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晋霞 王旭 +2 位作者 刘颖 刘斌 李世英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9-692,共4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各亚型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特点,探讨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和狭窄部位与OCSP分型各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56层螺旋CT头颈...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各亚型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特点,探讨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和狭窄部位与OCSP分型各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并依据OCSP分型标准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型(37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型(109例)、后循环梗死(POCI)型(66例)和腔隙性梗死(LACI)型(88例),比较各型患者头颈部责任血管病变的特点。结果 OCSP分型TACI、PACI、POCI和LACI各亚型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责任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分别为86.8%、75.3%、88.5%和86.3%,各亚型之间头颈部责任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OCSP分型各亚型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责任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中,TACI亚型以重度狭窄或闭塞为主,PACI和LACI亚型以轻、中度狭窄为主,POCI亚型以轻度狭窄为主,TACI亚型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责任动脉的重度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亚型组(P<0.05)。OCSP分型各亚型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责任动脉中,以颅内外动脉串联狭窄或闭塞为主,其中,PACI和POCI亚型的发生率最高,高于TACI亚型及LACI亚型(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和狭窄部位与OCSP分型各亚型有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256层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可明确脑血管狭窄、狭窄程度及责任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 动脉狭窄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学分型及发病部位不同对治疗效果和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良 张琪 +1 位作者 陈俊国 尹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8-571,共4页
目的研究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分学型(OCSP)及发病部位不同对治疗效果和治疗成本的影响。方法选择40家医院在2006年3月7日至2006年6月20日期间收治的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有效病例共368例,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或Willcoxon(... 目的研究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分学型(OCSP)及发病部位不同对治疗效果和治疗成本的影响。方法选择40家医院在2006年3月7日至2006年6月20日期间收治的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有效病例共368例,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或Willcoxon(两组间比较),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多组间比较)。结果初发急性脑梗死症状学分型不同,平均住院天数、治疗成本、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影像学发病部位不同,总治疗成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整体健康状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发急性脑梗死症状学分型及发病部位不同对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影响,症状学分型不同对治疗成本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症状学分型 发病部位 治疗成本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OCSP分型与神经影像学及脑血管改变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明勤 徐琳琳 冯加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0-692,共3页
目的以OCSP分型为基础,结合影像学和DSA表现探讨缺血性卒中OCSP分型、神经影像学改变、血管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经DSA证实存在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MRI、CT、DSA的结果进行OCSP分型、影像学... 目的以OCSP分型为基础,结合影像学和DSA表现探讨缺血性卒中OCSP分型、神经影像学改变、血管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经DSA证实存在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MRI、CT、DSA的结果进行OCSP分型、影像学分型、及血管病变部位分型。分析OCSP分型与神经影像学及脑血管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OCSP各型所占的比例依次为:(1)部分前循环梗死型(PACI)占47%;后循环梗死型(POCI)占31%;完全前循环梗死型(TACI)占13%;腔隙性梗死型LACI占9%。(2)OCSP分型中前循环梗死型(TACI+PACI)、腔隙性梗死型(LACI)、后循环梗死型(PCI)与影像学分型中皮质梗死和低灌流区梗死(CO+LFI)、皮质下小梗死(SSI)、后循环病变部位梗死(PCI)的一致率分别为77.97%、79.30%、79.30%。(3)OCSP分型中前循环型(TACI+PACI)和后循环型(POCI)与前循环血管狭窄(ICA+MCA)和后循环血管狭窄(VA+BA)一致率分别为78.41%、71.84%。结论 OCSP分型与神经影像学改变分型和血管改变分型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 神经影像学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平 成江 +3 位作者 邸宁宁 邵文君 石晓静 杜彦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的分型及各亚型与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发病到入院<2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32例。根据OCSP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梗...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的分型及各亚型与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发病到入院<2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32例。根据OCSP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梗死(LACI)及后循环梗死(POCI)4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史情况。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各卒中亚型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①932例中,LACI组为463例(49.7%)、PACI组为326例(35.0%)、POCI组为78例(8.4%)、TACI组为65例(7.0%)。②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出血、吸烟史在各亚型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CI组中,男性比例最高(75.6%);TACI组中,回族(21.5%)、缺血性卒中(36.9%)、心房颤动(20.0%)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1.5%)的比例最高(21.5%);LACI组中,饮酒者比例最高(50.3%)。③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缺血性卒中、TIA、脑出血、心房颤动史对POCI发生的相对危险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对各型卒中发生的相对危险性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饮酒史和TIA史增加了LACI的风险(OR=1.488,95%CI:1.148~1.928;OR=1.686,95%CI:1.155~2.462);缺血性卒中史增加了PACI和TACI的风险(OR=1.466,95%CI:1.058~2.032;OR=2.472,95%CI:1.453~4.205);脑出血史和心房颤动增加了TACI(OR=2.570,95%CI:1.036~6.379);OR=4.266,95%CI:2.174~8.368)的风险。结论 OCSP各亚型中,LACI亚型的发生率最高;不同的危险因素可能增加OCSP不同亚型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危险因素 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 分型
下载PDF
血脂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关系分析
5
作者 林清原 杨继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84-85,共2页
目的研究血脂与急性脑梗死按牛津郡社区卒中研究分型(OCSP)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7d内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00例,分析OCSP各亚型间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腔隙性脑梗死(... 目的研究血脂与急性脑梗死按牛津郡社区卒中研究分型(OCSP)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7d内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00例,分析OCSP各亚型间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P<0.05),LACI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水平高于TACI患者(P<0.01)。结论TG水平升高患者有发生LACI倾向,HDL-C、ApoA是脑梗死的保护因素,HDL-C、ApoA水平升高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病情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OCSP分型 血脂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亚型脑侧支循环的形成及其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斌 任伯 +5 位作者 毛文静 赵彬 张晋霞 马原源 邓春颖 李世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1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亚型脑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及其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期间行头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3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亚型脑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及其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期间行头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3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OCSP分型,分析各亚型脑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方法评价患者入院时及治疗第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OCSP各亚型侧支循环形成对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1)3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41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中,有侧支循环形成者21例(51.2%),无侧支循环形成者20例(48.8%);141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型中,有侧支循环形成者97例(68.8%),无侧支循环形成者44例(31.2%);92例后循环梗死(POCI)型中,有侧支循环形成者39例(42.4%),无侧支循环形成者53例(57.6%);78例腔隙性梗死(LACI)型中,有侧支循环形成者40例(51.3%),无侧支循环形成者38例(48.7%)。PACI型有侧支循环形成的比例最大(68.8%),与其他各亚型侧支循环形成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TACI型及PACI型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治疗第14天时NIHSS评分及ADL缺陷程度均明显低于无侧支循环形成者(均P<0.05);POCI型及LACI型有侧支循环形成患者和无侧支循环形成者治疗第14天NIHSS评分及ADL缺陷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OCSP各亚型中,PACI型脑侧支循环形成者最多见;TACI型及PACI型中有侧支循环形成者近期预后好,POCI型及LACI型中脑侧支循环形成对近期预后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 侧支循环 CT血管造影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预后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与OCSP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黄粤 张华 +1 位作者 高颖 钟海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09-2111,共3页
目的:使用分类与回归树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与OCSP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4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OCSP分型,采用《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判断证候,运用分类与回归树对发病第3d至第14d共12个时间点、总计10152... 目的:使用分类与回归树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与OCSP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4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OCSP分型,采用《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判断证候,运用分类与回归树对发病第3d至第14d共12个时间点、总计10152例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分类与回归树对内风、内火、痰湿、血瘀、气虚、阴虚6个证候要素分别建模,结果提示以"内风"或"内火"为目标变量,正确分类率较高,获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内风"分类规则2条,"内火"分类规则5条。结论:分类与回归树的证候要素"树"型结构中蕴涵OCSP分型和发病天数的信息,提示两者对判断证候要素成立与否有一定贡献,可用于指导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证候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与回归树 缺血性中风 证候 牛津郡社区卒中研究分型 相关性
原文传递
眼底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亚型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文爽 胡琨 +1 位作者 刘斌 冯千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眼底动脉硬化及程度与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亚型的关系。方法选取1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全部行眼底照相检查,根据眼底照相结果明确有无眼底动脉硬化,并对硬化眼底动脉进行分级。根据临床症状进行OCSP分型,分析眼... 目的探讨眼底动脉硬化及程度与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亚型的关系。方法选取1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全部行眼底照相检查,根据眼底照相结果明确有无眼底动脉硬化,并对硬化眼底动脉进行分级。根据临床症状进行OCSP分型,分析眼底动脉硬化及程度与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亚型的关系。结果 (1)1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型20例(10.8%),其中眼底动脉硬化者10例(50.0%),无眼底动脉硬化者10例(50.0%);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型78例(41.9%),其中眼底动脉硬化者75例(96.2%),无眼底动脉硬化者3例(3.8%);后循环梗死(POCI)型45例(24.2%),其中眼底动脉硬化者30例(66.7%),无眼底动脉硬化者15例(33.3%);腔隙性梗死(LACI)型43例(23.1%),其中眼底动脉硬化者39例(90.7%),无眼底动脉硬化者4例(9.3%)。PACI型及LACI型眼底动脉硬化形成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97、10.833,P<0.00833)。(2)比较OCSP各亚型眼底动脉硬化程度,PACI型较LACI型眼底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03,P=0.001)。结论眼底动脉硬化与PACI型及LACI型有关,PACI型眼底动脉硬化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 眼底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远隔缺血后适应在急性前循环和后循环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江 张佳朋 +2 位作者 安月 常莉莎 刘春燕 《慢性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前循环和后循环两种不同类型脑梗死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四病区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型(O...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前循环和后循环两种不同类型脑梗死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四病区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型(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classification,OCSP)分为前循环组和后循环组。其中前循环组88例,后循环组83例。两组均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2018》进行规范化基础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均给予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治疗周期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7和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7及30 d时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呈下降趋势,ADL评分呈上升趋势,在治疗3、7 d时变化最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7和30 d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循环组比后循环组下降幅度更显著;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3、7及30 d时与治疗前比较,NIHSS评分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7和30 d时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循环组比后循环组上升幅度更显著;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3、7及30 d时与治疗前比较,ADL评分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组总有效率为88.64%,后循环组为7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7.22%,高于前循环组的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对OCSP分型中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效果优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远隔缺血后适应对于急性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在干预3~7 d时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远隔缺血后适应 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型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