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段玉裁认定诗韵“古合韵”的原则与方法
1
作者 刘忠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6-44,共19页
基于古本音与古合韵的本质特点及差异,段玉裁对古本音和古合韵的认定分别采取了根据押韵次数、参考谐声系列中其他押韵字或同韵(同部)字以及古音材料等办法。押韵次数原则只对多次押韵的字有效,在押韵次数少的情况下,则坚持押韵与古音... 基于古本音与古合韵的本质特点及差异,段玉裁对古本音和古合韵的认定分别采取了根据押韵次数、参考谐声系列中其他押韵字或同韵(同部)字以及古音材料等办法。押韵次数原则只对多次押韵的字有效,在押韵次数少的情况下,则坚持押韵与古音参证材料相结合的原则。如果某字押两部的次数都不多或者只是偶尔单押某部,主要是将该押韵字与谐声系列中其他押韵字或同韵字做同韵(同部)系联,参考谐声材料来认定其本音与合韵,其次是参考异文假借等其他古音材料来认定其本音与合韵。段玉裁古韵分部和韵字归部中所蕴含的古本音思想及方法论,对今人进一步解决古音研究中的问题尤其是处理古音归部中的纠葛与分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玉裁 古音研究 本音 合韵 异部押韵 谐声 同韵 今韵上推
下载PDF
本字的标准:评刘又辛先生的“制字之本意”说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承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0-154,共5页
假借研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本字标准:本形本义标准以本义之字为本字,古通用标准以常见通用之字为本字。本字标准与假借考释的目的密切相关,前者以疏理文字形义关系为己任,后者注重古书的字词训诂。本形本义标准的提出,冲破了传统训诂... 假借研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本字标准:本形本义标准以本义之字为本字,古通用标准以常见通用之字为本字。本字标准与假借考释的目的密切相关,前者以疏理文字形义关系为己任,后者注重古书的字词训诂。本形本义标准的提出,冲破了传统训诂学的束缚,确立了假借研究在现代科学中的应有地位,是假借研究的一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借研究 本字标准 本形本义之字 古通用字
下载PDF
从“雒田”和“榃”的语源看古越人的谷田文化 被引量:3
3
作者 覃晓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4-146,共3页
"雒田"是古越人耕种的稻田,其名见于秦汉史籍,语源出自壮语的na2lu:k8(山谷田)。""是古越人后裔壮人创造的方块壮字,其语源为壮语的tam2(鱼塘)。从此字的构造看,壮人的""式鱼塘,是由山谷田改造而成... "雒田"是古越人耕种的稻田,其名见于秦汉史籍,语源出自壮语的na2lu:k8(山谷田)。""是古越人后裔壮人创造的方块壮字,其语源为壮语的tam2(鱼塘)。从此字的构造看,壮人的""式鱼塘,是由山谷田改造而成的。两字的语源反映了古越人以田耕为主,局部(因势)向渔业转换的历史画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雒田 语源 古越人 谷田文化
下载PDF
论李荣之“考本字” 被引量:9
4
作者 谢奇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9-116,共8页
李荣先生自1965年至1999年,发表了近20篇与"考本字"有关的文章,在大量具体的考证实例中论及了"考本字"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涉及本字的含义、考本字的意义、考本字的条件和考本字的具体方法四个方面。
关键词 汉语方言 考本字 古今音变 方言对比 书证 例外字 禁忌字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诚信思想的发生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军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重要的规范之一。对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经济上的经营之道,政治上的为政之道及伦理道德的养成之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在人类...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重要的规范之一。对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经济上的经营之道,政治上的为政之道及伦理道德的养成之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前的上古时代就开始萌芽了。它起源于人们日常活动及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自律。而"诚"与"信"又是两个有着不同含义、相对独立又可互训相通的字。"诚"与"信"最初是单独使用的。从先秦开始,"诚"与"信"即开始连用,意义无太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诚信” 语词 思想 发源
下载PDF
对汉字古今字的再界定 被引量:4
6
作者 康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6-98,共3页
古今字是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文字现象 ,与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又有明显差异。本文明其同 ,辨其异 ,旨在对古今字的定义、范围作再界定。
关键词 古今字 通假字 异体字 同源字 汉字 定义
下载PDF
郑玄校《仪礼》从今文本字不从古文通假字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天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1-110,共10页
《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两种本子。郑玄在给《仪礼》作注时,也对今、古文异文作了校勘,或从今文,或从古文。郑玄兼采今、古文的一条重要义例,就是从本字不从通假字:有从今文本字而不从古文通假字者,亦有从古文本字而不从今文通假字者... 《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两种本子。郑玄在给《仪礼》作注时,也对今、古文异文作了校勘,或从今文,或从古文。郑玄兼采今、古文的一条重要义例,就是从本字不从通假字:有从今文本字而不从古文通假字者,亦有从古文本字而不从今文通假字者,因为本字更能贴切地表达经义。遍索《仪礼》中郑玄从今文本字不从古文通假字之字例,凡90条,而一一考辨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仪礼》 兼采今古文 今文本字 古文通假字
下载PDF
潮汕方言口语词保留古音摭拾 被引量:2
8
作者 林伦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5,共5页
 潮汕方言中有不少所谓有音无字的口语词,其中一些往往是常用词。这些词多有本字,但其常用字音与口语词读音相去甚远,一般人很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读音联系在一起。本文考释了27个口语中常用的"有音无字"音节的本字。...  潮汕方言中有不少所谓有音无字的口语词,其中一些往往是常用词。这些词多有本字,但其常用字音与口语词读音相去甚远,一般人很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读音联系在一起。本文考释了27个口语中常用的"有音无字"音节的本字。这些音节通常保留了古代不同历史层次的读音,是研究汉语语音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方言 本字 历时音变 口语词 考释
下载PDF
“且”字本义补释 被引量:5
9
作者 覃觅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文章就"且"字的本义进行总结,概括了学界的四种说法,认为各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均值得商榷。在前贤论断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对"且、土、示、祖、俎、姐"等古文字字形的分析,揭示它们之间彼此的关系,提出"且&qu... 文章就"且"字的本义进行总结,概括了学界的四种说法,认为各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均值得商榷。在前贤论断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对"且、土、示、祖、俎、姐"等古文字字形的分析,揭示它们之间彼此的关系,提出"且"是"祖"的初文,即"且"的本义是"先祖,"但并非是男性"先祖,"而是女性"先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义 初文 字形
下载PDF
日语中的“异形词”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娜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33-139,共7页
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异形词,异形词的存在无疑是人们学习中的负担,是汉字规范的内容之一。通过考查词典中的异形词数量,分析异形词的表现形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发现日语中大量异形词的产生与日语对古汉语用字的借用有很大关... 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异形词,异形词的存在无疑是人们学习中的负担,是汉字规范的内容之一。通过考查词典中的异形词数量,分析异形词的表现形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发现日语中大量异形词的产生与日语对古汉语用字的借用有很大关系。同时,由于常用汉字表的汉字使用限制,异形词在用字上正逐步走向规范,但仍有个别混用或误用的现象,日语异形词的现状分析也能为其进一步规范提供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异形词 汉字词 古汉语 固有词
下载PDF
古汉语变读构词中的本义与引申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月婷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51-52,58,共3页
判定变读构词类型,必须区分原始词、滋生词的本义及引申义,并明确是何者参与构词;滋生新词需改变读音,而引申新义则不需要;同一词类变换方式,或为滋生或为引申,并不固定。
关键词 古汉语 变读 构词 本义 引申义
下载PDF
从汉语词语的创造探寻中国语言哲学思想之源——中国语言哲学思想起源初探之一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光庆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11,共7页
语言哲学乃是从语言入手以探究语言、世界和人三者互动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并开拓人的生存空间的科学。而语言特别是其词语的创造,则最能表现出特定语言哲学思想的内涵与起源。这主要是因为,词是通过表达概念而指称事物的,词义是民族人... 语言哲学乃是从语言入手以探究语言、世界和人三者互动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并开拓人的生存空间的科学。而语言特别是其词语的创造,则最能表现出特定语言哲学思想的内涵与起源。这主要是因为,词是通过表达概念而指称事物的,词义是民族人对于生存空间中事事物物的概括反映,从而表现了民族人对于特定事物的指谓、解释与互动关系。从古代汉语词语创造的典型出发,联系相应的文化背景,或可探寻中国语言哲学思想起源的多方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词语 创造 语言哲学思想 起源
下载PDF
对古汉语中词类活用和兼类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宁廷德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
词的活用和兼类是古汉语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问题 ,学者们对此多有讨论。本文从古文字的原始构形、字 (词 )的原始词性、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汉语句子对举的特点诸方面 ,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大量名词用作动词不是词类活用 ,上古汉... 词的活用和兼类是古汉语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问题 ,学者们对此多有讨论。本文从古文字的原始构形、字 (词 )的原始词性、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汉语句子对举的特点诸方面 ,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大量名词用作动词不是词类活用 ,上古汉语动词无及物与不及物的区分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 兼类 原始构形 原始词性 语言发展 阶段性 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 对举
下载PDF
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昭聪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10,共3页
王力克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存在两个理论失误,一是关于形声符作用的论述,二是关于记录连绵词的两个字是否可以分别推源的论述。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形声字 声符 连绵词 推源
下载PDF
试析我国古代“诚”与“信”思想及语词的发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军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73-175,共3页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重要的规范之一。对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经济上的经营之道,政治上的为政之道及伦理道德的养成之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在人类...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重要的规范之一。对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经济上的经营之道,政治上的为政之道及伦理道德的养成之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前的上古时代就开始萌芽了。它起源于人们日常活动及人对自己行为的自党自律。而"诚"与"信"又是两个有着不同含义、相对独立又可互训相通的字。"诚"与"信"最初是单独使用的。从先秦开始,"诚"与"信"即开始连用,意义没太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诚” “信” 思想 语词 发源
下载PDF
从古文字构形看汉语的语法信息
16
作者 王鸿滨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300-315,共16页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不是两种对立的语言,如果要追踪一些现代汉语的语法信息,例如词法和句法的历史,如果没有上古字形的帮助,则失其线索而无法溯源。本文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依据,讨论上古文字及其构形部件在组合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汉语...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不是两种对立的语言,如果要追踪一些现代汉语的语法信息,例如词法和句法的历史,如果没有上古字形的帮助,则失其线索而无法溯源。本文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依据,讨论上古文字及其构形部件在组合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汉语语法信息。文章最后指出古文字构形中蕴含着多样的语法信息。涉及文字学知识的汉语词法、句法研究将是一个值得深入开发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古文字构形 构形语法 字中词
下载PDF
“以”字考
17
作者 秦建文 张爱卿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5-99,共5页
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是一词多义的解释。弄清词的多个义项在特定语体环境中的具体运用,有助于对古代文选的熟悉和对词义的把握。要正确把握词义,就要了解词的本义,及其引申、假借而产生的变义。古代汉语中常用虚词"以"... 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是一词多义的解释。弄清词的多个义项在特定语体环境中的具体运用,有助于对古代文选的熟悉和对词义的把握。要正确把握词义,就要了解词的本义,及其引申、假借而产生的变义。古代汉语中常用虚词"以"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考释"以"字的源流及其演变轨迹,了解怎样掌握词义的方法,对于人们把握或研究古代汉语词义定会有所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以” 词义考源 词义发展 虚词用法
下载PDF
五言诗的起源和成熟再探讨
18
作者 徐立昕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64-67,共4页
五言诗的发生与成熟,应从界定何谓五言诗开始,如果五言诗是指通篇五言句式,且不用语气词等虚词,押韵,有诗歌的音步节奏,那第一首有史可查的五言诗应该是汉成帝时的童谣《斜径败良田》。关于五言诗未基于同一标准的争论都是徒劳的,应更... 五言诗的发生与成熟,应从界定何谓五言诗开始,如果五言诗是指通篇五言句式,且不用语气词等虚词,押韵,有诗歌的音步节奏,那第一首有史可查的五言诗应该是汉成帝时的童谣《斜径败良田》。关于五言诗未基于同一标准的争论都是徒劳的,应更多关注看问题的视角,本文以期从不同角度发掘五言诗发生与成熟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诗 起源 成熟
下载PDF
古代文论研究的新突破——读张伯伟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19
作者 吕双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1-64,共4页
张伯伟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对古代文论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做了深入探寻 ,即将古代文学批评方法分为相互作用的“体”与“用” ,对各种方法推源溯流 ,视角独特深刻 ;尽可能地中西对比阐释 ,努力倾向中西交融 ;全书结构... 张伯伟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对古代文论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做了深入探寻 ,即将古代文学批评方法分为相互作用的“体”与“用” ,对各种方法推源溯流 ,视角独特深刻 ;尽可能地中西对比阐释 ,努力倾向中西交融 ;全书结构紧密 ,逻辑严密 ,比较逼真地把握了古代文论的中国特色等 ,这些都是该领域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意象 以意逆志 推源溯流
下载PDF
“献替”造词理据考——“献替”之“替”不是“废替”之替
20
作者 刘精盛 叶桂郴 《贺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献替"之"替",辞书皆解为"废替"之"替",为古书作注者皆从辞书。"献替"之"替"是"朁"的俗字,加言旁而为"谮",俗作譛,与谏字意义相近。献谮,言诤言进谏... "献替"之"替",辞书皆解为"废替"之"替",为古书作注者皆从辞书。"献替"之"替"是"朁"的俗字,加言旁而为"谮",俗作譛,与谏字意义相近。献谮,言诤言进谏,不同于讽谏。文章考证"兓"、"朁"是僣(僭)、谮(譛)的古字,认为《世说新语.纰漏》"献替"与"献荐"音近,故听者出纰漏,听成另一个词。替字通谮(譛),《离骚》"謇朝谇而夕替"之"替"亦当解为"谮",言早上进谏而晚上就被人谮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替 替(朁) 夕替 古今字 造词理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