀部的动、静脉血分别驱回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产生上行性搏动血流。由于动、静脉的生理特性不同,体外反搏的搏动性血流在动、静系统中传导有所不同。本文观察体外反搏驱动的搏动性血流在狗... 体外反搏通过对下肢及臀部施加外压,将下肤及臀部的动、静脉血分别驱回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产生上行性搏动血流。由于动、静脉的生理特性不同,体外反搏的搏动性血流在动、静系统中传导有所不同。本文观察体外反搏驱动的搏动性血流在狗的主动脉及下腔静脉中的传导。结果:反搏搏动性血流在主动脉中传导良好;而在下腔静脉中的传导衰减明显。结果表明:体外反搏驱动的搏动性血流在主动脉中的良好传导是反搏治疗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搏动性血流 动脉 静脉
下载PDF
供影像学诊断实验的大鼠移植肝癌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曾蒙苏 张宏伟 +2 位作者 周康荣 陆宏祺 严惠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移植性肝癌(直径≤10mm)的血供情况,以此来确定该模型能否作为影像诊断技术进行微小肝癌检出敏感性研究的理想实验动物。材料与方法:通过实验方法建立了10个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模型,共20个肿瘤,病灶直径≤1... 目的:研究大鼠移植性肝癌(直径≤10mm)的血供情况,以此来确定该模型能否作为影像诊断技术进行微小肝癌检出敏感性研究的理想实验动物。材料与方法:通过实验方法建立了10个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模型,共20个肿瘤,病灶直径≤10mm,并随机将大鼠分成2组(10个肿瘤),腹腔麻醉后剖腹经肝动脉或门静脉注射1.5ml左右的碘油(lipiodol)。采用软X线摄影技术和光镜下观察碘油在肿瘤内分布。结果:肝动脉注射碘油组,有8个肿瘤在软X线片上呈肿瘤染色现象,同时光镜下显示肿瘤内部有大量碘油沉积;门静脉注射碘油组,软X线片上仅见2个肿瘤部分边缘有门静脉细小分枝经过,光镜下显示肿瘤边缘有少量碘油沉积。结论: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肿瘤由肝动脉供血为主,门静脉几乎不参与肿瘤供血或仅在肿瘤边缘部分参与肿瘤营养,其类似于人肝细胞癌血供情况。故作者认为该模型可作为影像诊断技术进行微小肝癌检出敏感性研究的理想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 肝肿瘤 肝动脉 门静脉 血供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大隐静脉单支桥和序贯桥的血流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明岩 高长青 +6 位作者 李伯君 王刚 肖苍松 吴扬 任崇雷 叶卫华 刘国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1-905,共5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大隐静脉(SV)单支桥和序贯桥的血流情况以及靶血管位置对血流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接受单一OPCAB手术的412例患者的464支SV桥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支桥206支,双支序贯桥...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大隐静脉(SV)单支桥和序贯桥的血流情况以及靶血管位置对血流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接受单一OPCAB手术的412例患者的464支SV桥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支桥206支,双支序贯桥241支,三支序贯桥15支。比较SV单支、双支及三支桥的平均血流及搏动指数,以及单支与双支桥在不同靶血管上的血流情况。结果:SV双支和三支序贯桥的血流高于单支桥[分别为(43.4±22.5),(43.7±19.2)和(28.9±18.7)mL/min,P<0.001,P=0.047],双支和三支序贯桥之间无明显差别(P=0.96)。三者之间的搏动指数(PI)值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6±1.2,2.5±1.6,2.8±0.9,P=0.49)。以右冠主干为靶血管的SV单支桥血流高于后降支(P=0.047)和左室后支(P=0.042),收缩期血流时间高于对角支(P=0.003)、钝圆支(P=0.013)和后降支(P=0.002),而PI值低于后降支(P=0.033)和左室后支(P=0.032)。以对角支为靶血管的单支桥血流小于除左室后支外的其他冠状动脉分支(均P<0.05),以后降支-左室后支为靶血管的SV桥收缩期血流量显著低于以后降支-对角支和后降支-钝圆支为靶血管的SV桥。结论:SV双支和三支序贯桥的平均血流约为单支桥的1.5倍,对角支血流小于除左室后支外的其他冠状动脉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序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流量
下载PDF
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斌 吴萍 +3 位作者 薛月英 刘兴华 王焰磊 姜世忠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的假设是否正确。方法:6名青年男性被试者经受了为期11 d、共9次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评价被试者对-30°/30 min头低位倾斜(head-down tilt,HDT)的反应,记录症状、心...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的假设是否正确。方法:6名青年男性被试者经受了为期11 d、共9次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评价被试者对-30°/30 min头低位倾斜(head-down tilt,HDT)的反应,记录症状、心率、血压、颈部血流等主客观指标。结果:①训练后,被试者在HDT中的反应得到了改善,表现为与训练前相比,HDT中的不良症状明显减轻(症状得分1.00±0.63vs6.00±3.79,P<0.05),心率降低的幅度明显增加(-4.4±3.6vs-0.6±2.5,P<0.01);②训练前,被试者在HDT中,颈内静脉血流与仰卧位比较明显减少(P<0.01),初期颈内动脉血流明显增加(P<0.01),颈总动脉血流呈现增加的趋势;训练后,被试者在HDT中,颈内静脉血流与仰卧位比较无显著差别,颈内动脉血流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颈总动脉血流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血液头向转移得到抑制是反复体位改变训练提高头低位耐力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体位改变 训练 头低位 耐力 颈动脉 颈内静脉 血流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与血脂和颈动脉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文超 任芳芳 +1 位作者 卢小波 付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与血脂、颈动脉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5/2014-04在新乡医学院眼科医院住院的40例4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血脂、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与血脂、颈动脉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5/2014-04在新乡医学院眼科医院住院的40例4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血脂、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照组30例30眼为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同行以上检查。结果:RVO组TC,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VO组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VO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增加,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明显降低,阻力指数(RI)明显增高(P<0.05)。患眼同侧及对侧颈动脉各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同侧及对侧颈动脉各测量值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脂质代谢紊乱、颈动脉改变与RVO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血脂 颈动脉改变
下载PDF
红腹锦鸡胃的血供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德禄 俞诗源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58-61,共4页
用血管铸型法和大体解剖方法对红腹锦鸡胃动脉的起源和分布情况及胃静脉的回流情况进行了解剖学研究 .结果表明 :红腹锦鸡胃的营养均由腹腔动脉供应 ;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营养 ,腺胃背侧动脉直接起自腹腔动脉的左侧 ,腺胃... 用血管铸型法和大体解剖方法对红腹锦鸡胃动脉的起源和分布情况及胃静脉的回流情况进行了解剖学研究 .结果表明 :红腹锦鸡胃的营养均由腹腔动脉供应 ;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营养 ,腺胃背侧动脉直接起自腹腔动脉的左侧 ,腺胃腹侧动脉起自腹腔动脉左支 ;腺胃血液的静脉由腺胃前静脉和腺胃后静脉组成 ,分别汇入左前腔静脉和左肝门静脉回流 ;肌胃由肌胃左动脉、肌胃右动脉和肌胃背动脉营养 ,肌胃左动脉起自腹腔动脉左支 ,肌胃右动脉起自腹腔动脉右支 ,肌胃背动脉从腺胃背侧动脉分支而来 ;回流肌胃血液的静脉有胃右静脉、胃左静脉和胃腹静脉 ,胃右静脉汇入右肝门静脉回流 ,胃左静脉和胃腹静脉汇入左肝门静脉 .另外 ,腺胃和肌胃的表面缺乏主干动脉间的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锦鸡 血供 胃动脉 胃静脉 鸡形目 人工饲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pH情况下动静脉血电解质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明全 肖国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不同pH情况下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清电解质的变化.方法 77例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共508次同步抽取动脉抗凝全血进行血气分析与血钾、钠浓度测定及静脉全血检测血清钾、钠浓度.按pH值不同分为:Ⅰ组...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不同pH情况下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清电解质的变化.方法 77例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共508次同步抽取动脉抗凝全血进行血气分析与血钾、钠浓度测定及静脉全血检测血清钾、钠浓度.按pH值不同分为:Ⅰ组(n=207),pH 7.35~7.45;Ⅱ组(n=164),pH<7.35;Ⅲ组(n=137),pH>7.45;分组计算动静脉血钾、钠浓度,以及动静脉钾、钠浓度的差值,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探讨不同pH情况下动静脉钾、钠浓度的变化.结果 静脉血清钾、钠浓度均高于动脉全血钾、钠浓度.动静脉钾、钠浓度呈线性相关.不同pH情况下,动静脉血钾浓度同步变化,血钠浓度不随pH的变化.结论 动静脉电解质浓度变化呈线性相关,临床上可用动脉全血电解质替代静脉血清电解质,但应注意动静脉电解质检测值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电解质 动脉血 静脉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