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大运河古诗词文化特色的创新转化方式探索
1
作者
杨德利
杨博文
沈健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81-183,共3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大运河古诗词文化特色的创新转化方式。大运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的文化特色逐渐被遗忘,故本文提出了以古诗词为基础的创新转化方式。首先,本文分析了大运河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
本文探讨了基于大运河古诗词文化特色的创新转化方式。大运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的文化特色逐渐被遗忘,故本文提出了以古诗词为基础的创新转化方式。首先,本文分析了大运河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展现古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表达。其次,本文介绍了创新转化的诸多途径、方法手段。最后,本文评估了创新转化方式的前景和挑战,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大运河的原有文化特色,同时创新转化也需要结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类似文化保护与创新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诗舞
古诗词
文化旅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嘉兴大运河诗路文化传承及旅游开发研究
2
作者
潘晓侃
朱海萍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57,139,共6页
从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诗路源起和发展脉络、文化体系和人文特质三个方面探寻嘉兴大运河诗路的深刻内涵,分析嘉兴大运河诗路在共同富裕、城市形象、社会民生和生态保护四个方面的传承价值,并从挖掘文化深度、加大行动力度和提升人文温...
从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诗路源起和发展脉络、文化体系和人文特质三个方面探寻嘉兴大运河诗路的深刻内涵,分析嘉兴大运河诗路在共同富裕、城市形象、社会民生和生态保护四个方面的传承价值,并从挖掘文化深度、加大行动力度和提升人文温度三个维度提出嘉兴大运河诗路旅游开发的思考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诗路
文化传统
文旅融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仲连精神与运河文化——以聊城“鲁连台”吟咏为中心
3
作者
宋致东
高元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4期64-68,共5页
鲁仲连(又名鲁连)是战国时期齐国高士,不但能够以布衣之身成就“却秦兵”“下聊城”的非常功业,更以“义不帝秦”“辞金逃赏”“蹈海明志”的精神为世人所传颂。鲁仲连能够成为李白的崇拜对象,是因为他既能取众家之长,创非常之功,又能...
鲁仲连(又名鲁连)是战国时期齐国高士,不但能够以布衣之身成就“却秦兵”“下聊城”的非常功业,更以“义不帝秦”“辞金逃赏”“蹈海明志”的精神为世人所传颂。鲁仲连能够成为李白的崇拜对象,是因为他既能取众家之长,创非常之功,又能保持独立自由之人格的精神内核。在国家大力弘扬运河文化的当下,聊城应积极探讨重修“鲁连台”,深度挖掘鲁仲连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此,该文尝试以李白诗歌和聊城“鲁连台”吟咏为中心,探寻鲁仲连的精神内核,分析鲁仲连精神的传播与鲁连台及运河的密切关系,并提出聊城在挖掘和宣传鲁仲连精神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仲连
李白
鲁连台
运河文化
运河诗
聊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运河与无锡诗歌
被引量:
1
4
作者
曲金燕
贾愚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11,共5页
运河诗歌中所反映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是了解运河沿线城市的窗口,具有"鲜活"的史料价值。无锡是一座应"运"而生的城市,招来了无数文人吟咏唱和,产生了大量的运河诗篇。大运河与无锡诗歌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大运河是...
运河诗歌中所反映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是了解运河沿线城市的窗口,具有"鲜活"的史料价值。无锡是一座应"运"而生的城市,招来了无数文人吟咏唱和,产生了大量的运河诗篇。大运河与无锡诗歌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大运河是无锡诗歌的滥觞;大运河孕育了沿岸景观,为无锡诗歌提供了素材来源;大运河为文人游览无锡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大运河漕运推动了无锡诗歌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无锡
诗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大运河诗歌看明清河北沿运地区经济与物产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吉照
王凤丽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4-20,共7页
明清大运河诗歌在独特的文学价值之外,对大运河及沿岸地区的社会面貌、民俗风情等多有反映,为后人提供了考察区域历史的宝贵资料。明清时期,河北沿运地区小麦已成为主要农作物,果木以枣、桃、梨最有代表性,长芦海盐是本地区最重要的经...
明清大运河诗歌在独特的文学价值之外,对大运河及沿岸地区的社会面貌、民俗风情等多有反映,为后人提供了考察区域历史的宝贵资料。明清时期,河北沿运地区小麦已成为主要农作物,果木以枣、桃、梨最有代表性,长芦海盐是本地区最重要的经济物产,“沧酒”既是数百年间天下闻名的特色产品,也堪称一种文化传奇。大运河诗歌中的相关材料可与史籍相互参证,为河北沿运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风貌描述出更为详尽、生动的历史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大运河诗歌
沧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唐诗人的运河诗书写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敏
唐宁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2期21-25,共5页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古代世界航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它沟通了中国南北5大水系,成为连接各个地区与都城的交通纽带。随着大运河的开凿,诞生了很多关于运河的诗歌,极大丰富了中国的诗歌文化。从...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古代世界航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它沟通了中国南北5大水系,成为连接各个地区与都城的交通纽带。随着大运河的开凿,诞生了很多关于运河的诗歌,极大丰富了中国的诗歌文化。从这些诗歌中,窥探诗人行走的痕迹,以及诗人心中的运河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大运河
运河诗
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运河诗歌与明清漕运--以河北沿运地区为中心
7
作者
马吉照
王凤丽
《保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0-84,共5页
明清文士在大运河沿线留下大量诗歌,这些诗作广泛深入地反映了明清漕运的盛况以及大运河为沿线大小城镇带来的商业和市井的繁荣发展,同时对明清两代漕粮运输的艰难及漕运带来的种种弊端也有深刻反映。
关键词
大运河
大运河诗歌
漕运
河间府
沧州
明清时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杭运河诗文创作——以汶上运河为例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航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4-87,共4页
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建造,保证了京杭大运河五百余年的畅通运行。随着运河南北交流的不断深入,运河相关题材的诗文创作不绝如缕,并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名篇佳作。汶上运河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河段,诗文创作数量更是巨大。笔者通过分析《...
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建造,保证了京杭大运河五百余年的畅通运行。随着运河南北交流的不断深入,运河相关题材的诗文创作不绝如缕,并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名篇佳作。汶上运河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河段,诗文创作数量更是巨大。笔者通过分析《汶上县志·艺文志》中辑录的运河诗文,认为诗文创作丰富的原因分别是自然风光、孔子馀响和水利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
运河诗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沧州运河诗歌探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阳
杨庆博
郑伟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4-66,70,共4页
明代文人在沧州段运河行旅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从写实、抒情、说理多个层面凸显了古运河独有的特质与气魄。这些作品一方面真实再现了运河沿线的沧州自然景观,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展示了明代文人的行旅生活状态,抒发了他...
明代文人在沧州段运河行旅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从写实、抒情、说理多个层面凸显了古运河独有的特质与气魄。这些作品一方面真实再现了运河沿线的沧州自然景观,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展示了明代文人的行旅生活状态,抒发了他们对历史、人生及社会的种种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沧州
明代诗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沧州段大运河驿路诗概述
10
作者
张阳
郑伟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6-30,共5页
明代文人在沧州段大运河留下了大量的驿路诗歌。这些诗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明代沧州沿运河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商业之盛,也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文化与情感意蕴,成为了沧州段大运河重要的人文积淀。
关键词
明代
沧州
大运河
驿路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沧州大运河古诗研究初探
11
作者
周子建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104-108,共5页
沧州大运河古诗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数量众多,从地域上看,各县市中以沧州市所占数量最多;从朝代上看,明清两朝诗人和古诗均占九成以上;从描写季节上看,春秋远多于冬夏;从观景立足点上看,作于舟中者最多。运河古诗中蕴藏着大量古代运河...
沧州大运河古诗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数量众多,从地域上看,各县市中以沧州市所占数量最多;从朝代上看,明清两朝诗人和古诗均占九成以上;从描写季节上看,春秋远多于冬夏;从观景立足点上看,作于舟中者最多。运河古诗中蕴藏着大量古代运河区域的信息,包括交通、抗洪、地标性建筑、自然环境、诗人旅途、区域经济、民间风俗和底层社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沧州段
大运河古诗
运河区域自然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文化资源的组织性建构
12
作者
王亚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8期1-7,共7页
地方诗词文化反映了该地域的风土人情,凝聚了众多英才的精神。对该地域的诗词文化进行挖掘与整合,不仅有助于向大众推广和普及地方诗词文化,也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该研究以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统计...
地方诗词文化反映了该地域的风土人情,凝聚了众多英才的精神。对该地域的诗词文化进行挖掘与整合,不仅有助于向大众推广和普及地方诗词文化,也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该研究以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统计和内容分析法,借助Dycharts与GIS分析工具,对镇江“大运河”诗词资源从作者、朝代、情感以及地点等维度进行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研究发现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资源主要存在以下特点:(1)诗词情感中,“人生感慨”类型诗词占比较大,其次是“咏物言志”“送别抒怀”和“山水田园”类型诗词;(2)通过关联诗词的表述地点与考据的诗人行迹分析发现,镇江主要作为行迹途经点(休憩点)出现于诗词中;(3)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大多创作于宋朝,且多是对镇江山水田园的赞颂,借景抒情。对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相关要素进行可视化与关联分析,不仅丰富了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渠道,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而且能够为相关人文工作者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拓宽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诗词资源
知识组织
数字人文
可视化
关联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大运河古诗词文化特色的创新转化方式探索
1
作者
杨德利
杨博文
沈健
机构
北京物资学院
出处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81-183,共3页
基金
创新训练项目“基于大运河古诗词文化特色的创新转化方式探索”(立项号:202301040C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探讨了基于大运河古诗词文化特色的创新转化方式。大运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的文化特色逐渐被遗忘,故本文提出了以古诗词为基础的创新转化方式。首先,本文分析了大运河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展现古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表达。其次,本文介绍了创新转化的诸多途径、方法手段。最后,本文评估了创新转化方式的前景和挑战,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大运河的原有文化特色,同时创新转化也需要结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类似文化保护与创新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大运河
诗舞
古诗词
文化旅游
Keywords
the
grand
canal
poetry
and
performance
Ancient
poetry
Cultural tourism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嘉兴大运河诗路文化传承及旅游开发研究
2
作者
潘晓侃
朱海萍
机构
嘉兴南湖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嘉兴大学商学院
出处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57,139,共6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2352280)
嘉兴南湖学院校级科研项目(62110YW)。
文摘
从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诗路源起和发展脉络、文化体系和人文特质三个方面探寻嘉兴大运河诗路的深刻内涵,分析嘉兴大运河诗路在共同富裕、城市形象、社会民生和生态保护四个方面的传承价值,并从挖掘文化深度、加大行动力度和提升人文温度三个维度提出嘉兴大运河诗路旅游开发的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
大运河诗路
文化传统
文旅融合
Keywords
the
grand
canal
poetry
Road
cultural tradition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分类号
K928.4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仲连精神与运河文化——以聊城“鲁连台”吟咏为中心
3
作者
宋致东
高元杰
机构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4期64-68,共5页
基金
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元明清聊城运河行旅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课题编号:NDZD2023056)阶段性成果。
文摘
鲁仲连(又名鲁连)是战国时期齐国高士,不但能够以布衣之身成就“却秦兵”“下聊城”的非常功业,更以“义不帝秦”“辞金逃赏”“蹈海明志”的精神为世人所传颂。鲁仲连能够成为李白的崇拜对象,是因为他既能取众家之长,创非常之功,又能保持独立自由之人格的精神内核。在国家大力弘扬运河文化的当下,聊城应积极探讨重修“鲁连台”,深度挖掘鲁仲连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此,该文尝试以李白诗歌和聊城“鲁连台”吟咏为中心,探寻鲁仲连的精神内核,分析鲁仲连精神的传播与鲁连台及运河的密切关系,并提出聊城在挖掘和宣传鲁仲连精神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鲁仲连
李白
鲁连台
运河文化
运河诗
聊城
Keywords
Lu Zhonglian
Li Bai
Lu Lian Tai
grand
canal
culture
grand
canal
poetry
Liaocheng
分类号
K2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运河与无锡诗歌
被引量:
1
4
作者
曲金燕
贾愚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人文法政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
出处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11,共5页
基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2020yng012)。
文摘
运河诗歌中所反映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是了解运河沿线城市的窗口,具有"鲜活"的史料价值。无锡是一座应"运"而生的城市,招来了无数文人吟咏唱和,产生了大量的运河诗篇。大运河与无锡诗歌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大运河是无锡诗歌的滥觞;大运河孕育了沿岸景观,为无锡诗歌提供了素材来源;大运河为文人游览无锡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大运河漕运推动了无锡诗歌的繁荣。
关键词
大运河
无锡
诗歌
Keywords
the
grand
canal
Wuxi
poetry
分类号
I22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大运河诗歌看明清河北沿运地区经济与物产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吉照
王凤丽
机构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出处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4-20,共7页
基金
河北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大运河与明清以来华北社会变迁研究”,编号:HB18WH02。
文摘
明清大运河诗歌在独特的文学价值之外,对大运河及沿岸地区的社会面貌、民俗风情等多有反映,为后人提供了考察区域历史的宝贵资料。明清时期,河北沿运地区小麦已成为主要农作物,果木以枣、桃、梨最有代表性,长芦海盐是本地区最重要的经济物产,“沧酒”既是数百年间天下闻名的特色产品,也堪称一种文化传奇。大运河诗歌中的相关材料可与史籍相互参证,为河北沿运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风貌描述出更为详尽、生动的历史图景。
关键词
大运河
大运河诗歌
沧州
Keywords
grand
canal
canal
poetry
Cangzhou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唐诗人的运河诗书写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敏
唐宁坚
机构
淮阴工学院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2期21-25,共5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项目“地理视阈下明清文学家的‘大运河情结’研究”(项目编号:Z413B20364)。
文摘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古代世界航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它沟通了中国南北5大水系,成为连接各个地区与都城的交通纽带。随着大运河的开凿,诞生了很多关于运河的诗歌,极大丰富了中国的诗歌文化。从这些诗歌中,窥探诗人行走的痕迹,以及诗人心中的运河情结。
关键词
隋唐大运河
运河诗
文化
Keywords
Sui Tang
grand
canal
canal
poetry
Cultur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运河诗歌与明清漕运--以河北沿运地区为中心
7
作者
马吉照
王凤丽
机构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0-84,共5页
基金
河北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大运河与明清以来华北社会变迁研究”(HB18WH02)。
文摘
明清文士在大运河沿线留下大量诗歌,这些诗作广泛深入地反映了明清漕运的盛况以及大运河为沿线大小城镇带来的商业和市井的繁荣发展,同时对明清两代漕粮运输的艰难及漕运带来的种种弊端也有深刻反映。
关键词
大运河
大运河诗歌
漕运
河间府
沧州
明清时期
Keywords
grand
canal
canal
poetry
water transportation
Hejianfu
Cangzhou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杭运河诗文创作——以汶上运河为例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航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4-87,共4页
文摘
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建造,保证了京杭大运河五百余年的畅通运行。随着运河南北交流的不断深入,运河相关题材的诗文创作不绝如缕,并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名篇佳作。汶上运河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河段,诗文创作数量更是巨大。笔者通过分析《汶上县志·艺文志》中辑录的运河诗文,认为诗文创作丰富的原因分别是自然风光、孔子馀响和水利枢纽。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
运河诗文
Keywords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the
Nanwa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e poetry and article of grand canal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沧州运河诗歌探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阳
杨庆博
郑伟
机构
沧州师范学院商学院
沧州师范学院政史学院
出处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4-66,70,共4页
基金
2019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发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编号:No.2019094
文摘
明代文人在沧州段运河行旅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从写实、抒情、说理多个层面凸显了古运河独有的特质与气魄。这些作品一方面真实再现了运河沿线的沧州自然景观,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展示了明代文人的行旅生活状态,抒发了他们对历史、人生及社会的种种感悟。
关键词
大运河
沧州
明代诗歌
Keywords
the
grand
canal
Cangzhou
poetry
in
the
Ming Dynast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沧州段大运河驿路诗概述
10
作者
张阳
郑伟
机构
沧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沧州师范学院商学系
出处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6-30,共5页
基金
2022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明代大运河沧州段驿路诗歌研究”,编号:No.2022005。
文摘
明代文人在沧州段大运河留下了大量的驿路诗歌。这些诗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明代沧州沿运河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商业之盛,也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文化与情感意蕴,成为了沧州段大运河重要的人文积淀。
关键词
明代
沧州
大运河
驿路诗
Keywords
Ming Dynasty
Cangzhou
the
grand
canal
post road
poetr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沧州大运河古诗研究初探
11
作者
周子建
机构
沧州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基金
2019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关于大运河沧州段的古诗研究》(2019184)。
文摘
沧州大运河古诗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数量众多,从地域上看,各县市中以沧州市所占数量最多;从朝代上看,明清两朝诗人和古诗均占九成以上;从描写季节上看,春秋远多于冬夏;从观景立足点上看,作于舟中者最多。运河古诗中蕴藏着大量古代运河区域的信息,包括交通、抗洪、地标性建筑、自然环境、诗人旅途、区域经济、民间风俗和底层社会等。
关键词
大运河
沧州段
大运河古诗
运河区域自然环境
Keywords
the
grand
canal
Cangzhou section
ancient
poetry
of
the
grand
canal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canal
reg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文化资源的组织性建构
12
作者
王亚楠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8期1-7,共7页
基金
江苏省镇江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专项课题“镇江大运河诗词文化的知识组织与知识发现研究”(项目编号:2022DYH06)的研究成果。
文摘
地方诗词文化反映了该地域的风土人情,凝聚了众多英才的精神。对该地域的诗词文化进行挖掘与整合,不仅有助于向大众推广和普及地方诗词文化,也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该研究以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统计和内容分析法,借助Dycharts与GIS分析工具,对镇江“大运河”诗词资源从作者、朝代、情感以及地点等维度进行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研究发现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资源主要存在以下特点:(1)诗词情感中,“人生感慨”类型诗词占比较大,其次是“咏物言志”“送别抒怀”和“山水田园”类型诗词;(2)通过关联诗词的表述地点与考据的诗人行迹分析发现,镇江主要作为行迹途经点(休憩点)出现于诗词中;(3)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大多创作于宋朝,且多是对镇江山水田园的赞颂,借景抒情。对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相关要素进行可视化与关联分析,不仅丰富了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渠道,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而且能够为相关人文工作者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拓宽研究思路。
关键词
大运河
诗词资源
知识组织
数字人文
可视化
关联分析
Keywords
grand
canal
poetry
resources
Knowledge organization
Digital humanities
Visualiz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G25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大运河古诗词文化特色的创新转化方式探索
杨德利
杨博文
沈健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嘉兴大运河诗路文化传承及旅游开发研究
潘晓侃
朱海萍
《嘉兴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鲁仲连精神与运河文化——以聊城“鲁连台”吟咏为中心
宋致东
高元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运河与无锡诗歌
曲金燕
贾愚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大运河诗歌看明清河北沿运地区经济与物产
马吉照
王凤丽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隋唐诗人的运河诗书写
王敏
唐宁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大运河诗歌与明清漕运--以河北沿运地区为中心
马吉照
王凤丽
《保定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京杭运河诗文创作——以汶上运河为例
刘航
《济宁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明代沧州运河诗歌探析
张阳
杨庆博
郑伟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明代沧州段大运河驿路诗概述
张阳
郑伟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沧州大运河古诗研究初探
周子建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文化资源的组织性建构
王亚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