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构建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晓青 孙玉明 +7 位作者 黄章翔 王妙苗 吴镜湘 缪雪蓉 徐爱民 朱忠正 赵志奇 俞卫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以Walker256大鼠乳腺癌腹水瘤细胞制备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为骨癌痛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有用的工具。方法:以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接种幼年雌性SD鼠腹腔制备腹水瘤细胞,将15μl腹水瘤细胞注入雌性成年SD鼠左侧胫骨骨髓腔制... 目的:探讨以Walker256大鼠乳腺癌腹水瘤细胞制备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为骨癌痛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有用的工具。方法:以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接种幼年雌性SD鼠腹腔制备腹水瘤细胞,将15μl腹水瘤细胞注入雌性成年SD鼠左侧胫骨骨髓腔制备骨癌痛模型;以注射加热灭活瘤细胞的SD鼠为假手术对照鼠,以正常鼠为正常对照鼠。造模后1-4周观察模型鼠自由行走痛评分、辐射热痛觉阈值[缩爪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和机械刺激诱发痛觉阈值[缩爪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改变,并对痛觉行为改变明显的模型鼠进行影像学检测。结果:本方法制备模型的成瘤率为67.3%。模型鼠在造模后15d自由行走痛评分显著高于正常鼠和假手术鼠(P〈0.01);模型鼠的模型后肢对热刺激痛觉阈值和对机械刺激诱发痛觉阈值分别在造模后21d和18d明显低于正常鼠和假手术鼠(P〈0.01),同时也明显低于模型肢对侧后肢(P〈0.05)。影像学结果显示,痛行为改变明显的模型鼠模型后肢胫骨骨质结构遭到明显破坏。结论:采用Walker256乳腺癌腹水瘤细胞可成功制备与人类骨癌痛体症相似的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大鼠模型 胫骨 乳腺癌细胞 行走痛 辐射热刺激痛 机械刺激痛
下载PDF
电针联合西乐葆缓解大鼠胫骨癌痛 被引量:16
2
作者 毛应启梁 任典寰 +2 位作者 米文丽 刘琼 王彦青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30-835,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观察电针和西乐葆对大鼠胫骨癌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将大鼠乳腺癌细胞Walker 256接种至雌性Wistar大鼠胫骨骨髓腔内,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大鼠造模后,采用电针和西乐葆灌胃治疗,观察其对大... 目的: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观察电针和西乐葆对大鼠胫骨癌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将大鼠乳腺癌细胞Walker 256接种至雌性Wistar大鼠胫骨骨髓腔内,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大鼠造模后,采用电针和西乐葆灌胃治疗,观察其对大鼠骨肿瘤引起的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后肢逐渐产生机械性痛觉超敏,接种后第16天胫骨近心端可见显著的肿瘤生长。单用电针或西乐葆5 mg/(kg.d)治疗大鼠,与模型组相比其机械性疼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2天和第26天,西乐葆10mg/(kg·d)组大鼠后肢机械性疼痛阈值较溶剂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后第10、18和23天,电针合用西乐葆5mg/(kg·d)组大鼠机械性疼痛阈值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小剂量西乐葆具有协同作用,合用可以增强对大鼠胫骨癌痛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电针 西乐葆 镇痛 大鼠
下载PDF
小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及痛行为学和骨损害的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马正良 夏小萍 +3 位作者 朱巍 业光衡 韩鹂 费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8-292,共5页
目的:在小鼠骨癌痛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小鼠行为学和骨质损害的程度。方法:将2×105个NCTC2472小鼠纤维肉瘤细胞注射到C3H/HeJ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内制作骨癌痛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后1、3、5、7、10、14、21、28天观察小鼠的体重... 目的:在小鼠骨癌痛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小鼠行为学和骨质损害的程度。方法:将2×105个NCTC2472小鼠纤维肉瘤细胞注射到C3H/HeJ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内制作骨癌痛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后1、3、5、7、10、14、21、28天观察小鼠的体重和痛行为学表现:vonFrey细丝刺激足底测量机械缩足阈值和行走后足使用评分评价行走诱发患肢痛;分别于注射后7、14、21、28天进行X线检查评估股骨破坏程度;取股骨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和骨结构破坏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在注射后第2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基础体重(P<0.05),注射后第7天模型组小鼠出现机械性痛觉超敏,第14天出现行走诱发患肢痛。第14天X线摄片显示有明显的骨破坏,第28天出现病理性骨折。组织学研究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结论:从疼痛行为学、放射学、组织学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小鼠骨癌痛模型复制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骨癌 癌痛 触诱发痛
下载PDF
应用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 被引量:13
4
作者 严继贵 童晔玲 +2 位作者 何国浓 俞丽霞 王泽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应用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方法:将4×104个W256癌细胞注入SD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内,利用大鼠热板法和足跖加压法分别测量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的变化,X线摄片进行放射学评估骨质破坏程度,同时,组织切片HE染色观... 目的:应用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方法:将4×104个W256癌细胞注入SD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内,利用大鼠热板法和足跖加压法分别测量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的变化,X线摄片进行放射学评估骨质破坏程度,同时,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肿瘤生长和骨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造模动物在12天左右开始出现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明显下降(痛觉过敏),并呈渐进性发展;胫骨X线摄片显示14天即有明显的骨破坏,第21天时出现病理性骨折;组织切片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活跃,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结论:从疼痛行为学、放射学、组织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Walker-256细胞成功建立了大鼠骨癌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癌细胞 骨癌痛 大鼠 动物模型 痛觉过敏
下载PDF
C57BL/6小鼠骨癌痛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东 黄晓玲 +2 位作者 阎雪彬 邬力祥 王明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讨用Lewis肺癌细胞系制备C57BL/6小鼠股骨癌痛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用体质量18~20g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n=15)。实验组接种Lewis肺癌细胞2×10^6个;热灭活组接种相同数目并热灭活的Lewis肺癌细胞... 目的:探讨用Lewis肺癌细胞系制备C57BL/6小鼠股骨癌痛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用体质量18~20g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n=15)。实验组接种Lewis肺癌细胞2×10^6个;热灭活组接种相同数目并热灭活的Lewis肺癌细胞;PBS组接种等容积的PBS液;空白对照组只做假手术,不注入任何溶液。分别于接种前及接种后第7天起隔日观察小鼠自发痛行为及测定机械触诱发痛。术后第7,15,23天,将小鼠麻醉后行双侧后肢X线摄片,评估肿瘤诱发的骨组织破坏程度。每次摄片后,取小鼠术侧后肢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骨质破坏情况。结果:实验组接种后第11天左右出现明显自发痛行为,表现为自发抬足时间延长;接种后第13天左右出现明显的触诱发痛,表现为50%缩足阈值明显下降,且持续整个观察期。术后23d放射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充满骨髓腔,且穿破骨皮质向外生长,侵犯周围肌肉组织。结论:C57BL/6小鼠股骨骨髓腔接种Lewis肺癌细胞能够成功制备小鼠骨癌痛模型,且此模型与人类骨癌痛高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小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补骨脂对乳腺癌骨痛大鼠痛行为及肿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暄 贾立群 +6 位作者 谭煌英 高福云 颜钰 李环 崔建 邓博 刘猛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3期417-419,共3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对大鼠乳腺癌骨痛模型痛行为、骨破坏及肿瘤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大鼠乳腺癌细胞MRMT-1株接种在雌性SD大鼠左侧胫骨骨髓腔内制成乳腺癌骨痛模型,观察补骨脂(水煎剂,造模次日开始给药,剂量为生药0.5g.100g体重-1.d-1)的... 目的研究补骨脂对大鼠乳腺癌骨痛模型痛行为、骨破坏及肿瘤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大鼠乳腺癌细胞MRMT-1株接种在雌性SD大鼠左侧胫骨骨髓腔内制成乳腺癌骨痛模型,观察补骨脂(水煎剂,造模次日开始给药,剂量为生药0.5g.100g体重-1.d-1)的作用,以唑来膦酸作为阳性对照药。造模20d后观察Von Frey纤维刺激的50%缩足阈(50%PWT)、双足负重差异;第21日取材,测定子宫系数和肿瘤体积;用左胫骨放射评分、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评价骨破坏程度。结果补骨脂可使乳腺癌骨转移大鼠50%PWT提高,双足负重差异下降,肿瘤体积减小,放射评分减低,BMD和BMC升高。结论补肾壮骨中药补骨脂在大鼠乳腺癌骨痛模型上能减轻癌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生长、减轻骨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癌痛 补骨脂 大鼠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姚鹏 张锦 +1 位作者 蒋晶晶 孟凌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09-1012,1017,共5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及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anti-NGF)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NGF在骨癌痛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鞘内置管,并分别注入生理盐水(cancer组)、NGF(cancer+NGF组)或anti-NGF(ca...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及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anti-NGF)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NGF在骨癌痛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鞘内置管,并分别注入生理盐水(cancer组)、NGF(cancer+NGF组)或anti-NGF(cancer+anti-NGF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在不同时点观察疼痛行为学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ancer各组大鼠体质量减轻;且cancer+anti-NGF组大鼠体质量比cancer组大鼠增加。与sham组比较,cancer组大鼠自发缩足次数增多,缩爪潜伏期(PWL)缩短,缩爪阈值(PWT)降低;与cancer组比较,cancer+anti-NGF组大鼠缩足次数明显减少,PWL延长,PWT增高;而cancer+NGF组大鼠与cancer组比较,缩足次数增多,PWL缩短,PWT降低。结论 NGF可加剧大鼠骨癌痛,而anti-NGF可显著减弱骨癌痛大鼠的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神经生长因子 疼痛行为学 鞘内注射 大鼠
下载PDF
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正权 杨许丽 +1 位作者 马正良 顾小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8-484,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n=6):肿瘤+生理盐水组(C组)、肿瘤+氟比洛芬酯10 mg kg-1 d-1组(CK10组)、肿瘤+氟比洛芬酯25 mg kg-1 d-1组(CK25组)、肿瘤+氟比洛芬酯50 mg kg-1...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n=6):肿瘤+生理盐水组(C组)、肿瘤+氟比洛芬酯10 mg kg-1 d-1组(CK10组)、肿瘤+氟比洛芬酯25 mg kg-1 d-1组(CK25组)、肿瘤+氟比洛芬酯50 mg kg-1 d-1组(CK50组)和假手术组+生理盐水(sham组)。大鼠胫骨接种肿瘤14 d后,腹腔分别注射相应剂量氟比洛芬酯及生理盐水,每天两次,连续7 d。于造模前、后3、5、7、10 d及14、17、21 d给药前、后半小时测量左后足底机械性缩足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和行走痛行为评分。结果:在14、17、21 d给药后,与C组(2.67±1.03,2.13±0.96,1.73±0.43)相比,CK25组(5.00±1.10,6.00±1.26,6.33±0.82)、CK50组(6.67±1.03,7.00±1.10,7.67±1.51)大鼠PMWT明显增加(P<0.05);与C组(2.17±0.41,2.50±0.55,3.33±0.52)相比,CK25组(1.50±0.55,1.33±0.52,1.50±0.55)、CK50(1.10±0.63,1.17±0.41,1.00±0.63)大鼠行走痛评分显著减少(P<0.05);CK10组PMWT(3.60±0.89)和行走痛评分(2.50±0.55)与C组比较在d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7、21 d给药前,与C组比较,CK25组(5.33±1.03,6.33±0.82)和CK50组(5.67±0.82,7.00±1.10)PWMT值明显延长(P<0.05),CK50组(1.67±0.52,2.00±0.63)行走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CK25组(2.17±0.41)行走痛评分在d 21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大鼠骨癌痛模型中,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可以剂量依存性缓解骨癌痛,镇痛效果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氟比洛芬酯 触诱发痛 痛觉过敏 大鼠
下载PDF
骨癌痛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郑琴 方东 +4 位作者 刘敏 姜红 蔡捷 万有 邢国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研究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探讨外周敏化在骨癌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雌性SD大鼠,采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4×104,4μl)的方法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术后14天用von Frey纤... 目的:研究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探讨外周敏化在骨癌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雌性SD大鼠,采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4×104,4μl)的方法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术后14天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同侧后爪的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TW)以检测造模是否成功。对照组分别注射等体积的热杀死癌细胞(HK组)或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造模后14天,在急性分离的小直径DRG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骨癌痛及其对照组大鼠DRG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电流阈值(current threshold,CT)以及恒定去极化电流(300pA,1 s)诱发动作电位爆发的个数,观察骨癌痛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结果:建立模型后14天,与对照组相比,(1)骨癌大鼠同侧后爪的50%PWT分别由HK组、PBS组和空白对照组(Na ve组)的13.75±0.64 g、13.30±0.64 g和15.10±0.01 g降低到4.43±0.42 g,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n=7~10),表明MRMT-1癌细胞接种大鼠具有明显的机械性痛敏行为;(2)在骨癌痛大鼠的小直径DRG神经元中,低(LT)、中(MT)兴奋阈值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MP)绝对值和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电流阈值(CT)均明显降低(P<0.05,P<0.001),相同去极化强度刺激下动作电位爆发的频率均显著增加(P<0.05,P<0.001),而以上记录指标在高兴奋阈值(HT)的神经元则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骨癌痛大鼠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显著升高,这种小直径DRG神经元超兴奋性(hyperexcitability)的变化可能是引起骨癌痛大鼠外周敏化(peripheral sensitization)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初级感觉神经元 兴奋性 膜片钳 大鼠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骨癌痛大鼠DRG的变化及其对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鹏 蒋晶晶 +2 位作者 张锦 孟凌新 崔健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426-431,共6页
目的:检测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及P75的表达,并观察鞘内注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anti-NGF)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NGF在骨癌痛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观察疼痛行为... 目的:检测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及P75的表达,并观察鞘内注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anti-NGF)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NGF在骨癌痛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观察疼痛行为学变化,造模21天,检测大鼠DRG神经元NGF、TrkA及P75蛋白及mRNA表达;并进一步将骨癌痛大鼠分成cancer及cancer+anti-NGF组,观察anti-NGF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结果:接种侧DRG神经元NGF及其受体在骨癌痛大鼠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cancer组大鼠的PWL缩短,PWT降低,鞘内使用anti-NGF后PWL延长,PWT增高。结论:NGF加剧大鼠骨癌痛,anti-NGF在骨癌痛中具有明显的抗伤害感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神经生长因子 疼痛行为学 鞘内注射 大鼠
下载PDF
大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及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谭煌英 于莉莉 +6 位作者 高福云 崔建 潘琳 田鑫 程志强 贾立群 李佩文 《癌症进展》 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 建立一个有用的癌痛动物模型。方法 将MRMT - 1大鼠乳腺癌细胞接种到SD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内 ,造成骨癌痛动物模型。用vonFrey细丝刺激足底和后肢负重测量仪分别测量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 ,放射学方法评估骨破坏 ,同时 ,组... 目的 建立一个有用的癌痛动物模型。方法 将MRMT - 1大鼠乳腺癌细胞接种到SD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内 ,造成骨癌痛动物模型。用vonFrey细丝刺激足底和后肢负重测量仪分别测量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 ,放射学方法评估骨破坏 ,同时 ,组织切片镜下观察肿瘤和骨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 造模动物在 14天左右开始出现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 ,胫骨X线摄片显示明显的骨破坏 ,组织学研究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 ,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 ,同时伴有新生的编织骨形成。结论 从疼痛行为学、放射学、组织学多方面研究的结果 ,表明大鼠骨癌痛模型已复制成功。该癌痛模型的建立 ,将为我国癌痛新药的评价 ,尤其是研究治疗癌痛中药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骨癌痛 MRMT-1 触诱发痛
下载PDF
小鼠跟骨癌性疼痛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元章 申文 +3 位作者 张井浪 马正良 黄小东 曾因明 《中国肿瘤》 CAS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复制一个骨癌性疼痛动物模型。[方法]将NCTC2472纤维肉瘤细胞接种到C3H/He小鼠跟骨骨髓腔内,建立骨癌性疼痛动物模型。用vonFrey细丝刺激小鼠足底测量机械性痛觉超敏,冷板法测量冷痛觉过敏,组织切片镜下观察肿瘤生长和骨结构的破... [目的]复制一个骨癌性疼痛动物模型。[方法]将NCTC2472纤维肉瘤细胞接种到C3H/He小鼠跟骨骨髓腔内,建立骨癌性疼痛动物模型。用vonFrey细丝刺激小鼠足底测量机械性痛觉超敏,冷板法测量冷痛觉过敏,组织切片镜下观察肿瘤生长和骨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造模小鼠在3天左右开始出现机械性痛觉超敏,第7天出现冷痛觉过敏,组织学研究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10天左右跟骨骨皮质明显破坏。[结论]行为学、组织学研究表明,NCTC2472纤维肉瘤细胞接种到小鼠跟骨骨髓腔的癌性疼痛模型复制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癌性疼痛 行为学 组织学
下载PDF
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骨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金 黄莹 王婷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2期147-150,15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骨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8例骨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骨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8例骨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适应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适应性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骨癌痛患者实施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疼痛,消除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适应性,值得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罗伊适应模式 护理干预 疼痛管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骨癌痛动物模型及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长明 于光 +1 位作者 孟怡倩 唐宗湘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骨癌痛是一种严重的癌症痛,其产生机制目前并不清楚。能反映人类骨癌痛特性的动物模型建立对骨癌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骨癌痛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历史,模型动物、肿瘤细胞、手术部位、检测手段的选择,以及在中医药研... 骨癌痛是一种严重的癌症痛,其产生机制目前并不清楚。能反映人类骨癌痛特性的动物模型建立对骨癌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骨癌痛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历史,模型动物、肿瘤细胞、手术部位、检测手段的选择,以及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为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骨癌痛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动物模型 中医药
下载PDF
骨癌痛模型大鼠痛行为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永奇 杜俊杰 +1 位作者 任宁 武胜昔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模型大鼠的痛行为学与腰段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A组(模型组):于胫骨骨髓腔内注射10μl前列腺癌细胞;B组[氟代柠檬酸(FCA)处理组]:建立模型后2周,鞘内...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模型大鼠的痛行为学与腰段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A组(模型组):于胫骨骨髓腔内注射10μl前列腺癌细胞;B组[氟代柠檬酸(FCA)处理组]:建立模型后2周,鞘内单次注射氟代柠檬酸;C组(对照组):左侧后肢胫骨注射10μl Hanks液。术后1、3、5、7、10、14、21d检测大鼠后肢足底机械性触诱发痛[测定大鼠足底缩爪阈值(PWT)]和热痛敏[测定大鼠对热刺激的反应潜伏期(HRL)],对部分动物进行灌流固定,取大鼠模型侧后肢胫骨,HE染色观察骨结构的破坏情况。并取脊髓L4-L6节段,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C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机械性触诱发痛和热痛敏无显著差异;在术后的前7d,与C组大鼠相比,A、B组PW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0d起A、B组大鼠的PWT低于C组。给予FCA后2d(术后第14天),B组PWT显著高于A组,但随着时间的延长,B组PWT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大鼠后肢胫骨HE染色可见术后14d时A组胫骨骨小梁广泛破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胶质细胞活化水平无显著差异,A组和B组大鼠在术后的前7d与C组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异,此后A组大鼠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持续升高,而B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维持在较低的活化水平。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水平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痛模型大鼠痛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骨肿瘤 疼痛 星形胶质细胞 脊髓 大鼠
下载PDF
骨癌痛大鼠鞘内注射U0126的抗痛觉过敏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彩芳 杨建平 +3 位作者 王丽娜 刘磊 胡计嬅 刘思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48-951,共4页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it)U0126对骨癌痛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和对脊髓背角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探讨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在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①40只成年♀SD大鼠分为5组,假模型组Ⅰ和骨癌痛模型组Ⅱ、Ⅲ、Ⅳ、...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it)U0126对骨癌痛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和对脊髓背角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探讨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在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①40只成年♀SD大鼠分为5组,假模型组Ⅰ和骨癌痛模型组Ⅱ、Ⅲ、Ⅳ、Ⅴ。建模后d 10每只大鼠分别it 10μg U0126、5%二甲亚砜10μl和U0126 0.1、1、10μg(U0126溶于10μl 5%二甲亚砜中),测机械性缩爪阈值(MWT)和双下肢负重差(WBD);②25只成年♀SD大鼠分为5组,T1、T2和T3组在制作骨癌痛模型后d 10,itU0126 10μg后1、6、24 h处死大鼠,M组为模型对照组,it5%二甲亚砜10μl后6 h处死大鼠,S组为空白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测定L4-6术侧脊髓背角pCRE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鞘内注射U0126 1μg和10μg明显逆转了骨癌痛引起的机械痛敏;鞘内注射10μg U0126明显减少脊髓背角pCREB表达,且效果至少可持续6 h。结论 ERK-CREB通路可能参与骨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 ERK 骨癌痛 cAMP反应性 脊髓 大鼠 鞘内注射
下载PDF
胫骨内接种建立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模型的特点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暄 贾立群 +7 位作者 谭煌英 向青 徐波 李红艳 刘轩 潘琳 郭艳茹 高福云 《癌症进展》 2013年第1期56-63,共8页
目的研究胫骨内接种MRMT-1细胞制作的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模型在行为学、影像学、核医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点。方法使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使用胫骨内注射法制成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造模后第19天时进行疼痛... 目的研究胫骨内接种MRMT-1细胞制作的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模型在行为学、影像学、核医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点。方法使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使用胫骨内注射法制成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造模后第19天时进行疼痛测定;第21天取材,测定肿瘤体积,通过影像技术评估骨质缺损程度,核医学测定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密度(BMD),HE染色观察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并计数破骨细胞,免疫组化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护骨素(OPG)和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荧光实时定量RT-PCR测定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结果模型组在造模后第19天已出现机械痛觉超敏、机械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P<0.01)。第21天取材后胫骨影像评分升高(P<0.01),BMD下降(P<0.05);肉眼观察肿瘤生长明显(P<0.01),镜下可见溶骨病变为主的混合性骨质破坏;破骨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加(P<0.01),PTHrP、OPG水平与OPG/RANKL比值均下降(P<0.05、P<0.01),而RANKL无明显变化。结论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模型具有疼痛和骨质破坏的表现,但未表现出PTHrP和RANKL升高,其损伤途径是通过抑制OPG破坏了OPG-RANKL-RANK系统的平衡,引起破骨细胞过度激活,造成骨吸收作用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疼痛 动物模型 破骨细胞 护骨素
下载PDF
腹膜腔给予SAHA通过上调大麻素受体1的表达改善大鼠骨癌痛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凯翔 贺小涛 +4 位作者 赵文君 张晨 姚伟伟 顾泽旭 董玉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观察腹膜腔给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对于骨癌痛(cancer-induced bone pain,CIBP)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内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like receptor 1,CB1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 目的:观察腹膜腔给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对于骨癌痛(cancer-induced bone pain,CIBP)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内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like receptor 1,CB1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Sham+saline组、CIBP 7 d+saline组、CIBP 14 d+saline组、CIBP 14d+SAHA组。后三组动物胫骨内注射Walker 256乳腺癌肿瘤细胞制作骨癌痛模型。CIBP+SAHA组术后第1 d开始每日连续腹膜腔给予50 mg/kg SAHA至第14 d。利用机械刺激法连续观察各组大鼠的痛行为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腰膨大节段脊髓背角内CB1R的表达情况。结果:自术后第7 d开始,与假手术组相比,CIBP组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明显下降(P<0.01),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到至少术后第14 d。从术后第1~14 d连续腹膜腔内给予SAHA能明显缓解大鼠机械性痛敏(P<0.05)。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B1R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浅层,CIBP组大鼠脊髓内CB1R表达上调,而腹膜腔内给予SAHA后可进一步促进脊髓背角内CB1R的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造模后第7d和14 d脊髓背角内CB1R表达上调(P<0.05)。与骨癌痛相比,从术后第1~14 d连续腹膜腔给予SAHA能明显促进脊髓背角内CB1R的表达(P<0.05)。结论:在骨癌痛状态下,大鼠脊髓背角内CB1R表达增加,可能与体内内源性镇痛系统的激活有关,但此时与对照组相比,上调的CB1R不足以发挥镇痛效果;而腹膜腔内给予SAHA后,脊髓背角内CB1R受体表达进一步上调,从而发挥其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大麻素受体1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 脊髓背角 大鼠
下载PDF
电针联合中药镇痛贴对癌痛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及可能机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关江锋 王珊 +2 位作者 胡作为 王兵 张介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64-568,共5页
目的:考察电针联合中药镇痛贴对癌痛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1组为健康大鼠,为对照组,其余3组均为骨癌痛大鼠,分别为模型组、镇痛贴组和电针联合镇痛贴组,每组20只。结果:对照组大鼠的生活状态正常,... 目的:考察电针联合中药镇痛贴对癌痛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1组为健康大鼠,为对照组,其余3组均为骨癌痛大鼠,分别为模型组、镇痛贴组和电针联合镇痛贴组,每组20只。结果:对照组大鼠的生活状态正常,其余组大鼠活动明显降低,喜昏睡,毛色暗淡,饮食减少,体重减少,跛行明显,尤其左后肢红肿。与模型组相比,镇痛贴组和电针联合镇痛贴组的活动略多于模型组(P <0. 05),体重增长介于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的自发性运动疼痛评分(spontane-ous ambulatory pain score,SAPS)均明显增高(P <0. 05),随着时间的延长,SAPS增高明显(P <0. 05)。与模型组相比,镇痛贴组和电针联合镇痛贴组的SAPS明显降低(P <0. 05)。与镇痛贴组相比,电针联合镇痛贴组的SAPS明显降低(P <0. 05)。各组大鼠的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对照组骨结构正常,模型组骨小梁广泛破坏,骨结构破坏严重。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CD11b蛋白表达水平、TLR4和CD11b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 <0. 05);与模型组相比,镇痛贴组和电针联合镇痛贴组的TLR4和CD11b蛋白表达水平、TLR4和CD11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 05);与镇痛贴组相比,电针联合镇痛贴组的TLR4和CD11b蛋白表达水平、TLR4和CD11 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 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镇痛贴可明显改善癌痛大鼠的疼痛感,与降低骨TLR4和CD11b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中药镇痛 癌痛动物模型 镇痛 机理
下载PDF
骨癌痛大鼠脊髓脑啡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怡 龙瑞春 赵国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1-713,共3页
目的观察脊髓脑啡肽在大鼠骨癌痛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雌性未交配Wistar大鼠72只,体重160-180g,随机均分为两组:骨癌痛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B组制成骨癌痛模型,c组为假手术组,B组和C组分别在左胫骨中上端注射Walker256乳... 目的观察脊髓脑啡肽在大鼠骨癌痛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雌性未交配Wistar大鼠72只,体重160-180g,随机均分为两组:骨癌痛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B组制成骨癌痛模型,c组为假手术组,B组和C组分别在左胫骨中上端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2×10^5个或PBS液,体积为10μl。所有大鼠于术前1d、术后7、14、21d时测定机械痛阈和左后肢抬足时间。大鼠行影像学检测判定其胫骨骨质破坏情况。两组于术后7、14、21d各取12只大鼠分别处死,取左侧胫骨作HE染色,组织学鉴定肿瘤生长及骨质破坏的程度;取腰膨大L4~L6脊髓组织,采用逆转录一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前脑啡肽原(PENK)mRNA表达情况和放射免疫法(EusA)检测脊髓组织中亮氨酸脑啡肽(L-EK)的含量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B组术后7、14、21d机械痛阈进行性下降(P〈0.01),左后肢抬足时间进行性延长(P〈0.01)。与C组比较,B组术后7d脊髓PENKmRNA和L-EK增加,14、21d脊髓PENKmRNA和L-EK逐渐减少(P〈O.01)。结论脊髓脑啡肽的表达在大鼠骨癌痛中明显变化,推测脊髓脑啡肽在骨癌痛产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脑啡肽 脊髓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