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ppreciation of “Raven” from Sound Perspective
1
作者 白娟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3期I0188-I0188,I0199,共2页
Poe’s "Rave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masterpieces i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Learners are analyzing it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its image, its massage, its function to Poe’s creative principles, etc. ... Poe’s "Rave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masterpieces i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Learners are analyzing it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its image, its massage, its function to Poe’s creative principles, etc. This paper shall further discuss the sound used in the poem. Thanks to the sound, it becomes one of most beautiful poems in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英语文体学 文体学
下载PDF
許叔重之重當讀平聲考
2
作者 徐有聲 張興飛 徐朝東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1期253-264,287,共13页
許慎之字“叔重”之“重”的讀音,向來讀作去聲。通過對先秦兩漢語料的綜合分析,文章認爲“重”字當讀平聲。語音上,東漢人名謡諺四七韻腳字均同調相押,則“五經無雙許叔重”之雙、重當皆讀平聲;故訓中,漢以前未見“重”訓“慎”,而“... 許慎之字“叔重”之“重”的讀音,向來讀作去聲。通過對先秦兩漢語料的綜合分析,文章認爲“重”字當讀平聲。語音上,東漢人名謡諺四七韻腳字均同調相押,則“五經無雙許叔重”之雙、重當皆讀平聲;故訓中,漢以前未見“重”訓“慎”,而“慎”訓“重”之孤例在相關意義的語詞中,陸德明、顔師古均注爲平聲,其語義來源可能是因東漢時常用複合詞“重慎”而沾染的“慎”義,該詞中“重”也讀平聲。“慎重”一詞不見於中古漢語之前的文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慎 平聲 兩漢謡諺 音義關係
下载PDF
基于Praat的昆曲《牡丹亭》唱词音美英译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楚文 朱洪斌 《考试与评价》 2020年第3期63-67,共5页
本研究选取昆曲《牡丹亭》的经典曲目《惊梦》及汪榕培,许渊冲许明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许渊冲音美视角出发结合韵律音系学的理论知识,借助Praat 6.0语音软件,分析原文本及两个译本的韵律特征及其所展现的音美效果,通过比较从中选出在此... 本研究选取昆曲《牡丹亭》的经典曲目《惊梦》及汪榕培,许渊冲许明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许渊冲音美视角出发结合韵律音系学的理论知识,借助Praat 6.0语音软件,分析原文本及两个译本的韵律特征及其所展现的音美效果,通过比较从中选出在此方面与原文本较为接近的译本,探究韵律的使用对昆曲音美效果的影响,从而探究针对以韵律为特征的文本翻译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音美 韵律 Praat
下载PDF
Sound:An Echo to Sense
4
作者 安晓红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25-27,共3页
The author tries to prove Alexander’s view:"Sound must seem an echo to sense."with the theory of G.N. Leech and prosodic theory of Paul Rueesll.Sound symbolizes sense;rhyme relates to reason,and meter drama... The author tries to prove Alexander’s view:"Sound must seem an echo to sense."with the theory of G.N. Leech and prosodic theory of Paul Rueesll.Sound symbolizes sense;rhyme relates to reason,and meter dramatizes mea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语音 象征手法 押韵诗 意义 模仿 实验语音学 意象
下载PDF
论唐圭璋的词体声律研究
5
作者 张文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8-47,共10页
作为20世纪“词学三大家”之一,唐圭璋的词学文献学成就备受推崇,而其对词体声律之学的探索则往往不为人知。唐圭璋早年交往的师友中多有精通词律之学者,受其影响,唐圭璋也在修订词谱、审音析韵、讨论诗词曲之界等方面阐微发覆,留下了... 作为20世纪“词学三大家”之一,唐圭璋的词学文献学成就备受推崇,而其对词体声律之学的探索则往往不为人知。唐圭璋早年交往的师友中多有精通词律之学者,受其影响,唐圭璋也在修订词谱、审音析韵、讨论诗词曲之界等方面阐微发覆,留下了不少富有创造性的成果。在以《全宋词》为代表的词籍整理过程中,唐圭璋积极运用“依律校词”法,校勘词调、字句、分段、词韵,提供了较为翔实可靠的作品文本,从另一层面有力地推进了词律之学。唐圭璋的词体声律研究以“讲求实证”“多闻阙疑”“守律达变”为特点,是现代词体学的可贵范例,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词体 声律 依律校词
下载PDF
“韵”的美学身份形成考
6
作者 柯丽娜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88,共10页
“韵”是中国美学、艺术学中的代表性范畴,其肇端于音乐领域。就字形而言,其脱胎于“均”,就字义来讲,与“音”“和”相通。在汉代以后的艺术实践中,通过音乐和文学对音声之韵的强调,“韵”的节奏内涵得以凸显。音声领域的节奏认同,实... “韵”是中国美学、艺术学中的代表性范畴,其肇端于音乐领域。就字形而言,其脱胎于“均”,就字义来讲,与“音”“和”相通。在汉代以后的艺术实践中,通过音乐和文学对音声之韵的强调,“韵”的节奏内涵得以凸显。音声领域的节奏认同,实际上属于集体无意识中人们对生命节奏认同的具体化。以生命节奏为连接点,魏晋人物品藻实现了“韵”从音声之韵向人物之韵的理论进阶,人物品藻所尚之“韵”就是对生命节奏的发现和张扬。在人物品藻的助力下,“韵”在人们认知领域获得了合法性,亦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广泛关注。这一过程,起到了反哺艺术审美的作用。“气韵”作为“韵”的次生范畴,不仅实现了对人物品藻中“动”之生命节奏的继承,也初步完成了人物之韵向美学之韵的理论升华。总体上,“韵”作为美学范畴经历了音声之韵、人物之韵、美学之韵的不断成熟过程。无论生活审美中的“以静言韵”,还是艺术审美中的“以动言韵”,都属于“韵”美学化历程的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 音声审美 生命节奏 人物品藻
下载PDF
《慧琳音义》唇音升等现象探究
7
作者 计丽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4-19,共6页
《慧琳音义》的反切系统已经完成了轻重唇的分化,但东三和尤韵明母字则未变轻唇,轻唇化后的唇音字则存在一等与三等互切的现象。从慧琳的反切结构角度出发,集中考察了慧琳流遇通三摄唇音字的升等问题,得出慧琳反切中的唇音升等存在时间... 《慧琳音义》的反切系统已经完成了轻重唇的分化,但东三和尤韵明母字则未变轻唇,轻唇化后的唇音字则存在一等与三等互切的现象。从慧琳的反切结构角度出发,集中考察了慧琳流遇通三摄唇音字的升等问题,得出慧琳反切中的唇音升等存在时间和条件上的区别,东三和尤韵明母字在轻唇化之前已丢失[i]介音升入一等,唇塞音字则是在轻唇化之后转入一等。结合唇音升等的演变过程,同时考察了慧琳流遇通三摄的韵类合流情况,得出慧琳反切的东锺韵、尤虞韵仅在唇音条件下合流,演变方向为东韵转入钟韵、尤韵转入虞韵,但存在语音层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音升等 韵类合流 反切结构 《慧琳音义》
下载PDF
电影声音空间感的构建和呈现策略研究
8
作者 陈亚静 《电声技术》 2023年第3期11-13,18,共4页
以电影声音空间感的构建和呈现策略为研究重点,介绍电影声音空间感的概念,分析电影声音空间感的构建,提出电影声音空间感的呈现策略,为电影制作人提供指导,实现更出色的声音空间感,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关键词 电影声音 空间感构建 空间感呈现
下载PDF
海底沙脊地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自银 曹振轶 +1 位作者 王小波 郑玉龙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63,共11页
综述了国内外海底沙脊地貌的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东中国海沙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弓京港辐射沙脊群成因的研究依然是国内沙脊研究的焦点;东海中北部陆架沙脊地貌形成时期(海进与海退期)、沉积类型(现代、残留及潮流沉积)、沉积动力... 综述了国内外海底沙脊地貌的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东中国海沙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弓京港辐射沙脊群成因的研究依然是国内沙脊研究的焦点;东海中北部陆架沙脊地貌形成时期(海进与海退期)、沉积类型(现代、残留及潮流沉积)、沉积动力及沉积模式等研究尚存在较多争议;古潮流场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最新多波束探测数据显示,东海中南部外陆架60 m以深海域广泛分布线状沙脊群,其规模较前人预测的更大、范围更广,与长江口外喇叭状地形区中的沙脊地貌在空间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上均存在差异。未来若能在利用多波束探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单道地震剖面、柱状样品以及钻孔等获取的多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将更有利于对沙脊地貌的精细结构、时空展布规律以及成因机制和演化模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沙脊 东中国海 多波束探测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小鼠下丘神经元声刺激跟随力与声时程及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双喜 吴飞健 +1 位作者 陈其才 N.G.Bibikov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6-170,共5页
自由声场条件下,通过给予小鼠具有不同时程(10、40及100ms)、强度(最小阈值以上5、15、25、35及45dBSPL)、呈现率(0.5、1、2、3.3、5、6.7、10和20Hz)的纯音短声刺激,分析探讨了昆明小鼠下丘神经元声刺激跟随力与声时程及强度的关系。... 自由声场条件下,通过给予小鼠具有不同时程(10、40及100ms)、强度(最小阈值以上5、15、25、35及45dBSPL)、呈现率(0.5、1、2、3.3、5、6.7、10和20Hz)的纯音短声刺激,分析探讨了昆明小鼠下丘神经元声刺激跟随力与声时程及强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多数神经元的脉冲发放数随声强增高而增加,随短声时程的延长而减少;随声强的增高,多数神经元的临界呈现率(CPR)和最大呈现率(MPR)变大,而随短声时程的延长,神经元的CPR、MPR变小为主要趋势;下丘神经元的声反应跟随力总体上随时程延长而下降,随声强加大而提高。推测当声时程延长、强度下降时,前次刺激对后继刺激声反应的抑制性影响增强,提示声时程适当缩短、声强增大可能有助于下丘神经元汇聚更多的声信息进行高级神经处理,从而提高听中枢表征高密度声信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神经元 声呈现率 声强 时程 小鼠
下载PDF
论声韵在现代诗歌中的暗示功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普丽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9,共7页
诗是语言艺术中最具形式感的文体 ,音乐性是其最重要的形式特征之一。本文从文本入手 ,论析声韵要素在现代诗歌中所具有的性质和发展了的功能 :选择具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调质表达心灵的奏鸣 ;声情相谐展现情感的形态 ;
关键词 声韵 暗示性 音乐性 现代诗歌 文本 性质 象征性 功能 情感 叠韵
下载PDF
论朱熹《诗集传》叶音对吴《毛诗补音》的改订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晓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3期57-63,共7页
朱熹《诗集传》叶音是在参考吴《毛诗补音》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考察朱熹对吴补音的修改,可以看出三条修订意图:一是运用方言与文献语料考定古音,做到理据更充分、更合理;二是在叶音中注意韵段押韵的开合洪细和谐;三是在不违背古... 朱熹《诗集传》叶音是在参考吴《毛诗补音》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考察朱熹对吴补音的修改,可以看出三条修订意图:一是运用方言与文献语料考定古音,做到理据更充分、更合理;二是在叶音中注意韵段押韵的开合洪细和谐;三是在不违背古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靠近诗韵。此外,改订语料里面还可能透露了新的语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实际语音 叶音 《诗集传》 《毛诗补音》
下载PDF
论英语诗歌中的音义结合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晓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5-70,共6页
语音模式是诗歌文本的形成性特征之一。本文在对诸多有关语音象似性的论述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英语诗歌文本构建中所体现的语音模式与意义的结合,对音韵、格律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作了评述和讨论,着重分析了语音模式在特定诗境中对诗... 语音模式是诗歌文本的形成性特征之一。本文在对诸多有关语音象似性的论述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英语诗歌文本构建中所体现的语音模式与意义的结合,对音韵、格律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作了评述和讨论,着重分析了语音模式在特定诗境中对诗歌境象或者情感主题所产生的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诗 语音 韵律形式 节奏模式
下载PDF
《诗》韵四声分押与古四声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佳佳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9,共12页
据《诗经》用韵研究古四声,有四点需要分辨:一,《诗经》押韵有必韵句和非必韵句的区别,非必韵句对声音(本文关注声调)和谐的要求宽于必韵句,不重复的必韵句韵脚更能反映古声调情况的客观。二,《诗经》同部字相押,有的既同部又同声调,有... 据《诗经》用韵研究古四声,有四点需要分辨:一,《诗经》押韵有必韵句和非必韵句的区别,非必韵句对声音(本文关注声调)和谐的要求宽于必韵句,不重复的必韵句韵脚更能反映古声调情况的客观。二,《诗经》同部字相押,有的既同部又同声调,有的同部但不同声调。在符合一定韵式的规律性转换中,同部不同声调也是诗人有意识的换韵,应当视为四声分押。三,因假借、引申派生、语法音变等原因,有些字一字多个声调,根据音义相应的原则,应区别其不同意义和不同语法功能,以定其在具体诗句中的实际声调。四,《诗经》中,平、上、去、入各声,阴、阳、入各声,用韵情况很不同,了解古四声发展演变的不平衡性,各声应区别统计。根据上述四点主张,发现一些新的定例、韵式,以义辨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诗经》用韵的四声数据库,从而利用计算机对全诗305篇、1133有韵之章、1696韵段、5308入韵句的用韵关系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到以下数据:4548必韵句中,通押183句,占全部必韵句的4.02%。各声通押比依次是平声2.27%,上声5.42%,去声16.71%,入声1.44%。阴、阳、入三声的通押比依次为阴声韵5.88%,阳声韵3.29%,入声韵1.44%。阳声韵中,平、上、去声的通押比依次是1.26%、15.05%、17.86%。阴声韵的去声和阳声韵的上、去声,在《诗经》时代可能处于四声系统上发展完善的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押韵 古四声 去声 音义相应
下载PDF
南宋丽水诗人姜特立用韵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钱毅 陈立裙 《丽水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9-46,共8页
姜特立是南宋浙江丽水人,研究其诗歌用韵不仅有助于了解其诗歌韵律,而且有益于南宋丽水方音的研究。古代诗歌用韵能反映通语和方言的语音状况。姜特立诗歌875首,共923个韵段,系联为18韵部;不同韵部之间存在合用现象,如歌梭部与麻邪部合... 姜特立是南宋浙江丽水人,研究其诗歌用韵不仅有助于了解其诗歌韵律,而且有益于南宋丽水方音的研究。古代诗歌用韵能反映通语和方言的语音状况。姜特立诗歌875首,共923个韵段,系联为18韵部;不同韵部之间存在合用现象,如歌梭部与麻邪部合用、歌梭部与模鱼部合用、侯尤部与豪宵部合用等,这些合用现象透露出南宋丽水等浙南地区的方言语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丽水 姜特立 诗韵 方音
下载PDF
寒山诗歌用韵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钟明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75-78,共4页
寒山诗歌的用韵 ,可以分为 1 8部。大多韵部即为一个韵摄。而且上、去常通押 ,韵字不避重复 ,换韵、出韵也听之。另外 ,浊上变去还未出现 ,佳韵已经分化 ,元部与臻摄相押。
关键词 寒山诗歌 韵部 特点 实际语音
下载PDF
轻唇化音变两个“例外”的解释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彤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共5页
《切韵》"东三钟微虞废文元阳尤凡"十韵的唇音字发生了轻唇化音变,而其中东三和尤韵的唇音次浊字"梦目谋"等今读m声母,形成两个例外。从韵母的演变和文献的记载来看,这部分字很可能也曾经历了轻唇化音变,后来由于... 《切韵》"东三钟微虞废文元阳尤凡"十韵的唇音字发生了轻唇化音变,而其中东三和尤韵的唇音次浊字"梦目谋"等今读m声母,形成两个例外。从韵母的演变和文献的记载来看,这部分字很可能也曾经历了轻唇化音变,后来由于韵母的主要元音是圆唇的,使得声母由唇齿音变回到双唇音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唇化 东三 尤韵 回头音变
下载PDF
道家音诵及其养生疗治功效考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詹石窗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道家音诵是一种具有悠久渊源的声控技术。它依调式而唱,具有固定旋律,虽然不同于仙歌道曲,但已经具备了音乐的基本功能。将"吟诵"与"音诵"稍作比较,可以发现它们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一方面,吟诵与音诵都依字行... 道家音诵是一种具有悠久渊源的声控技术。它依调式而唱,具有固定旋律,虽然不同于仙歌道曲,但已经具备了音乐的基本功能。将"吟诵"与"音诵"稍作比较,可以发现它们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一方面,吟诵与音诵都依字行腔和运气发声;另一方面,吟诵讲究文读语音,更符合语言原貌,而音诵则讲究黄钟律吕之声律。作为道门的独特技艺,音诵具有陶冶性情、感通大道的神圣属性。在实施过程中,音诵主体配合禹步、存想等方式来进行心性修养,感应客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道家看来,音诵既可以带来直接的感官愉悦,又可以使人精神专注,导引内气运行,有助于治病养生。遵循推陈出新的自然完善法,积极而审慎地开发和运用道家音诵资源,对于当今以及未来人们的健康生活来说都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音诵 养生疗治 当代开发
下载PDF
论南部吴语齐韵的读音层次 被引量:5
19
作者 施俊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73,共15页
文章通过对南部吴语上丽片、瓯江片及金衢片19个方言点齐韵开口字的比较发现,上丽片、瓯江片及金衢片均有两个读音层次的对应:层次Ⅰ和层次Ⅱ。其中层次Ⅰ的特点是读如咍、灰韵,是该区域的共同保留,上丽片收字最多,瓯江片及金衢片收字... 文章通过对南部吴语上丽片、瓯江片及金衢片19个方言点齐韵开口字的比较发现,上丽片、瓯江片及金衢片均有两个读音层次的对应:层次Ⅰ和层次Ⅱ。其中层次Ⅰ的特点是读如咍、灰韵,是该区域的共同保留,上丽片收字最多,瓯江片及金衢片收字较少。层次Ⅱ在上丽片和瓯江片方言中有较多的读音变体,前者主要表现在高元音i后裂化为ie而形成的读音对立,后者主要体现在高元音i在不同声母组下的读音变体,其中一个变体为i前裂化ei,而金衢片则多不变,仍读i,显示出音变的区域创新性。这两个读音层次与南部吴语支韵的其中两个层次表现相同。同时,文章认为以《切韵》的音类分合关系来判断读音层次的时间顺序可能会出错,因为这是建立在各方言都应与《切韵》的音类分合关系相同的错误假设之上的。最后,文章还讨论了至少有两类当前学界认为的文白异读应看成是同一层次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部吴语 齐韵 读音层次 共同保留
下载PDF
《潮声十五音》与《潮语十五音》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重奇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共11页
本文运用历史比较法、对比法和排除法从声韵调三方面对粤东闽南方言韵书《潮声十五音》和《潮语十五音》的音系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探讨了这两种韵书的音系性质。经过考证,笔者认为这两种韵书所反映的是粤东汕头方言音系。
关键词 潮汕韵书 音系性质 声韵调拟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