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tinoblastoma in an older child with secondary glaucoma as the first clinical presenting symptom: A case report
1
作者 Ying Zhang Li T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24期8695-8702,共8页
BACKGROUND Retinoblastoma(Rb)is primarily found in infants or young children.The most common primary presenting sign of Rb is leukocoria.Rb is very rare in children who are 10 years old or older.Timely and correct dia... BACKGROUND Retinoblastoma(Rb)is primarily found in infants or young children.The most common primary presenting sign of Rb is leukocoria.Rb is very rare in children who are 10 years old or older.Timely and correct diagnosis as well as proper treatment a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Rb.CASE SUMMARY A 10-year-old girl with symptoms of vision loss,redness,swelling and pain in the right eye for 2 mo was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visual acuity of the right eye was graded as hand movement.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the eye was 46.9 mmHg.No substantial space-occupying lesion or characteristic calcified plaque was found in the eye.The patient underwent anterior chamber irrig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on the same day of admission,and 2 mL of irrigation solution was saved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nterior chamber fluid revealed cancer cells.A diagnosis of Rb with masquerade syndrome was made.The patient underwent enucleation followed by 6 rounds of systematic chemotherapy.A follow-up examination almost 9 years later found no relapse of Rb.CONCLUSION For older pediatric patients who have secondary glaucoma and uveitis symptoms without a clear cause of the disease and have no space-occupying lesion found by imaging examination,aqueous humor or vitreous humor examination is recommended for timely and correct diagnosis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INOBLAStoMA secondary glaucoma UVEITIS Masquerade syndrome Older children Case report
下载PDF
Prevalence of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 in Mongolia
2
作者 Altanbagana Batgere Jenn-Chang Liou Enkhmyagmar Dashzeveg 《Sociology Study》 2011年第7期529-540,共12页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students'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adolescents in Mongolia. Data for this analysis were from the 2010 Mongolia Global 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students'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adolescents in Mongolia. Data for this analysis were from the 2010 Mongolia Global School-Based Health Survey (GSHS). The GSHS administered a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to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N = 5,328) of 7th-llth grade school children. Chi-square analyses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nd to predict the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from associated factors. Only 7.0% of students met WHO's recommendation of eating fruits and vegetables S or more times per da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gender and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P = .016).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living condition and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P =.029). Students who lived in apartment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adequate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than those who lived in ger in the khashaa. To be effectiv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implemented as early as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UIT VEGETABLE 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 Mongolia
下载PDF
24-hour esophageal pH-monitoring in children suspected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alysis of intraesophageal pH monitoring values recorded in distal and proximal channel at diagnosis 被引量:1
3
作者 Janusz Semeniuk Maciej Kaczmarsk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8期5108-5115,共8页
AIM: To assess values of 24-h esophageal pH-monitoring parameters with dual-channel probe (distal and proximal channel) in children suspected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METHODS: 264 children suspected ... AIM: To assess values of 24-h esophageal pH-monitoring parameters with dual-channel probe (distal and proximal channel) in children suspected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METHODS: 264 children suspected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 were enrolled in a study (mean age χ = 20.78 ± 17.23 mo). The outcomes of this study, immunoallerrgological tests and positive result of oral food challenge test with a potentially noxious nutrient, enabled to qualify children into particular study groups. RESULTS: 32 (12.1%) infants (group 1) had physiological GER diagnosed. Pathological acid GER was confirmed in 138 (52.3%) children. Primary GER was diagnosed in 76 (28.8%) children (group 2) and GER secondary to allergy to cow milk protein and/or other food (CMA/FA) in 62 (23.5%) children (group 3). 32 (12.1%) of them had CMA/FA (group 4-reference group), and in remaining 62 (23.5%) children neither GER nor CMA/FA was confirmed (group 5). Mean values of pH monitoring parameters measured in distal and proximal channel were analyzed in individual groups. This analysi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tiation of mean values in the case of: number of episodes of acid GER, episodes of acid GER lasting > 5 min, duration of the longest episode of acid GER in both channels, acid GER index total and supine in proximal channe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mean values among examined groups, especially between group 2 and 3 in the case of total acid GER index (only distal channel) were confirmed. CONCLUSION: 24-h esophageal pH monitoring confirmed pathological acid GER in 52.3% of children with typical and atypical symptoms of GERD. The similar pH-monitoring values obtained in group 2 and 3 confirm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or primary vs secondary cause of 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24-h esophageal pH-monitoring 2-channel prob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Primary and secondary CMA/ FA Oral food challenge test
下载PDF
丹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乐 张兴利 王永丽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2期9-19,共11页
丹麦中小学生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丹麦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文章探究了丹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类型及表现,详述了丹麦在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预防措施及政策管理,聚... 丹麦中小学生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丹麦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文章探究了丹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类型及表现,详述了丹麦在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预防措施及政策管理,聚焦疫情时期的应对措施和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及效果。此外,还描述了丹麦天才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和特别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措施。总体上,丹麦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层面都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麦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服务 天才儿童 信息化
下载PDF
儿童急性硬膜下血肿继发大面积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司玥 李玉骞 +4 位作者 李虎 杨阳 李林怿 邵永祥 李立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 分析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评估其潜在危险因素,为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4~12岁ASDH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 分析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评估其潜在危险因素,为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4~12岁ASDH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创伤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MCI)是基于CT影像上低密度区域及临床体征诊断。回顾与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术后MCI进行初步评价,得出影响MCI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病例67例,32例列入MCI组,非MCI组35例。两组年龄(t=2.016,P=0.048)、体质量(t=2.389,P=0.020)、多发伤(χ^(2)=11.121,P=0.001)、GCS(Z=-4.730,P<0.001)、血肿体积(χ^(2)=12.890,P=0.002)、中线偏移度(mid-line shift,MLS;χ^(2)=12.261,P=0.002)及围手术期休克(χ^(2)=14.41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CS(OR=0.322,P=0.002)、围手术期休克(OR=10.992,P=0.007)、多发伤(OR=6.547,P=0.046)与MLS (OR=46.974,P=0.025)是ASDH患儿发生MCI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 围手术期休克、合并多发伤、GCS低评分和MLS大于10 mm是MCI的危险因素。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儿MCI发生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下血肿 创伤性颅脑损伤 创伤后继发脑梗死 儿童 大面积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石伟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乐陵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8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乐陵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8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 生活质量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Children's Educational View of Charles Dickens in Oliver Twist
7
作者 单福利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3期191-192,196,共3页
Charles Dickens—the greatest representative of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writer in the 19th century.The age when he lived and his own experience contributed to his more attention to the low-class people of the society... Charles Dickens—the greatest representative of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writer in the 19th century.The age when he lived and his own experience contributed to his more attention to the low-class people of the society and children's education.His first work of critical realism Oliver Twist is also not exceptional which shows attention of the children's education,compassion and concerning about children's growth in the novel.The author argues from the view of pedagogy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tragic fate of five secondary typical characters(Monks,Dick,Noah,Dodger and Charley)to reveal children's educational view of Charles Dickens—the harmony of family relationships,the humanization of school system and the fraternity of social system in Oliver Twist.At the same time,the author would study that children educational view of Charles Dickens's influence on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especially for the education of delinquent children in modern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les-Dickens Oliver TWIST secondary characters children's educational VIEW the education of DELINQUENT children
下载PDF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期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变化及其政策效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闫晓晋 刘云飞 +6 位作者 马宁 党佳佳 张京舒 钟盼亮 胡佩瑾 宋逸 马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3-599,共7页
目的:评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简称2011儿纲)实施期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的变化情况及其政策效应。方法:利用1985—2019年8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18岁学生的数据,依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判断学生营... 目的:评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简称2011儿纲)实施期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的变化情况及其政策效应。方法:利用1985—2019年8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18岁学生的数据,依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判断学生营养不良情况,按性别、城乡、年龄组、省份分层描述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在2010—2019年期间的变化情况。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1985—2019年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率的变化轨迹进行分析,从而评价2011儿纲的政策效应。结果:2010—2019年,中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由12.7%下降到8.5%,男女生、城乡学生及各年龄组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P趋势均<0.001)。2010—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7个省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显著下降。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985—2019年,中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持续下降,2010年为下降趋势中的拐点。1985—2010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每年下降2.4%(95%CI:1.9%~2.8%,P<0.001),2010年以后下降趋势加快,平均每年下降4.3%(95%CI:2.4%~6.2%,P<0.001)。结论:2010—2019年,中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持续下降,实现了2011儿纲中控制营养不良率的目标。2011儿纲的发布可能对于改善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仍然存在,仍需加大对于营养不良高发地区的营养改善计划的覆盖范围和财政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营养不良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趋势 政策效应
下载PDF
儿童获得性梅毒
9
作者 张慧敏 王彩英 +2 位作者 何咏霖 王陈宇 庞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1-214,共4页
本文报告4例儿童获得性梅毒,均为密切接触感染,其中两例有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扁平湿疣、虫蛀样脱发及口腔黏膜损害;另外两例中1例有外阴瘙痒,1例无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前检查发现。经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后,有皮肤黏膜损害及外阴瘙痒的患... 本文报告4例儿童获得性梅毒,均为密切接触感染,其中两例有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扁平湿疣、虫蛀样脱发及口腔黏膜损害;另外两例中1例有外阴瘙痒,1例无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前检查发现。经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后,有皮肤黏膜损害及外阴瘙痒的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复查4例患儿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获得性梅毒 二期梅毒 扁平湿疣
下载PDF
镇痉化痰汤化裁方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临床观察
10
作者 徐会民 王品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观察镇痉化痰汤化裁方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的效果。方法: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丙戊酸钠片口服,观察组加用镇痉化痰汤化裁方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目的:观察镇痉化痰汤化裁方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的效果。方法: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丙戊酸钠片口服,观察组加用镇痉化痰汤化裁方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PIQ、VIQ、FIQ评分高(P<0.05),血清中Hcy、NSE等含量低(P<0.05)。结论:镇痉化痰汤化裁方联合丙戊酸钠对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后 小儿 继发性癫痫 镇痉化痰汤化裁方 丙戊酸钠
下载PDF
杏苏散加减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熊加秀 赵晓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杏苏散加减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咳嗽风寒外束、痰饮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咳嗽风寒外束、痰饮内蕴证患儿108例,随机分成对照... 目的观察杏苏散加减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咳嗽风寒外束、痰饮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咳嗽风寒外束、痰饮内蕴证患儿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溶液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杏苏散加减治疗。经上述治疗6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及继发慢性咳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0%(52/54),高于对照组83.33%(45/54),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4周,观察组慢性咳嗽继发率为11.11%(6/54),低于对照组25.93%(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苏散加减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咳嗽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降低患儿慢性咳嗽继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慢性咳嗽 杏苏散 继发率 儿童
下载PDF
基于云服务的延续性护理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继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12
作者 张继柯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8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云服务的延续性护理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继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我院出院的8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管理,观... 目的:分析基于云服务的延续性护理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继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我院出院的8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采取基于云服务的延续性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患儿的继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率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家属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高于各组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继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率5.00%,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云服务的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升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家属的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以及生存质量、降低继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基于云服务的延续性护理 知识-信念-行为 继发反复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住院儿童高血压的病因分析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冲 杜忠东 +1 位作者 李霞 段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研究拟总结住院儿童高血压的病因特点,探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不同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至2007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全部高血压患儿,诊断... 目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研究拟总结住院儿童高血压的病因特点,探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不同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至2007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全部高血压患儿,诊断标准参考国内及美国公认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病因将患儿分成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2类,分别分析其临床特点,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参数。结果共304例患儿入选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性高血压146(48.0%)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158(52.0%)例,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高血压患儿构成比分别为3.0%、6.3%、7.9%、39.1%及43.8%(P<0.001);继发性高血压患儿中,肾性高血压为首位病因,其他依次为内分泌性高血压、心血管性高血压、中枢神经性高血压及其他未系统归类的高血压。单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发病时间、入院时舒张压、24h平均心率、患儿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头晕、恶心、黑棘皮征、体质量指数、尿酸、尿蛋白、心电图ST-T改变、血尿素氮、肌酐、立位肾素活性、超声显示脂肪肝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高血压家族史(OR=8.897)、年龄>10岁(OR=10.176)、体质量指数超标(OR=19.256)是预测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因素;而ST-T异常(OR=0.0257),立位肾素活性>6μg/(L.h-1)(OR=0.0593)提示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结论住院的高血压儿童以青春期儿童多见,以继发性高血压为主;高血压家族史、年龄>10岁、体质量指数超标提示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而ST-T异常和立位肾素活性>6μg/(L.h-1)提示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儿童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儿童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常莉 崔亚利 +2 位作者 彭磊文 刘婷 刘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0-445,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84例继发性HLH患儿的病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结局。结果 84例患儿中,63例(75.0%)为感染性,其中EB病毒(EBV)感染45例,11例(... 目的探讨儿童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84例继发性HLH患儿的病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结局。结果 84例患儿中,63例(75.0%)为感染性,其中EB病毒(EBV)感染45例,11例(13.1%)为免疫性,10例(11.9%)为血液肿瘤性。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100%)、肝肿大(83.3%)、脾肿大(67.9%)、淋巴结肿大(59.5%),其次为皮肤瘀斑(26.2%)、皮疹(19.0%)、消化道症状(15.5%)及神经系统症状(9.5%)。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两系及以上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肝酶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铁蛋白升高及NK细胞数量减少为主,73.8%的患儿骨髓查见噬血现象。84例患儿中放弃治疗4例,好转58例,死亡16例,失访6例,3年累积生存率为77.2%±5.1%,不同病因组间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与存活患儿的年龄、中枢神经系统累及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LDH>2000U/L及ALB<30g/L是HLH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儿童继发性HLH由多种病因所致,以感染为主;临床表现多样,进展迅速,血清白蛋白和LDH水平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继发性 儿童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女性青春期性征发育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侯冬青 李辉 +3 位作者 孙淑英 夏秀兰 陈芳芳 米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4-268,共5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女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人群性早熟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9778名6~18岁中、小学女性儿童青少年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数据,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乳...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女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人群性早熟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9778名6~18岁中、小学女性儿童青少年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数据,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乳房和阴毛不同发育时期的中位年龄。8岁前乳房或阴毛发育达Tanner Ⅱ期(B2,P2),或10岁前月经初潮者被定义为性早熟。结果 9778名女性儿童青少年中城区5040人,占总样本51.5%,郊区(县)4738人,占总样本的48.5%。北京市学龄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1±1.1)岁,城区女性(11.9±1.1)岁,郊区(县)女性(12.5±1.1)岁;女性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年龄总体、城区和郊区(县)分别为:乳房:(9.5±1.2)岁、(9.4±1.1)岁和(9.6±1.2)岁;阴毛:(11.1±1.1)岁、(10.8±1.1)岁和(11.4±1.1)岁。城区女性月经初潮、乳房和阴毛发育均显著早于郊区(县)女性。月经初潮早发生率为0.79%,城区高于郊区(县)(1.03%vs0.55%;x^2=6.93,P〈0.01);乳房、阴毛早发育率分别为2.91%和0.22%。1962~1982年北京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平均每10年提前0.7岁(8.4个月);近10年平均提前0.43岁(5.2个月)。结论北京市城区女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明显早于郊区(县)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长期变化趋势依然存在,但近10年这一趋势趋于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青少年 女性 第二性征 性早熟
下载PDF
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子女辍学——基于CHNS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苏群 徐月娥 陈杰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72,共6页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本研究对农村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辍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显著降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的辍学概率,母亲外出务工则会显著增加留守子女初中阶段...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本研究对农村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辍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显著降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的辍学概率,母亲外出务工则会显著增加留守子女初中阶段的辍学概率。此外,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守子女的初、高中阶段的辍学概率;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留守子女相比,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留守子女越不容易辍学;家庭子女数和机会成本会提高留守子女初中阶段辍学的概率。因此,为降低农村中学阶段子女辍学率,政府应当增加农村妇女当地就业机会以减少母亲外出的影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随迁子女能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并为高中阶段和多子女家庭提供教育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外出 留守子女 辍学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
下载PDF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华 孙立荣 +5 位作者 李学荣 庞秀英 卢愿 宋爱琴 仲任 赵艳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9-681,共3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转归,提高对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7年4月住院的1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主要为变态反应性疾病(4例)、恶性肿瘤(4例)...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转归,提高对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7年4月住院的1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主要为变态反应性疾病(4例)、恶性肿瘤(4例)、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3例,病毒感染1例)、药物反应(2例),原因不明1例;临床表现多为发热(86.7%)、乏力(46.7%)、咳嗽(40.0%)、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53.3%);除恶性肿瘤外,经治疗多数预后良好。结论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以继发性为主,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恶性肿瘤、寄生虫感染;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儿需进行全身各系统评估,寻找病因,警惕肿瘤,予以积极病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 儿童
下载PDF
单中心儿童肾活检1579例临床和病理类型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尹晓玲 邹敏书 +6 位作者 王嘉 刘铜林 唐锦辉 仇丽茹 陈瑜 袁惠卿 周建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424-430,共7页
目的了解肾穿刺患儿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以及疾病谱变迁。方法调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1989至2012年行肾活检病例的临床分类和病理学分型资料,依据年龄(<1、~3、~6、~12和~18岁)和性别分组进行构... 目的了解肾穿刺患儿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以及疾病谱变迁。方法调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1989至2012年行肾活检病例的临床分类和病理学分型资料,依据年龄(<1、~3、~6、~12和~18岁)和性别分组进行构成比的比较和分析,以2001年为时间节点分为2个阶段分析疾病谱的变化趋势。结果 1579例肾活检患儿进入分析,平均肾穿刺年龄(9.3±3.2)岁,男女比例1.92∶1。①肾活检患儿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949例(60.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493例(31.2%),遗传性肾脏疾病130例(8.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肾病综合征、单纯血尿、急性肾炎分别占44.8%、26.2%和15.3%;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紫癜性肾小球肾炎、HBV相关性肾炎(HBVGN)和狼疮性肾炎(LN)分别占55.4%、22.9%和18.4%;遗传性肾脏疾病中薄基底膜病和Alport综合征分别占50.0%和46.2%。②949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以轻微病变/微小病变(24.8%)、IgA肾病(21.0%)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9.1%)为主;女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构成比显著高于男性。③肾病综合征构成比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减少趋势,单纯血尿构成比在~12岁组最高(31.0%),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构成比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增加趋势;HBVGN主要分布于~3岁组(71.4%),构成比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LN主要见于~18岁组,溶血尿毒综合征主要分布于~3岁和~6岁组。④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为微小病变/轻微病变(31.1%),急性肾炎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8.3%),慢性肾炎为硬化性肾炎(59.4%)。⑤2002至2012年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IgA肾病构成比较1989至2001年显著增高,急性肾炎、HBVGN构成比显著下降。结论肾活检患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和病理类型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相关性,23年间某些肾小球疾病的构成比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活检 儿童
下载PDF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男性青春期性征发育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金山 侯冬青 +4 位作者 李辉 王亚军 米杰 陈芳芳 王天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男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人群性早熟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9815名6~18岁中、小学儿童青少年男性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数据,用单位概率回归法计算首次遗精年龄...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男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人群性早熟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9815名6~18岁中、小学儿童青少年男性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数据,用单位概率回归法计算首次遗精年龄、外生殖器、阴毛、睾丸开始发育年龄。9岁前阴毛达TannerⅡ期(P2),或睾丸体积〉4mL者被定义为性早熟。结果 9815名6~18岁男性儿童青少年中城区4958人,占总样本50.5%,郊区(县)4857人,占总样本量的49.5%:北京市学龄男性首次遗精年龄为(14.4±1.2)岁,其中城区男性(14.1±1.1)岁,郊区(县)男性(14.8±1.2)岁;睾丸体积达4mL时的中位年龄总体、城区和郊区(县)分别为:(10.7±1.2)岁、(10.8±1.2)岁和(10.7±1.2)岁;阴毛开始发育(P2)中位年龄总体、城区和郊区(县)分别为:(12.2±1.1)岁、(12.0±1.1)岁和(12.4±1.1)岁。城区男性首次遗精年龄、睾丸及阴毛开始发育的年龄均早于郊区(县)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阴毛和睾丸体积来诊断的性早熟率分别为1.92%和0.17%。结论 北京学龄男性首次遗精、睾丸及阴毛开始发育的年龄存在城区和郊区(县)差别。需要广泛开展男性青春期发育规律的研究,尽早建立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青少年 男孩 第二性征 性早熟
下载PDF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杨东平 王旗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4,共6页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后的教育问题正在凸显。由于北京学生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北京市中职教育在不断萎缩。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对参加中职教育有很强的需求意愿,劳动力市场对中初级人才有很强的需求,同时北京市中职教育也有很强的供给...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后的教育问题正在凸显。由于北京学生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北京市中职教育在不断萎缩。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对参加中职教育有很强的需求意愿,劳动力市场对中初级人才有很强的需求,同时北京市中职教育也有很强的供给能力。以教育政策控制流动人口规模、城乡分治和以户籍制度安排,是导致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中职教育的主要原因。借鉴各地经验,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向农民工子女有序开放中职教育资源,是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