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English Literature
1
作者 漆峥 《海外英语》 2020年第1期186-187,197,共3页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Englis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whole world.English literary works reflec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ields of western countries.Therefore,we explore the aesthetic value of English lite...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Englis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whole world.English literary works reflec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ields of western countries.Therefore,we explore the aesthetic value of English literature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iterature of western countries,as well a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and enhanc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exploration on aesthetic value of English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literature aesthetic value discussion
下载PDF
在论诗与论理之间《:朱子语类》论诗的话语意义
2
作者 刘思宇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9,共10页
《朱子语类》论诗有其独特面貌,朱熹有意选取语录体诗话的方式进行言说,着意呈现诗歌创作中面向生活审美的浑融气象,在论诗观念上体现出诗话语境下诗与理的互斥互塑,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推崇豪壮诗风,体现出朱熹系统性的审美观念和话语策... 《朱子语类》论诗有其独特面貌,朱熹有意选取语录体诗话的方式进行言说,着意呈现诗歌创作中面向生活审美的浑融气象,在论诗观念上体现出诗话语境下诗与理的互斥互塑,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推崇豪壮诗风,体现出朱熹系统性的审美观念和话语策略。康德对崇高审美的分析将朱熹原本诉诸审美经验和直觉体悟的文本呈现进行理性化理解,合理解释了为何朱熹所推崇的豪壮诗风较之其他风格更能体现“近道气象”,更为具体地揭示出朱熹理想诗风的重要特点。《朱子语类》论诗不仅体现出朱熹不同于一般理学家的审美修养,更是系统地体现出他在审美层面对体道方式的根本性探索及其对此种话语方式之于体道意义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朱子语类》 诗话 审美
下载PDF
现代漆画的美学意境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探讨
3
作者 孟威妍 《中国生漆》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当前是个艺术形态百花齐放的时代,漆画以独特、独立且极具鲜明艺术特性的画作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极受喜爱。经历史的染与沉淀,现代漆画艺术形式集新材质、表现形式和时代审美元素于一身,既富含独特且鲜明的美学意境,又蕴含着一定价值... 当前是个艺术形态百花齐放的时代,漆画以独特、独立且极具鲜明艺术特性的画作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极受喜爱。经历史的染与沉淀,现代漆画艺术形式集新材质、表现形式和时代审美元素于一身,既富含独特且鲜明的美学意境,又蕴含着一定价值内涵的人文精神。本文从现代漆画的内涵理解与特征角度出发,对现代漆画艺术所蕴含的美学意境和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就现代漆画在美学意境和人文精神方面的有效融合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漆画 美学意境 人文精神 融合探讨
下载PDF
《全清词·雍乾卷》咏剧词剧目探究
4
作者 张康 《唐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9,58,共10页
《全清词·雍乾卷》收录了雍乾时期的许多咏剧词,这些词作为文人戏曲批评的有效手段,不仅投射出这一时期禁戏毁戏严重、文字狱盛行等戏曲生态,而且也体现出戏曲文人“借戏存史”“情归于礼”的创作审美风尚。不同于顺康时期,这一时... 《全清词·雍乾卷》收录了雍乾时期的许多咏剧词,这些词作为文人戏曲批评的有效手段,不仅投射出这一时期禁戏毁戏严重、文字狱盛行等戏曲生态,而且也体现出戏曲文人“借戏存史”“情归于礼”的创作审美风尚。不同于顺康时期,这一时期的咏剧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一方面词作主旨皆有关教化,另一方面词人在作词之时精于考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清词·雍乾卷 咏剧词 戏曲创作 审美风尚
下载PDF
容量移位和容量替代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磊 李婷婷 +3 位作者 袁媛 李江 张景华 赵亚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容量移位和容量替代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52例行容量移位或容量替代技术整形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对其手术指标、术后6个月时乳房美学效果评价结果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 目的:探讨容量移位和容量替代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52例行容量移位或容量替代技术整形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对其手术指标、术后6个月时乳房美学效果评价结果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患者术中采取容量移位者97例(63.82%)、容量替代者55例(36.18%);行容量替代的患者病灶最大径大于行容量移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容量替代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切除标本体积大于行容量移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容量替代的患者乳房对称性、皮肤弹性、质地与弹性、凹陷程度、手术瘢痕、乳头横向移位距离、乳头纵向移位距离、患者满意度等项目评分均低于容量移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36个月,患者生存率均为100.00%,无死亡患者,转移率与复发率行容量移位的患者分别为6.19%、2.06%,行容量替代的患者分别为7.27%、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量移位整形保乳术治疗乳腺癌较容量替代术具有更好的美学效果,且对患者预后无不良影响,不会增加肿瘤复发及转移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移位 容量替代 乳腺癌 保乳术 美学效果 预后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学案再评价
6
作者 李圣传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4,共10页
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在当下学术史评价中仍问题重重。“思想改造—双百方针”形成的话语夹缝,使得美学问题讨论不仅与此前系列文艺批判运动截然不同,而且在政策制度保障下获得了相对自由的论辩空间,进而在对革命话语的弹性... 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在当下学术史评价中仍问题重重。“思想改造—双百方针”形成的话语夹缝,使得美学问题讨论不仅与此前系列文艺批判运动截然不同,而且在政策制度保障下获得了相对自由的论辩空间,进而在对革命话语的弹性突破中形成了符合自身逻辑的美学话语。除推动美学知识普及和美学人才培养外,“美学大讨论”还奠定了中国美学学科范式的雏形,实现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学科化和体系化,并催生出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并影响至今。同时,受意识形态的干预及苏联美学话语的前置影响,“美学大讨论”又将马克思主义美学丰富多元的方法论窄化为单一的认识论和反映论,还在“主客二分”的古典本质主义思维模式中兜圈打转,既脱离了国际美学的发展潮流,又与中国古典美学相脱节。“知识话语”求真理想与“意识形态话语”建构要求的矛盾冲突,是理解这桩美学史案在学术与意识形态之间功过是非的关键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大讨论 马克思主义美学 “思想改造—双百方针” 学案
下载PDF
传统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审美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兵 《绿色包装》 2023年第2期73-76,共4页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博大深远、优秀独特的传统艺术瑰宝。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朴素的中华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美学的表现,对现代包装设计审美有着深刻地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博大深远、优秀独特的传统艺术瑰宝。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朴素的中华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美学的表现,对现代包装设计审美有着深刻地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审美的影响,并研究了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现代包装设计 审美影响 艺术探讨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刍议
8
作者 程志航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8期61-63,共3页
美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容替代的关键作用,是“五育融合”发展当代科学教育体系图谱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诸育并举中发展相对滞后的部分。美育具有升华情感价值形象、潜在推动诸育融合、贯通教育发展阶段等基本作用,在培养... 美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容替代的关键作用,是“五育融合”发展当代科学教育体系图谱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诸育并举中发展相对滞后的部分。美育具有升华情感价值形象、潜在推动诸育融合、贯通教育发展阶段等基本作用,在培养锻造人的审美观与审美力、熏陶与促进人的创造力等方面有着十分独特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美育 教育工作 具体刍议
下载PDF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浅谈 被引量:41
9
作者 孙宁 李吉生 彦启森 《暖通空调》 E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59,共7页
讨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中的新风、噪声、气流组织、房间正压、末端装置的选择以及系统控制方法等问题,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变风量 空调系统 设计
下载PDF
千年冷泉亭景观变迁考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洪泉 唐慧超 金荷仙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杭州灵隐寺前的冷泉亭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历经1 200多年变迁,从一座山中路亭演变成为一处著名的人文景点。它的演变极具代表性,反映了中国古代风景建筑的文化特征和风景营造中的审美嬗变,具有研究价值。梳理了冷泉亭的景观变迁历程,分析... 杭州灵隐寺前的冷泉亭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历经1 200多年变迁,从一座山中路亭演变成为一处著名的人文景点。它的演变极具代表性,反映了中国古代风景建筑的文化特征和风景营造中的审美嬗变,具有研究价值。梳理了冷泉亭的景观变迁历程,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总结各时期发展特点。重点辨析了冷泉亭变迁过程中的建筑选址、体量、存废三方面的权衡关系。认为在长期发展中,风景建筑受人的审美和环境作用,其形式和位置不断被调整,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该案例的研究,对于理解古代风景建筑的营造逻辑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建筑 冷泉亭 变迁 体量 审美
下载PDF
主体间性是后实践美学的陷阱——与杨春时教授商榷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玉能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13,共4页
杨春时的《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首先 ,杨春时把主体间性当作对主体性的超越 ,不顾历史事实笼统地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硬性指派为“主体性”美学。其次 ,杨春时为了突出主体间性的“统一”神威而任意歪曲和... 杨春时的《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首先 ,杨春时把主体间性当作对主体性的超越 ,不顾历史事实笼统地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硬性指派为“主体性”美学。其次 ,杨春时为了突出主体间性的“统一”神威而任意歪曲和贬斥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实际伟大力量。最后 ,杨春时无限夸大了主体间性转向和主体间性的法力 ,从而作出了一些悖谬的结论。由此看来 ,后实践美学这条船最终恐怕会在与后现代主义的主体间性接轨的过程中陷死在主体间性的轨道陷阱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榷 主体间性 后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主体性
下载PDF
竞技篮球的运动美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辜德宏 刘伟一 王金稳 《四川体育科学》 2007年第1期77-80,共4页
体育美学的完善和发展需要体育美学原理和不同运动项目实践相结合,体现不同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本文从体育美学角度出发,研究竞技篮球竞赛过程中运动美的表现形式,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有助于人们把握竞技篮球的运动美。
关键词 竞技篮球 篮球运动美 探析
下载PDF
美学大讨论"的意义与局限 被引量:8
13
作者 薛富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9-26,共8页
发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对于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在审美观念和学术形态两方面,均有铸型作用。就文化背景言,它是建国初期思想改造运动与毛泽东"双百方针"双向作用之结果;就学术渊源言,它又是前苏联... 发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对于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在审美观念和学术形态两方面,均有铸型作用。就文化背景言,它是建国初期思想改造运动与毛泽东"双百方针"双向作用之结果;就学术渊源言,它又是前苏联美学论争之移植。哲学美学是它对当代20世纪美学最大的学术规定,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是其最深刻的学术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大讨论 思想改造运动 双百方针 哲学美学 政治意识形态
下载PDF
中国武术职业联赛观赏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茂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0,共5页
为揭示武术交手比赛观赏性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WMA比赛质量,拓宽WMA市场,促进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健康快速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WMA比赛观赏性的概念进行了分析。WMA比赛观赏性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赛前... 为揭示武术交手比赛观赏性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WMA比赛质量,拓宽WMA市场,促进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健康快速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WMA比赛观赏性的概念进行了分析。WMA比赛观赏性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赛前的综合情况、比赛过程的不确定性和比赛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决定WMA比赛观赏性的因素主要有参赛选手、教练员、裁判员、解说员和观众;通过修改比赛规则、提高参赛选手的技战术水平、强化解说专业化水平和提高受众的鉴赏素养等途径可以提高WMA比赛的欣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职业联赛 观赏性 因素 探讨
下载PDF
美学大讨论的学术史分歧与重写美学史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圣传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2,共5页
"美学大讨论"在当下美学学术史书写中出现了种种不可调和的意见分歧。只有打破"前见",从原始史料的翻检细读出发,基于"文献——发生学"视界上对之加以美学史重写,才能在历史语境化的考释廓清中纠偏各种... "美学大讨论"在当下美学学术史书写中出现了种种不可调和的意见分歧。只有打破"前见",从原始史料的翻检细读出发,基于"文献——发生学"视界上对之加以美学史重写,才能在历史语境化的考释廓清中纠偏各种学术史中的观点偏差。"重写美学史"的学术史意义不仅在于钩沉与解蔽美学史事件中的诸多美学"空白点",还原"美学大讨论"的现象史原貌,还在于匡正美学学术史的书写误差,为当下美学学科的纵深发展夯实基础,并提供历史的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美学史 美学大讨论 学术史 文献发生学
下载PDF
从魏晋审美意境的转变看哲学史的逻辑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晓红 俞成义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83,共3页
魏晋时期是中国美学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主要受玄学思潮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交融的关系。因此,从这一时期审美本体、审美对象、审美观照和审美态度的变化去研究、反射这一时期哲学思想方面的发展变迁,将是... 魏晋时期是中国美学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主要受玄学思潮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交融的关系。因此,从这一时期审美本体、审美对象、审美观照和审美态度的变化去研究、反射这一时期哲学思想方面的发展变迁,将是研究哲学史的一个新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审美 有无之辨
下载PDF
植物观赏特性与景观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端杰 王振东 王红岩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4年第6期54-57,72,共5页
从植物大小、形态、色彩、质地及树叶类型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影响植物观赏特性的众多因素;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如何运用好影响植物观赏特性的众多因素,从而阐述了植物观赏特性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关键词 木本植物 观赏特性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和而不同 共生共荣——从20世纪美学讨论展望新世纪美学的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世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9,共6页
总结并积极吸收百年来中国美学讨论的遗产是发展新世纪中国美学的重要途径。为此,要从提高美学研究者的精神境界与学养、强化美学学科建设的问题意识、克服美学研究者的门户之见与意气之争、摆脱经典束缚四个方面着手,吸收对方的长处,... 总结并积极吸收百年来中国美学讨论的遗产是发展新世纪中国美学的重要途径。为此,要从提高美学研究者的精神境界与学养、强化美学学科建设的问题意识、克服美学研究者的门户之见与意气之争、摆脱经典束缚四个方面着手,吸收对方的长处,正视自己的问题和弱点,把问题意识与学科发展结合起来,才可能使新世纪的美学研究有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讨论 经验 教训 问题意识 美学学科发展
下载PDF
美学主体间性“转向”商酌 被引量:1
19
作者 尚延龄 尚缨 《河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文章对杨春时先生《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提出质疑和商榷,认为“世界主体”不能担当主体,“自我主体”的主体性被作者曲解后予以否定,于是主体间性不能成立。杨文认为审美活动、“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这是非科学的观点。不... 文章对杨春时先生《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提出质疑和商榷,认为“世界主体”不能担当主体,“自我主体”的主体性被作者曲解后予以否定,于是主体间性不能成立。杨文认为审美活动、“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这是非科学的观点。不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的胡乱阐释和“理解”必然丧失文学阐释和批评的意义和价值。杨文的主体间性美学观存在理论缺失,不应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主体间性 转向 商榷
下载PDF
黄药眠:生活实践土壤中的价值美学倡导者——从朱光潜与黄药眠的“梅花之辩”说开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圣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29,共10页
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因苏联美学的全面渗透和影响,美学问题在"主观还是客观"、"在心抑在于物"的逻辑起点和提问方式上便陷入了认识论的漩涡之中。黄药眠,作为1949年前后最为活跃的美学家,不仅率... 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因苏联美学的全面渗透和影响,美学问题在"主观还是客观"、"在心抑在于物"的逻辑起点和提问方式上便陷入了认识论的漩涡之中。黄药眠,作为1949年前后最为活跃的美学家,不仅率先发动了对朱光潜的美学批判,还组织了"美学论坛",直接引发并推动了"美学大讨论"的进行。尤为重要的是,在美学论辩中,黄药眠也继朱光潜之后明确表达了对用哲学认识论硬套美学的不满,并逐步将美学的阐释视野由早期强调"社会性"、"实践性"、"阶级性"的社会学美学上升到价值论美学的维度上,提出了"美是审美评价"这一新的美学构想。黄先生植根于"生活实践"土壤上,对"审美评价"的思考不仅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还将美学问题的追思方式由"美是什么"转换为"美学评价"、"美学的意义",从而改变了"主观——客观"的哲学思辨模式及其问题阈限,初步确立了价值论的美学研究范式,在流派纷呈、观点迭出的美学论辩中别立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大讨论 黄药眠 生活实践 价值美学 审美评价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